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統計方法後,日媒:「世界增長最快」的印度遇到瓶頸

2020-12-0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

「『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大國』這一印度的招牌正在動搖。」

9月30日,《日本經濟新聞》刊文稱,今年第二季度,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僅比上年同期增長5.0%。這是繼第一季度的5.8%之後再度跌破6%大關。

文章寫道,這一水平低於視為競爭對手的中國。印度依賴消費的增長踩下剎車,在該國政府內部已開始出現經濟結構轉型遲緩的聲音。

「消費者買5盧比餅乾都變慎重」

「消費者連買一袋5盧比(約合0.5元人民幣)的餅乾都變得慎重。經濟或許存在嚴重的問題」,今年二季度,印度大型食品企業Britannia Industries的利潤出現下降。該公司總經理瓦倫·貝瑞(Varun Berry)在8月舉行的財報說明會上,對印度消費的「異變」敲響警鐘。

文章稱,印度經濟最近10年來以消費為發動機,實現了平均超過7%的高增長。但是,今年二季度的民間消費增長僅為3.1%。相比處於最近頂峰的2018年三季度增長9.8%,進入下降態勢,內需減速明顯。

此外,印度的就業環境也日趨嚴峻,關鍵的家庭收支並未獲得充裕的資金。大型評級機構CRISIL的調查顯示,在截至2018年的5年中,佔勞動人口近一半的農民,其平均家庭收入增長平均為3.6%,而2018年為零。750家上市企業的員工人均人工費的增長也從截至2018年上半年的同比2位數增長,放緩為今年一季度的5%多一點。

CRISIL的首席經濟學家約什(Dharmakirti Joshi)指出,「消費者最近數年來在收入沒有增長的背景下,通過動用儲蓄和貸款增加了消費。但是,由於收入低迷,未來風險正在提高,將不得不重視貸款償還和儲蓄,減少消費」。

信用緊縮也很嚴重。進入9月後,涉足基礎設施貸款的大型非銀行金融機構陷入破產。銀行和投資者對包括住房貸款和汽車貸款等面向消費者在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整體的資金供給迅速收縮。

由於惜貸和家庭收支的惡化,汽車銷售受到歷史性減少的困擾。此外,汽車行業的低迷還波及鋼鐵和石化產品等上遊產業。包括專賣店等相關產業在內,導致了據稱達到100萬的失業者,正在拉低整體經濟。

投資比率再次降至三成左右

將依賴消費的增長迅速轉變為企業主導型並不容易。上世紀90年代和2000年代,印度曾將投資(固定資本形成)對GDP的比率從20-24%提高至40%左右,實現了平均6%左右的增長。但是,近年來的投資比率再次降至30%左右。另一方面,通過加槓桿帶來的消費擴大維持了高增長,但可能已經達到極限。

印度內閣首席經濟顧問桑吉夫(Sanjeev Sanya)以戰後的西歐、日本和中國為例表示,「實現10%左右的高增長的唯一增長模式是投資主導型,印度也有必要將投資的比例提高至GDP的4成以上」。

印度要全面擴大民間投資,需要推進修改不合理的監管和行政審批手續、順利履行合同、培育出口企業和建設物流基礎設施等根本性改革。

不過,被視為印度長期課題的土地和勞動力的制度改革持續擱置。國有銀行的民營化也仍未啟動。如果民營企業的活動沒有擴大,將無法改變勞動人口的45%從事生產效率低下和增長緩慢的農業部門這一狀況,經濟整體的生產效率無法提高。

「印度出現結構性經濟減速」

8月下旬,印度政府的經濟諮詢委員會成員、經濟學者莎米卡·拉維(Shamika Ravi)表示「(如今的印度)出現結構性經濟減速。全部中央機構應避免權宜之計,而是推進根本性改革,這是緊急課題」,對改革的進展遲緩敲響了警鐘。

文章進一步說道,人口超過13億的印度被認為將是繼中國之後成為世界最大增長引擎,但這一預期正在明顯變得怪異。

5月23日,投票歷時6個星期、號稱「地表最大選舉」的印度大選結果揭曉:執政黨印度人民黨拿到290多席大獲全勝,莫迪獲連任。當時,莫迪提出了到2024年度將印度GDP增至5萬億美元的承諾。

「但關鍵期早早地到來。」《日本經濟新聞》評價道,焦慮的印度政府自8月下旬起幾乎每周都推出經濟對策,但核心內容是法人減稅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本增強等,算不上根本性改革。全世界的企業和投資者都在關注印度改革的執行力和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目前公布的GDP數據,是採用2015年2月後調整的新GDP統計法。觀察者網此前報導,當時那次調整,讓印度的經濟增速從4.7%,生生拔成6.9%。最終在2017年,GDP超越法國,成為了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到了2018年2月,印度政府宣布,為了「反映真實的經濟變化」,計劃再次修改GDP統計法,將衡量價格變化的基準年調整位2017-2018年。莫迪政府的一位首席經濟政策專家康德當時說道,「未來印度GDP增長率是10%!這完全可能做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長2.9%,近年最...
    自1951年首次出版至今,《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記錄了過去68年以來世界能源的重大事件以及格局變化的滄海桑田。今天,《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9中文版於北京盛大發布!   能源行業與社會在向低碳的轉型過程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 美國修改GDP統計方法或將顛覆歷史 深度報導——經濟參考網
    也許在外行看來,美國的這一舉動就是為了提振經濟信心而變的「戲法」;但在經濟學家看來,卻是事關GDP統計方法論的大事,有可能顛覆歷史。  新核算方法出爐 美國2012年GDP增加3.6%  美國經濟分析局7月31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調整後的GDP核算方法,以及根據新方法修訂的經濟數據。
  • 統計表明:近十年肺癌死亡率上升最快
    統計表明:近十年肺癌死亡率上升最快 2004年10月13日 11:47
  • 《怪物獵人世界》修改器使用方法 修改器怎麼用
    導 讀 如果各位玩家在《怪物獵人世界》中遇到困難,那麼不妨使用一下修改器。
  • 日媒:中國崛起為世界數據超級大國
    印度《歐亞時報》網站11月26日文章,原題為:中國是新的「信息冠軍」,在跨境數據流動方面超越美國。過去20年裡,中國在經濟、國防等不同領域裡取得了巨大的增長,現在正作為一個「信息冠軍」引領世界。日經亞洲數據經濟研究團隊利用進出每個國家的大量數據分析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跨境數據流量。
  • Steam 8 月硬體統計調查出爐:Pascal 顯卡增長迅速
    IT之家訊 9月5日消息,Steam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硬體統計,而現在最新的八月份的硬體統計已經出爐。從統計數據來看,Nvidia的Pascal顯卡增長迅速,三款Nvidia顯卡均佔據了硬體調查榜的前列。
  •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2020-11-16 0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聯合國報告:7年後印度人口總數將超中國
    原標題:聯合國報告:7年後印度人口總數將超中國   聯合國21號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報告,報告指出世界人口每年增長約8300萬人。並預測,到2030年世界人口將從現在的76億上升至86億,印度將在2024年首次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報告同時指出,近年來,在世界幾乎所有地區,生育率均出現下降,較低的生育率還導致人口老齡化。
  • 專家估測印度確診病例或已過億!遺體運送車司機感到絕望:太難了
    截止北京時間2020年9月28日,14時27分,印度累計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人數已經達到了5992532例,即將突破600萬大關。此外,印度疫情累計死亡人數達到了94503例,呈持續增長趨勢。
  • 時速驚呆了哈哈 印度最快火車通過測試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3日,印度一列「半子彈」火車通過測試,以每小時160公裡的速度,刷新印度客運火車的紀錄。    在測試中,這列客運火車用90分鐘完成了從首都新德裡至阿格拉的200公裡路程,這個最高時速比之前的紀錄快了10公裡。
  • 2018.11:大數據在政府統計中的應用、瓶頸及融合路徑(餘芳東)
    本文系統梳理當前政府統計應用大數據的基本類型,研究探索大數據統計應用實踐和基本方法思路,剖析大數據統計應用面臨的困難和瓶頸,提出推進大數據與政府統計工作融合的路徑。大數據的統計應用既有數據獲取和質量上的困難,也有技術和方法上的瓶頸。
  • 胡潤「世界500強」:拼多多、美團1年超3倍價值增長 電商成增速最快...
    圖片來源:攝圖網繼兩次發布「胡潤中國500強」之後,1月22日,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胡潤世界500強」榜單。2020胡潤世界500強榜單列出了世界500強非國有企業,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0年12月1日的收盤價計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或者根據最新一輪融資情況進行估算。
  • 世界人口排行榜:2027年印度人口超中國
    近日,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發布統計數據: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77.5億,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聯合國人口基金用「黃金標準」推算第80億人口將出現在2025年,第100億人口將出現在2100年前,並表示誤差不超過1%。聯合國人口預期報告估算稱,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將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國,2027年印度人口或超中國。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突破百萬 恐怖數字仍在迅速增長
    中國早已控制住疫情,但在世界範圍內,死亡人數仍在以每天大約5400例的可怕速度增長。世衛組織專家警告,疫苗推廣使用前,全球死亡人數還可能翻番。站在「破百萬」的悲劇性節點觀察這場嚴重疫情,國際媒體關注最多的當屬以下幾點: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美國這次抗疫遭遇「令人震驚的失敗」;印度成為新增病例增長最快的國家,累計確診病例數正直逼美國;歐洲等地疫情快速反彈,形勢不容樂觀。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突破百萬,恐怖數字仍在迅速增長
    「我們的世界到達一個令人痛苦的裡程碑:100萬人因新冠病毒失去生命。」北京時間29日早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這一聲明時,全球眾多媒體也在不約而同地聚焦這個「噩夢般的數字」。不僅吞噬掉眾多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也摧殘著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早已控制住疫情,但在世界範圍內,死亡人數仍在以每天大約5400例的可怕速度增長。
  • 是否會遇到一個發展的瓶頸?
    答|百度派 @bittersweet我覺得目前雖然看著科技爆發性增長,但是科技與科學不同。科技更像是應用科學,是在基礎科學上進行目的性更強的研究、進行物化。科技早已遇到瓶頸。。但科技大爆炸式增長也就是應用層面的革新則短期內不會遇到瓶頸。就拿現在最能代表人類發展的計算機科學(或者說科技)來說,現在的計算機仍然基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提出的馮諾伊曼結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類的生產製造能力仍然沒有達到馮諾伊曼結構的極限。而更加先進的量子計算機雖然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有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是製造出來還是遙遙無期。
  • 2040年全球核電量將增長約46% 中國印度主導93%淨增長
    2016年至2040年全球核電量預計淨增長印度和中國將推動世界核電生產的增長,因為這兩個發展中國家都是世界能源的最大消費國,雙方都在推動各自的國家核能計劃。根據2018年世界核工業狀況報告,全球核電量在2017年增長了1%,全球核電機組產生了2,503太瓦時(TWh)的電力,自2012年以來全球核能發電量連續第五年保持增長趨勢。
  • 印媒稱印度空氣汙染嚴重遭「嫌棄」 每分鐘兩人因此而死
    參考消息網2月21日報導 印媒稱,印度的汙染問題正在成為一個真正的威脅,空氣中的汙染物每一天都變得更具攻擊性。據印度Zee新聞網站2月19日報導,空氣的毒性與日俱增,對印度人口構成日益嚴峻的威脅。這項研究稱,印度北部瀰漫的霧霾正在造成惡果,印度平均每分鐘會有兩人因為嚴重的空氣汙染而喪命。據世界銀行估算,這相當於印度勞動力收入損失380億美元。世界銀行稱,空氣汙染已經成為最致命的汙染形式,也是全球範圍內導致過早死亡的第四大危險因素。48位權威科學家最近發布的這項研究發現,就PM2.5水平而言,巴特那和新德裡是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城市。
  • 印度經濟下財年將增長9.5%?外媒:海市蜃樓,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貨
    伴隨印度經濟的持續惡化,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不久前分別對印度主權信用評級進行了下調。穆迪下調印度主權信用評級至Baa3,為22年來首次下調。穆迪上次下調印度評級是在近22年之前,該公司曾在1998年6月19日印度核試驗後下調其等級。
  • 西媒:研究稱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半島對太陽能設施投入最多 環境受...
    (2017-05-16 10:58:48)【延伸閱讀】韓排放標準30年沒修訂 韓媒:政府放任汙染 霧霾來了賴中國韓媒稱,4月20日是穀雨節氣,雖然韓國南部等地區普遍為陰雨天氣,但韓國的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依然是「差」水平。韓國市民失望地表示,「即使雨過天晴之後也很難看到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