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美國駐廣州領事館人員因遭受不明聲波攻擊導致"輕度腦損傷"後,又有至少兩名駐華外交人員出現此類狀況。而在此之前,美國駐古巴外交官也遭受了聲波攻擊,因此,不少媒體將二者聯繫起來,懷疑是"中俄兩國所為"。
聲波武器作為一種"非致命武器",很早之前就走進了各國軍事、防暴專家的視野。此次美國媒體一致懷疑中國,殊不知,美國才是聲波武器的先驅者。早在2004年美國議會期間就部署了LRAD遠程定向聲波。它利用爆炸噪音來麻痺人的聽覺神經和中樞神經,並且功率可調,輕則使人感到不適,重則使人在短時間內昏迷。一般而言,聲波武器的有效距離在50-100米左右。一旦開啟,會在短時間內讓敵人失去戰鬥能力。
為何美國這次會無端懷疑中國?作為美國眼中的傳統對手,這類抹黑對我們早就習以為常,但是,這不代表我們要為此次事件背鍋。我國的車載聲波武器在2017年才公開亮相,並且作為反恐利器裝備我國的各大反恐部隊。但是其用途明確,且明確表示沒有裝備除反恐部隊之外的任何部隊。美媒此次無端指責,再一次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
長期以來,世界媒體的主流聲音都是西方媒體。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阿拉伯之春、敘利亞內戰,幾乎每一件事情都在西方媒體的報導下迅速發酵。綜合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出自導自演的鬧劇。其背後的目的,無非是在貿易戰後進行敲打,抹黑國際形象。對於這些無端指責,我們迅速展開了調查,然而並沒有發現任何美方所說明的情況的線索。而這樣的做法和表態很好地告訴了世界,誰才是鬧劇的始作俑者。(利刃/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