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經合組織預測印度2020年經濟增速將萎縮9.9%

2020-12-04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孟買12月2日電(記者張亞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印度2020年經濟增速將萎縮9.9%。

這比其在9月份預測的印度2020年經濟增長為-10.2%有所上調。經合組織同時預測,印度經濟在2021年、2022年將分別增長7.9%和4.8%。

圖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關閉了約5個月後,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一處市場重新開放。

經合組織在報告中表示,印度農業受惠於豐沛的降雨,但製造業和服務業在疫情解除前還將承受一定的壓力。儘管印度經濟增速已經有所恢復,不過回到疫情前的增長水平仍需時間。

經合組織稱,為了對衝疫情影響,印度政府已出臺了三輪財政刺激措施,但還需要採取額外的財政措施,並制定可靠的中期經濟成長計劃。

相關焦點

  • 經合組織預測今年巴西經濟將萎縮6%
    中新社聖保羅12月1日電 (記者 莫成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經合組織將巴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今年9月的負6.5%上調至負6%。據經合組織預測,2021年巴西經濟將增長2.6%,2022年將增長2.2%。
  • 經合組織預計明年世界經濟增速4.2% 呼籲實施持續的財政支持政策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賈延寧):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1月1號發布了對世界經濟的最新預測。報告預測今年世界經濟表現將略好於預期,明年將實現4.2%的增長。經合組織同時呼籲,各國應採取行動,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甦。
  • 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4.4% 中國經濟將增長1.9%
    IMF預計,2020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4.4%,比6月的預估上調了0.8個百分點。在此前的6月WEO中,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5.2%(根據新的統計方式),比4月預測的-3%進一步下調,這是IMF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的最悲觀預測。雖然此次調升預期,但在眾多經濟體中,中國依舊是IMF認為今年唯一能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印度30年來首次經濟總體萎縮,為何還信心滿滿?專家:可能比歐美更快...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劉沐軒 編輯:梁勵當一個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連續表現為負值時,就表明該國陷入技術性衰退,而這個定義恰好符合今年印度的情況。根據印度國家統計局11月28日公布的數據,印度GDP在今年二季度同比下降了23.9%,而三季度仍然是同比下降7.5%,或將面臨自1979年以來的首次全年經濟總體萎縮。為何印度對經濟復甦如此自信?
  • 【世行報告稱中國經濟增速將於2021年回升至7.9%】世界銀行當地...
    文 / TIER2020-07-29 13:19:13來源:FX168 【世行報告稱中國經濟增速將於2021年回升至7.9%】世界銀行當地時間28日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砥礪前行:應對新冠疫情影響,推進中國改革議程》中說,受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大幅萎縮,90%以上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出現人均收入下降。
  • 外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
    由於中國經濟復甦,包括野村證券和中金公司在內的多家中外券商預測,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將達到9%。然而,中國社會科學院警告說,消費疲軟、失業和中小企業恢復緩慢,可能是對增長造成障礙。中國社科院在其《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中稱,「儘管今年中國出口仍保持彈性,但可能面臨全球經濟前景不佳和國際貿易萎縮帶來的問題。
  • 經合組織:中國明年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將超三分之一
    新華社巴黎12月3日電(記者劉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2%,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三分之一。經合組織表示,今年下半年疫情反彈再度衝擊全球經濟,特別是造成歐洲和北美地區經濟復甦乏力。經合組織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2%,歐元區、美國經濟預計分別萎縮7.5%和3.7%。中國經濟將增長1.8%,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展望2021年,經合組織預計,在疫苗接種等利好因素推動下,全球經濟將增長4.2%。
  • 2020全球經濟預測:美國GDP增速-4.3%,印度-10.3%!中國「轉正」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其帶來的影響堪比一場經濟危機。根據IMF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GDP總量預計也將由2019年的87.75萬億美元降至2020年的83.84萬億美元,也就是減少了3.91萬億美元,相當於德國一年的GDP。
  • 新華財經年報|2020年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及2021年展望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9日電(分析師戴溪瀛)有色金屬市場供給端緊張、庫存進入階段性低位、下遊消費改善、財政政策寬鬆,疊加宏觀情緒改善,灰犀牛和黑天鵝事件階段性落地,或將進入一輪順周期,2021年,有色市場走向和波動幅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對經濟的拖累程度、供給釋放、中美關係、地緣政治等風險點。
  • 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凝聚地區合力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2020年,全球經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如何推動全球經濟在「後疫情時代」的復甦發展,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11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共同商討如何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復甦以及該地區未來的合作。
  • ...相較於此前萎縮1.6%的預期有所惡化。將阿根廷2020年經濟增速...
    惠譽:將阿根廷評級從B下調至B-,前景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由於市場動蕩削弱了阿根廷的信譽,因此下調阿根廷長期主權信用評級。負面的前景展望反映出阿根廷當局努力穩定經濟和金融市場之際所面臨的風險。
  •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下 經合組織下調2020年經濟增長預期
    來源:金融界網站隨著新冠病毒病例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出現,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下簡稱「經合組織」)下調了自己對2020年的展望。
  • 14國二季度經濟增速,韓國第二
    韓聯社2日報導稱,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當天發布數據,韓國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雖同比下降3.3%,但仍暫居經合組織成員國之首。經合組織每年統計並發表36個成員國和中國、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南非6個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
  • 中國經濟正增長,印度經濟卻負數至此
    2020年,百年難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面對肆虐的疫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12月初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經合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實際GDP將下降4.2%,但2021年將增長4.2%。
  • 世界銀行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4% 中國達7.9%
    當地時間1月5日,世界銀行組織發布了2021年1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報告中,世行表示,假設新冠肺炎疫苗在一年中廣泛推廣,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但是,如果決策者不採取果斷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和實施促投資的改革,復甦可能會緩慢乏力。
  • ...南非GDP增速也將低於2019年的水平。預計2020年南非GDP增速將...
    文 / 蘇懷瑾2020-11-21 05:10:27來源:FX168 惠譽:將南非評級從BB下調至BB-,前景展望負面。新冠疫情大流行嚴重打擊了南非的經濟增長表現,預計即使到2022年,南非GDP增速也將低於2019年的水平。預計2020年南非GDP增速將萎縮7.3%。大量外國持有的南非本幣政府債券繼續對財政融資和外部穩定構成風險。確認南非長期外匯和本幣評級,前景展望穩定。預計2021-2023年,隨著緩慢的財政整頓,南非經濟將恢復正增長。
  • 3季度,印度GDP又下滑7.5%!這對莫迪意味什麼?
    ,3季度,印度經濟增長萎縮7.5%。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印度連續第二個季度GDP出現萎縮,要知道,2季度,印度GDP就出現創紀錄的23.9%的跌幅!  換句話說,印度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而這也是印度自1980年以後的又一次經濟衰退。  而且數據還顯示,在全球主要的發達和新興經濟體中,3季度,印度的經濟表現仍然是最差的。
  • 印度經濟下財年將增長9.5%?外媒:海市蜃樓,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貨
    此次穆迪將印度的信用評級從Baa2降低Baa3,與標準普爾和惠譽的等級相同。惠譽將印度的信用等級定為BBB-,即最低投資等級。不過,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據印度媒體6月11日報導,惠譽日前稱,下一個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將增長9.5%。該評級機構補充說:在全球危機之後,印度的GDP增長可能會回到比'BBB'類同檔最高的水平。
  • 印度經濟增速驟降至6.1% 莫迪咽「廢鈔令」苦果
    認為這將削弱人民對貨幣體系的信心,是一種「合法的掠奪」,印度GDP增速可能因此下滑2%,辛格和莫迪一度還因此大打口水戰。誰知一語成讖,2015-2016財年一季度印度經濟增速為8.1%。  支柱行業增速快速下滑 增速最快經濟體回到中國  分部門看,印度在農業、製造和服務業等支柱行業經濟活動增速出現快速滑坡,農林牧漁業增長5.2%,製造業增速由上季度的8.2%降至5.3%,低收入全體居多的建築業甚至出現了3.7%的萎縮,這與「廢鈔令」應該有直接關係。不過印度官方宣布2016-17財年印度經濟增速在7.1%。
  • 中國科學家獲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
    新華社吉隆坡9月2日電(記者林昊)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2日揭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獲獎。亞太經合組織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陳槐的研究有助於更好理解溼地,包括保護、發展新一代的甲烷排放模型、加強對碳儲存和生態價值的評估。今年獎項的主題是「為了繁榮經濟的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