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大規模北極科考落下帷幕
圖片來源:DAVID HECKER/GETTY IMAGES本報訊 近日,隨著德國科考船「極地」號駛進不萊梅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學考察落下帷幕。據E&E News報導,過去1年裡,「極地」號在北冰洋上慢慢行駛,船上的科學家收集了大量關於北極氣候系統的數據,例如雲層、大氣、海洋物理和生物的數據。
-
從北極傳來了一個壞消息……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此次北極科考活動叫作「馬賽克」探險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領導。
-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
【北極或面臨數十年夏季無冰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這樣一個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
-
「北冰洋正在死去 」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北極或面臨數十年夏季無冰 【「北冰洋正在死去 」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
-
科考壯舉帶回緊張結論:北極垂危
10月12日,在北冰洋上漂泊一年多後,「極星」號破冰船平安返航,歷時389天的「馬賽克」北極探險宣告結束。來自5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考隊員長期在極夜或極晝中度過,上一次這樣的北極漂浮觀測還是在127年前,這次探測將把人類對北冰洋的探測提高到新的高度。這次探測,「馬賽克」的科學家們帶回了證明「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科學家警告稱,北極恐怕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原標題《科考壯舉帶回緊張結論:北極垂危》。編輯郭奕麟)
-
全球有史以來最大探險活動 科學家帶回北極毀滅性證據「圖集」
(1/17)當地時間10月12日,德國媒體報導,德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圖為格陵蘭島迪斯科灣,一艘船駛過冰川形成的拱門。
-
這個科考團帶回了北冰洋正在「死亡」的證據
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帶回北冰洋正在「死亡」的毀滅性證據,以及僅幾十年後就將出現無冰夏季的警告。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整個活動耗資1.4億歐元,是極地考察項目中最昂貴、最複雜的一次。
-
德國北極科考船隊:全球變暖 北極恐面臨「夏季無冰」
氣候變化,北極垂危!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此次北極科考活動叫作「馬賽克」探險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領導。隊員包括來自德國、中國、俄羅斯等近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
-
世界周刊丨「北冰洋正在死去」這次北極探險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這樣一個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那片遙遠的冰天雪地,科學家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又經歷了怎樣特殊的一年。兩名中國科考隊員為我們揭秘。
-
北極垂危!北極恐將夏季無冰,氣候變化重災區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德國北極科考隊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此次北極科考活動叫作"馬賽克"探險計劃,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領導。隊員包括來自德國、中國、俄羅斯等近20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整個活動耗資1.4億歐元,是極地考察項目中最昂貴、最複雜的一次。
-
數百名科學家北極歸來帶回噩耗——北冰洋正在死去
看完了央視播出的這一期[世界周刊]北極一年,我的心情十分沉重。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噩耗——北冰洋正在死去!目前地球南北極冰蓋的融化速度已經超過了上世紀90年代的6倍,到本世紀末海平面的上升將淹沒很多沿海地區,導致每年4億人在巨大的洪澇災害中掙扎。
-
北極漂泊389天後,數百名科學家帶回一個噩耗:北冰洋正在死去
最近人類史上最浩大的一次北極科考行動結束,來自超20個國家的超300名科學家成功帶著北極冰層、生態系統等重要科考成果回歸文明世界,,研究北極的氣候、生態系統、土壤、冰層等等,這艘巨大無比的破冰船也成了臨時的北極科考站。
-
冰上漂流389天後,數百名科學家帶回一個噩耗:北極正在死去
Polarstern號極地考察船靜靜地停泊在北海沿岸的不萊梅港口,但科學家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此次出航,在北極考察了一年多之後,帶回來的不是機動人心的消息,而是一個讓全世界人都高興不起來的結論!引用考察團隊科學家的一句警告:「我們正在觀看北極海冰消亡」史上最大的考察任務:看到的卻是死亡來自英國,美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等19個國家的300多名科學家參加了此次資1.53億英鎊的科考任務,一年多前的2019年9月20日,Polarstern號極地考察船從挪威出發前往北極考察,熟悉北極季節的朋友可能很好奇,這個季節出發,到北極都冰凍起來了!
-
「北極垂危」,已有毀滅性證據!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去年9月,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前往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389天進行科考活動,這次科考被稱為「馬賽克」科考,它是一個由德國主導的大型國際合作科考項目。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在這次北極探險科考中,也有中國科學家參與。
-
冰上漂流389天後,數百名科學家帶回一個噩耗:北極正默默死去
Polarstern號極地考察船靜靜地停泊在北海沿岸的不萊梅港口,但科學家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此次出航,在北極考察了一年多之後,帶回來的不是激動人心的消息,而是一個讓全世界人都高興不起來的結論!
-
北極科考:我們為什麼要在北極呆上一年?
不過,疫情的話題我們聊的其實有點多了,我們這次換一個話題,聊一個非常冷僻,而且確實非常冷的話題——北極科考。 (中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 要知道我們在南極大陸就有五個科考站,而我們在北極地區則只有一個科考站——黃河站,建在在北極圈內的斯瓦巴爾群島當中最大的西斯劈刺卑爾根島上。
-
抖音直播北極科考,科學家在線科普極地生態保護
北極的冰川和大海長什麼樣?人類的行為如何影響著北極動物們的生活?科學家們又是怎樣在冰天雪地的極地進行科考工作的?對於北極這片遙遠的北方大地和棲息於這片冰雪世界中的動物們,人們擁有許多疑問,親眼見過北極科考過程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北極冰川和海洋的變化,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
世界最大北極科考團: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
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並發布了初步考察結果,稱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 。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於2019年9月20日正式從挪威起航出發。
-
北極地區傳來「壞消息」,出現本不該存在的東西,人類需要重視了
這一個發現確實是一個「壞消息」。 雖然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北極地區出現了不該存在的塑料微粒,但是暫時還不清楚這些塑料微粒的分布機制以及汙染的規模。目前研究人員的觀點認為,這些微塑性纖維的罪魁禍首是滌綸和合成纖維等紡織纖維從衣物上脫落到水中,可能會隨著洋流從大西洋輸送到北冰洋東部的,在這個過程中,這些纖維會被分解成為更小的塑料微粒。
-
世界最大北極科考團: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
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並發布了初步考察結果,稱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於2019年9月20日正式從挪威起航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