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經濟預測:美國GDP增速-4.3%,印度-10.3%!中國「轉正」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其帶來的影響堪比一場經濟危機。根據IMF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GDP總量預計也將由2019年的87.75萬億美元降至2020年的83.84萬億美元,也就是減少了3.91萬億美元,相當於德國一年的GDP。

不過,在這場疫情的「大考」下,也並非所有國家都陷入衰退,我們都說中國是2020年有望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那麼其它主要經濟體的表現又如何?接下來就來盤點一下2020年主要經濟體的「成績單」。

首先是中國。作為疫情較早爆發的國家,新冠疫情給中國經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尤其是2020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下降了6.8%;但是,對疫情的快速控制,也使中國經濟得以快速重回正軌,在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之時,中國經濟逆勢而上,2020年前三季度就實現「轉正」——同比增長0.7%。

IMF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將同比增長1.9%,GDP將由2019年的14.34萬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14.86萬億美元,增量達到5200億美元,繼續坐穩全球最大增長引擎寶座。

與中國相比,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儘管為了拯救經濟而大肆「放水」超3萬億美元,但也無法扭轉經濟衰退的局面。根據IMF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將同比下跌4.3%,GDP下降至20.81萬億美元,相比2019年,減少了6200億美元左右。如今美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新冠疫情累計確診人數已超2000萬,這給美國今年的經濟復甦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GDP這「一升一降」,外界普遍認為中國GDP超過美國的時間節點將會提前。其中,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給出的預測時間是2028年!是否如此呢?我們拭目以待。

中美之後,全球第三、第四大經濟體就是日本和德國了。先是日本,自疫情爆發以來,日本經濟一路走低,有日本智庫預測,日本的經濟萎縮幅度將超過全球,復甦步伐也更加緩慢,而IMF也給出了相似的預測——2020年日本經濟將萎縮5.2%,GDP下降至4.91萬億美元,減少了1700億美元左右。

事實上,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就一蹶不振,甚至被認為「失去了30年」,不過,由於日本經濟基礎雄厚,全球第三經濟體的寶座還能穩住。而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儘管IMF預測其2020年經濟將萎縮6%,但相比其它歐洲主要經濟體的表現要好。預計德國GDP將由2019年的3.84萬億美元略微降至3.78萬億美元。

日本德國之後,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就是印度了。近年來,印度可謂「意氣風發」,一度超越中國成為主要經濟體當中發展最快的國家,2019年印度總理莫迪甚至喊出了要到2024年實現5萬億美元經濟規模的目標。

不過,新冠疫情暴露了印度經濟的脆弱性,IMF預測,2020年印度經濟將大幅萎縮10.3%,GDP將由2019年的2.87萬億美元降至2.59萬億美元,已不到中國的1/5。而「5萬億美元經濟體」目標可能也要泡湯了,甚至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位置還沒坐熱,就被英國重新反超,IMF預計,2020年英國GDP為2.63萬億美元,略微超過印度,但相比2019年,英國GDP依然將減少約1900億美元。

印度、英國之後,就到法國和義大利了。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同樣遭到重創,其中,IMF預測法國經濟將同比下跌9.8%,而義大利則下跌10.6%。從GDP數值來看,兩國的GDP都預計減少約1600億美元,分別為2.55萬億美元和1.84萬億美元,排名保持世界第七和第八不變。

相比以上經濟體,巴西稱得上是「最慘經濟體」了。儘管在IMF的預測中,巴西經濟同比下跌只有5.8%,但它的GDP預測則由2019年的1.83萬億美元大幅降至1.36萬億美元,減少了4700億美元,萎縮幅度高達25.7%。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除了經濟衰退這個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貨幣貶值。據了解,截至2020年10月底,根據巴西網站G1報導,2020年初到11月底,巴西貨幣雷亞爾相比美元貶值了25.3%,這也就不難理解巴西以美元換算的GDP大幅縮水了。如今巴西新冠疫情確診人數累計已經接近800萬,疫情對巴西經濟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近日,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甚至無奈的表示:「巴西破產了,我無能為力」。

巴西經濟的萎靡或將讓其跌出全球前十大經濟體行列,取而代之的可能是韓國,IMF預計其2020年GDP將達到1.58萬億美元。另外,IMF對2020年加拿大GDP預測為1.6萬億美元,俄羅斯GDP預測為1.46萬億美元,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

而這幾個國家的經濟規模恐怕都會低於我國的廣東省。按照2019年的平均匯率換算,廣東GDP就已經達到1.56萬億美元,基於此,不排除2020年廣東GDP會一舉超過巴西、加拿大、韓國、俄羅斯等經濟體。

當然,隨著各國加大財政刺激和疫苗的廣泛分發等行動,全球經濟至暗時刻或許已經過去,不難想像,進入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或將成為各國的主旋律。對此,各位怎麼看?

相關焦點

  • 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4.4% 中國經濟將增長1.9%
    IMF預計,2020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4.4%,比6月的預估上調了0.8個百分點。在此前的6月WEO中,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5.2%(根據新的統計方式),比4月預測的-3%進一步下調,這是IMF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的最悲觀預測。雖然此次調升預期,但在眾多經濟體中,中國依舊是IMF認為今年唯一能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全球gdp排名2019 全球GDP前20強具體榜單排名一覽
    近日沙烏地阿拉伯也公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濟統計數據,至此,全球GDP20強榜單也就正式出爐。中國同樣也高居第二,但是經濟增速在20強當中卻是最高的,同比實際增長6.2%,突破十萬億大關,GDP總量為10.18萬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來我們的亞洲鄰國日本,第四名為德國。由於德國經濟增長較為緩慢,與日本之間逐漸拉開了差距。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目前,31省份2020年經濟「成績單」均已出爐。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
  • 2020年全球最新GDP,美國高居第一,印度下滑嚴重,我國或再突破
    我國的經濟發展走勢是很好的,尤其是在這次疫情期間,我國的整體經濟經受住了考驗,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家,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難得的,2020年我國的GDP增速為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 一財首席調研:今年GDP增速預測均值8.81%,「雙循環」新格局料將...
    環亞數字經濟研究院李文龍表示,中國經濟自2020年一季度之後呈現「V」形反轉,四季度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經濟活躍水平,中國經濟運行周期在整體上領先全球3個季度,因此,儘管政府投資受財政收入下降拖累,但出口超速增長,加速了中國經濟在四季度的全面恢復。2021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將繼續沿著「V」形曲線上升到頂點,自二季度之後逐步回落至正常水平。預計全年GDP增速在7.8%左右。
  • 外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
    分析人士表示,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從疫情後的經濟衰退中迅速反彈,可能有助於中國經濟在10年左右的時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但是由於對中國創紀錄的債務水平感到擔憂,北京可能會取消一些經濟刺激措施。
  • ...區域研究」各地經濟修復加速,多數省份增速轉正——2020年區域...
    從經濟總量來看,頭部區域繼續維持領跑態勢,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個東部【注釋1】經濟大省GDP均超過4萬億元,其中廣東和江蘇的GDP規模在7萬億以上,GDP 佔比均超過10%。GDP規模在2萬億至4萬億之間的省份有9個,依次為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上海、河北和北京。與 2020年二季度相比,湖北經濟加速修復,GDP總量擠進全國前十並且超過安徽。
  • 各國GDP預測:美國20.8萬億美元,印度2.59萬億美元,我國呢?
    美國(20.8萬億美元)。作為全球科技與經濟強國,美國的GDP穩居全球第一。在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的GDP更是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暖」:同比實際下降2.8%,環比年化大增33.1%。近日,摩根大通對美國在今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速進行了預測:由「之前預測的環比年化增長2.8%,調整為下降1%」。
  • 前三季度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GDP分享
    上周,印度官方正式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了——與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GDP同比實際縮減9.3%(若不剔除物價因素,則下降6%),完成的經濟總量為為1385795.4億盧比,折合美元約為1.867萬億美元。
  • 10月份,中國發電量增長4%,美國和印度都是負增長!這說明了啥?
    比如:10月份印度煤炭產量為5035.2萬噸,同比下降了17.6%;粗鋼產量約為932萬噸,同比下降了1.6%;原油產量為273.84萬噸,同比下降了5.1%;發電量為1062.2億千瓦時,同比大幅下降了12.4%……因此,一些經濟機構預測:當前印度經濟仍未見底,投資、出口和消費都非常疲軟,2019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速有望再創新低,或進一步下探到4.3%。
  • 新華財經|經合組織預測印度2020年經濟增速將萎縮9.9%
    新華社孟買12月2日電(記者張亞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印度2020年經濟增速將萎縮9.9%。這比其在9月份預測的印度2020年經濟增長為-10.2%有所上調。
  • 今年美國GDP或降至20萬億美元,與2018年相當,那中國、印度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美國官方公開的信息,2020年上半年美國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約為10.11萬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下降4.6%。其中,一季度的GDP略微超過5.25萬億美元,二季度接近4.87萬億美元。
  • 中國GDP何時能趕超美國,經濟增速可能放緩,但時間可能提前?
    這些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很不錯的,在平穩發展的同時還保持了一定增速的增長,目前中國和美國已經成為了兩大經濟體大國了,放眼於全世界GDP總量超過10萬億大關的只有中國和美國,而突破20萬億的就只有美國了,中國也一直在扮演著追趕者角色,不過這樣的角色有望在未來發生改變,今年疫情對於全球的影響都比較大
  • 世界銀行預計2021年巴西經濟增速為3%
    1月5日,世界銀行公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如果2021年能實行大規模推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2021年巴西經濟增速預期為3%,不僅低於世行對全球及拉美地區經濟增速預期的4%和3.7%,還低於前一天巴西央行公布的預測數據3.4%;2020年巴經濟增速預期為-4.5%,高於拉美地區-6.9%的水平。
  • 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以上
    機構樂觀預測  明年全球經濟增速或超6%  相對於2020年全球經濟的負增長,各大機構都展現出樂觀預期。最樂觀的是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他們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將增長6.4%,並維持其V形復甦的預期。花旗集團的經濟學家則沒那麼有信心,他們預計全球經濟將增長5%。
  • 【中國科學報】2021年我國GDP預計增長8.5%
    近日,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在京舉行「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發布會」。會上發布預測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經濟將實現快速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速約為8.5%。  據介紹,2020年我國經濟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後,展現出了強大韌性,預計2020年全年GDP增速約為2.4%,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中金公司最新十大預測: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速有望回升至9%
    中金公司3月23日發布最新中國宏觀專題報告,該報告對中國2020年GDP增速、2021年GDP增速、進出口、投資需求、物價水平、外需、全球經濟狀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十個方面進行了最新預測。短期內,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風險明顯上升,此前分析中的「悲觀情形」可能將成為「基準情形」。由於財政收支天然「穩定器」的特性,此情形下財政收入將明顯減少、而潛在支出可能增加。因此,此前計劃財政擴張中更大的份額將用於填補隨全球衰退產生的「周期性」赤字、而用於提振增長的「結構性」財政刺激比例下降、力度減弱。
  • 世界銀行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4% 中國達7.9%
    當地時間1月5日,世界銀行組織發布了2021年1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報告中,世行表示,假設新冠肺炎疫苗在一年中廣泛推廣,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但是,如果決策者不採取果斷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和實施促投資的改革,復甦可能會緩慢乏力。
  • 3季度,印度GDP又下滑7.5%!這對莫迪意味什麼?
    ,3季度,印度經濟增長萎縮7.5%。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印度連續第二個季度GDP出現萎縮,要知道,2季度,印度GDP就出現創紀錄的23.9%的跌幅!  換句話說,印度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而這也是印度自1980年以後的又一次經濟衰退。  而且數據還顯示,在全球主要的發達和新興經濟體中,3季度,印度的經濟表現仍然是最差的。
  • 14國二季度經濟增速,韓國第二
    韓聯社2日報導稱,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當天發布數據,韓國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雖同比下降3.3%,但仍暫居經合組織成員國之首。經合組織每年統計並發表36個成員國和中國、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南非6個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