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印度坡鹿。又名眉杈鹿、眉角鹿、澤鹿,分布於東南亞及中國的海南島,外形與梅花鹿相似,但體形較小,花斑較少。在上世紀中期曾被認定是滅絕物種,但後來人們又逐漸發現這一物種依舊存活著,但是數量十分瀕危,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圖2、裏海馬。有些人認為裏海馬是阿拉伯馬的祖先。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據考證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在它消失數千年裡,愛馬人士一直未停止對它的找尋,直到1965年一位來自維吉尼亞州的馬術師路易斯.費羅佐女士,終於發現了它的蹤跡,至此裏海馬宣布回歸!
圖3、寮國巖鼠。生存區域只在老窩,身上的毛又濃又密,還有松鼠似的大尾巴,據考證寮國巖鼠距今約有110萬年的原始嚙齒類動物,被生物學家認為早已滅絕。直到2005年4月,生物學家們卻激動地在寮國發現了它們的蹤跡,並拍攝到了一些關於這種嚙齒類動物的照片和圖像。可是在當地農村生活的人們並沒有覺得它有什麼好稀奇。
圖4、巨水雞。又名短翅水雞,曾經生存與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體型大較重,沒有飛行能力。科學家認為,巨水雞在數百萬年前是會飛行的,可是慢慢的體型逐漸變大,失去了飛行能力。被老鼠、貓、狗和豬等動物當成獵物,這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科學家曾認為,在1898年,最後4隻野生南秧雞被殺死了。直到1948年11月20日,在默奇森山附近重新發現,目前一直處在官方的保護之下。
圖5、腹斑恐怖蜥蜴。南太平洋新喀裡多尼亞群島的特有物種,在1876年,南太平洋新喀裡多尼亞內的一個無人島上曾出現過一隻腹斑恐怖蜥蜴,這是人們最後一次發現它,隨後被認為滅絕。直到2003年12月,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專家拍攝到了一隻活體,這位專家並沒有抓住這隻活體,而是在拍照之後選擇離開,從此該物種才重新回到現生物種的行列。已滅絕的生物重現人間,生物學家內心激動,當地人卻不覺得稀奇。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