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曾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世界銀行資深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2011至2014年任國際經濟學協會主席。
面對新冠病毒,各國政府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國民健康、全力遏制疫情。如果大量人群受到感染或面臨感染風險,就無法保證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人民健康是保證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所有國家成功控制疫情,全世界才能從疫情衝擊中恢復。因此,必須通過世界衛生組織以及通過建立專利池推進國際合作。疫苗國家主義既危險,也很愚蠢。
只有當所有國家走上經濟復甦之路,世界經濟才能得以復甦。因此,開展全球合作至關重要。在這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揮了引領作用。二十國集團表示,應嘗試使用所有工具,但發行50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的呼籲未得到支持。而這一點很關鍵。
經濟復甦的重點不應放在拾遺補闕上。此次危機暴露出私營部門和公共應急反應存在的弱點,以及收入、健康不平等帶來的後果與不公。部分國家在疫情應對上做得遠比其他國家好。其中,做得好的國家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強大的公共應急能力。在那些應急表現好的國家,民眾了解他們的個人行為所產生的外部效應,而且公共領導力的發揮帶來對社會負責的行為。
雖然當前由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與以往的經濟衰退有所不同,在衰退深度和速度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它將很快轉變成更為傳統的經濟衰退模式,即家庭收入受損,公司財務狀況惡化,因破產導致組織資本和信息資本受損,各級地方政府或某些情況下政府採取緊縮性預算政策,因高度不確定性引發強烈的謹慎行為。
家庭、小企業、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流動性約束將使問題變得更為嚴重,他們中許多將面臨債務危機。雖然全球經濟遭遇凍結,但金融業則不同。到目前為止,金融業甚至不願暫緩債務償還。這種暫緩還債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各國需立即採取措施,按照2015年聯合國大會壓倒性通過的原則,建立更好的主權債務重組機制。央行提供的流動性支持至關重要,但這並不夠,它不能替代強有力的財政支持。如果沒有官方債權人和私人債權人之間的合作,新興市場將面臨巨大風險,危及全球經濟的強勁復甦。
財政支持的數額要大,但也必須精心設計。現在不是擔心赤字和債務規模的時候。短期內可能普遍存在的低利率意味著償債成本將非常低,各國應發行長期債券。
在如此大規模的政府干預下,我們應勾勒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願景:推動經濟向更加綠色、更加知識型的方向發展,促進社會公平,加強國際合作,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為應對下一輪疫情大流行做出更好的準備——我們曾忽視了早期的疫情預警。我們必須向被援助的企業附加條件,確保這一願景得以實現。有了這樣的願景,有了各國政府的持續努力,有了全球合作,才能實現全球經濟的強勁復甦。實現這一目標可能並不容易,很少有人認為經濟會自行反彈。但是,有了這樣的願景,我們可以建立一個不僅是更為強大的經濟,而且是一個更為公平的全球經濟,它將更有能力應對我們面對的挑戰。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俄羅斯國家統一考試推遲舉行,從7月3日持續至7月25日。從2019年開始,中文被納入俄羅斯「高考」的外語科目中。圖為7月20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參加俄羅斯國家統一考試中文科目考試的考生排隊進入考場。新華社發
7月20日,馬來西亞吉隆坡市民戴著口罩走在街上。新華社發
一年一度的法國巴黎沙灘節於7月18日正式拉開帷幕,將持續至8月30日。今年出於防疫安全考慮,沙灘節建議大家戴口罩,並在現場張貼了保持安全距離的標識,在一定區域設置了洗手點並提供消毒免洗洗手液。圖為18日,人們在法國巴黎塞納河畔享受沙灘節。新華社發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協助,王鐳統籌,李逸凡翻譯;作者照片由丹尼爾·波特攝於雪梨歌劇院)
原標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勾勒疫情後的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