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CNBC11月27日最新報導,摩根大通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賈漢吉爾·阿齊茲(Jahangir Aziz)表示,印度要實現全面復甦甚至試圖恢復過去六個月內已失去的增長,距離「非常非常長」。按照阿齊茲的說法,印度經濟永久疤痕或正出現。

在印度班加羅爾,一名男子坐在封鎖的零售商店門前
該專家稱,按照印度目前的發展軌跡,到2021年底,這個南亞最大的經濟體離大流行不會發生的地方還有一段距離。而對於印度經濟原本已經負債纍纍,或深陷美元債務危機的情況,阿齊茲進一步稱,「我擔心的是,由於印度再次缺乏來自政府的收入支持,我認為這將損害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將損害(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而銀行將發現很難能夠提供信貸,尤其是在印度增長時。」他補充說,在2021-2022年將是「非常艱難的旅程」。
阿齊茲同時表示,由於銀行可能不願向高槓桿率的家庭和企業貸款,他擔心信貸缺乏也會阻礙經濟增長。不僅於此,法國興業銀行印度經濟學家庫納爾·庫馬爾·昆杜(Kunal Kumar Kundu)表示:「印度的應對措施主要是貨幣政策,而財政政策卻微不足道。」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個月間,印度宣布了包括10月份用於支持經濟的近10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但上述兩位經濟學家的表述卻表明,經濟學家對此基本沒有任何印象。換言之,印度經濟似乎拿不出充裕的資金來應對經濟倒退,以及大流行。這就使得原本債臺高築,並且在經貿上經常犯錯的印度經濟,雪上加霜。
加拿大皇家銀行不久前指出,借貸能力有限的經濟體受到國際經濟風險衝擊的概率非常高,其中,越南和印度就非常明顯。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即使在疫情消退之後,印度仍將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2025年前後的產出將比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低12%。
印度央行上周發表的一篇報告預測,印度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已進入歷史性的技術性衰退。而就在這個時候,印度經濟高外債,低外儲的脆弱情況依然還在加劇。據印度央行的最新數據,印度外匯儲備為5000億美元,但印度的外債從5年前的4744億美元增至5585億美元。印度外債與外匯儲備之比高達111.7%,而這僅僅是印度聯邦的債務。
截至今年三季度,包括各邦州的債務在內,印度的公共債務高達1.17萬億美元,約佔外儲的250%。外債與外匯儲備呈現出嚴重的倒持模式。這就進一步解釋了,為什麼印度經濟的刺激舉措始終力度不夠,同時又一直無力應對大流行的另一層原因了。
也正因為印度經濟表現出的這一脆弱性,分析認為,美元資本或將加速從印度撤離。目前,印度盧比已經連續三年成為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就是其中的一個佐證。按經濟學人雜誌的說法是,現在的印度經濟處在25年以來最緊迫的境地。這也意味著,印度經濟或將面臨倒退25年的風險。
無獨有偶,印度經濟或被打回原形的幕後推手正浮出水面,分析認為,印度經濟過去多年以來,一直有一部分人在與華爾街集團進行利益交易。通過印度經濟深陷美元債務黑洞的現象上來看,就可見一斑。換言之,美元資本在印度上演剪羊毛的戲碼。
正投資經理Patricia Perez-Coutts稱,「美聯儲的貨幣舉措向來拿脆弱的經濟體開刀,就像一群野生牛羚正在渡河,獅子會挑年幼體弱的下手……其他整群牛羚會繼續前進。」值得一提的是,美元資本不斷從印度撤離,我們通過被譽為最有遠見投資大師,華爾街商品大王,億萬富翁吉姆·羅傑斯不久前再次發出狙擊印度經濟號令就可見一斑。
羅傑斯不久前還再次發出了狙擊印度經濟的號令稱,「在2014年5月之前,我在印度有投資,我擁有印度股票,但在幾周後我賣掉了印度股票。自那以後,我在印度沒有任何投資。」而對於印度經濟債臺高築,以及印度經濟部門和央行在面對債務上升及貿易失衡問題,羅傑斯也曾不止一次地警告稱,他們根本不懂經濟,接連犯錯。不出所料,事情果然又有了最新進展。

據媒體最新消息,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印度和東南亞經濟學負責人普裡揚卡·基肖爾(Priyanka Kishore)表示,印度寧願遠離本月初在15個亞太國家之間緊握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印度可能會推遲加入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以支持雙邊交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