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擺脫不了對大陸依賴,若大陸動用經濟手段,比軍事手段更狠

2021-01-10 國防時報排頭兵

這幾年大陸民眾對臺灣問題越來越關注,網絡上的討論也越來越激烈,關於動武的公開辯論越來越多。事實上,軍事牌是我們的底線,不會輕易就打出去,只要臺灣不踩紅線,就不會輕開戰端。臺灣當局掌權的一班人心裡也是明白,知道越過紅線就會挨收拾,所以最多是搞些擦邊的動作。而當前情況下,大陸更多的是打政治牌、經濟牌、文化牌、法律牌。不過,大陸有比軍事牌更能鉗制臺灣的牌,那就是「經濟」。

在經濟上,臺灣對大陸依賴度連年增高。

臺灣島內當然也在密切關注一系列經濟數據。據臺灣有關部門統計,從2020年1月到11月,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額1367.37億美元,佔臺灣地區總出口比重43.8%,上升趨勢明顯,也就是臺灣出口的產品,有接近一半是銷往大陸。2020年1月到11月,臺灣從大陸進口額584.17億美元,佔臺灣總進口金額的22.5%。大陸連年成為臺灣最大出口市場和進來源地,而且所佔的份額不斷升高。再看兩岸投資情況,2020年1-11月臺有關部門核准臺商赴大陸投資445件,投資金額同比大幅增長50.43%。

臺灣統計的數據表明,1月到11月,臺灣對外貿易順差530.4億美元,其中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783.2億美元。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兩岸貿易特別是臺對大陸出口的高速增長,臺灣經濟很難實現正增長。

本來,蔡英文上臺後,打了一些小算盤,想讓經濟擺脫對大陸的依賴,於是民進黨全力推「新南向」政策,加強與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經濟聯絡,不惜砸重金,片面給政策優惠,發誓降低對大陸經濟依賴度,但是結果呢?臺灣出口到東協的額度不升反降,出口到大陸卻不降反升,完全是市場力量,蔡英文即使想降低也降不下來。有商業領袖指出,「新南向政策」是海市蜃樓,完全不切實際。這項政策搞了好幾年,不但沒成功,結果還慘不忍睹,淪為笑柄。

臺當局擺脫想對大陸的依賴,為啥不成功。原因有二。

一是違背了經濟規律。民進黨想讓經濟向東南亞地區國家發展,但不管是勞動力還是投資成本都很高,而且東南亞地區經濟易受外界影響,所以臺商在東南亞屢遭碰壁。而臺灣與大陸的市場保持了幾十年的緊密聯繫,臺商早就習慣了大陸經營模式,東南亞地區的商業模式與中國大陸的模式相差太遠,所以有很多臺商在進軍東南亞市場時都有些水土不服。

二是大陸的硬核力量。臺商在大陸發展,既有傳統優勢,又能不斷享受大陸針對臺商和臺企推出的各項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需求充足、市場廣闊,無可替代。中國現在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消費市場,人口數量世界第一,第三大國土面積還有各種第一,這些硬核條件,世界有幾個國家能比得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球,但大陸在這種逆勢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大陸今年的經濟成功,已經讓全世界矚目,更讓很多人妒嫉和眼紅。據臺灣經濟專家分析,在一段時間內,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不但不可能下降,可能還要增加。

臺灣輿論普遍認為,從2020年臺灣的進出口貿易情況,再次表明兩岸經貿關係的緊密和大陸市場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兩岸的經貿往來與供應鏈結構有經濟上的硬性需求,這不是哪個臺灣政治人物喊兩嗓子就會改變的,只要大陸經濟持續成長,這個關係就只會深化。

按理說,臺灣淨賺大陸這麼多錢,要是擱別的地區,早就點頭哈腰拍馬屁了,但是事實上呢?

蔡英文上臺後,民進黨在島內加緊「去中國化」,不遺餘力破壞阻撓兩岸合作交流,還有一些頑固的「臺獨」勢力,意圖通過「修憲」「公投」等形式分裂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形勢起伏動蕩,一些別有用心的外部勢力大打「臺灣牌」,圖謀阻止中國發展壯大,遏制中國崛起,而民進黨當局甘願充當「棋子」和馬前卒,勾結外部勢力圖謀「獨立」挑釁,讓臺海形勢再次面臨挑戰 說多了都讓人憤怒。

好在,不論局勢如何變化,兩岸關係的發展主導權始終掌握在我們的手裡。

有專業人士分析說,大陸目前完全有能力動用經濟和市場手段鎖死臺灣,如果大陸對臺灣動用經濟手段,那絕對比軍事行動更狠,分分鐘讓臺灣執政者尿褲子,哭都找不著調。

你看看澳大利亞的例子就知道了。澳大利亞出口高度依賴大陸,大陸佔澳大利亞出口超30%,但近年來持續反中措施,大陸採取多種措施進行貿易報復。持續激化兩岸對立,蔡當局你能承受得起嗎?

話說回來,孩子不聽話,畢竟還是親生的,真要下狠手,就苦了臺灣老百姓,還是需要投入耐心慢慢教育。

人民網曾發表文章稱,當前,臺海兩岸已經結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度融合,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每增進一分,兩岸同胞的心就拉近一分,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就會加固一分為進一步夯實這一基礎,需要我們以春風化雨的信心和久久為功的耐心,通過深化兩岸融合把臺灣同胞的經濟社會生活及前途命運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來,使臺灣同胞在融合中獲得更好的民生福祉,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更有安全、更有尊嚴。屆時,兩岸和平統一必將水到渠成。(滕朝)

相關焦點

  • 臺灣商品出口大陸比例大增,國民黨:對岸以經濟手段殲滅臺灣
    民進黨反擊直指臺北市議員羅智強批蔡當局對大陸出口創新高是比馬「政府」更賣臺一說,是刻意誤導,並解讀臺灣對大陸出口增加,代表的是大陸需要臺灣,對此國民黨發言人陳偉傑5日回應,怎不說可能是大陸的陰謀,要以經濟手段殲滅臺灣?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其次,大陸經濟對臺灣的依賴似乎鮮為人知。大陸涉臺學者王建民就曾指出,臺灣高度依賴大陸出口市場的另一面,就是大陸對臺灣進口市場的依賴,特別是晶片等高科技產品。美國對大陸採取高科技封鎖,進一步強化了大陸對臺灣高科技產品的進口依賴。
  • 臺專家:中國大陸若在南海「攔停登檢」,臺灣能源有危機
    臺軍防務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今天在「國策研究院」座談會上表示,中美雖然衝突升溫,但是熱戰風險低,但是要注意是「意外發生」,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沒有人認為會打戰,因歐洲經濟相互依賴,但還是因為一顆手槍子彈就造成戰爭爆發,現在中美雙方都在避戰。
  • 臺學者: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常態
    全文摘編如下:日前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部門人士的話表示:「隨著臺灣投資規模擴增,以後除非基期因素等特殊狀態,否則臺灣經濟成長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前段班將會是常態。」不禁讓人對該人士的大膽預測感到佩服,另一方面則對於他有關經濟成長動力的解讀,若不是外行就是在故意誤導社會大眾感到可悲。
  • 臺灣經濟成長率「傲世全球」?臺經濟部門打臉:靠大陸撐起來的
    攤開數據來看,臺灣在經濟上似乎更仰賴中國大陸,也讓臺灣經濟依賴中國大陸的議題再次掀起爭端,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就直接炮轟蔡當局是無知,「集合愚、蠢、呆、笨、傻、鈍、痴之大全,丟盡『經濟部』等部會的臉…請別把政治汙染該是講求專業的『經濟部』吧!」
  •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蔡當局經濟成績都是大陸的貢獻,將成常態
    @銳看臺灣報導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日在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臺灣經濟靠大陸是新常態,蔡當局所標榜的臺灣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貢獻。當前全球經濟情勢處於不確定狀態,不確定性的來源雖多,近兩年主要是受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美國和中國大陸GDP合佔全世界40%,雙方2019年對戰進入混亂狀態,造成全球經濟處於高度不確定,影響經濟和貿易成長。
  • 韓國媒體稱臺灣經濟不再依賴大陸,卻被臺灣官方數據打臉
    韓國媒體《朝鮮日報》報導稱,臺灣在2020年經濟成長率2.54%,成為人口2千萬以上經濟體的第一名,其中關鍵在於臺灣「脫離中國(大陸)」。「綠委」陳亭妃揚言,蔡英文「執政」後,臺灣不再依賴中國(大陸),這些成效讓全世界看到。
  • 民進黨當局一番「折騰」後,臺灣對大陸經濟更依賴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受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臺灣經濟下行的壓力直接成倍增長,這讓民進黨當局進退兩難。原本在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還想出各種舉措,意圖達成與大陸經濟「脫鉤」的目的。可現如今民進黨當局卻不得不接受現實,經過一番「折騰」後,兩岸經濟不僅沒有愈發生疏,反而讓臺灣對大陸經濟更加依賴了。據數據表明,在6月份臺灣出口大陸的總佔比達46.1%,這也是史上最高紀錄。
  • 英媒:臺灣經濟事實上高度依賴大陸 國民黨諷刺蔡英文當局「親中...
    中國小康網1月9日訊 老馬 在臺灣股市破新高,經濟成長的當下,不同立場的陣營對臺灣的經濟成長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臺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徐遵慈對BBC中文分析,2020年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快速,佔比增加的其中一個原因是2019年臺灣對大陸出口衰退4.1%,因此基期較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中貿易戰以及全球半導體產能吃緊,中國大陸自2019年就開始囤積以及擴大採購半導體,導致對臺灣出口旺盛的半導體需求激增」。
  • 經濟對話是作秀,打壓中國大陸才是真實目的
    臺灣貿易與投資被「邊緣化」促使開展「臺美經濟對話」當臺灣地區被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排除在外後,臺灣經濟可能面臨「邊緣化」的危機。臺灣地區是小型經濟體,主要以出口型經濟為主,還需要配合世界的資源和市場發展經濟,大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產品出口地,而民進黨當局卻推行「新南向政策」,進而試圖擺脫對大陸經濟的依賴,不料RCEP的實施導致臺灣地區開始擔憂在貿易與投資這兩方面被「邊緣化」。
  • 美女色誘陸生、教授參會刺探……灣灣還有什麼手段滲透大陸?
    本文轉自【補壹刀】;文/叨叨姐&胡一刀「這是看不清的迷霧,逃不掉的陷阱。」 這是大陸一媒體對兩岸諜影重重的描述。 這不,又一臺諜被判了。他就主動找到主辦方說資料太多看不完,想借回酒店晚上再研究一下。當天晚上,施正屏在酒店拍攝了這些文件,悉數交給了臺情報部門。 從2005年到2018年,施正屏先後30多次入境參加大陸有關單位舉辦的兩岸研討會,通過公開套取、打探刺探、金錢收買、物質利誘等手段獲取關於「一帶一路」倡議、亞太戰略等方面數據和內容。
  • 美女色誘陸生、教授參會刺探……灣灣還有什麼手段滲透大陸?
    「這是看不清的迷霧,逃不掉的陷阱。」這是大陸一媒體對兩岸諜影重重的描述。這不,又一臺諜被判了。「學術臺諜」施正屏因間諜罪被安徽省馬鞍山市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二萬元。
  • 只因說臺灣經濟對大陸依賴「史上最高」 馬英九子弟兵被民進黨猛打
    據臺媒報導 《朝鮮日報》日前報導「擺脫依賴大陸的臺灣、經濟成長世界第一」,被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舉「去年臺灣對大陸出口貿易依存度是史上新高」反擊;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以「這證明中國大陸需要臺灣
  • 大陸經濟更依賴臺灣?驚人言論背後,是對岸島民不敢直面的真相
    臺灣地區有部分人始終不敢面對真相:經濟發展根本離不開大陸。正解局出品前兩天,臺灣地區發布貿易統計數據。大部分島民們一驚:臺灣地區超過40%的出口,要靠大陸。這也意味著,臺灣地區連續多年來推動的所謂「新南向政策」成了笑話。不過,就這樣,臺灣地區仍然有人給出驚人解讀:說明大陸越來越依靠臺灣。
  • 臺防衛部門和外事部門要求解放軍「節制」 臺媒:美國還沒來 大陸就...
    兩岸若開戰 美國「救也救不及」 臺「大華網路報」報導稱,大陸頻頻軍演的真實目的,顯然是要警告民進黨當局,為了實現國家統一,大陸雖然沒有放棄和平的手段,但已經在做武力解決臺灣的準備。臺海雖然還未升高到瀕臨戰爭的邊緣,但民進黨當局已經感受嚴重威脅,不得不提前向美國求助。
  • 美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臺教授:大陸要出手,蔡英文準備好了嗎
    而在剛剛過去的6日,美國務院高調宣稱,美臺將舉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視頻會議,鼓譟「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並將對臺軍售常態化。美國政府此舉,在肆意踐踏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的同時,也進一步挑釁中國大陸兩岸政策的底線。事實上,現在的川普政府,在短短兩天內接連對中國大陸發起前所未有的瘋狂挑釁,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川普和蓬佩奧這類極端政客,已經知道自己氣數已盡。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美臺十大軍事勾結曝光!大陸警告:嚴打臺獨
    鳳凰衛視1月4日《軍情觀察室》,以下為文字實錄:董嘉耀:今年臺海肯定是一個多事之秋,美國侯任總統川普已經多次的暗示對臺灣有更多的軍事援助,臺美之間可能有更多的秘密的軍事勾結,現在蔡英文下周也要所謂過境美國兩次,另外最新情報披露,臺美之間有所謂十大的軍事聯繫,同時最新的突破,是臺灣要學習美國的核生化作戰和反制,看一個片斷。
  • 韓媒鼓吹「臺灣不靠大陸」遭群嘲,沒想到民進黨還「上頭」了
    他表示去年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貿易依存度達到史上最高的43.8%,高於馬英九時期的39%—40%。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面對這份數據竟然能得出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結論,令人震驚。有人也為馬英九「抱不平」。當初民進黨嚴辭批判馬英九眼中的全球市場仿佛只有大陸,聲稱過度依賴會讓北京予取予求,質問為什麼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 臺海風高浪急,蔡英文民調不降反升,臺民眾為何認為大陸不會動武
    圍繞「大陸若對臺動武,是否願意上戰場打仗」這一調查,有48.4%的臺灣民眾表示願意,42.3%的人表示不願意。另外,對於「大陸如果對臺動武,美國是否將出兵援助」的問題,有58.7%民眾認為美國會出兵,有28.6%認為不會。 這就很奇怪了。在大陸網友堅決打擊「臺獨」分裂勢力、支持「武統」臺灣的呼聲中,為何絕大部分臺灣民眾會得出「大陸不可能對臺動武」的結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