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下財年將增長9.5%?外媒:海市蜃樓,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貨

2020-12-04 BWC中文網

伴隨印度經濟的持續惡化,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不久前分別對印度主權信用評級進行了下調。穆迪下調印度主權信用評級至Baa3,為22年來首次下調。穆迪上次下調印度評級是在近22年之前,該公司曾在1998年6月19日印度核試驗後下調其等級。此次穆迪將印度的信用評級從Baa2降低Baa3,與標準普爾和惠譽的等級相同。惠譽將印度的信用等級定為BBB-,即最低投資等級。不過,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

據印度媒體6月11日報導,惠譽日前稱,下一個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將增長9.5%。該評級機構補充說:在全球危機之後,印度的GDP增長可能會回到比'BBB'類同檔最高的水平。不難看出,惠譽繼此前對印度主權信用評為最低投資等級後,似乎突然反轉式地看好印度經濟。對此,有印度網友提出疑問:印度下個財年如果數據是經濟增長9.5%,那將會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

事實上,印度網友的這一疑問是不可避免的,畢竟過去幾年印度經濟一直深陷增長數據被指造假的漩渦之中。而許多西方媒體也一直為印度經濟鍍金。其背後的邏輯正是為華爾街利益集團在印度剪羊毛提供便利。例如,對於印度經濟2014年至2018年持續出現的高增長現象,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前印度央行行長Raghuram Rajan表示懷疑,他指出,當創造的就業崗位不足時,印度經濟增長率為7%,並表示目前的GDP數據必須通過任命一個公正的機構來查看數據。

而曾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的拉詹表示,他不知道目前印度的統計數據是什麼,需要弄清楚印度經濟真正的增長率是多少。拉詹在接受CNBC採訪時稱,「我知道印度聯邦一位部長說過,我們怎麼能以7%的速度增長示人?嗯,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印度的實際增長率不是7%。」印度國會高級發言人阿南德沙瑪也曾表示,過去幾年,印度的經濟是「喘息」,而不是「飛馳」。路透社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對於印度幾年前公布的經濟數據,47%的經濟學家表示,他們沒有信心。

事實上,對於西方一些媒體此前曾一度將印度經濟描繪成亞洲經濟奇蹟背後,印度經濟數據過去一些年或存在造假現象,BWC中文網百家號也曾獨家提及,印度在2015年時調整了GDP的計算方式,計算GDP的基準年份從2005年後移至2012年,生產成本計價也改為市場計價。此舉當時就令印度經濟在2013-2014年GDP增速從4.7%修正至6.9%。緊接著,印度通過改變統計方法,印度GDP一夜間幾乎倍增。而對於外界的爭議,印度聯邦在四年前表示:新算法的調整是為了「更符合國際慣例」。

通過上述多方分析,印度此前對經濟數據造假的騙局或正在被揭開,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全球風險加劇的情況下,印度經濟應對風險的能力非常脆弱,自2019年以來,就出現了增長的持續大跌。那麼,對於本文前面提及的惠譽又是憑藉什麼樣的依據,來預測印度經濟下一財年可能會出現9.5%的增長呢?

據悉,惠譽解釋稱,在本財政年度收縮之後,如果印度經濟能夠避免金融業進一步惡化,明年印度經濟有望以9.5%的大幅反彈。也就是說,惠譽對印度經濟下一財年大反彈的預測,是建立在印度經濟本財年嚴重倒退,惡化的情況之下的某種反彈。不僅如此,這還是建立在印度聯邦大幅削減財政政赤字背景之下。顯然,這樣的增長預期景象對於印度經濟而言,並不現實。

加拿大皇家銀行曾表示,借貸能力有限的經濟體,應對風險的能力非常脆弱,而印度和越南就非常明顯。就印度而言,在其無力應對大流行的當下,也暴露出外匯儲備嚴重不足,抵禦風險的脆弱性。例如,印度央行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印度外匯儲備為4900.44億美元,但據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截止2019年底,該國公共債務就增加到了1.17萬億美元,佔外儲的250%。顯然,印度的外債與外儲呈現出嚴重的倒掛模式。

或正是對自身不具備寬廣外匯儲備護城河的擔憂,以及無力應對大流行帶來的風險,印度經濟自身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早在今年3月時,印度當局就提出,該國經濟或存在倒退21年的可能。事實上,印度經濟近年一直是以急於求成的心態來發展各個領域,這就導致該國經濟近乎於「空心」狀態。

就以印度製造為例,自2014年印度提出旨在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印度製造計劃後,截至目前,印度似乎找不到響噹噹的製造類商品。以「印度高鐵」為例,自去年印度國產最快列車「致敬印度」首次運行後,就事故頻發。值得注意的是,「致敬印度」號並不能夠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高鐵,因為它的最高試驗時速是180公裡,而實際最高運營時速160公裡,因此被稱為「半高鐵」。曾有印度人調侃,印度需要先解決了火車的安全問題,再考慮更高層面的高鐵吧。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皮林認為,印度製造追趕中國製造或許是不現實的,印度在製造業方面沒有良好的聲譽。就連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國產品,印度製造所謂的「拼湊式創新」是物資稀缺的產物—印度人把零件用膠帶、顏料和祈禱拼湊在一起,印度製造名字取得響亮,但印度製造和印度經濟卻像是「海市蜃樓」。」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消費者對印度製造的商品絲毫沒有興趣,反而越來越離不開中國製造。

例如,《印度斯坦時報》稍早前援引一份接受8973名印度消費者的調查報告稱,如下圖,有83%的印度消費者表示青睞購買中國產品,而非印度商品,報告稱,印度消費者表示在同類商品中,中國產品的價格和質量的雙重優勢,無可替代,離不開中國貨,無法忍受沒有中國貨的日子。而《印度教徒報》曾報導稱,在印度教的重大節日(「點燈節」)期間,市場上銷售的諸如燈具、薰香、煙花、神像等相關產品,也幾乎都是產自中國。

基於上述多個跡象,BWC中文網百家號獨家分析認為,印度經濟或很難在下一財年實現大規模的增長。印度經濟的許多方面或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完)

相關焦點

  • 印度推出67億美元製造業計劃,外媒:印度製造像海市蜃樓,或騎虎難下
    路透社日前報導,印度啟動了一項66.5億美元的計劃,以提振電子製造業,並表示將首先鼓勵5家全球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在印度建廠或擴大生產。印度技術部長拉維·尚卡爾·普拉薩德稱,智慧型手機行業已經成為印度製造計劃的一個樣板。印度聯邦想把印度打造成一個出口中心。然而,包括印度多位網友都對印度製造的這一新計劃不感興趣,甚至認為其依然將面臨失敗。
  • 印度經濟持續大跌,經濟奇蹟騙局或被揭開,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製造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印度經濟增長持續大跌,一季度,印度的經濟增長為5.8%,二季度增長為5.0%,三季度,印度經濟增長已放緩至4.5%,跌至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對此,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在12月16日報導稱,印度經濟大幅放緩意味著印度經濟走向ICU(即重症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 廢鈔令政策後果不確定,穆迪下調印度經濟增長預期至7.1%
    視覺中國 資料圖8月30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對印度2017年實際GDP增速預估進行了輕微下調,從7.2%降至7.1%。該報告同時還將中國2017年經濟增速預估從6.6%上調至6.8%,將2018年經濟增速預估從6.3%上調至6.4%。
  • 印度製造或失敗,像海市蜃樓,越南無法成世界工廠,或成下一個印度
    數據顯示,2019年,越南對美國的紡織品出口額達到近150億美元,約佔越南服裝和紡織品出口總營業額的45%。分析認為,一旦接下去美國客戶長期暫停或減少進口越南貨幣,越南製造的損失顯而易見。而從美國近期脆弱的經濟數據表現來看,大量進口越南商品的機率也將進一步減少。
  • 印度「鎖國」21天後,再延長20天,外媒:印度經濟正朝著「ICU」邁進
    不出所料,事情的新進展是,據CNBC4月14日報導,印度聯邦表示,對於始於3月25日,為期21天的全國封鎖儘管已經到期,但繼續延長至5月3日,也就是說,再延長至少20天,印度經濟「鎖國」至少為41天。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短短四天內,印度感染新冠病毒確診數量由6000多例跳升至1萬多例。
  • 印度「迷之自信」,印度人提問:為什麼印度比中國更發達?
    概括的說,導致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印度跨越式地從傳統農業型經濟轉變為服務型經濟。而大部分發達經濟體包括東亞國家,都是從傳統農業到製造業,再從製造業到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發展順序,最後才可能吸收所有熟練或者非熟練的勞動力。詳細來說,從農業向服務業的轉變大致始於20世紀90年代,這導致了印度GDP的高增長。
  • 印度極端組織號召抵制中國貨 聲稱還要燒雕像
    (原標題:印度組織用喇叭沿街廣播抵制中國貨 還稱要燒雕像)  印度民族主義極端組織RSS附屬的右翼組織Swadeshi Jagran Manch(以下簡稱SJM)發起的反華運動愈演愈烈,7日晚間開一輛鍍金大巴車沿街用大喇叭廣播,稱抵制中國貨將「震動」中國,號召「將中國貨從我們國家趕出去」。
  • IMF:5年之後印度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將超越美國
    2019年的13.5%上升至15.5%成為第二,而美國則從13.8%大幅下滑至9.2%,成為世界第三。  綜合媒體10月22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分析顯示,5年之後,也就是2024年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最主要的貢獻者。分析也發現,貢獻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的20個國家將在5年後洗牌,如屆時印度有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二大貢獻國。
  • 印度經濟大衰退?連續兩季GDP萎縮,反對黨:我們從強國變成弱國
    本周三,印度儲備銀行發布公告稱,印度經濟可能在本財年第二季度首次進入衰退,預計GDP將萎縮8.6%。 從技術角度上講,當一個國家的GDP連續兩個季度或更長時間出現負增長時,該國的經濟就會被定義為陷入衰退。
  • 中國經濟正增長,印度經濟卻負數至此
    2020年,百年難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面對肆虐的疫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12月初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經合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實際GDP將下降4.2%,但2021年將增長4.2%。
  • 印度人:中國比印度發達,但有一點印度比中國好
    中國和印度,是幾千年的老鄰居了,關係時好時壞,大部分中國人,其實對印度的印象非常模糊,儘管我們兩個國家是鄰國,但在文化上幾乎是天差地別。很多中國人了解印度,可能只能通過電影,印度的歷史長而複雜,對外國人來說要了解太困難,而且在我們的印象中,印度的形象基本是兩個字——"落後"。
  • 為什麼中國用10年時間就遠遠甩開印度?印度人道出了主要原因
    說起印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印度這個國家不是在開掛就是在和我國進行比較,而且很少會對中國表示讚嘆。記得當初他們知道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後,印度人便表示他們要將人送上月球,並且還將會用人形機器人進行試驗,很顯然這是要和中國一較高下的節奏啊。不過就在近日,印度卻罕見地對中國進行了誇讚。
  • 印度30年來首次經濟總體萎縮,為何還信心滿滿?專家:可能比歐美更快...
    根據印度國家統計局11月28日公布的數據,印度GDP在今年二季度同比下降了23.9%,而三季度仍然是同比下降7.5%,或將面臨自1979年以來的首次全年經濟總體萎縮。為何印度對經濟復甦如此自信?此前,印度央行行長達斯曾在10月預測今年印度經濟將萎縮9.5%,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預測印度經濟今年將萎縮10.3%。如此看來,印度三季度的經濟數據很可能使得今年印度經濟的衰退程度好於市場預期。與此同時,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為了證明印度經濟出現V型復甦,蘇伯拉曼尼安曾稱讚印度農業和製造業數據喜人。
  • 貨拉拉再下印度德裡、班加羅爾二城
    據悉,貨拉拉海外版Lalamove在年初進入印度市場之後再下二城,於4月底正式開通了班加羅爾與德裡,這是緊隨落地孟買後繼續擴大疆域的又一市場動作。截至目前,貨拉拉已在海外開通了13座城市。貨拉拉以精細化運營、大數據管理、眾包模式快速擴張,已成為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網際網路+」同城貨運的頭部企業。
  • 印度經濟增長結束五季連跌 廢鈔和稅改衝擊已成過去時?
    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當地時間周二(11月28日)發布的聲明,今年第三季度,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3%,為三個季度以來最快增速。受私有部門投資疲軟、去年年底開始的廢鈔運動,以及今年7月的消費稅改革影響,印度經濟增長過去五個季度一直在下滑。今年第二季度,印度GDP同比增速跌至5.7%,創下三年來最低水平。
  • 「廢鈔令」掣肘印度經濟增長 一季度GDP增長遠低預期
    印度中央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1%,遠低於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的7.1%,也低於此前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速。2016年第四季度,印度GDP增速為7%。而在去年第三季度,印度GDP增速則達到了7.4%。
  • 印度廢鈔:莫迪大冒險
    今年8月,印度通過「貨勞稅」法案,將全國各項稅負合併為單一的貨勞稅,9月,政府推出一項計劃,瞞報收入逃稅者如果自願補稅並接受45%稅額的罰款,就可被免於刑事指控,而在此次「廢鈔」後,據媒體報導,印度官方宣布,任何人只要被發現擁有超過25萬盧比(約合3700美元)現金,就必須解釋這比現金的來源,並證明業已繳稅。
  • 在WhatsApp 上賣貨的印度人
    用戶在 WhatsApp 上對 JioMart 發送 「Hi」即可 得到網店連結,下單成功之後,JioMart 會自動將訂單分配到附近的線下商店。幾天前,報導稱 JioMart 服務範圍將覆蓋全國 200 多個城鎮。Facebook 進入印度電商市場算是趕上了好時候。近年來,印度政府頻頻放寬外資在電商行業的限制。印度的電商市場稱得上是一塊未被開發的「新大陸」。
  • 莫迪犯下致命錯誤,4億印度人面臨滅頂之災,這次連死亡都成奢望
    【南方+11月23日訊】據外媒11月23日報導,自印度暴發新冠疫情後,有將近4億印度人陷入嚴重貧困的境地。且另據印媒報導,印度經濟在疫情期間呈下降趨勢。在疫情和貧困的雙重壓力下,幾乎每天都有印度人死亡。
  • 外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
    分析人士表示,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從疫情後的經濟衰退中迅速反彈,可能有助於中國經濟在10年左右的時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但是由於對中國創紀錄的債務水平感到擔憂,北京可能會取消一些經濟刺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