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少數的人口大國,中國與印度在國情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不管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基數都很相似。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和印度展現出了相似的發展經歷,不管是經濟還是科技方面,它都獲得了不足的成績。
印度一直都對中國對其境內的產品輸入非常警惕,因此近期頻繁對中國實行制裁,雖然美名其曰是維護自己的國家安全,但實際是為自己一己之私。
自2020年6月以來,印度已經連續4次以維護國家安全為藉口,對印度境內那些具備中國資質的相關APP實行制裁,意圖將它們驅趕出印度領土,這種所作所為其實已經違背了國際社會的相關準則,旨在損害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這種挑釁行為自然不會讓中國忽視,反而會迅速回應。11月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政府自始至終的要求中國企業在遵守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的情況下對外合作,印度政府有責任根據市場規則,包括在維護以中國為首的相應投資者作出妥當的安排。
中印經貿合作本質是互利互惠,但現在印度的這些舉動卻有著極大的歧視性,只會給雙方的合作帶來更大的危害。
在這次發言也可以看得出來中國其實就是在逼迫印度對制裁中國APP這件事作出合理的解釋,因為印度目前的經濟狀況已經非常不容樂觀。
即使莫迪提出的"自力更生"計劃已經成功實施,但它卻並沒有像莫迪想像得那麼成功,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已經烙印在了印度的各行各業之中,價格和質量非常優越的中國製造是印度現在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
同時印度沒有加入RECP,完全沒辦法享受到來自其它國家的關稅優惠等一系列舉措,這也使得印度在經受疫情的打擊後經濟很難快速翻身,甚至可以說是自食惡果。
其實印度近期的發展就像是空中樓閣,因為美元債券才是它的依仗。一旦美元風險出現,印度很可能會跟美國一起跌倒。
要解決這個隱患,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考慮到印度現在已經自己將中國這個最佳選項放棄掉了,即便現在想要彌補自己的措施,估計也沒有什麼能夠挽回的餘地。畢竟印度自己竭盡全力的單方面實施打壓,只是單純地在進行挑釁。
對此你怎麼看?
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