北極面臨無冰,熱浪將席捲世界。火鍋、白酒、棉襖將被埋進歷史

2020-10-14 贊世界

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



一旦北極暖化的趨勢持續下去,數十年後人們將只能看到一個「夏季無冰的北極」。報告稱,洪水是20年來最頻發的災害,而在接下來的10年中,聯合國預計熱浪將成為最嚴重的問題。


對無數的普通人來說,北極在教科書裡,也在傳說中。據說國內已經開通了北極旅行線路,費用在20萬人民幣左右。20多萬是上海陸家嘴地區基層職員一年的收入,也是拿上海最低工資標準的職工十年的收入,更是很多剛參加工作的研究生兩年的收入。當然,20多萬也是很多高收入者一個月、一天、甚至一小時的收入。

拿「巨額財富」換取北極之旅,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為了看一看、摸一摸北極的冰,為了親眼目睹地球上稀有的北極熊、北極狐、北極馴鹿、北極麝牛、北極黃金鴴、北極鯨、北極鱈魚,為了近距離感受一下「愛斯基摩人」的生活。

北極的冰就是北極世界的命脈。

北極無冰還是北極嗎?正是因為北極有冰,才有那些在北極才能生存的稀有動物。這些可愛的動物的生活中沒有了冰,如果遷徙會「南橘北枳」,也會成為「人挪活,樹挪死」中的樹。


北極沒有了冰,愛斯基摩人還能過上教科書中描述的生活嗎?

愛斯基摩人很少吃熟肉,覺得熟肉平淡無味,所有的肉他們都生吃。常吃的肉包括了海豹、北極熊、小羚羊和馴鹿等等。

北極沒有了冰,東西伯利亞海底的甲烷,誰來壓制?雖然甲烷是一種重要的能源,雖然這樣一來我們就免去了開採的辛勞。諾大的海面,相關的收集技術成熟了嗎?如果收集疏忽,大量的、20倍溫室氣體效應威力於二氧化碳的甲烷會隨著氣流在全球的上空晃來晃去。


那時,常年的熱浪恐怕不是風扇、空調可以趕走的。這個遠景對空調等製冷企業來說似乎是巨大利好,跟當年的礦泉水企業乘著「水源大量汙染」的利好一路高歌猛進一樣。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落地踐行,礦泉水企業的發展會更平穩。空調企業的發展同樣也會經歷一樣的路徑。


假如「北極無冰、熱浪襲來」變成現實,大量的棉花產業會迎來調整,大量的羽絨服、棉襖企業將關門歇業;大量在寒冷的冬天才有旺季的火鍋店、涮羊肉牛肉的店會迅速淡出我們的視野;大量的白酒企業的營業額也會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原先在這些行業討生活的人(不論是老闆、管理人員,還是普通的打工者)都將面臨著再出發。


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風雨。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至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歌很美,沒人希望自己是主角。


為了北極的冰常在,我們可以:少開車,多乘公共運輸;多使用清潔能源燒飯;出門隨手關燈;……

努力賺錢,將來到北極旅行時,還能看到北緯90度附近的冰;還能看到極晝、極光;還能跟愛斯基摩人聊聊天;還能看看具有北極特色的熊、鹿、狐、牛、鯨、鱈……

相關焦點

  • 北極恐怕將要面臨夏季無冰的危機
    眾所周知,北冰洋是全球四大洋之一,雖然是四大洋中最小的,但北極有厚厚的冰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集之一。但是多年以來,人類觀測到北極冰層在持續融化,並且融化速度不斷加快,專家表示,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 德國北極科考船隊:全球變暖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此次北極科考活動叫作「馬賽克」探險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領導。隊員包括來自德國、中國、俄羅斯等近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 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氣候變化,北極垂危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最近的衛星照片顯示,北冰洋上的海冰數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夏季第二低,僅次於2012年;北極冰層面積縮至4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小。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眾所周知,地球有兩級,南極和北極。南極有南極洲,而北極有北冰洋。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專家塞雷澤表示,「我們正朝著季節性無冰的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
  • 冰蓋374萬平方公裡創歷史第二低,北極「無冰時代」真會來嗎?
    important}作者:文/虞子期曾經有這樣的一個研究——「北極夏季可能無冰」,從如今全球變暖的發展程度來看,可能很快北極就會走向到「無冰時代」。,人類已經將北極的氣候推到了另外一個新高。所以北極出現無冰的「臨界點」是越來越低了,海冰科學家Alek Petty
  • 「北極風暴」將在幾天內席捲歐洲,氣溫驟降8度
    歐洲本周將面臨一場北極風暴,這將導致氣溫驟降,甚至出現暴雪天氣警報。據最新預測,未來幾天內,歐洲大部分地區將迎來「冷空氣大爆發」。整個歐洲的氣溫將驟降8攝氏度,低於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德國氣象局(DWD)已經警告市民,猛烈的雷暴和刺骨的寒風將襲擊這個國家。
  • 北極垂危!北極恐將夏季無冰,氣候變化重災區
    19國科學家探險1年敲響氣候變暖警鐘北極海冰正快速消失!大家都知道,北冰洋是全球四大洋之一,雖然是四大洋中最小的,但北極有厚厚的冰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集之一。但是多年以來,人類觀測到北極冰層在持續融化,並且融化速度不斷加快。
  • 幾十年後,北冰洋的夏天將沒有冰,這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雖然這種高溫可能出現在北極圈內較低緯度地區,比如俄羅斯北極地區異常的夏季熱浪,但毫無疑問,北極已經沒有過去那麼冷了。 然而,北極海冰在地球的能量平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裡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被雪覆蓋,是地球上最明亮的自然表面,它將80%的太陽輻射反射回了太空。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當地時間10月12日,德國電視一臺報導稱德...
    2020-10-13 12:29:40來源:FX168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當地時間10月12日,德國電視一臺報導稱德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北極探險活動,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
  •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海冰融化會加速病原菌傳播?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這次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直接給出了我們一個氣候變化的答案,那就是「全球變暖,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它們帶回來了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氣候的影響表現得越來越強,並且這次的北極活動包含了近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是大家統一給出的結果。
  • 歐洲熱浪警告!撒哈拉熱浪從西班牙席捲瑞士,氣溫將突破40度
    撒哈拉地區的高溫本周將席捲歐洲,從法國到瑞士的氣溫預計將達到40攝氏度。歐洲正面臨炙熱的熱浪,西班牙電視氣象學家西爾維婭·拉普拉娜稱其為「厄爾尼諾」。森林火災和與高溫有關的疾病是有風險的,一些地區被告知要留在室內,因為「這是十年來最強烈的熱浪」。
  • 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題: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7月10日以來,高溫天氣一直盤踞我國中東部地區,多地高溫天氣突破極值。與此同時,北半球三大洲高溫事件頻發。今年夏天高溫為何如此之強?熱浪為何席捲北半球?
  • 研究:本世紀末「新北極」氣候將誕生「無冰北極」
    導讀該研究預測,在當前排放模式下,北極氣候將發生轉變。本世紀中期極地氣溫將顯著升高,最終的「無冰北極」將在2023年—2079年間出現。文丨實習記者 韓鈺澤該研究預測,在當前排放模式下,北極氣候將發生轉變。本世紀中期極地氣溫將顯著升高,最終的「無冰北極」將在2023年—2079年間出現若任其發展,本世紀末北極可能變成無冰的北極。
  • "最後一片冰區"告急 北極最古老最厚冰層首次破裂
    據報導,今年2月出現的異常高溫和8月中旬席捲北半球的熱浪,導致該地區海冰出現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衛星記錄以來離岸最遠的情況。丹麥氣象局研究員莫特拉姆(Ruth Mottram)表示,「格陵蘭北部幾乎所有海冰都非常破碎,因此更容易移動。在格陵蘭島北部沿岸出現無冰水域很不尋常,這片區域常被稱為『最後一片冰區』,一般被認為會是北極地區最後存在的終年海冰。
  • 熱浪席捲北半球 北極現罕見高溫 究竟是誰在「燜燒」地球?
    今年入夏以來,高溫熱浪席捲北半球,歐美以及亞洲多國遭遇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乾旱火災,北極圈氣溫甚至超過30℃。是什麼原因導致北半球出現持續高溫?為何北極地區發「高燒」?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氣象專家。
  • 被困北極389天的德國科考隊推測:北冰洋幾十年後夏季或將無冰
    雷克斯說,如果北極的變暖趨勢持續下去,那麼幾十年後,我們將會有一個「夏季無冰的北冰洋」。研究人員觀察已得到了美國衛星圖像的支持,該圖像顯示,在2020年,北極的海冰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第二低的夏季最小值考察隊正在執行的極地任務是名為「馬賽克」(MOSAiC),目的是幫助評估氣候變化對北極和世界的影響。為進行這項研究,研究人員花費了一年多時間,在極地夜間從冰層下採集水樣,以研究植物、浮遊生物和細菌,從而更好了解海洋生態系統在極端條件下是如何運作的。
  • 北極海冰面積再現低值丨北極何時無冰?尚難準確測定
    其中,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提交的數值顯示,9月海冰面積將減少到380萬平方公裡,這將是有觀測記錄以來海冰面積第二小值,僅大於2012年創紀錄的357萬平方公裡。國際社會非常關注何時會出現北極夏季無冰狀態,即北冰洋的海冰面積小於100萬平方公裡。
  • 研究發現:15年內北極將迎來「無冰」夏季
    新研究顯示,因為全球變暖,15年內北極的夏季將會沒有冰。A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Arctic "may be essentially ice-free during summer within 15 years."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在15年內可能會在夏季基本無冰」。
  • 北極夏季將面臨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在加速化冰。
    上世紀也就是40多年前年代末,人類就得以通過衛星來觀測北極海冰的情況,而2020年9月15日前後,當北極海冰縮小到一年中的最小範圍時,根據40餘年的監測數據,今年的北極海冰最小值下降到了觀測史上第二低的水平,範圍僅為374萬平方公裡。有記錄以來的最低範圍是2012年,而2020年的海冰最小值記錄取代的是2019年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