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現在最可怕的是,區域波濤洶湧,但臺灣人在刻意營造出來的歌舞昇平氣氛下,毫無危機意識!
香港中評社刊載評論員林淑玲撰寫的社評說,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率領的代表團9日下午搭專機抵達松山機場,弔唁李登輝,拜會蔡英文,預計停留到12日。美國的大動作,再度挑動了美中關係和兩岸關係。臺灣若有11月3日美國大選前是安全期的想法,將是一項極危險的認知。
距離美國大選只剩下2個多月,若以目前民調,美國總統川普要贏得連任,幾乎不可能。因此在過去的10多天,美國猛烈加大挑戰北京動作,封殺抖音後,又鎖定騰訊,指派衛生部長阿扎率官方代表團抵臺弔唁李登輝,傳出正磋商出售至少4架大型先進無人偵察機給臺灣,制裁涉港高官等密集出招。不排除美代表團會見蔡英文後還會有美臺新合作案發布。涉臺的這些動作不但踩了美中關係紅線,也把臺灣推上火線。
臺灣對美國這些大動作,不論「朝野」都是盛大歡迎。臺灣人無視於中國大陸對美國的抗議,也不認為美國的大動作可能帶來危險,主要源於外界多數評估,美國選前這些挑釁動作就是要刺激中國出手開第一槍,只要在南海、臺海、東海等任何地方發生局部軍事衝突都有利於川普選情,美國才會不斷想要惹火北京,引誘中國出手。
北京洞悉川普團隊的謀略一直保持很高的戰略定力,儘管如封殺抖音、騰訊等都是史上首見,中國官民同仇敵愾,也不會輕易上當。包括外交部長王毅日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提出4點框架強調中美可以隨時重啟對話,以及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上將與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日前的電話交談,都透露出中方對危機管控的努力。
因此,外界看到氣急敗壞想挑起戰火四處在找尋戰爭代理人的川普政府,面對的是不會輕易上當的北京,研判美國11月3日大選前應該不會有大事發生。這是美中關係現在的變與不變,臺灣便出現一種氛圍,認為北京怕掉進川普的坑裡,不至於會對美國打「臺灣牌」採取報復行動。所以美國加碼,臺灣也樂於配合。
更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上任4年對美軍購總金額已逾新臺幣4千億,美國7月宣布售臺愛國者三型飛彈(PAC-3)延壽案總額6.2億美元,日前路透社又報導美國將首度售臺4架無人偵察機價值約6億美元。
關鍵時刻的敏感軍售案,對照美國四處在尋找戰爭代理人的動作,似透露許多訊息,臺灣買這麼多武器究竟是自我防衛?還是幫美國人打仗?有待釐清。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何思慎日前出席一場座談會表示,在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對立中,美國總統川普想打代理人戰爭,日本比較務實,臺灣也應知道區域國家和地區在想什麼。
何思慎指出,4年來,臺灣與日本關係看起來好像很熱絡,但就好像停在那,要想跟日本實質上再往前走,如經貿、海洋問題上,似乎並沒有任何令人滿意的進展。
他分析,現在日本可能比較務實,追求如何能獲得安全,目前看起來安倍還是求取動態平衡,日本是在做「對衝外交」,手段上就會尋求合作與對話的方式,讓日本過得安全。
何思慎表示,在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對立中,川普現在很想打代理人戰爭,四處找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越南、菲律賓都不願意,而日本很清楚不當代理人,不想幹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他強調,臺灣也應該要知道區域國家和地區在想什麼,我們想的要跟人家一樣,若想得不一樣,人家不會把你當朋友,而是被當成麻煩製造者。
臺媒文章:好處美國拿 風險臺灣擔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 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9日發表題為《好處美國拿 風險臺灣擔》一文,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在中美關係每況愈下,兩岸關係漸行漸遠的當下,美國大打「臺灣牌」,臺當局操作「美國牌」,看似各取所需,實則後患無窮。
川普政府變本加厲打「臺灣牌」,營造出所謂美臺關係高歌猛進的表象,令民進黨當局和整個綠營歡欣鼓舞。然而,美國不可能為臺當局火中取慄,所謂「臺灣牌」更多是一本萬利乃至無本的買賣。總之,好處美國拿,風險臺灣擔。
比如,一些臺媒津津樂道於阿扎是1979年以來訪問臺灣層級最高的美國現任內閣部長。再聯想到鼓勵美臺高層互訪的所謂「臺灣旅行法」從此不再束之高閣。民進黨當局對此當然非常受用。
事實上,阿扎只是個無名角色,與國務卿、國防部長等聲名顯赫的軍政大員不可相提並論。
不僅如此,還有大陸學者記錄下民進黨當局對美一邊倒的一舉一動。包括政治上依附美國的所謂「印太戰略」,配合美國對大陸的攻訐,渲染所謂臺美價值同盟,對美表忠心。經濟上支持川普的產業復興計劃,加強對美採購,擴大雙邊貿易。軍事上更是加強對美軍購,強化所謂臺美軍事交流。
總之,民進黨當局多管齊下,主動將臺灣綁上美國的戰車,處處站隊美國,大大加劇了臺海緊張局勢。由大陸視角觀之,民進黨當局的對美政策已經十分冒進和危險了。
如果從臺灣的整體利益出發,在中美兩強對抗中貿然選邊站隊絕非良策。民進黨當局親美眾所周知,但臺美遠隔重洋,兩岸近在咫尺,發展所謂臺美關係不能以犧牲兩岸關係為代價。
蔡英文當局對美國的予取予求幾乎照單全收。希望蔡英文下次面對美國軍火商企圖牟取暴利、更高層級美國官員計劃訪臺或者美國邀請她訪問華府時,能夠說一聲「不」。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