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鈔令和稅改可以稱之為印度經濟近一年多以來的兩大招牌,全世界都曾對莫迪的這兩道招牌報以熱切的期望,然而印度經濟卻在這一年多以來大跌眼鏡,不但連續多季出現罕見的增長暴跌,印度民眾、中小業者,甚至莫迪經濟團隊成員都開始質疑印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莫迪的這兩大招牌已停擺失靈,印度經濟頗有苦中作樂之感 ,而莫迪卻更像是在掩耳盜鈴!
2016年11月8日,莫迪在全世界、全印度都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頒布廢鈔令,要求自當晚宣布後的次日凌晨生效,面額500和1000的印度盧比退出市場。印度人因為恐慌而上演了許多荒誕的「現金」鬧劇,至今許多人們仍然心有餘悸。但是這一鬧劇卻並不值得,因為印度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最為直接的就是廢鈔令導致了印度政府嚴重的資金困境。
為修正赤字,印度儲備銀行不得不印製面值為500和2000盧比的新版貨幣。印度財政報告稱,2016-2017年為印製新版貨幣共花費796.5億盧比,是上年度的兩倍多。與此同時,印度財政部長P•拉達克裡希南12月15日向印度國會下院表示,在2017財政年度(即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印度儲備銀行僅調動資金3065.9億盧比,與2016年同期相比,減少3521.7億盧比。
廢鈔令也嚴重影響了印度的商品流通,人們在商品交易的過程中,因為沒有足夠的「現金」而導致一些商家停止售賣,這樣印度則進入了惡性循環的狀態,一些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也因此而失業。
2017年7月1日,印度實施了稅改,這一稅改號稱可以使印度一個國家同一種稅制,即不論行業領域,全印度稅收比例相同。然而事實卻大相逕庭,半年過去了,許多印度企業依然不知道自己所在行業的實際繳稅比例,與此同時,印度當初承諾的在年底前向企業返還所得稅,據悉,這一承諾也將至少延期3-6個月,甚至無限期。一位名叫Arora的印度工商業者說:「最糟糕的是,如果一個公司錯過了支付商品服務稅的期限,那這家公司就會受到每天200盧比的罰款(折合3.1美元)。」
儘管莫迪近期對這一稅改進行了再次改革,但美國CNBC稱,對印度的中小企業來說,這項稅收仍然是一個障礙;值得注意的是,在應對2016年11月的廢鈔令的連鎖效應上,許多印度中小企業已經顯得舉步維艱。不過,在2018年到來之際,莫迪和他的印度經濟似乎依然堅信所有這些都是值得的。
關注手機金投網(https://m.cngold.org),外匯財經動態隨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