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持續大跌,經濟奇蹟騙局或被揭開,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製造

2021-01-11 BWC中文網

12月18日,印度政府在一份通知稱,將限制對粉末狀和未加工黃金白銀的進口,另據印度政府在二周前發布公告稱,印度也把貴金屬的進口關稅從10%提高至12.5%,以控制創紀錄的美元經常帳戶赤字並阻止盧比的下跌,11月印度黃金進口量環比大增78%至71噸,漲至5個月最高水平。

印度「金人」在6年前用25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一件用3.5千克黃金製作的純金T恤/ 圖片Wanano

黃金佔據了印度進口中很大的比重,使得該國經常帳戶赤字負擔沉重,印度是全球黃金需求僅次於中國的大國,但近幾年該國政府一直在限制黃金進口,那麼,印度再對黃金白銀進口進行限制,這背後正在折射什麼?

一直以來,印度一度被稱為全球經濟的增長奇蹟。但是,最近幾個月以來,印度卻正出現斷崖下墜的跡象,印度經濟過去的高增長也被一些分析師認為現在正是揭開這個龐氏經濟騙局的時候了。

事情的最新進展是,彭博社近日報導,在過去的六個月裡,印度的經濟活動明顯放緩,它開始於汽車和一些耐用品銷售的放緩,並向多領域蔓延。緊接著,航空運輸增長放緩;肥皂和洗滌劑等消費品的銷售也開始減弱。

根據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二周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乘用車的銷售量暴跌31%,且為連續第九個月下降,這意味著佔印度GDP三分之二的消費需求正在迅速失去動力。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印度經濟增長持續大跌,一季度,印度的經濟增長為5.8%,二季度增長為5.0%,三季度,印度經濟增長已放緩至4.5%,跌至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對此,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在12月16日報導稱,印度經濟大幅放緩意味著印度經濟走向ICU(即重症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對此,前印度首席經濟顧問Subramanian警告說,印度經濟正面臨越來越多的金融困難。印度目前的經濟放緩被認為是「巨大的放緩」,與此同時,印度工業生產增長是十年來最弱的水平。這就進一步佐證了,印度製造計劃或正在落空的觀點。

不僅於此,該外媒稱,印度金融體系中薄弱的外匯儲備一直是印度經濟的一大關鍵性隱患。早在2016年時,基於當時資金短缺的困擾和流動性的缺乏,印度不得不推行廢鈔令舉措,然而這一舉措頒布以後,印度經濟流動性困境雪上加霜。

更壞的消息表明,據印度央行數據顯示,目前印度外儲已大跌至約為4018.79億美元,但據經濟學人近日報導,截止2019年5月,公共債務增加了近1.4萬億盧比,達到83.4萬億,這一數值達到了該國外儲2.5倍以上,這在全球經濟放緩和碎片化的經濟趨勢抬升之際,特別當低外儲遇到高外債時,印度經濟陷入貨幣的脆弱模式的玻璃之國則在所難免,偏低的外儲使得該國抵禦各種經濟風險的能力顯得十分脆弱。

對此,加拿大皇家銀行指出,這就使得印度經濟放緩的景象或進一步加劇,尤如一些經濟學家近期不斷質疑印度經濟數據存在造假可能一樣,這也意味著,印度經濟奇蹟的龐氏騙局或正在被揭穿,目前事情有了新進展。

根據印度前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Arvind Subramanian在撰寫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重新引發了圍繞印度GDP計算的爭議,該報告認為,過去幾年中,印度經濟極不可能保持7.2%至7.5%的高增長率。他們認為,實際增長率很可能接近5-5.5%,而被高估的一種解釋可能是GDP統計方法在2011-2012年經修改後不能準確衡量經濟放緩期間的增長,他們的分析表明,與製造業密切相關的部門,如貿易和運輸對GDP被高估的貢獻最大。

事實上,讀者朋友們都知道,印度在製造業方面沒有良好的聲譽,就連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國產品。比如,一位不願具名的印度燈具銷售商向《印度消費網》表示:如果能在印度採購到價廉物美質量好的貨物,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但問題是,我找不到這樣的渠道。

另據印度斯坦時報援引印度一家在線調查機構的報告顯示,在面臨同類商品時,接受調查的8973名印度消費者中,83%的人青睞購買中國產品,而非印度商品,報告稱,印度消費者表示在同類商品中,印度製造的產品價格高昂,而同類的中國產品的價格最有優勢、質量也不錯。他們稱,我們已經無法忍受沒有中國製造的日子。

加拿大皇家銀行的報告也指出,在目前短期美元流動性趨緊的市場環境下,借貸能力有限的國家可能在進口石油時,將面臨融資困境,印度就是非常典型的市場。

目前,印度經濟增長率已連續第五個季度放緩,並創下6年來新低,特別在此期間,除不斷增長的黃金進口額外,國際油價上漲也正在對嚴重依賴能源進口的印度財政赤字構成經濟風險,所以,印度能源官員需要獲得更多渠道進口成品油方面的幫助,因為其國內油氣生產遠遠落後於爆炸般的旺盛需求。根據OPEC報告,印度進口石油的百分比從3年前的近77%上升到本財年的82%。

印度加油站

正是在此背景下,數周前(10月30日),裝載著中石油出口的92號汽油的永盛號油輪已經從廣西起航,該油品由廣西石化生產,將直航運往印度,這也是中國煉油企業製造的石油成品油首次直接出口印度。(完)

相關焦點

  • 印度經濟下財年將增長9.5%?外媒:海市蜃樓,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貨
    事實上,對於西方一些媒體此前曾一度將印度經濟描繪成亞洲經濟奇蹟背後,印度經濟數據過去一些年或存在造假現象,BWC中文網百家號也曾獨家提及,印度在2015年時調整了GDP的計算方式,計算GDP的基準年份從2005年後移至2012年,生產成本計價也改為市場計價。此舉當時就令印度經濟在2013-2014年GDP增速從4.7%修正至6.9%。
  • 印度「鎖國」21天後,再延長20天,外媒:印度經濟正朝著「ICU」邁進
    印度的鐵路系統一直被全球詬病除眾所周知的,印度人的衛生習慣堪憂,人口密度過大等因素,印度經濟在資金層面的困境也使得該國不具備應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一系列突發風險。而這背後,則與印度經濟多年以來,過度依賴美元債務息息相關,深陷美元債務黑洞有關。我們知道,儘管過去一些年份,印度經濟取得了較為亮眼,甚至一度高達8%的指數增長,但這一數據一方面是由高昂美元債務堆積而成的,另一方面,則是印度經濟或存在數據造假的可能。
  • 印度「迷之自信」,印度人提問:為什麼印度比中國更發達?
    政府在過去幾年中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並針對這個問題倡議展開「印度製造」,即挖掘龐大的非熟練勞動力,降低失業率以實現可持續增長,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行業。那麼現在,勞動力資源巨大的情況下,印度如何轉向製造業呢?關鍵是在於政府獨立後的第一個五十年推行的親勞工政策。
  • 中國拋近千億美債,美國頁巖油騙局被揭開,美國債務經濟或不可持續
    「新債王」Jeff Gundlach曾警告,2018年美國的債務規模已經超過了名義GDP,意味著如果不是債務增長,美國2018年的經濟會是負增長。這一觀點也為我們揭開了美國經濟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高度依賴債務而運轉的模式。這就意味著,一旦美國向全球兜售美債的模式不可持續,美國的債務經濟循環或也將戛然而止。無獨有偶,這樣的景象或正在發生。
  • 印度人:中國比印度發達,但有一點印度比中國好
    一、印度人在中國印度落後嗎?至少和中國相比,它確實不算好,印度的種種設施都遠不如中國,很多印度人為了多賺點工資跑到中國南方當"打工仔",在我們這裡算"廉價勞動力"的工資待遇,對於印度的打工族們已經可以算作"體面",這背後,是兩國之間經濟的差異。
  • 印度推出67億美元製造業計劃,外媒:印度製造像海市蜃樓,或騎虎難下
    六年前,印度經濟提出「印度製造」的世界工廠計劃,試圖通過振興該國製造業,實現經濟的飛速發展。然而時至今日,印度製造業依然止步不前,甚至由於印度製造生產能力的嚴重不足,導致印度經濟無力應對大流行,許多印度人依然得不到充足的防護用品。這也是印度製造或提前失敗的一個縮影。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
  • 廢鈔令和稅改無法讓印度經濟死灰復燃
    廢鈔令和稅改可以稱之為印度經濟近一年多以來的兩大招牌,全世界都曾對莫迪的這兩道招牌報以熱切的期望,然而印度經濟卻在這一年多以來大跌眼鏡,不但連續多季出現罕見的增長暴跌,印度民眾、中小業者,甚至莫迪經濟團隊成員都開始質疑印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莫迪的這兩大招牌已停擺失靈,印度經濟頗有苦中作樂之感 ,而莫迪卻更像是在掩耳盜鈴!
  • 中國經濟如何取得「複利奇蹟」?
    愛因斯坦說過,人類最偉大的一個發明就是複利,這可以稱得上世界七大奇蹟之後的第八大奇蹟
  • 印度經濟或成「玻璃之國」,羅傑斯再發出狙擊印度經濟信號,有新進展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包括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印尼、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在美元資本的持續侵蝕下,由於美元外債的高企,或成為經濟上的「玻璃7國」。野村「達摩克裡斯指數」顯示,除上述一些國家之外,斯裡蘭卡、埃及和烏克蘭等國的貨幣和經濟風險也非常大。
  • 印度新APP用來識別中國製造,結果如何?印媒:處處難離中國製造
    此前,一款名為「刪除中國應用程式」的APP上線後,吸引了數百萬支持者,目的是刪除其智慧型手機上的所有中國開發的應用程式。但是,有爭議的應用程式很快從谷歌商店中刪除。在這之後印度人似乎不太「死心」,繼「刪除中國應用後」後,印度人又開始「識別中國製造」了!
  • 為何說如果中國企業全部撤離出印度,印度經濟會遭遇毀滅性打擊?
    11:52:58 來源: 郭毅美食說 舉報   大家好,我是小皓,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印度為的打壓我們中國經濟
  • 印度人信仰「浮空石」,真可以漂浮?中國遊客看一眼說出真相
    難道說真的跟印度人所說的那樣,跟神仙以及玄學有關嗎?最近就有中國遊客來到了印度浮空石景點一探究竟。 而中國遊客來到了這裡之後,一眼就看穿了這個陷阱,跟印度人其他的小把戲差不多,這個浮空石也並不是真正的漂浮在空中,原來石頭跟地面是有三個支點的,形成了一個3點平衡的穩固結構,並且支撐了這塊石頭這麼多年,而由於這三個支點都比較隱蔽,並且靠向中心,再加上巨石的體積非常大,相連的部分比較小,並且像是兩個半圓相交,所以從很多角度上來看,這塊石頭都像是浮在空中的。
  • 莫迪又想鼓吹印度製造,網友神回復:生產印度商品的設備是進口的
    印度總理莫迪一直有一個非常宏大的理想,他想要在其任內將印度製造提上一個新的高度,不管是在他第一 個任期,還是第二個任期,莫迪都把印度製造作為最重要的任務在推行,不過現實卻總是很殘酷,目前為止印度製造並沒有什麼太亮眼的成績,不過這並沒有讓莫迪意志消沉,近日他又想鼓吹印度製造了!
  • 印度科技為何差中國那麼遠?印度專家含淚道出真相:是中國人太強
    隨著世界不斷的發展,各國的經濟與科技實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中國的科技發展進步最為明顯,從最開始人們研究的「東方紅一號」開始,為中國航天科技鋪下一條成功之路,這也是經過人們不斷的嘗試和精力才得出的結果!那為何和我們幾乎同一起步的印度會差中國那麼遠?
  • 印度大象能夠超越中國巨龍嗎?
    而且,莫迪一直都在鼓吹「印度製造」,鼓勵全世界的企業都來印度生產他們的產品,因為印度具有相當大的人才儲備和生產生本低廉的優勢。當莫迪使印度經濟發展駛入快速軌道的同時,中國經濟則遭受著25年來的首次增速放緩。習近平主席在大力打擊貪腐的同時,也努力通過擴大內需的方式來刺激經濟的增長。有人預測,最快今年印度就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經濟體。
  • 印度製造或失敗,像海市蜃樓,越南無法成世界工廠,或成下一個印度
    這些現象,都意味著,美國消費市場的消費力將大幅減弱,其對越南企業生產的紡織品等的需求也將持續減少。這就不難理解,在這一全球化的產業鏈中,越南紡織業為象徵的低端製造業受到了嚴重的衝擊,近期,越南該領域失業人數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了。而自今年3月開始,越南向歐美多地運輸的服裝及越南製造的相關商品,都被美國、歐洲的許多客戶攔截。
  • 中國隨處可見的商品,在印度火了,印度人:發明者可得諾貝爾獎
    隨著經濟的發展,如今很多人的生活質量也是有了很大的提高,越來越多人的手裡有錢了也就不在滿足現在的物質生活了,出去遊玩就成為了當下的潮流,許多人在工作閒暇之餘也會選擇出國遊玩來放鬆自己的心情。而印度一直以來,都很受國人遊客的歡迎,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也是有不少的風景名勝,而隨著中國人的湧入,也是帶去了不少中國的商品,我們所處可見的東西在印度火了,當地人愛不釋手,印度人:發明者可得諾貝爾獎。
  • 印度經濟「老賴」現象頻發,過河拆橋,是否會賴掉美元債務?有進展
    BWC中文網百家號多次提及,印度信用危機正在發生,印度經濟信用已癱瘓。一是因為印度經濟本身已債務高企,二是儘管印度經濟試圖通過發展製造業等振興經濟,但是由於其對太空、月球等高處不勝寒的事物經常做出不符合實際能力的幻想,因此,實際用在印度經濟領域的錢少之又少。我們通過印度經濟無力應對大流行,就可以看出,印度經濟並不務實的真實寫照。
  • 中國經濟正增長,印度經濟卻負數至此
    2020年,百年難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面對肆虐的疫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12月初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經合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實際GDP將下降4.2%,但2021年將增長4.2%。
  • 印度經濟大衰退?連續兩季GDP萎縮,反對黨:我們從強國變成弱國
    印度央行表示,統計局將於11月底正式公布第二季度GDP數據。除了經濟收縮外,印度央行還提示了未來幾個月高通脹的下行風險,儘管央行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但通脹依然沒有減弱的跡象。 本周四,印度反對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表示,對印度的經濟狀況感到痛心,他將罪魁禍首歸結為總理莫迪的政策,聲稱是莫迪害印度陷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