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經常在微信寶媽群,曬寶寶的「佳餚」,引起群裡尚未、且即將步入、吃輔食寶寶的寶媽關注,經常收到寶媽們的艾特或私聊詢問。說心裡話,好多問題,在經歷過後再看,有點顯得幼稚,但碎碎還是不厭其煩的反覆給她們一個個解釋,真心理解「什麼都只想給自己寶寶做到最好」的心情。碎碎一路走到今天,也是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斷詢問,不斷刷新、反哺正確的育兒觀念。但育兒路漫漫,剛告別了幾個月前頭痛的夜哭,又添輔食新篇章。每一頁,無不寫滿了媽媽的幸福操勞。今天,碎碎將群裡寶媽曾艾特、私聊提出過的幾個疑惑,整理成文字,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即將添加輔食的寶媽們有用。
一,添加輔食的合適月齡
準確的說,奶粉餵養的寶寶在進入4個月就要開始添加輔食;母乳和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6個月的後添加輔食。這兩個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平常所食的主食,已經不能保證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營養供給了,需要從更多的其他食物中提取。當然,這個只是一個大致標杆,具體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寶媽想根據自己家寶寶的實際情況而定,也是未嘗不可的。像碎碎熟悉的寶媽中,就有2個這樣的例子,一個是7個月開始,一個是8個月添加輔食,至今,兩寶寶一直發育都非常健康。所以只要每月體檢,各項發育指標都達標就可以。但,切不能超過8個月哦。
二,添加輔食前寶寶都有信號折射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添加輔食了,一般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信息折射,細心的家人只要注意,都能發現。比方:當家人在寶寶面前吃東西時,寶寶表現出很「嘴饞」的樣子,甚至伸手直接來搶吃,這已經充分表現對食物有欲望了;寶寶頭部不再搖晃,能豎直穩定、且在有支撐物的支撐下坐直身子;體重增加到出生時的兩倍左右;流口水現象開始明顯減少,但正在長牙的寶寶還是會流口水厲害,這個情況除外;餵食流質的時候,寶寶不僅沒有吐舌的牴觸反應,相反,有吞咽動作;平常吃的常規奶量明顯供應不足,比方每天是8次左右的餵食,現在開始加大到10次都還是表示很飢餓等,這些現象,都是寶寶折射添加輔食的信號。你們家寶寶還有哪些不同信息折射,可以跟帖留言交流哦。
三,添加輔食的基本規律:這個原則的重複絮叨,別嫌碎碎囉嗦啊,碎碎前面已經發過這樣的文章了,這裡就簡單的說下吧。
1,品種必須有單一到多樣的過程:每次給寶寶餵食新食物的時候,需要觀察寶寶的吃後反應,比方有沒有對此食物過敏、拉肚子、出現皮疹或嘔吐,如果這些現象均沒出現,才可以在3天後開始再給新的食物。
2,流質到半流質:餵食流質食物時,也要遵循先流質到半流質再到泥狀、糊糊,最後到固體主食這個過程。
3,少到多: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只給半勺中的半勺開始,逐漸變成每次半勺,到最後一勺。
4,細到粗: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選細膩的食物,比方稀稀的米糊糊,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提升,再增加稍微硬一點的食物,鍛鍊、提升寶寶口腔咀嚼能力。
四,添加輔食的注意事項
1,吐舌反應:大人吃東西寶寶表現出很饞或者搶著要吃,而當你給她吃的時候,他又往外吐,這種情況的「吐舌」反應,要與另一種「吐舌」反應區別開來。到了添加輔食的月齡,寶寶每每看到家人嘴巴吃東西,大多會表現出「搶食物、饞的流口水或動嘴巴」的動作。而當真正給寶寶餵食的時候,又會有吐舌的反應,這個時候的吐舌,只是表示寶寶對新食物味道不熟悉,是要一個熟悉的過程。一般連續吃幾次就適應了。另一種吐舌反應是,還沒有到添加輔食的月齡,當接觸到輔食時,寶寶伸舌往外吐,多次嘗試都是這反應,這樣,就表示添加輔食的時機不成熟,最好是到添加輔食的月齡,或者再過段時間嘗試,總之不在急上,視寶寶的實際情況而定。
2,拉肚子:剛開始添加輔食時,這個環節的觀察很重要,每個新食物的添加,都要觀察有沒有出現拉肚子、皮疹的現象,如果有,該食物必須立即停止。
3,流質有階段性:給寶寶吃流質,只是最開始剛剛添加輔食時候的首選,並不代表一直這樣下去,要循序漸進的由稀到軟、由軟到硬,有效鍛鍊寶寶的咀嚼功能的完善。
4,咀嚼能力需要有意識的鍛鍊:最開始餵食的時候,大人不妨多親自做示範,一邊說張嘴,一邊告訴寶寶,要咬一咬,嚼一嚼再吞。有意識地幫助寶寶鍛鍊咀嚼功能。到了8個月齡的時候,給寶寶一些手抓食物,比方小塊煮爛了的胡蘿蔔、西紅柿、香蕉等,「前提一定要保證不會噎到寶寶」,讓寶寶自己學習嚼咽。
5,輔食和乳類在1歲內必須交替餵食:添加輔食的寶寶,不管對輔食的接受能力有多強,都不要在1歲內停止寶寶的乳類供給,尤其是母乳和配方奶粉,依然還是寶寶的主食來源,兩者結合交替餵食是寶寶營養供給的王道。
五,不同月齡對食物形狀的要求也不同
6個月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一定是先流質,到半流質,到最後稀中若帶糊糊;7到8個月開始,寶寶的輔食是粘稠的糊狀到泥狀;9到11個月齡的寶寶,有顆粒泥狀食物,比方肉餅子;1歲到1歲半的寶寶,和老人一樣,可以吃軟飯和切碎的肉末、菜。
六,添加輔食的前後順序
前面已經強調過,6個月之後,寶寶從母體內獲得的鐵,差不多已經消耗殆盡,母乳和配方奶粉中所含的鐵,已經不能滿足寶寶鐵的需求量,因為寶寶開始邁入快速成長發育階段了。所以,添加輔食的時候,必須先添加含有鐵質的食物為主。比方嬰兒米粉、豆腐、豬肝雞肝等,這是個硬體環節。至於後面再逐漸添加什麼輔食,就沒有那麼嚴格的順序講究了,各位寶媽可以因人而異。但最常見的幾種主要輔食有: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綠葉菜,比方菠菜、芥藍等含有鐵和葉酸;肉類也是鐵的最好來源;酸奶,含鈣和維生素D豐富。
七,最容易過敏的食物
首先聲明,這些過敏食物只是因人而異,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會食之過敏。比方牛奶、雞蛋、貝類、(蝦、龍蝦、螃蟹)花生、大豆、小麥。一旦出現食物過敏了,如果嚴重的,首先要到醫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始換新的食物;但如果不是很嚴重,比方雞蛋過敏,可以停掉雞蛋3個月,等寶寶大一些,發育更加成熟的時候再試試不遲。通常情況下,以前過敏的食物,過幾個月後就消失了過敏現象,除非有家族過敏史,就另當別論。
歡迎各位寶媽寶爸留言交流育兒成功心得,讓我們在育兒路上不再走的那麼苦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