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美領導人第一通電話,這些措辭意味深長!

2020-12-05 牛彈琴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1月16日,中國領導人又同川普通電話了,這是2018年兩位領導人第一次通電話。在當今國際局勢錯綜複雜、中美關係跌宕起伏的時候,這一通電話有著特殊的意義,很多措辭意味深長!

新華社的通稿不長,總共也就600多字,但看似很平淡的通稿,往往蘊藏著非常豐富的信息,這一篇更不例外。試為大家簡單分析下。

原文:中國領導人16日應約同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

【請注意,「應約」。中文確實博大精深,從字面理解,「應約」,可以是應某方要求,也可以是應雙方約定,你可以理解為中方先提議,也可以理解為川普先主張。但從討論的內容看,朝鮮問題是焦點,因此,很大可能是川普提議,我們趕緊通個電話吧。現在的半島局勢他心裡實在沒底,必須向中國老朋友請教請教】

原文:中國領導人指出,過去的一年,中美關係總體保持穩定並取得重要進展。保持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利益,也是國際社會共同期待。雙方要保持高層及各級別交往,充分發揮4個高級別對話機製作用並適時舉辦第二輪對話。

【請注意,「總體保持穩定」,總體還是好的,也不否認有一些地方有新的波折。下面談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意義,看似是既定表述,但針對的是新問題。川普來中國那幾天,各種好話說盡;哪知道一回去,又有新動作了。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正磨刀霍霍,要對中國經貿開刀。因為川普最不能忍的,就是怎麼能美國吃虧,有那麼大貿易逆差呢。所以2018年第一通電話,中國領導人跟川普談大局,我們關係好,不僅對兩國人民好,而且對世界好,馬上我們再舉行一輪對話。當然,對處處美國優先的川普來說,就不知道能不能聽進去了。】

原文:中美經貿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許多實實在在的利益。雙方應該採取建設性方式,通過對彼此開放市場、做大合作蛋糕,妥善解決雙方關切的經貿問題。

【切入到問題焦點的經貿問題,每一個詞應該都有所指。1、什麼叫「建設性」方式,揮舞大棒搞制裁,那不是建設性,那是破壞性;2、什麼叫彼此開放市場,你們叫中國開放市場,但你們毀約不讓華為手機銷售,不讓螞蟻金服併購速匯金,應該都不是開放市場吧。3、當然中國領導人可能不會說到具體案例,但內涵在其中,川普自稱是天才,應該不會聽不出來。】

原文:要積極推進兩軍、執法、禁毒、人文、地方等合作,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保持密切溝通協商。雙方要相向而行、相互尊重、聚焦合作,以建設性方式處理敏感問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維護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勢頭。

【請注意,繼續要求「建設性」,這是談的是敏感問題領域。中國尊重美國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美國也必須這樣尊重中國,這其中必然包括臺灣問題。因為最近美國頗多小動作,竟然有動議讓美國軍艦到臺灣訪問。這嚴重違背了中美的三個聯合公報,也難怪中國外交官說:美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武統臺灣之時!如果那樣,中美關係就要生變了。】

原文:川普表示,美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和美中合作,願同中方一道,加強高層及各級別交往,拓展務實領域合作,處理好兩國經貿中的問題,推動雙邊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川普也表態了,我們對發展中國關係還是高度重視的,我們下面可以這樣這樣做……反正,總之,歸根到底,我們還是要「推動雙邊關係更大發展」。雖然之前也是川普籤發的報告,認為中國是美國的對手;但現在川普親口說,中美關係要更上一層樓。外交嘛,虛虛實實,你自己體會吧】

原文:習應詢介紹了對當前朝鮮半島局勢的看法,指出朝鮮半島形勢出現一些積極變化。各方應該共同努力把來之不易的緩和勢頭延續下去,為重啟對話談判創造條件。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維護國際社會在這個問題上的團結十分重要。中方願繼續同包括美方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密切溝通、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加強合作,推動朝鮮半島問題朝著妥善解決的方向不斷取得進展。

【1、這應該是這次電話的主題,請注意措施,中國領導人「應詢」,這是川普最關心的,可能一上來略為寒暄後,直接就開問了。

2、「來之不易的緩和勢頭」,半島一度劍拔弩張,現在這對冤家終於坐下來談了,確實相當來之不易,背後應該有中國的很多努力。

3、在這個時候,國際社會一定要團結。中國領導人當然不會明說,但誰都知道,川普就喜歡推特上放放炮、過過嘴癮,那這很危險的,說不準就會攪黃了一場好戲。

4、在這個方面,中國是負責任大國,請放心,我們會和美國和其他國家一道,努力妥善解決問題。

這種表態,川普應該放心了吧】

原文:川普表示,美方重視中方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重要作用,願繼續加強同中方的溝通協調。

【新華社的通稿,川普的答覆就一句話,但也意味深長:

第一,你們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很重要,我們也別高興,川普誇你,往往是要求你做更多。

第二,我們要繼續多溝通協調。我們還會提出新要求,我們還會很快再通電話的。川普真是直性子,一點都不客套啊】

相關焦點

  • 法意領導人同日來華訪問被指是意味深長的舉動
    在當前歐洲面臨多重危機,世界逆全球化趨勢逐漸明顯的背景下,法意領導人同期到訪中國,被認為是意味深長的舉動。卡澤納夫抵京後的首站造訪了北京大學。在對該校師生和媒體的演講中,卡澤納夫表示,面對保護主義抬頭的風險,法中雙方要穩固雙邊合作的基礎,在對等互惠的基礎上,「我們有機會可以建立一個更加平衡的貿易秩序和世界秩序。」
  • 天通一號國產衛星電話!
    其中天通一號衛星是航天5院研發的、地面信關站由中電江浙某所研製、天通一號民用版通信模塊(CP)主要是中電54所和華立創通兩家開發、大唐聯芯提供了處理器(AP)和通信協議棧,做終端設備開發的早期主要是中興、54所和華立創通,燚智能團隊也早在2014年就投入了天通一號設備的研發,守在相關研究所調試了好幾年。十年磨一劍,天通一號直到2018年才正式對公眾開放使用。
  • 美國大選之後,蔡英文第一通電話竟是打給他……
    根據有關媒體報導,民進黨人士王定宇前幾日在網絡社交媒體上也發表了一篇文章,稱在美國大選之後蔡英文打給美國的第一通電話竟然是共和黨議員賈德納。蔡英文在美國大選之後打向美國的第一通電話正是通向賈德納,其感謝賈德納多年來對臺灣的支持,同時也對其落選表示遺憾。 王定宇之後又表示,在2015年蔡英文就曾以民進黨主席的身份會見了國防部前副部長米歇爾,雙方見面之後交談甚歡。如今美國又傳出米歇爾將會出任拜登的國防部長。
  • 中美關係四十年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因為共同敵人而戰略合作第一階段,之所以稱之為戰略合作階段,是因為中美兩國有共同的敵人。在這個階段中美關係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合作應對共同的敵人,這個時期也是中美關係的蜜月期。第二階段:危機與合作並存第二個階段,從1989年到2001年,是中美關係在動蕩中不斷發展的階段。
  • 意味深長!川普用這個詞形容中國……
    進而,川普宣稱:在與這些可怕危險對抗時,我們知道是軟弱導致了衝突、而無法比擬的力量是捍衛我們自身最保險的方式。因此,我請求國會停止危險地削減開支,全力支持我們的偉大軍隊。作為我國國防的一部分,我們必須更新、重建我們的核武庫。但願我們永遠也不會真的用上它,但要讓它強大到可以嚇阻一切侵犯。
  • 中國財經媒體對「中美貿易戰」的新聞報導框架分析
    自川普政府上臺後,對中國發動貿易戰:2018 年3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以2017年中美貿易美方逆差3700億美元為由,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鋁產品徵收25%關稅,由此正式掀開了中美貿易戰序幕。2018年7月6日,美國政府開始對34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標誌著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開始了貿易戰。2019年6月29日,中美元首大阪會晤同意繼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 王毅同印度外長通電話:要求印方嚴懲肇事責任人!
    原題:王毅同印度外長通電話:要求印方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2020年6月1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雙方應按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通過中印邊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邊防部隊會晤機制等既有渠道,就妥處邊境事態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蘇傑生介紹了印方的立場,並表示印方願從兩國關係大局出發,同中方落實好兩國領導人共識,通過對話和平解決邊境地區爭端,緩和邊境地區緊張局勢。
  • 中美一拌嘴,蔡英文又蹦出來搭碴兒了!
    就在今天,中美又進行一輪交鋒。白宮發言人辦公室5日發表一篇措辭極其蠻橫的聲明,指責中國民航局近日要求外國航空公司在網站和廣告資料中修改對臺港澳的稱呼,不得將它們列為「國家」。聲明稱中國民航局的做法是「奧威爾式的胡說八道」, 並且表示川普總統「將與美國人民站在一起抵禦中共將中國式的政治正確強加給美國公司和美國公民」。
  • 1949年司徒雷登在毛澤東面前念了一封信 後來中美關係怎樣了?
    本文為沈逸老師專題節目《逸語道破》第一期文字整理稿沈逸: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大家好,本期我們來討論一下中美關係,從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束以後一直到今年,大家總感覺自己不斷地在見證歷史——美國發生了很多事,中國發生了很多事,中美之間又發生了很多事,在認識這些事情的時候,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回顧一下歷史,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中美建交的那一刻我就在人民大會堂,但坦率地說現在的中美關係不是那麼好。」擔任了30年記者的普立茲獎得主、現南加大安納伯格校區傳媒學院新聞系主任麥可·帕克斯在最近的一次研討會上開門見山地表示,中美關係令人擔憂,「到底哪裡出問題了?」他問道。
  • 中美關係期待四十不惑且更應共同進化
    「在與來訪者的交談中,他總是引導他們談一些與其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同時也會向他們透露兩三件重要事情,這些事情通常比他在國內的公開談話深入些」。這些事情在傅高義看來,主要有三點:第一,十年動亂已結束且不會重演;第二,中國的發展需要有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願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第三,中國需要向其他國家學習,但也要保持政治和經濟上的獨立。
  • [年報]樂通股份:2018年年度報告(更新後)
    [年報]樂通股份:2018年年度報告(更新後) 時間:2019年05月09日 18:30:51&nbsp中財網 珠海市樂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年度報告 2019-020 2019年04月 第一節 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 公司董事會
  • 2018年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招聘本科學歷合同制護理人員通知
    2018年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招聘本科學歷合同制護理人員通知已發布,招聘40名本科學歷合同制護理人員,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18年01月24日,上午8:30-11:30,下午2:30-5:00(周六下午、周日休息)。
  • 讀懂這些古典名句 看清中美貿易摩擦
    在這些評論中,作者們多次引用古典名言,來表達更加豐富的意蘊內涵。這些古為今用的精彩論述,闡釋了哪些道理?就此,本報進行了梳理。 「涇渭由來兩清濁」 【摘要】 在全球治理中,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中國發揮更大作用。
  • CF40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宏觀政策報告》:
    4月23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在北京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宏觀政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認為,從外部環境來看,目前全球經濟處於近年來的高點,全球貿易增速企穩;從內部環境來看,信用擴張放緩,國債利率顯示趨勢下行拐點,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結售匯出現小規模逆差,外匯儲備基本穩定,財政收支出現反彈。
  • 從2018年統計公報看中國未來:2019年,開始走向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1、經濟規模達13.6萬億美元,佔全球16.1%,約相當於美國的66%,2027年前後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2018年中國GDP規模達90萬億元,相當於13.6萬億美元,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2018年GDP為20.5萬億美元,中國GDP約相當於美國的66%,中美差距正在快速縮小。2018年中國GDP實際增速6.6%,低於1978-2008年高速增長期的平均增速9.8%,但仍遠高於美國2018年增速2.9%。
  • 臺灣領導人蔡英文訪問美國航空航天局 外交部:已向美方表明嚴正立場
    【環球網報導】2018年8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實錄。一、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9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主題為「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主持峰會並舉行相關活動。中非合作論壇非方成員領導人將應邀與會,有關非洲地區組織和國際組織代表將出席峰會有關活動。
  •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中國領導人希望聽到真實聲音
    1989年起,在重組、併購、經濟政策、產業政策、科技、媒體、文化、中美關係、外交事務和國際傳播等方面為中國政府擔任義務顧問。  曾編輯和撰寫了《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中國領導人是如何思考的》(英文版,2009)(HowChina"sLeadersThink)等25部著作,講述並撰寫大量關於中國經濟和中國高層領導人思想與政策的文章,是第一位對胡錦濤總書記「科學發展觀」進行專題講演的外國人。  關注中國的改革開放,致力於向世界講述真實的中國。
  • 強世功:中美「關鍵十年」
    從1949年美國朝野討論「何以失去中國」,到2018年美國朝野討論「何以誤判中國」,遵循的都是同一邏輯。 本文簡單地追溯改革開放以來的中美關係,試圖提出「關鍵十年」這樣一個概念,即要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美關係從美國對中國的友好接觸政策轉向「新冷戰」的遏制政策的結構性變化,必須高度重視從 2008—2018 年這決定中美關係走向的關鍵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