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顯示,2024年印度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從2019年的13.5%上升至15.5%成為第二,而美國則從13.8%大幅下滑至9.2%,成為世界第三。
綜合媒體10月22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分析顯示,5年之後,也就是2024年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最主要的貢獻者。分析也發現,貢獻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的20個國家將在5年後洗牌,如屆時印度有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二大貢獻國。
▲印度有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二大貢獻國
IMF預估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為3%,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前10個國家依序為中國、美國、印度、印尼、日本、俄羅斯、德國、埃及、英國、法國。
據彭博社10月21日報導,5年之後貢獻全球經濟成長的前10個國家,依貢獻度排名依序為中國、印度、美國、印尼、俄羅斯、巴西、德國、土耳其、日本以及埃及。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5日IMF在其《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印度2019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4月份的7.3%下調至6.1%。IMF表示,汽車和房地產行業的持續疲軟拖累了印度經濟增長,非銀行金融公司健康狀況的持續不確定性也給經濟帶來衝擊。
不過,對於印度經濟的未來,IMF比較樂觀。該機構預期,印度經濟在2020年將加速增長至7%。印度未來的增長將受到貨幣政策放鬆、企業所得稅稅率下調、政府支持農村消費計劃等滯後效應的支撐。IMF預計,在繼續實施結構性改革的基礎上,印度中期經濟增長率將穩定在7.3%左右。
與此同時,印度的營商環境排名不斷提高。2018年,世界銀行調查顯示,2019年在全球排名為77位,快速上升了23位。
抓住勞動力成本低廉的絕對優勢,印度也有意打造「印度製造」的名號,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一直以來,印度的人口持續增加,2019年印度的人口達到了近13.7億,在過去5年間增長了約1億。根據有關方面預計,印度每月約有100萬人進入勞動力市場,勞動力給予充足
▲人口紅利是印度最大的財富
不過,由於經濟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印度無法創造出充足的就業崗位,最終造成勞動力市場供給嚴重過剩,消費不振,同時制約了經濟的增長速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