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王
據報導,就「臺美經濟交流」這個話題,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唐永紅教授在受採訪時表示,他認為美臺之間相互勾結利用,表面上舉行經濟對話,籤訂「合作諒解備忘錄」,實則對臺灣的經濟發展並無幫助,因此,唐教授認為這場經濟對話無疑是在作秀。
臺灣貿易與投資被「邊緣化」促使開展「臺美經濟對話」
當臺灣地區被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排除在外後,臺灣經濟可能面臨「邊緣化」的危機。臺灣地區是小型經濟體,主要以出口型經濟為主,還需要配合世界的資源和市場發展經濟,大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產品出口地,而民進黨當局卻推行「新南向政策」,進而試圖擺脫對大陸經濟的依賴,不料RCEP的實施導致臺灣地區開始擔憂在貿易與投資這兩方面被「邊緣化」。
「新向南政策」給臺灣地區經濟已經帶來一定的影響,再加上臺灣無法加入RCEP,而整個RCEP成員國又是臺灣地區主要合作夥伴,臺灣地區的貿易與RCEP成員國貿易佔59%,這樣一來,臺灣地區將會面臨RCEP成員國之間某些免稅進口產品的競爭,進而會導致臺灣產品競爭力下降。另外,RCEP成員國之間關稅的減免有利於吸引外商投資,使得RCEP成員國漸漸放棄在臺灣地區生產相關產品再出口,進一步把原料基地向RCEP區轉移,來提升商品價格的競爭力。
美國欲利用臺灣地區作為棋子遏制中國大陸
唐永紅教授指出,「臺美經濟對話」所籤署的「合作諒解備忘錄」體現了幾個方面,其中包括商品供應鏈、疫情、科技等方面,雙方此次對話僅僅在短期內設置一個類似框架的東西,因此對臺灣經濟是起不到什麼根本性的幫助。除此之外,美臺互相勾連,既有經濟上的考慮,也有政治上的考慮,最真實的目的就是為了打壓中國大陸,所以美臺之間的「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是他們要實現共同目標的一個手段。
而美國選擇在這個時候與臺灣地區進行經濟對話,很明顯想通過打「臺灣牌」來遏制中國大陸,才美其名曰是「經濟對話」。蔡英文在臺開放了美豬、美牛,可是要完成「臺美」間的協定可事實上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打壓大陸才是他們進行經濟對話的最終目標。
其實,如果民進黨當局真心想改善臺灣地區的經濟,最好先回歸到「九二共識」。只有蔡英文能夠堅持正確的政治基礎,與大陸的經濟共同發展,積極推進兩岸關係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立足於大陸這個經濟中心,才能給臺灣經濟帶來更大的效益。
部分消息參考:你好臺灣網、福建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軍情》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