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郭臺銘退出臺灣2020大選

2021-01-09 華夏時報

李雯心

9月12日,中秋節前一天,在國民黨31位大佬,包括榮譽主席連戰、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現任主席吳敦義等人,以親筆籤名的方式共同連署,呼籲郭臺銘與「總統」候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進行合作的情況下,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透過發言人表示國民黨將政黨利益置於臺灣地區利益之前,與其返回國民黨初衷背道而馳,即日退出國民黨,在月圓夜前與國民黨正式「分手」,為臺灣政壇重重投下了早有預料的震撼彈。然就在連署競選「總統」截止的最後時刻,郭臺銘再度突破「常規思維」,宣布不參與連署競選「總統」,使國民黨選情再度出現「峰迴路轉」的契機。

國民黨或可規避重蹈分裂覆轍

從1996年開始啟用直接選舉方式產生臺灣地區領導人至今,國民黨在「大選」中一共經歷了兩次分裂。其中一次發生在1996年,時任「司法院院長」的前國民黨副主席林洋港因未獲黨內提名而堅持搭配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參選,被國民黨以違反黨紀參選為由開除黨籍,最終在選舉中獲得14.9%的得票率,遠低於以54.0%的得票率獲勝的李登輝與前「副總統」連戰的組合。

另一次發生在2000年,處於政治巔峰期的前「臺灣省長」宋楚瑜因時任「總統」李登輝堅決指定連戰代表國民黨參選,而從國民黨出走搭配前長庚大學校長張昭雄以無黨籍身份參選,最終在選舉中獲得36.8%的得票率,勝過國民黨籍參選人連戰的23.1%,但敗給了獲得39.3%得票率的民進黨籍參選人陳水扁與呂秀蓮的組合。臺灣地區發生了首次政黨輪替,國民黨因分裂終結了在臺灣地區執政長達55年的記錄。從歷史實踐層面來看,在國、民兩黨絕非差距懸殊,並且出走參選人有較強競爭力的情況下,分裂參選對於政黨的選情一般會產生致命的衝擊。

繼郭臺銘正式宣布退出國民黨後,國民黨將再度面臨分裂的問題被聚焦。若出走的郭臺銘仍然堅持參選,國民黨勢必將面臨一次較為嚴峻的分裂,不僅會大幅升高錯失返回執政舞臺最佳時機的風險,還可能導致國民黨發展的「泡沫化」。4月獲頒「榮譽黨員」證書的郭臺銘在經歷了國民黨的初選程序後,其原本「政治素人」、「經濟精英」的身份已成功「鍍層」,政治影響力也在其間「小試牛刀」,在黨內以27.730%的得票率僅落後於得票率44.805%的韓國瑜,並且選後一直保持政治參與熱情難紓解的狀態。因此,若作為獨立參選的身份,郭臺銘不僅具有雄厚的經濟勢力、鴻海集團國際商業布局的成功經驗,還具有148天「榮譽黨員」的經歷聚攏的政治能量及黨內初選搭建的競選團隊,是具有與國民黨籍參選人韓國瑜、民進黨籍參選人蔡英文形成「三足鼎立」,分庭抗禮的資源與能力的。然郭臺銘在登記連署的最後時刻急踩剎車,使國民黨的分裂參選危機得到了階段性的緩解,選情看好度有所回升。

郭臺銘的動向觀察

根據臺灣地區「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23條的規定,9月17日是登記以連署方式申請為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候選人的最後期限,郭臺銘辦公室於16日晚間11點發布決定不參與2020年連署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重要聲明,改變整個選戰格局與藍綠實力對抗。

中秋節前後,郭、柯(臺北市長柯文哲)、王(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三方互動頻繁,關係曖昧不明。9月10日,柯文哲「心腹」蔡壁如、郭臺銘辦公室發言人蔡沁瑜及王金平辦公室助理林思慧三人於一同赴「中央選舉委員會」了解「總統」選舉連署的相關細節。9月11日,郭臺銘與柯文哲及柯文哲父母一起赴新竹城隍廟參拜,並親自拜訪「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柯文哲成立臺灣民眾黨後一直運作郭臺銘參選,組成「郭、柯、王聯盟」或「郭、柯聯盟」的規劃疑似成形。另外,據悉郭陣營原本也已規劃先由永齡基金會副執行長蔡沁瑜代表郭臺銘到「中央選舉委員會」登記,中午再由郭臺銘親自舉行記者會宣布參選,而記者會的地點則鎖定國民黨中央黨部的舊址張榮發基金會。

然而最終郭臺銘還是選擇在最後時刻調轉事態發展的方向。從目前釋出的信息來看,郭陣營內部一直對於獨立參選有著路線之爭,主要爭議落腳在:勝選概率與選舉得失等方面。從前述國民黨分裂參選的歷史實踐來看,郭臺銘退出國民黨參選能獲勝的可能性較低。韓國瑜的支持群體主要以藍營的中下層民眾為主,而郭臺銘則以藍營中上層的政治、經濟、文化精英為主,雙方的支持力量仍然主要來自藍營,很難以單獨的力量勝過握有執政資源的蔡英文,郭的出走很可能產生為蔡英文助攻的效果。

同時,在郭、柯、王三方的聯盟中各自的定位很難明確,其中柯文哲的政治訴求非常清晰,並且不願擔任副手,無論選舉結果如何,對其政治力量的消長都是加分結果,最低限度也可以提升「立委」選舉的選情,而對於郭臺銘來說,充當「作戰先鋒」,可能與柯雙贏,但更大的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失多得少的可能性最高。不同利益訴求的力量要整合到一起難度很大,並不是做簡單的加減法。

當然,從臺灣地區選舉制度來看,郭臺銘參選2020年「大選」仍然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因為新民黨與「時代力量」黨在上次「立委」選舉中獲得5%以上的政黨票,具有提名「大選」參選人的資格。郭仍可選擇與親民黨合作,利用其「大選入場券」,在11月23日前登記參選,此前,親民黨也曾向郭釋出合作善意,但這種合作方式目前僅停留在理論可能的層面。另外,從郭臺銘的發言意涵來看,郭的政治參與熱情不會「偃旗息鼓」,只是不再選擇角逐2020「大選」的方式,是否會選擇布局「立委」選舉,持續支持幕僚參選「立委」選舉,以第三勢力的身份壯大政治力量,目前尚不清晰,但也是其政治力量蓄存的一種可能。此外,國民黨也表達出持續尋求合作方式的善意,雙方也可能在未來的選舉進程中完成新形式的整合方式。

對2020年「大選」產生翻轉影響

「郭臺銘選舉劇情」目前來看已告一段落,但其對2020年選舉卻產生了「過山車式」的影響,並且「蝴蝶效應」還在持續發酵。

從藍營選情的角度來看,在歷經多次翻轉劇情後,國民黨迎來了一個還算「皆大歡喜」的結局,儘管與2018年「九合一」選舉後的聲勢相較,整體戰力有所折損,並且只是避免了分裂選舉,整合還未完成,但與「韓、郭相鬥」比較,從政黨的利益出發考慮,這已經是一個中上的結果了。當然考慮此次選舉的複雜性,選情波折前行的可能很大。但從現階段來看,國民黨重返執政的可能性大幅提升,獲得一刻喘息空間。

從綠營選情的角度來看,郭臺銘的棄選宣言成為晴轉暴雨的起始,隨後前民進黨「副總統」呂秀蓮宣布將接受獨派團體「喜樂島聯盟」及其他政黨的推薦,以獨立參選人的身份參與2020年「大選」,劇本由「對手分裂」一夕變為「本黨分裂」,「內院失火」。同時,前「邦交國」索羅門群島宣布與臺灣地區「分道揚鑣」,「斷交危機」持續升溫,對蔡英文的選情形成衝擊。蔡陣營的選舉壓力倍增。2020年「大選」的選戰格局極有可能回歸到國、民兩黨的「兩強之爭」。坐等對手犯錯或分裂利好的選戰策略恐怕不再適合目前的選舉態勢,民進黨採取極端助選方式提升選情的風險性也在上升。

從第三勢力參選的角度來看,柯文哲試圖動員郭臺銘「衝鋒陷陣」,臺灣民眾黨提供助力爭奪「立委」席次 的政治盤算被宣告終結。針對是否會獨立參選的疑問,柯也在17日表態市政與選務不能兼顧,不會投入2020年「大選」。對於柯來說,獨立參選勝選難度較大,還會因此失去臺北市的執政地位,由郭臺銘衝「大選」,臺灣民眾黨衝「立委」選舉,柯厚積力量自然是最為穩妥的上上之選。而如今如意算盤落空,柯依然會主要著力「立委」席次的爭奪,利用什麼「劇本」衝高選情也成為此後選舉的重要觀察。

因受到內外複雜因素的交織影響,2020年選舉的民粹色彩與戲劇色彩都比較濃厚。臨近選舉衝刺階段,基本的對陣格局還尚未底定,並且各種翻轉的劇情也依然存在。臺灣地區選舉出現的亂象,也反映出政治生態的動蕩。臺灣地區選舉距離回歸理性與政策討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博士)

見習編輯:李茜楠 主編:王義偉

相關焦點

  • 2020「大選」剛落幕又開始談2024,臺灣的選舉真能當飯吃?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臺海大師兄)有人說,臺灣不是在選舉,就是在選舉的路上,這一點沒誇張。本來以為2020年1月「大選」落幕後,臺灣能消停一段時間,起碼在2020年、2021年選舉話題能告一段落,全島上下可以專心拼經濟。
  • 郭臺銘離開臺灣飛往美國,短期內不會與韓國瑜碰面
    【文/觀察者網 王慧】 國民黨2020初選結果15日出爐,高雄市長韓國瑜以44.8%的總平均支持率勝出,鴻海前董事長郭臺銘以27.7%支持率慘敗。就在外界關心兩人是否能夠見面,彌合國民黨內部分裂之際,郭臺銘卻沒見韓國瑜,16日直接飛去了美國。
  • 2020年臺灣選舉形勢觀察與初步評估
    國民黨初選主要是在韓國瑜、郭臺銘、朱立倫、王金平四人之間展開,他們各具優勢特點和民意基礎,參選意志強烈,最終誰能出線必將會有一番激烈角逐。民進黨初選首次出現現任者被挑戰的情形,目前蔡英文、賴清德民調支持度相當接近,雙方均無妥協意願,競爭之激烈已達「撕破臉」程度。兩黨初選時程均可能因選情複雜激烈而拉長戰線。    影響2020年大選的各種因素空前複雜,為選情走勢帶來更多變量。
  • 郭臺銘柯文哲已就臺灣2020「立委」選舉合作提名達成共識
    郭臺銘、柯文哲中國臺灣網9月25日訊 在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放棄聯署參選2020後,外界高度關注郭與臺北市長柯文哲合作關係。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郭臺銘幕僚、永齡基金會副執行長蔡沁瑜25日下午表示,郭跟柯方面保持密切聯繫,在「立委」選舉方面互相討論,其中「區域立委」選舉達成默契,如果郭陣營有不錯的人選,臺灣民眾黨經評估後將不會在那個選區提名。 對於郭柯合作,蔡沁瑜表示,在郭宣布不選後,郭陣營一直與臺北市府保持密切聯繫,甚至跟臺北市府顧問蔡壁如也經常在溝通。
  • 香港首富李嘉誠、臺灣首富郭臺銘,在國外遭重創後,紛紛轉戰回國
    2020這一年,突如其來的衛生事件導致全球經濟危機。在這個時候中國作為人口最多的國家,卻在第一時間把控住了局面,這也引得很多長年在海外投資的人開始重新考量中國市場。
  • 國民黨前「立委」預言臺灣2020大選:韓國瑜贏蔡英文80-100萬票
    據香港「中評社」10月15日報導,臺灣地區2020大選將隨著中國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請假參選升高加溫,前「立委」、公教軍警消暨退休人員聯合總會總會長劉盛良14日下午評估,韓國瑜可以贏蔡英文80至100萬票,甚至可能上看150萬票。
  • 臺灣2020「大選」的四大「丑角」
    今年1月11日的臺灣「大選」,是一場在臺灣島上進行的由所有臺灣人參與投入的、各方關注的一場驚心動魄、空前複雜、峰谷迭蕩的電視連續劇。各方人物,即使是島外的海內外華人,都因投入太深太久,選舉結束後仍難以走出情緒的困擾。
  • 臺灣一周侃:冬天來了,蔡英文心裡冷的可以住北極熊了
    海峽對岸的寶島臺灣,雖說天氣尚好,可蔡英文的心裡卻也如同下雪一般,拔涼拔涼的。美國即將退出TPP,自己的民調支持率也下降的慘不忍睹。更痛苦的是,民眾已經開始討論下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最佳人選了,這叫人情何以堪。  本期咱們就來聊一聊讓蔡女士煩惱、憂心的這兩件事。
  • 福布斯公布中國臺灣富豪榜:郭臺銘跌出前三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6日電 據福布斯中國網站消息,福布斯16日公布2020年中國臺灣50大富豪榜,食品飲料巨頭頂益的魏氏兄弟以72億美元的財富初次位列榜首,郭臺銘卸任鴻海集團董事長後資產縮水,落居第四。
  • 野心家郭臺銘:富士康是打不死的蟑螂!
    打不死的蟑螂、刻苦樸實的臺灣水牛、貧瘠土壤中紮根的葡萄藤、振翅欲飛的孤雁、寂寞長大的地瓜。」他,就是郭臺銘,中國臺灣企業鴻海精密(下屬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日前,《福布斯》雜誌發布2018年世界富豪排行榜,中國臺灣有35位富豪上榜,郭臺銘身價85億美元蟬聯中國臺灣第一。而今天,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工業」)首發獲通過。
  • 郭臺銘夫婦甜蜜看奧運 用波浪舞為臺灣健兒加油
    郭臺銘夫婦甜蜜看奧運 用波浪舞為臺灣健兒加油 2008年08月14日 14: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20選舉又現變局 郭臺銘願支持藍營"立委"候選人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0月3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陣營在兩周後將安排跟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會面。蔡沁瑜3日表示,對於吳敦義希望郭臺銘可以支持藍營提名「立委」候選人一事,只要理念一致相同,郭臺銘都願意支持。據報導,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陣營在兩周後將安排跟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會面。
  • 2019年臺灣政局波詭雲譎、變化複雜
    2019年,臺灣政局主要圍繞2020年臺灣地區兩項選舉發生激烈鬥爭和複雜變化。民進黨當局執政陷入困境,但通過大肆操弄「反中拒統」、香港問題轉移執政不彰的焦點,謀取選舉私利。國民黨面對東山再起的有利客觀形勢,未能抓住民意脈動,逐步陷入被動。島內「臺獨」分裂活動猖獗,美國加大介入臺灣問題,增大臺灣政局複雜性。
  • 臺灣戰新編寓言故事:母鴨帶小雞
    據香港「中評社」9月20日報導,郭臺銘不選之後,本來打算通過跟郭臺銘結盟去解決臺灣民眾黨如果柯文哲找到了,臺灣民眾黨的眾「小雞」將由「母鴨」帶著。 臺灣選舉多是合併選舉,不是單一選舉,「母雞帶小雞」是選戰流行的說法和做法。2020年大選除了選「總統」,同時還要選出新一屆「立委」;去年底的縣市長選舉除了選縣市長,還選縣市議員等。這些大型選舉都流行「母雞帶小雞」的打法。
  • 全球百強CEO臺灣地區2人入榜 郭臺銘排名第18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今年在100強CEO排行榜上名次躍升至第18名。(圖/CFP)  華夏經緯網10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財經雜誌《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全球100強CEO排行」出爐,去年名列第三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今年排名上升至第二名,而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及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也都榜上有名。
  • 「臺灣2019」解答三個匪夷所思的問題
    2020,我們要去適應什麼以及如何適應,答案也許就在字裡行間的思考裡。第一篇來看「臺灣2019」。文章部分摘要如下:1、選舉成為一項重要的產業,只是充滿了負面能量。2、似乎也是某種魔咒,在野黨的機會不a在於自己的進取,反而往往取決於執政黨的無能。3、韓國瑜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國民黨人。他號稱溫良恭儉再也不讓。
  • 臺灣地區2020大選 誰能解開勝選方程式
    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大樓臺灣2020選戰節奏在近期不斷加快。藍綠黨內初選競爭已進入白熱化,民進黨蔡賴之爭已經水落石出,國民黨郭韓之爭在組織戰和輿論戰上全面展開。可見,2020選舉,各方都準備充足蓄勢待發,年底選戰懸念叢生精彩可期。對於各黨各方參選人而言,2020勝選是唯一目標。但相較於過去臺灣大選「站穩政黨基本盤,抓住中間選民」的制勝法寶,由於近些年來臺灣政黨版圖變動劇烈,再加上「素人政治」和社交媒體興起,去年「九合一」選舉的過程和結果就昭示著2020選戰很可能會與過去臺灣的歷次大選有很大不同。
  • 郭臺銘退黨引爆反作用力 藍軍發起「一人退黨、千人入黨」行動
    郭臺銘稱國民黨長期被守舊、迂腐的中常委把持,中常委姚江臨強調中常委兩年一任,由全臺黨代表投票選出。中國臺灣網9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鴻海創辦人郭臺銘選在中秋節前一天退黨,引爆藍軍噓聲。國民黨中常委姚江臨透露,郭點燃藍軍支持者情緒性反應,促使一股反作用力興起,目前有黨代表發起「一人退黨、千人入黨」行動,積極透過個別系統串聯,送暖給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與國民黨。郭臺銘12日宣布退黨,把黨員身份的燙手山芋丟給黨中央處理,藍軍內部紛紛跳出來反擊。
  • 郭臺銘:蔡英文已「黔驢技窮」 民進黨是「民退黨」
    來源:中國臺灣網郭臺銘(圖源:臺媒)中國臺灣網5月15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參與的臺灣「YAHOO鄉民大會」節目錄影,今日(15日)播出,除了參加在幫政治人物貼標籤環節,郭臺銘表示,蔡英文的標籤很簡單,就是「黔驢技窮」。郭指出,民進黨要改成「民退黨」,因為蔡英文不敢接受公平的初選競爭,就像在玩撲克牌一樣,抓牌不好就要換牌延續,最後不比了。既然訂了遊戲規則,就要繼續走下去,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就該有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