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修改GDP統計方法或將顛覆歷史 深度報導——經濟參考網

2021-01-17 經濟參考網

  上周,美國經濟分析局公布了最新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方法,通過重新定義和計算文娛、研發以及養老金等項目,美國去年的GDP總量增加了3.6%。
  在全球經濟緩慢復甦的背景下,美國似乎只是通過改變了計算程式上的幾個數字就在一夜之間憑空增加了相當於比利時一國的GDP,如此「空手套白狼」,無怪乎質疑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不過這真的只是美國的「灌水」之舉嗎?也許在外行看來,美國的這一舉動就是為了提振經濟信心而變的「戲法」;但在經濟學家看來,卻是事關GDP統計方法論的大事,有可能顛覆歷史。

  新核算方法出爐 美國2012年GDP增加3.6%

  美國經濟分析局7月31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調整後的GDP核算方法,以及根據新方法修訂的經濟數據。根據新的核算方法,美國將研發投入和娛樂、文學、藝術產業的支出等原本納入成本的部分,以及養老金赤字、住宅所有權轉移成本等計入核算範疇之後,其2012年GDP總量增加了3.6%,即5598億美元。
  採用了新的統計方法後,美國從1929年至2013年第一季度連續數十年的經濟數據全部得到修正。美國1929年至2012年期間年均GDP增速修正為3.3%,較以前核算數據高了0.1%;2002年至2012年期間年均GDP增速修正為1.8%,也比以前的數據高了0.2%。同時新核算方法也將2010年和2012年的GDP增速分別上調0.1%和0.6%,但維持2011年數據不變。
  修正後的數據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從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美國經濟已經開始緩慢復甦。修正數據下,回看2008-2009年的經濟衰退也不像之前分析的那麼嚴重,其中2008年第三季度從原先的下跌3.7%修正為跌2.0%,第四季度則從下滑8.9%修正為下滑8.3%。
  新的GDP核算方法給美國帶來的「福音」還不限於此。根據新的統計,美國過去十年的儲蓄率顯著上升;與此同時,隨著GDP總量提高,聯邦債務佔比也相應下降。
  另外,美國商務部同日公布二季度的初步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第二季度加速增長。除了美國經濟總量擴大,美國經濟增長也出現了新變化。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為按年率計算增長1.7%,大大好於經濟學家此前普遍預期的增長1.0%。美國第一季度實際GDP按年率計算的增速同時由1.8%修正至1.1%。
  這是美國採用新的GDP統計標準後首次公布GDP增速。這份表現超預期的二季度經濟數據,反映出美國經濟基本面有所改善,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情緒。隔夜紐約股市高開,道指盤中創下歷史新高;歐洲市場主要股指全線飄紅。大宗商品方面,紐約油價受到利好支撐上漲;避險情緒緩和,紐約金價走低。
  此外,《華盛頓郵報》還指出,修正後的數據幫助解決了困擾經濟學家的一項數據差異:去年下半年勞動力僱傭數據好轉,今年以來也保持穩定,但美國政府卻表示去年的經濟增長不溫不火。一般來說,經濟增長驅動勞動力僱傭增加。因此,此前的經濟增長數據使得經濟學家擔心勞動力僱用者最終將放慢僱傭速度。不過,修正後的經濟增長數據更加符合就業增加的趨勢,表明未來將持續更穩健的僱傭數據。


  
  美國經濟復甦加快,消費者信心回升。圖為美國消費者購物。新華社/美聯

  智慧財產權產品佔GDP比重將達40% 預示美向知識密集型經濟轉型

  對於修正後的樂觀數據,被一些人視為令人鼓舞的經濟復甦標誌。但也有觀點毫不留情地指出,這種復甦只是修改了統計口徑後得到的假象。但是,變得「靚麗」的GDP數據真的更不真實嗎?其實不然。
  這是多年來美國對其經濟統計方法做出的最為重大的一次修訂。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發布的公告,新核算方法是一次針對GDP及其他國民收入和生產帳戶的全面修訂,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體現美國經濟不斷發展的特性。
  對於此次美國GDP核算方法的調整,媒體把新納入統計的項目概括為「無形資產」,具體內容大部分屬於軟實力範疇。包括智慧財產權產品在內的「無形資產」首次被納入美國的經濟核算體系,輿論認為這是美國經濟對創新價值的高度重視。
  美國經濟分析局特別將這些「無形資產」稱作「21世紀的組成部分」,反映出美國政府強調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同時也是對以創新為基礎的智慧財產權產品的尊重與鼓勵。經濟學家表示,將研發支出算作投資,等於認可了專利和其他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在美國經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聯博基金經濟學家喬·卡爾森認為,「這使得GDP數據走出了黑暗時代並進入了21世紀。」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戴維·巴克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無形資產極具重要性和價值,應將其視為投資。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將逐步完成經濟形態由勞動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再到知識密集型的全面轉變,GDP的核算方式自然而然也應該相應做出調整。倘若按照新的GDP統計方法計算,智慧財產權產品在GDP中的比重將高達40%,預計未來智慧財產權產品比重還將增加。
  對於許多人認為美國在人為給GDP「灌水」的批評聲,巴克斯表示,並非GDP真實增長了3%,這只是統計口徑上的轉變。實際上,人們更關心的是經濟增長率的變化,而經濟增長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為GDP的歷史數據也會相應調整。美國經濟分析局在公告中也指出,新核算方法只是對美國GDP總量產生顯著影響,但不會改變廣義上的經濟發展趨勢或是普通模式下的商業周期。
  此次修訂所涉範圍之廣,足以使經濟學家忙上數月。有專家指出,此次的調整將影響到美國經濟的多個方面,包括美國各州的GDP衡量、美聯儲通脹目標的穩定性等,這將迫使經濟學家重新研究各項政策。
  英國《金融時報》當天發表評論稱,此次修訂使人們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發生的「大衰退」有了新的認識,其深度並不像此前所認為的那樣大,而復甦也比此前所認為的更加強勁。這個認識的變化很可能對美聯儲相當重要,將進一步強化美聯儲對此輪復甦健康狀況的信心。

  新標準與國際接軌 將在世界範圍內推廣

  事實上,美國此次修訂GDP統計方法不僅是自1929年以來的第14次調整,某種程度上也是與國際接軌,響應了國際通行的第五版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所提的最新建議。
  SNA以全面生產理論為基礎,運用會計帳戶方法對一定時期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經濟活動的全部內容進行系統的統計核算,為宏觀經濟分析、決策和管理提供客觀依據。
  SNA由聯合國下屬負責統計的機構指定,通常每5年修訂一次。2003年,受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委託,聯合國、歐盟委員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五大國際組織主持形成並發布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8》(簡稱SNA2008),成為目前SNA的最新版本。該版本提出的一項重要建議就是要將研發支出納入投資統計。
  2009年,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在第四十次會議上通過了將SNA2008作為國民經濟核算的國際統計標準,並鼓勵所有國家都儘可能按照SNA2008來編輯並報告其國民經濟帳戶。所以,美國此次修改GDP的核算方法並非突發奇想。在引領「知識或創新興國」的世界經濟潮流方面,美國又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為了第一個採取新國際標準的國家。
  據悉,美國經濟分析局4月就曾透露調整GDP統計內容的構想,並指出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配合SNA2008。美國經濟分析局主管國民經濟核算的布倫特·莫爾頓當時聲稱,在美國GDP的新算法中,企業、政府和非營利機構的研發費用支出將被視為固定投資,有關娛樂、文學及藝術原創支出也將作為固定投資納入統計數據,另一個類別將包括電影、長期電視節目、圖書、錄音等;此外,包括房屋交易時的多項稅費和固定收益養老金計劃赤字等也將併入計算。這些新指標的納入將影響包括GDP、GNP(國民生產總值)和GDI(國內總收入)等經濟數據。
  數百億美元「無形資產」將被納入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以反映美國經濟產出構成的不斷變化。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在測算一個國家軟實力投資的價值。這樣的測算,必然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
  目前,儘管SNA最新標準尚未得到各國廣泛的應用,但除了美國以外,包括歐洲在內的多數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將從2014年起按照這一標準提出的主要建議調整各自的GDP統計方式,中國的統計方式改革也迫在眉睫。
  專家表示,SNA新標準將研發投資納入GDP統計,儘管面臨各種技術困難,但符合當代世界經濟由知識或創新主導增長的理念與實踐。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採用這些新的統計方法,相信不同國家會分享好的經驗,將其推廣到全世界。

  未來中國將按新版SNA要求修訂GDP核算     記者 方燁 北京報導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當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按照《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CSNA)的要求進行核算的,該體系採納了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則、內容和方法。國家統計局正在對2008年SNA進行研究,將逐步按照2008年SNA的要求對我國GDP核算制度方法進行修訂,但是何時能採用目前還沒有時間表。

  中國如何核算GDP

  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資料,目前中國GDP是按照《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CSNA)的要求進行核算的,該體系採納了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則、內容和方法。GDP核算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規定。
  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按照這種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淨出口三個部分。
  核算範圍包括生產範圍和地域範圍兩塊。GDP核算的生產範圍包括以下三個部分:第一,生產者提供或準備提供給其他單位的貨物和服務的生產;第二,生產者用於自身最終消費或資本形成的所有貨物的自給性生產;第三,自有住房擁有者為自己最終消費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務,以及付酬的自給性家庭服務生產。地域範圍則是指GDP核算範圍原則上包含了位於中國經濟領土範圍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單位的經濟活動。

  數據準確性、覆蓋性等備受關注 將推進四大工程建設

  根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的了解,相對於統計理論研究,當前中國更關注的是數據的準確性、覆蓋性以及可應用性問題。當前國家統計局致力推進的重點工作是四大工程和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
  統計「四大工程」是指,基本單位名錄庫、企業一套表制度、數據採集處理軟體系統和聯網直報系統等互相聯繫、共為整體的四大工程。其中,基本單位名錄庫是指,建設真實完整、及時更新的基本單位名錄庫。企業一套表制度是指,建立統一規範、方便填報的企業(單位)一套表制度。統一的數據採集處理軟體系統是指,建設功能完善、統一兼容的數據採集處理軟體系統。聯網直報系統是指,建設安全暢通、便捷高效的聯網直報系統。在信息化硬體設施、數據採集處理軟體系統和原始資料庫建設的基礎上,儘快實現調查對象和調查人員通過網際網路直接向全國數據管理中心報送原始數據、各級統計機構在線共享的工作模式,轉變基層統計隊伍工作重點,從過去繁重的數據收集匯總、報表填報轉向對原始數據的核查和企業基礎統計工作的督導,有效消除可能存在的中間環節對統計數據的幹擾,提高數據匯總效率和生產過程的透明度與可控性。
  四大工程是一個有機整體,基本單位名錄庫是基礎,企業一套表制度是核心,統一的數據採集處理軟體系統是平臺,聯網直報系統是手段。簡言之,四大工程就是統一的基本單位名錄庫中的法定調查單位,按照企業一套表制度規定的調查內容,採用統一的數據採集處理軟體,將原始數據通過網際網路直接報送全國統一的數據中心,實現各級統計機構在線同步接收、審核和共享原始數據,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研究新版SNA推廣可行性 統計數據將更加完善

  從2012年12月1日起,全國40萬戶城鄉居民按照國家統一的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制度開始記收支帳,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進入正式實施階段。此前,由於城鎮和農村長期實行不同的住戶調查制度,有著不同的標準和口徑,我國居民收入數據一直是城鄉分割的,沒有形成涵蓋全國城鄉全體居民的統一的收入數據。記者從國家統計局了解到,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實施後,能夠提供城鄉全體居民統一的收入、支出和消費數據,將為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的實現提供紮實的數據依據。
  在理論研究方面,有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已經要求統計局核算司等單位對新版的SNA計算方法進行在國內推廣的可行性研究,但是何時能採用目前還沒有時間表。」此前國家統計局核算司負責人彭志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也表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已經修訂形成了國民經濟核算新的國際標準,即2008年SNA。國家統計局正在對2008年SNA進行研究,將逐步按照2008年SNA的要求對我國GDP核算制度方法進行修訂。
  國家統計局在進一步改進和完善GDP數據發布方面的設想,彭志龍表示,首先,提高核算GDP的基礎數據質量。今後,國家統計局將繼續推進統計制度方法改革,提高基礎統計數據質量,為GDP核算提供高質量的資料來源。其次,進一步完善GDP核算方法。再次,進一步豐富GDP數據發布內容。今後國家統計局將積極拓寬基礎資料來源,儘可能細化季度GDP數據特別是第三產業增加值數據。 
  2012年10月23日,國家統計局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前三季度GDP初步核算結果及其相關信息。主要內容有:前三季度GDP初步核算數據,包括分行業現價增加值和不變價同比增速;去年以來的各個季度環比增速;季度GDP核算說明,包括核算方法、數據修訂及數據評估方法等。彭志龍說,這是國家統計局GDP數據發布內容的一次重大改進:一是發布的GDP數據更加詳細豐富,二是系統介紹了我國季度GDP核算方法,將核算季度GDP的過程告訴公眾。這是推進中國統計工作公開透明,提升統計和核算國際化水平,增強服務公眾理念的重大舉措。

相關焦點

  • 理解美國GDP統計:數據如何季調?什麼叫環比折年率?
    近期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公布了對2020年美國經濟的預測,表示2020Q2美國實際GDP的年率為-37.7%,不少報導表示美國經濟將陷入深度衰退。但是實際上,美國的GDP統計體系與我國是很不同的,-37.7%是「環比折年率」的概率,並不是「同比」的概念。
  • 中美GDP統計有何不同?如果用美國的方法算,中國的GDP是多少?
    眾所周知,GDP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反映了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國家與國家之間常用GDP數據來做對比和排名,但是每個國家的GDP統計方式都不一樣,也就是說,這種比較其實不具備嚴謹的科學意義。
  • 美國gdp2018總量 美國各州gdp及各城市gdp排名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29日訊  人均gdp排名:  ---哥倫比亞特區 200278美元 相關推薦 美國多州稱將自行決定何時重啟經濟
  • 全球gdp排名2019 全球GDP前20強具體榜單排名一覽
    近日沙烏地阿拉伯也公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濟統計數據,至此,全球GDP20強榜單也就正式出爐。  2019年前三季度GDP總量最高的依然還是美國,GDP總量達到了15.91萬億美元,穩穩暫居第一。
  • 深度學習與統計力學(I) :深度學習中的基礎理論問題
    Schoenholz, Jascha Sohl-Dickstein, and Surya Ganguli  本公眾號將對本報告進行翻譯,分6次發布僅供參考。對英文原報告感興趣請在本公眾號回復關鍵詞「深度學習統計力學」。深度神經網絡最近在機器學習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功,這就對其成功背後的理論原理提出了深刻的問題。
  • 綜述 | Google-斯坦福發布~深度學習統計力學
    例如,這樣的深度網絡可以計算什麼?我們如何訓練它們?信息是如何通過它們傳播的?為什麼它們可以泛化?我們如何教它們想像?我們回顧了最近的工作,其中物理分析方法植根於統計力學已經開始提供這些問題的概念上的見解。這些見解產生了深度學習與各種物理和數學主題之間的聯繫,包括隨機景觀、旋轉玻璃、幹擾、動態相變、混沌、黎曼幾何、隨機矩陣理論、自由概率和非平衡統計力學。
  • 「闢謠」蘇州有了園區經濟才超無錫?一派胡言
    蘇州、無錫歷年GDP對比表1978年中國城市的gdp正式開始統計,小編也從這時候開始對比蘇錫兩地的gdp,結果發現自1994年蘇州工業園區成立,縱觀數據,無論在1994年之前到1978年還是之後到2019年,無錫gdp都低於蘇州,所以網上那句「蘇州有了園區,90年代後經濟才比無錫強」的言論不成立!
  • AI再迎國家政策,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據新華社報導,3月19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中,審議通過了《關於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針對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會議指出,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特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應用為目標,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制度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結合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特點,探索創新成果應用轉化的路徑和方法,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 修改統計方法後,日媒:「世界增長最快」的印度遇到瓶頸
    包括專賣店等相關產業在內,導致了據稱達到100萬的失業者,正在拉低整體經濟。 投資比率再次降至三成左右 將依賴消費的增長迅速轉變為企業主導型並不容易。上世紀90年代和2000年代,印度曾將投資(固定資本形成)對GDP的比率從20-24%提高至40%左右,實現了平均6%左右的增長。但是,近年來的投資比率再次降至30%左右。
  • 因包含奴隸制含義,美國羅得島州將修改其正式名稱
    據美國CBS新聞報導,美國羅德島州將更改其官方正式名稱「羅德島與普羅維登斯種植園州」,因為那與奴隸制有關。羅得島州州長吉娜·雷蒙多周一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修改了政府文件上的名字。該州立法機構正在推進一項徹底更改名字的法案。
  • 鄉鎮統計基礎知識——統計工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統計調查中的許多方法,如統計報表、普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等都是大量觀察法的具體運用。早在300多年前,人口學家就在用大量觀察法對統計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時,從偶然事件中發現男女出生的比例為105∶100的規律。二、統計分組法統計分組法是指根據事物內在的性質和統計研究的要求,將總體各單位按照某種標誌劃分為若干性質不同的組成部分的一種研究方法。
  • 氣候變化和歷史社會經濟波動
    在收集大量的數據基礎之上,研究氣候變化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對中國和歐洲的戰爭爆發、王朝轉換、人口減少的原因,討論氣候變化如何造成對人類社會經濟的影響。美國,歐洲,中國香港,中國內地等各個地區的學者,都發現了歷史上戰爭的高峰、朝代更替和人口銳減大都發生在氣候變冷或變幹時期。
  • 最新觀測顛覆了海氣通量的傳統科學認知——Eos以編輯亮點報導該研究成果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黃傳江研究員和喬方利研究員關於海洋邊界層動量通量的研究成果被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會刊《地球與空間科學新聞》(Eos)作為「編輯亮點」(Editors』 Highlight)的形式進行報導。
  • 2020年我國大廣東經濟總量有望超越韓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工業基礎設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其後20年間,日本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第一個從戰後的「發展中國家」一躍跨入「發達國家」的行列。1968年,日本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2019年日本gdp5.1萬億美元,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中國位居第三。人口1.26億人,人均GDP4萬美元,屬於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 深度報導的組合規律和技術方式
    即深度報導所關注的對象,通常對社會具有廣泛的震撼力,或者容易提醒人們關注人類的共同利益,或者容易喚醒人們的良知,或者容易激起人們的共同興趣。它的受眾不以地區衡量,而以國家乃至全球的尺度來衡量; 3、對未來的影響力。深度報導中的事件除對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具有影響,還對現存體制、規範、秩序構成衝擊,引起社會對思想、觀念、道德、倫理等方面的反思; 4、重複性宣示。
  • 「第九屆空間統計與空間計量經濟分析培訓研討會」成功舉辦
    7月12 ~ 21日,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的「第九屆空間統計與空間計量經濟分析培訓研討會」圓滿結束。本次培訓研討會的主題為「基於網絡平臺的空間數據分析:數據、方法、工具和應用」,會議由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城市與區域分析實驗室」與美國中國數據研究所、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空間分析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和華東理工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聯合承辦,《生態經濟》、 《Ecological Economy》雜誌社協辦,討論了面向網絡空間數據分析的統計方法、軟體技術、數據平臺及在有關學科領域的應用研究
  • 美國玩具新標準ASTM F963-16明年實行,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時隔四年,2016年10月20日,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又發布了《消費者安全規範-玩具安全》的2016版本(ASTM F963-16)。根據《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CPSIA的規定,若美國消費者安全委員會CPSC在90天內無反對意見,新標準將在發布180天後(即2017年年中)成為強制要求。
  • 動力-統計方法降水預測見成效
    中國氣象報記者宛霞報導 11月27日,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亞洲地區動力-統計相結合的月-季節尺度降水客觀預測系統的研究與應用」項目在京通過驗收。在認識模式誤差的基礎上,項目團隊建立了面向東亞夏季降水的冷暖系統預測模型,發展了一系列適合亞洲和中國地區月-季節降水的客觀化預測技術,在此基礎上,根據歷史資料開展了集成預測試驗,確定優選集成方法為亞洲區域的月-季節降水預測最優集成預測技術方法,並應用於實際預測。  其中,項目實現了動力-統計預測方法在長江流域關鍵期降水預報中的應用。
  • 美國剛剛爆出大料:量子計算機將顛覆一切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谷歌研究人員在本周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交的論文中寫道,其實驗標誌著量子處理器上執行的首次計算。而這一堪稱「恐怖」的計算速度,被研究人員稱作是「量子霸權」的證明。是的,今天,一隻命運的蝴蝶,在美國突然展開了它顛覆之翅!這次看似不太起眼的翅膀扇動,卻很可能將在不遠的將來,引起山呼海嘯般的巨震!
  • 我國最特別的省會城市:GDP不足萬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全國各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許多城市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去年舉行的世界城市評選中,我國的很多城市表現突出。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城市超越了廣州這個現代化大都市,成為世界一線城市,但是,從gdp來看,這座城市的gdp還不到1萬億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獨特的城市吧。這個城市是臺北,是臺灣省的省會,/臺北的面積和人口都很小,臺北gdp只有5000多億元,但是,由於人口不多,臺北的人均gdp非常靠前,人均gdp達到19萬多,在中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