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警告:臺灣勿以為美國大選前是安全期

2021-01-15 中國經濟網

臺灣現在最可怕的是,區域波濤洶湧,但臺灣人在刻意營造出來的歌舞昇平氣氛下,毫無危機意識!

香港中評社刊載評論員林淑玲撰寫的社評說,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率領的代表團9日下午搭專機抵達松山機場,弔唁李登輝,拜會蔡英文,預計停留到12日。美國的大動作,再度挑動了美中關係和兩岸關係。臺灣若有11月3日美國大選前是安全期的想法,將是一項極危險的認知。

距離美國大選只剩下2個多月,若以目前民調,美國總統川普要贏得連任,幾乎不可能。因此在過去的10多天,美國猛烈加大挑戰北京動作,封殺抖音後,又鎖定騰訊,指派衛生部長阿扎率官方代表團抵臺弔唁李登輝,傳出正磋商出售至少4架大型先進無人偵察機給臺灣,制裁涉港高官等密集出招。不排除美代表團會見蔡英文後還會有美臺新合作案發布。涉臺的這些動作不但踩了美中關係紅線,也把臺灣推上火線。

臺灣對美國這些大動作,不論「朝野」都是盛大歡迎。臺灣人無視於中國大陸對美國的抗議,也不認為美國的大動作可能帶來危險,主要源於外界多數評估,美國選前這些挑釁動作就是要刺激中國出手開第一槍,只要在南海、臺海、東海等任何地方發生局部軍事衝突都有利於川普選情,美國才會不斷想要惹火北京,引誘中國出手。

北京洞悉川普團隊的謀略一直保持很高的戰略定力,儘管如封殺抖音、騰訊等都是史上首見,中國官民同仇敵愾,也不會輕易上當。包括外交部長王毅日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提出4點框架強調中美可以隨時重啟對話,以及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上將與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日前的電話交談,都透露出中方對危機管控的努力。

因此,外界看到氣急敗壞想挑起戰火四處在找尋戰爭代理人的川普政府,面對的是不會輕易上當的北京,研判美國11月3日大選前應該不會有大事發生。這是美中關係現在的變與不變,臺灣便出現一種氛圍,認為北京怕掉進川普的坑裡,不至於會對美國打「臺灣牌」採取報復行動。所以美國加碼,臺灣也樂於配合。

更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上任4年對美軍購總金額已逾新臺幣4千億,美國7月宣布售臺愛國者三型飛彈(PAC-3)延壽案總額6.2億美元,日前路透社又報導美國將首度售臺4架無人偵察機價值約6億美元。

關鍵時刻的敏感軍售案,對照美國四處在尋找戰爭代理人的動作,似透露許多訊息,臺灣買這麼多武器究竟是自我防衛?還是幫美國人打仗?有待釐清。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何思慎日前出席一場座談會表示,在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對立中,美國總統川普想打代理人戰爭,日本比較務實,臺灣也應知道區域國家和地區在想什麼。

何思慎指出,4年來,臺灣與日本關係看起來好像很熱絡,但就好像停在那,要想跟日本實質上再往前走,如經貿、海洋問題上,似乎並沒有任何令人滿意的進展。

他分析,現在日本可能比較務實,追求如何能獲得安全,目前看起來安倍還是求取動態平衡,日本是在做「對衝外交」,手段上就會尋求合作與對話的方式,讓日本過得安全。

何思慎表示,在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對立中,川普現在很想打代理人戰爭,四處找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越南、菲律賓都不願意,而日本很清楚不當代理人,不想幹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他強調,臺灣也應該要知道區域國家和地區在想什麼,我們想的要跟人家一樣,若想得不一樣,人家不會把你當朋友,而是被當成麻煩製造者。

臺媒文章:好處美國拿 風險臺灣擔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 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9日發表題為《好處美國拿 風險臺灣擔》一文,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在中美關係每況愈下,兩岸關係漸行漸遠的當下,美國大打「臺灣牌」,臺當局操作「美國牌」,看似各取所需,實則後患無窮。

川普政府變本加厲打「臺灣牌」,營造出所謂美臺關係高歌猛進的表象,令民進黨當局和整個綠營歡欣鼓舞。然而,美國不可能為臺當局火中取慄,所謂「臺灣牌」更多是一本萬利乃至無本的買賣。總之,好處美國拿,風險臺灣擔。

比如,一些臺媒津津樂道於阿扎是1979年以來訪問臺灣層級最高的美國現任內閣部長。再聯想到鼓勵美臺高層互訪的所謂「臺灣旅行法」從此不再束之高閣。民進黨當局對此當然非常受用。

事實上,阿扎只是個無名角色,與國務卿、國防部長等聲名顯赫的軍政大員不可相提並論。

不僅如此,還有大陸學者記錄下民進黨當局對美一邊倒的一舉一動。包括政治上依附美國的所謂「印太戰略」,配合美國對大陸的攻訐,渲染所謂臺美價值同盟,對美表忠心。經濟上支持川普的產業復興計劃,加強對美採購,擴大雙邊貿易。軍事上更是加強對美軍購,強化所謂臺美軍事交流。

總之,民進黨當局多管齊下,主動將臺灣綁上美國的戰車,處處站隊美國,大大加劇了臺海緊張局勢。由大陸視角觀之,民進黨當局的對美政策已經十分冒進和危險了。

如果從臺灣的整體利益出發,在中美兩強對抗中貿然選邊站隊絕非良策。民進黨當局親美眾所周知,但臺美遠隔重洋,兩岸近在咫尺,發展所謂臺美關係不能以犧牲兩岸關係為代價。

蔡英文當局對美國的予取予求幾乎照單全收。希望蔡英文下次面對美國軍火商企圖牟取暴利、更高層級美國官員計劃訪臺或者美國邀請她訪問華府時,能夠說一聲「不」。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專家:美國土安全部大選前就收到投票欺詐警告
    專家:美國土安全部大選前就收到投票欺詐警告一位網絡安全專家表示,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在大選前就獲得了投票機器易受黑客襲擊和操縱的警告。當問到他如何理解大選前為何國土安全部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沃爾德倫表示,他的理解是,這可能是高層領導人無能,或者不想探尋真相。他說,「有人告訴我,(國土安全部的)CISA選舉部門的成員永遠不會參加在國土安全部內部針對我們介紹的材料舉行的會議或情況介紹會。」
  • 蔡英文要去美國求援,港媒:這是和13億人作對的節奏!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擬於8月份訪問巴拉圭並過境美國,美國國會議員還提議邀請蔡英文去國會演講。港媒表示,以蔡英文的身份,就決定了她不可能踏足華盛頓,更不能去國會演講。在多個「邦交」和臺灣「斷交」之後,蔡英文又開始搞起了么蛾子。
  • 美國大選混亂「中樞無主」?蘇起:對臺灣最兇險
    美國大選尚未徹底開完票,「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分析,可能有三種結果,但對臺灣而言「最兇險」的情況,應是美國可能從11月3日起至明年1月20日,最長連續79天「中樞無主」;第二危險的是川普連任;相對最好的則是拜登當選。
  • 抱美國大腿管用?蔡英文得意太早,國防部厲聲警告,統一勢不可擋
    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相繼「訪臺」後,島內近期大肆炒作美國環境保護署長安德魯·惠勒也將來臺。臺當局就此得意洋洋地鼓吹,此舉「象徵臺美之間的友好關係」。然而,正當島內「翹首以盼」之際,美方卻以「包機費用過高,浪費公款」為由,宣布取消惠勒「訪臺」行程。
  • 美國會要求臺灣「大選」後45天內 提「大陸幹預報告」
    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2020年《國防授權法》,要求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在臺灣「大選」後45天內,必須提交報告,說明「中國(大陸)對臺灣選舉的幹預或破壞」。該法案充滿賊喊捉賊的意味,臺網友也大呼,「這就是美國明目張胆介入臺灣選舉的證據!」
  • 一波三折:郭臺銘退出臺灣2020大選
    李雯心9月12日,中秋節前一天,在國民黨31位大佬,包括榮譽主席連戰、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現任主席吳敦義等人,以親筆籤名的方式共同連署,呼籲郭臺銘與「總統」候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進行合作的情況下,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透過發言人表示國民黨將政黨利益置於臺灣地區利益之前,與其返回國民黨初衷背道而馳,即日退出國民黨,在月圓夜前與國民黨正式「分手」,為臺灣政壇重重投下了早有預料的震撼彈
  • 被「斷交」蔡英文氣罵大陸 港媒:搞對抗,吃虧的是你
    中評社發文警告蔡英文,不要一昧責怪大陸「打壓」,這無法阻止「斷交潮」的發生。若蔡英文為了報復大陸走回對抗的老路,兩岸關係持續緊繃,則臺灣「外交」處境只會越發困難,付出的代價將越來越大。海外網5月25日電布吉納法索24日宣布與臺灣「斷交」,蔡英文急跳腳,親上火線叫囂「大陸打壓」,並聲稱「臺灣絕不會退縮,不會忍讓」。要知道,這已是蔡英文上任2年來,被「斷交」的第4個所謂「友邦」,目前臺灣「友邦」降至18個。對此,中評社發文警告蔡英文,不要一昧責怪大陸「打壓」,這無法阻止「斷交潮」的發生。
  • 世界頂級經濟學家警告美國:勿叩響全球貿易戰板機
    FX168財經網>美國>正文 世界頂級經濟學家警告美國:勿叩響全球貿易戰板機 文/星晴
  • 美國大選進入倒計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參與提前投票的選民人數創下紀錄。據統計,目前已有9400萬選民通過親自投票或者郵寄選票的方式參與了提前投票,相當於美國合法選民的40%。據路透社報導,川普1號在艾奧瓦州再一次質疑美國大選的公正性,他認為計票工作持續到大選日之後將是一件「糟糕的事」。川普表示,應該在3號晚間就得出選舉結果。只要選舉一結束,當天晚上,他的律師團隊就會介入此事。
  • 美國大選決定性的一天即將到來,為何有人再次發出警告
    原文如下:1月6號,美國新一屆國會將舉行聯席會議,點算總統大選的選舉人票,正式確認次總統大選的結果。按照慣例,這次會議將由副總統參議院議長彭斯主持,並正式宣布這次大選的當選總統、副總統。要想解決對選舉舞弊指控的問題,這一次的國會聯席會議很可能將是僅剩的唯一憲法權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同時有參眾兩院的議員對州選舉人票提出反對意見,那麼國會認證程序將會暫停。
  • 民意驚現鐘擺效應 港媒爆民進黨民調:走到盡頭了
    華夏經緯網12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18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慘敗,接著在2020年大選大勝。不過秋鬥大規模遊行抗議後,讓民進黨民調大幅下滑,港媒分析指出,印證臺灣民意呈現「鐘擺效應」,民進黨不可一世的強勢執政,將面臨盛極致衰的轉折點;甚至指綠營挾著網絡民粹所塑造出所謂的「高民調」,已經走到盡頭了。
  • 港媒:拜登上臺前,蔡英文當局竟然還在配合川普 升高兩岸對抗
    陸委會3日突然在記者會表示,「『政府』支持合於規範的兩岸經貿交流,但提醒與會臺灣民眾要注意兩岸條例相關規範。」兩岸企業家峰會成員都是兩岸重量級商界人士,臺灣頂尖的上市公司負責人多數都在內。蔡當局的說法已讓峰會臺灣方和企業家產生強大的寒蟬效應。蔡當局上述動作似乎和美國大選結果,以及外界對未來陸美臺關係發展的預測有些違和感。
  • 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
    美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根據美國知名天文學家泰森的描述,一顆命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有可能會在11月2日襲擊地球,這個時間點剛好是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如此的巧合啊,真是意味深長。
  • ...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的備忘錄說,在11月3日大選之前...
    【美情報機構警告美國大選期間可能會出現極端主義威脅】美國安全官員周二(9月29日)警告說,美國國內的暴力極端分子對下個月的總統選舉構成威脅。與此同時,一名官員說,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國內動蕩和外國散布虛假信息運動是「女巫的陰謀」。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的備忘錄說,在11月3日大選之前,國內極端分子對與選舉有關的目標的威脅可能會增加。
  •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
    【盤中回顧】10月23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美國大選最後一場總統辯論落幕 普京:中德正崛起為超級大國1.北京時間周五上午9點,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大學舉行。川普與拜登在新冠病毒、國家安全等議題方面進行激烈辯論。
  • 臺灣地區2020大選 誰能解開勝選方程式
    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大樓臺灣2020選戰節奏在近期不斷加快。藍綠黨內初選競爭已進入白熱化,民進黨蔡賴之爭已經水落石出,國民黨郭韓之爭在組織戰和輿論戰上全面展開。可見,2020選舉,各方都準備充足蓄勢待發,年底選戰懸念叢生精彩可期。對於各黨各方參選人而言,2020勝選是唯一目標。但相較於過去臺灣大選「站穩政黨基本盤,抓住中間選民」的制勝法寶,由於近些年來臺灣政黨版圖變動劇烈,再加上「素人政治」和社交媒體興起,去年「九合一」選舉的過程和結果就昭示著2020選戰很可能會與過去臺灣的歷次大選有很大不同。
  • 美白宮呼籲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英國路透社1月14日報導,由於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日即將到來,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被看好將在選舉中獲勝,美國白宮呼籲,中國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以避免臺海局勢緊張。
  • 臺灣成美國最大「金主」?外交部、國防部接連發出警告!
    導讀:前段時間,「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表示:2020年臺灣地區被公認為是美國對外最大的軍售客戶。但事實是在臺美軍購中,美國賣給臺灣地區的大部分軍事武器都是臺灣並不需要的老舊產品。對此,有臺灣網友諷刺稱,美國一直把臺灣地區當做「棋子」操控,試圖利用臺灣地區壓制中國大陸,臺灣地區是美國軍售官方認證最大的「冤大頭」,而臺灣地區卻對此感到十分開心。酈英傑:明年臺美仍有52億的軍購協議酈英傑表示,臺灣地區明年計劃與美國達成52億元的軍售協議。但是臺軍目前對於這筆軍售拒不承認,稱這是個假新聞。
  • 臺灣2020「大選」的四大「丑角」
    今年1月11日的臺灣「大選」,是一場在臺灣島上進行的由所有臺灣人參與投入的、各方關注的一場驚心動魄、空前複雜、峰谷迭蕩的電視連續劇。各方人物,即使是島外的海內外華人,都因投入太深太久,選舉結束後仍難以走出情緒的困擾。
  • 臺灣在發生什麼,讓大陸突然發出「懸崖勒馬」警告?
    這次嚴正警告,背後是「臺獨」勢力最近的異常猖獗。這兩天台軍很忙!昨天剛公布解放軍蘇-30戰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今兒又忙著披露我們的運-8運輸機進入它的上空。臺海局勢,明顯更緊張了。國臺辦發言人對民進黨當局發出嚴厲警告。12日,更是用上了「懸崖勒馬」一詞。「正告這些『臺獨』分子懸崖勒馬,膽敢以身試法必遭嚴懲!」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外交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