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存在即為合理,是客觀唯心主義的理論。 —《法哲學原理》
在夏天到來的時候,人類的死對頭也就來了—「蚊子。」尤其是在白天的時候,蚊子肚子餓了便會來到你身邊「嗡嗡嗡」一直叫著,趁你一不注意,便在你的身體上咬你一口,吸吮上幾口血後便心滿意足的逃走了;到了晚上,這可就是蚊子的天地了,它們想往哪裡飛就往哪裡飛,可謂是特別的明目張胆了。相信大家對蚊子也是討厭到了極致吧,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什麼還會存在蚊子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根據科學家們所說的一句話:「任何一個物種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當然蚊子也不例外。我們來舉一個反面例子,假如說世界上沒有蚊子的話,那麼地球上所有的以蚊子為生的動物,例如:蛇,青蛙等這類的生物就不會存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樣地球上生物的食物鏈就會因此而斷掉,從而破壞了地球上的生態平衡,對人類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蚊子在地球上到底有著怎樣的用處呢?如果它被消滅了,我們將會面臨著怎樣的災難?
02蚊子和病毒
世界上每一個物種的存在都是有著它一定意義的,就例如我們常見的蚊子,它不僅僅影響著各種各樣的生物,而且還影響著我們人類。蚊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謂是一個非常毫不起眼的存在了,但是它卻是地球中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動物之一了。很多人都特別的討厭蚊子,是因為蚊子會在你睡覺睡得正香時,一直在你的耳邊嗡嗡作響,被它所叮後也是特別的瘙癢無奈,但是我們對這有沒有任何的辦法。不僅僅是這個樣子,蚊子它最可怕的地方就是還會傳播許多疾病,根據衛生組織所說,每年因為蚊子而喪命的幾乎就高達於100多萬人,這個數據可謂是非常的嚇人了。
這麼小的一隻蟲子竟然能給人類帶來這麼大的危害,看上去也是讓人非常的難以置信,但是這些結論都是真實存在的。在蚊子的唾液之中,有著一種特殊的物質,據醫生所說,這種特殊的物質可以讓人體內的血液更容易的流向到被蚊子所叮咬的地方,從而便增加了被蚊子叮咬的人和完好無損人的血液之間交換的可能。
到現在為止,我們仍然還是不能查明病毒到底屬於不屬於生命,但是,病毒卻不能夠通過捕食一些其他的獵物來獲取營養,在自然界中,它們是無法生存也無法進行後代的繁衍。病毒其實是一種沒有自己代謝結構的特殊生物,它們的結構非常簡單,是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所組成,它們不能夠獨立生存,只能靠在其他生物的細胞體內所生活,一旦只要離開了活細胞,它們就不會擁有任何的生命跡象。
03蚊子在地球上的特殊作用
在很多人看來,蚊子的作用其實就是吮吸一下人的血液,然後再進而傳播一些疾病。但是對於我們人類來講,或者是對於地球上的每一個生物來講,蚊子的作用其實並不是只有這些的。在全世界上光是人類所發現的蚊子種類就已經大概是3500中的樣子了吧,可是在這3500中,只有200多種的蚊子是靠著吸食我們的血液而生活的,所以從這個數據上來看,能夠傳播疾病的蚊子也是挺少的,從生態方面來看,蚊子存在於世界的意義並不是只有傳播疾病而已,它們對於花粉之間的傳授也是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
大多數的成年蚊子其實都是以吃素食為生,它們通常都會選擇去採用一些花蜜或者是植物的汁液,並不是全部都是以靠吮吸我們的血液為主。為了能夠保持生態系統的一種平衡,所以蚊子它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對於植物以及魚類的幼苗來講,它們是蚊子的食物來源之一。但是對於蚊子來講,蝙蝠,壁虎以及是蜥蜴都是它的捕食者。所以說:「天下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一物降一物必定是有本身的道理。
04如果蚊子消失,將會有何影響?
如果世界上真的沒有了蚊子,那麼我們每年就不會有好幾百萬的人因為蚊子而生病或是死亡,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的享受於夏天的生活,在草地上無憂無慮的肆意奔跑,再也不會擔心會被蚊子所叮咬,同樣,這樣一下來,我們還會省掉了一系列的蚊香錢,從這一方面上來看,其實還是蠻好的。但是,你想想如果沒有了蚊子,那麼以蚊子為生的生物又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如果蚊子被滅絕以後,所有的植物和動物都會受到一系列的影響。植物會因為沒有蚊子來進行花粉之間的傳播,會導致所有的它們都無法開花結果;除此之外,有很多動物都是以吃蚊子為生的,它們靠吃蚊子來補充能量,從而可以在自然界中所存活下去,如果蚊子不存在了,那麼它們就不會擁有食物來源,只能被活活餓死,所以這一系列情況的發生,就會導致植物無法開花結果,以蚊子為食的動物將會面臨即將被滅絕的危險境地。
05小結
即使現在隨著科技水平的慢慢提高,科學家有能力可以去剷除蚊子這一種類的存在,但是它們也沒有辦法將其全部解決光。蚊子在我們生活中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地位,如果剷除了蚊子,接下來會有比蚊子還要強大的生物存在呢?所以為了這一安全考慮,我們還是保險起見,留著蚊子才是保護我們最好的方法。當然現在也有很多驅蚊的方法,我們只能靠這些物體來趕跑它們,並不能做到全部的殲滅。
其實蚊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是蠻重要的,它們作為食物鏈中的一員,維持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自然界中本來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去適應蚊子,畢竟弱肉強食,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
參考文獻:
《法哲學原理》《達爾文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