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致公黨員陳槐榮獲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
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APEC Science Prize for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2020年度評選結果揭曉,致公黨成都市武侯區支部黨員、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榮獲此項殊榮。
-
成都科學家獲獎: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揭曉
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2日揭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獲獎。亞太經合組織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
-
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揭曉!成都科學家獲獎
9月2日,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獲獎。亞太經合組織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陳槐的研究有助於更好理解溼地,包括保護、發展新一代的甲烷排放模型、加強對碳儲存和生態價值的評估。今年獎項的主題是「為了繁榮經濟的生物多樣性」。
-
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獲得者陳槐:成都對科研工作者很有吸引力
8月2日,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獲獎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旨在表彰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研究人員之間學術交流所促進的前沿理念與技術,以及他們為這一地區的貿易與經濟增長所作出的貢獻,提名者要求是40歲以下的跨國研究科學家。由科技部提名的陳槐研究員脫穎而出,成為今年此獎項的唯一獲獎者。
-
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獲得者陳槐:喜歡這裡的人文氛圍 成都對科研工作者很有吸引力
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9月2日揭曉,由科技部提名的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脫穎而出,成為今年此獎項的唯一獲獎者。2003年於重慶大學獲得環境工程專業學士學位和英語專業學士學位;2008年於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獲得植物學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2年在重慶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並於其間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了研究工作,先後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骨幹人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人才計劃。
-
專訪:期待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出堅持多邊主義的信號...
新華社吉隆坡11月18日電 專訪:期待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出堅持多邊主義的信號——訪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魯哈娜新華社記者林昊 鬱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舉行前夕,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魯哈娜在吉隆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2020-11-20 21:05 |新華視點微博
-
推動亞太合作健康穩定發展——寫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
合作之風起於大洋,共贏之光灑滿亞太。 11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主席將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各方期待在這裡看到世界和亞太發展大勢、亞太合作的未來和中國開放的態度,期待深化夥伴關係,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促進亞太共同發展和繁榮。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
今天《人民日報》頭版的主要內容有:1、習近平接見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代表;2、就法國前總統德斯坦逝世,習近平向馬克龍總統致唁電;3、《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單行本出版;4、「十三五」——義務植樹一百一十六億株,人工林面積佔森林總面積三分之一以上;5、慄戰書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座談會上強調,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雙語...
以下為講話雙語全文: 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Working Together for an Asia-Pacific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發言(2020年11月
-
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凝聚地區合力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2020年,全球經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如何推動全球經濟在「後疫情時代」的復甦發展,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11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共同商討如何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復甦以及該地區未來的合作。
-
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
「復旦—中植科學獎」評獎理事會決議公布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獲獎人選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教授Sir Michael V.他於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分管科研的副校長,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高溫超導電性等。薛其坤教授長期從事超薄材料和納米結構的製備、表徵和物理性能的研究,是高質量拓撲絕緣體薄膜製備的先驅。他在拓撲領域最著名的貢獻是首次在實驗上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下 經合組織下調2020年經濟增長預期
來源:金融界網站隨著新冠病毒病例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出現,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下簡稱「經合組織」)下調了自己對2020年的展望。
-
施一公因剪接體研究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獎金一百萬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一公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生命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
施一公因剪接體研究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獎金一百萬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施一公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生命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
川大馮小明院士獲陳嘉庚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四川大學化學學院馮小明院士榮獲本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名稱為「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
-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
2020年12月13日,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與薛其坤同時獲得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的還有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教授麥可·貝裡(Sir Michael V.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揭曉!施一公、馮小明等人獲獎
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分別是:北京大學關啟安以「多復變中的強開性猜想和相關問題的解決」成果獲數理科學獎、北京大學陳興以「聚糖的化學標記和解析」成果獲化學科學獎、中國水稻研究所王克劍以「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建立雜交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成果獲生命科學獎、南京大學唐朝生以「極端乾旱氣候作用下土體工程性質災變過程及應對措施」成果獲地球科學獎
-
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三位拓撲領域科學家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12月13日,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復旦-中植科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宣讀獲獎名單,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布裡斯託大學教授麥可·貝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查爾斯·凱恩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其中, 麥可·貝裡提出的貝裡相位,是量子力學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促進了對拓撲物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