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IMF在「春季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對2020年和2021年的全球經濟發展趨勢的預測。如果將2019年全球經濟當成100,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今年(2020年)全球經濟或將增長3%左右,達到103左右。
2020年全球經濟或相當於2018年
但由於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使得全球經濟、貿易、投資、消費等均受到了重創,或將導致全球經濟在2019年的基礎上「縮減3%」——即降到97左右,正好和2018年的全球經濟整體規模大體相當。
按照原本的運轉趨勢,到2021年全球經濟將達到106到108之間——即在2019年的基礎上增長6%到8%之間。但因為疫情,2021年全球經濟或將僅增長到「略微超過102」。總之,新冠疫情或將使得2020年和2021年全球經濟與「原定軌道產生了較大的偏移」。
當然了,當前這種預測僅僅是「基於當前的基準情景」。如果遏制疫情需要更長的世界,那全球的財務狀況惡化以及全球供應鏈進一步崩潰。在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下滑程度將會比當前預測的「-3%」更大——IMF在報告中甚至認為「悲觀情況下,全球經濟或下降8%」。
全球經濟或倒退2年,那中美呢?
按照當前疫情發展的整體趨勢,IMF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在2019年的基礎上「下降3%」,但如果細分到各國,整體情況又各不相同。其中,發達經濟體預計受損程度要比新興發展中經濟體更深、更大。
IMF預測,2020年發達經濟體的將同比萎縮6.1%。其中,美國經濟預計在2019年的基礎上縮減5.9%——2019年,美國GDP總量高達21.43萬億美元,今年經濟預計要萎縮5.9%,那是否意味著今年美國GDP或降至近20萬億美元呢?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
另外,IMF預測2020年德國經濟下降7%,法國經濟下降7.2%,義大利下降9.1%,日本下降5.2%,英國下降6.5%……。但在2021年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速又將大幅上漲,形成一個「V」字,降幅甚至超過了「過去三到五年的增速之和」。
2020年新興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預計僅同比下降1%。其中,俄羅斯經濟預計下降5.5%,巴西可能下降5.3%,沙特或下降2.3%,奈及利亞或下降3.4%,南非預計下降5.8%。但是,中美兩國依舊正增長。
IMF認為,中國與印度的經濟潛力較大,雖深受疫情影響,但恢復的更快。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多次表示,中國經濟具有較強韌性,中國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令人鼓舞。正確的政策舉措能有效對衝和減緩疫情帶來的衝擊,發揮重要作用。
點評:按照IMF的觀點,雖然疫情對中國也影響較大,但中國經濟仍是「向前」。雖然增速比往年差了很多,但在大國中仍是較高水平。包括美國、日本在內的大多數發達國家,他們的經濟都在倒退,且降幅較大,大多數都超過了「過去兩年的經濟增速之和」。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