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亞太合作健康穩定發展——寫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

2020-12-01 中國經濟網

  合作之風起於大洋,共贏之光灑滿亞太。

  11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主席將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各方期待在這裡看到世界和亞太發展大勢、亞太合作的未來和中國開放的態度,期待深化夥伴關係,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促進亞太共同發展和繁榮。

  亞太合作 為多邊貿易增加確定性

  在經濟全球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堅持多邊主義,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關乎世界經濟發展前景,關乎世界和平穩定,關乎各國切身利益。

  APEC地區人口佔世界人口約四成,GDP總量和貿易總額分別約佔全球總量的60%和50%。自1989年成立以來,APEC在維護本地區人民共同利益,保持經濟增長和發展,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鼓勵經濟技術合作,建設良好和可持續的商業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新形勢,APEC如何前行,世界矚目莫爾茲比港。

  本屆APEC會議主題為「把握包容性機遇,擁抱數位化未來」,3大重點議題分別是「加強互聯互通,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可持續和包容增長」「通過結構性改革推動包容增長」,會議將重點討論區域經濟一體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結構改革、可持續和包容增長等議題,並按照慣例發布領導人宣言。

  會議的主題和議題表明了亞太各經濟體對未來合作的方向抉擇。此次會議將推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和互聯互通,為各種規模的企業創建數字創業和市場準入的共識,確保亞太地區的貿易和數位化發展,抑制全球經濟中不斷增長的不確定性。

  此外,作為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舉措,亞太自貿區的發展在本次會議期間也將備受關注。2014年,在中方推動下,APEC各方在北京會議上決定啟動並全面系統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2016年,利馬會議通過《亞太自貿區利馬宣言》。2017年,在峴港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呼籲:「按照商定的路線圖,堅定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在開放中實現亞太新一輪大發展。」

  放眼未來,如何以北京路線圖和利馬宣言為指引,穩步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相關工作,為維護全球多邊貿易體制貢獻力量,人們期待在莫爾茲比港找到答案。

  中國開放 為世界經濟注入強大動力

  作為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堅定倡議者和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維護者,面對全球貿易的複雜形勢,中國將在本次APEC會議上表達怎樣的態度,發出怎樣的聲音,備受各方關注。

  中國是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積極推動者和建設者,始終大力推動自由貿易,積極履行「入世」承諾。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始終堅持打開大門搞建設,正在積極落實一系列擴大開放舉措。

  2014年,APEC各經濟體在北京會議上達成《亞太經合組織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深化了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合作,引領了全球創新發展的方向。此後,中國與其他亞太經濟體就亞太經合組織數字經濟相關議題密切合作,為亞太經合組織活躍的數字經濟活動營造了良好勢頭,在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久前閉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政府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包括本屆APEC會議東道主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內的眾多APEC經濟體及其企業攜各類產品亮相進博會,有力推動了中國對外貿易平衡發展,促進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增長。這些都充分表明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堅定決心。中國還將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未來15年,中國市場將進一步擴大,預計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吸收2萬億美元境外直接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2萬億美元。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以互聯互通為著力點,打造多元合作平臺,其核心理念被納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重要國際機製成果文件,為深入挖掘經濟增長潛力提供了有效的中國方案。

  世界可以期待,莫爾茲比港發出的中國聲音,將為亞太地區和全球經濟的未來注入新的動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學慧 袁 勇)

(責任編輯:王炬鵬)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雙語...
    11月20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20日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 專訪:期待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出堅持多邊主義的信號...
    新華社吉隆坡11月18日電 專訪:期待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出堅持多邊主義的信號——訪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魯哈娜新華社記者林昊 鬱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舉行前夕,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魯哈娜在吉隆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日宣布: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17日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  應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20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
    今天《人民日報》頭版的主要內容有:1、習近平接見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代表;2、就法國前總統德斯坦逝世,習近平向馬克龍總統致唁電;3、《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單行本出版;4、「十三五」——義務植樹一百一十六億株,人工林面積佔森林總面積三分之一以上;5、慄戰書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座談會上強調,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 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凝聚地區合力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如何推動全球經濟在「後疫情時代」的復甦發展,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11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共同商討如何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復甦以及該地區未來的合作。那麼,亞太地區以及APEC在抗擊疫情和推動經濟復甦與發展等方面又將扮演何種角色,帶著相關問題,《金融時報》記者專訪了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廖淑萍。
  • 推動多邊主義合作,中國輸出「正能量」(專家解讀)
    11月18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議中心,工作人員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指揮中心忙碌   新華社記者 朱 煒攝 11月17日至22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三場重大多邊外交活動相繼舉行。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多邊主義合作的身影引發外媒關注。
  • 中國科學家獲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
    新華社吉隆坡9月2日電(記者林昊)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2日揭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獲獎。亞太經合組織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陳槐的研究有助於更好理解溼地,包括保護、發展新一代的甲烷排放模型、加強對碳儲存和生態價值的評估。今年獎項的主題是「為了繁榮經濟的生物多樣性」。
  • 四川致公黨員陳槐榮獲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
    >2020年9月2日,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21個經濟體均只能提名1名科學家,今年入圍最終評選的共有12位科學家。由科技部提名的陳槐研究員脫穎而出,成為今年此獎項的唯一獲獎者。亞太經合組織(APEC)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
  • 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獲得者陳槐:成都對科研工作者很有吸引力
    8月2日,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獲獎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旨在表彰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研究人員之間學術交流所促進的前沿理念與技術,以及他們為這一地區的貿易與經濟增長所作出的貢獻,提名者要求是40歲以下的跨國研究科學家。由科技部提名的陳槐研究員脫穎而出,成為今年此獎項的唯一獲獎者。
  • 成都科學家獲獎: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揭曉
    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2日揭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獲獎。亞太經合組織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
  • 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揭曉!成都科學家獲獎
    9月2日,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陳槐的研究有助於更好理解溼地,包括保護、發展新一代的甲烷排放模型、加強對碳儲存和生態價值的評估。今年獎項的主題是「為了繁榮經濟的生物多樣性」。
  • 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獲得者陳槐:喜歡這裡的人文氛圍 成都對科研工作者很有吸引力
    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9月2日揭曉,由科技部提名的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脫穎而出,成為今年此獎項的唯一獲獎者。談及此次獲得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陳槐說,在高興的同時,他也感受到自己的幸運,「國內在這一領域的優秀研究者不少,能夠從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當然是件幸運的事。同時,如果沒有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對基礎研究的重視,我們的研究也很難取得目前的成果。」
  • ...共創共享亞太和平繁榮美好未來;3、習近平向2020中國5G+工業...
    今天《人民日報》頭版的主要內容有:1、習近平會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代表,王滬寧參加會見並在表彰大會上講話;2、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共創共享亞太和平繁榮美好未來;3、習近平向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致賀信;4、習近平向2020
  • 【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習近平:讓貧困和偏遠地區人民...
    文 / 夏洛特2020-11-20 22:40:58來源:FX168 【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習近平:讓貧困和偏遠地區人民得到及時有效醫治】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外交部發言人就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69屆年會等答問
    中孟建交38年來,特別是2010年兩國建立更加緊密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以來,雙邊關係取得長足進展。中方願與孟方一道,推動兩國友好合作關係不斷深入發展,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    問:24日,孟加拉首都達卡郊區發生樓房倒塌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中方是否表示了慰問?
  • 亞太老齡化社會的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怎麼畫?
    李英雄教授演講現場  他認為精準抗衰老產業不能各自為政,必須協同發展,三級產業是販賣產品、二級產業是創立品牌、一級產業可制定規範,希望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為制定規範的一級學術性產業。希望透過學會作為交流平臺,運用臺灣的生技產業知識、人才,建立預防、保健、治療、照護一系列精準抗衰老的知識規範,有望創造世界級水平的精準健康產業。」  吳光雄表示,學會首先倡導精準的診斷手段,即並非傳統的單一診斷,而是以個人化量身精準診斷,例如鼓勵醫師基於基因體不穩定、蛋白環境喪失、幹細胞衰竭、細胞衰老、線粒體機能不良及營養失調等多重角度做精準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