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訂版》的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年齡在65歲(16%)以上,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為11人(9%);到2050年,在歐洲和北美,每4人中就有1人年齡在65歲或以上。2018年,全球65歲或以上人口史無前例地超過了5歲以下人口數量。此外,預計80歲或以上人口將增長兩倍,從2019年的1.43億增至2050年的4.26億。而亞太及我國的老齡化趨勢也正愈演愈烈。
人口老齡化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趨勢之一,如何應對也成為最嚴峻的課題。12月13日,由(臺灣)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主辦,臺北市政府擔任指導機構的《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立大會暨2020年度融合醫療論壇》上,來自政府、學術 、投資、媒體的各界人士展開多方探討。
此次論壇從精準和抗老化兩大醫學研究趨勢入手,從產業和專業兩個維度去解析精準抗老化醫學,分享了精準抗老化產業的前沿分析和趨勢判斷,共同描繪未來亞太「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
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2020年度融合醫療論壇現場
嘉賓分享了什麼?
論壇當天,包括臺北市長柯文哲教授,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理事長吳光雄醫師、副理事長王輝明教授和吳仲根醫師、教育總監李英雄教授,以及敏盛醫療集團董事長楊弘仁、臨床科學家Habib Torfi和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院長謝明哲教授等出席,共同深入探討以人為中心的健康老化策略。
演講嘉賓合影
臺灣老齡化現狀及應對
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 :目前臺灣人口急速變化的問題已產生社會經濟問題;亟需臺灣精準醫療學者專家、產業醫生共同合作。
據介紹,臺灣人口結構正在快速高齡化,臺灣2020年超高齡(85歲以上)人口佔老人人口10.3%,臺北市11.87%,2070年預計增長至27.4%。臺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臺灣正致力於通過成立臺北高齡健康前瞻中心,搭建衛政體系(醫療院所),社政體系,教育體系(教育局,學校,社區大學),體育體系(體育局、運動中心等),民政體系(活動中心)和其他民間單位,提供完整服務,降低失能比例,應對高齡化問題。
精準抗衰老學術及產業展望
臺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教研執行長李英雄教授在《精準抗老化:抗衰老產業展望》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精準不是從一個器官,而是從一個生物整體來看,才能落實精準醫學。
李英雄教授表示,在1997年文獻的定義中,老化是一個生物過程,從生物觀點來看,人是演化過程中的意外產物,老化則是演化過程中的不幸產物。十年前,大家都認為老化過程是必定的、無法改變的,但近十年來,從酵母菌到靈長類的老化研究很多,並陸續發現可以推遲、停止或是逆轉老化的方式方法。 李英雄強調,但這些長壽研究的目標並不是要讓人活得更久,重點是在於要活得更健康,因此,延長健康壽命、壓縮發病率就是抗衰老產業最主要目標。
「據數據統計,人類預期壽命提升5年,健康餘命提升4.6年,代表有0.4年都是在生病,而人在晚年發病率約有20%,有80%的人其健康照護費用都花在晚年,抗老化醫學將是未來最大的一個產業。」
李英雄教授演講現場
他認為精準抗衰老產業不能各自為政,必須協同發展,三級產業是販賣產品、二級產業是創立品牌、一級產業可制定規範,希望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為制定規範的一級學術性產業。
學會理事長吳光雄表示,隨著人口已進入顯著老齡化的時代,人們對長壽的追求可以說達到前所未有的需求,其中追求健康和減輕痛苦更是當務之急。所以建立臺灣生技抗衰老醫學的標準,搭建國際化交流學術平臺, 這正是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成立的初衷。
吳光雄理事長(中)發言現場
「臺灣的醫師素質高、專家水平知名,但臺灣在精準醫學領域能否持續領先,需要我輩的繼續努力。希望透過學會作為交流平臺,運用臺灣的生技產業知識、人才,建立預防、保健、治療、照護一系列精準抗衰老的知識規範,有望創造世界級水平的精準健康產業。」
吳光雄表示,學會首先倡導精準的診斷手段,即並非傳統的單一診斷,而是以個人化量身精準診斷,例如鼓勵醫師基於基因體不穩定、蛋白環境喪失、幹細胞衰竭、細胞衰老、線粒體機能不良及營養失調等多重角度做精準診斷。
「未來,我們的精準抗衰老學術及產業地圖,很可能是:首先以個人化醫學視角,能精準診斷出每個人衰老的主要原因,然後融合國際化的產、經、學佼佼者力量,進行融合醫療創新,為老齡化社會提供精準的抗老化醫療服務體系。」
兩岸大健康抗老化領域見聞及趨勢判斷
論壇的最後,針對近年來兩岸大健康產業融合的諸多事實,學會副理事長吳仲根醫師從這一特別角度,做了針對性的主題分享:《青春崛起:大健康領域上中下遊投資火力不斷增強》,他從近幾年的兩岸投資案例見聞,分析問題所在並展望破局之道。
吳仲根副理事長演講現場
在詳細介紹了他所見聞及參與的兩岸大健康融合案例後,吳仲根分析指出,大健康產業的上中下遊產業鏈條,包括T(醫學醫療)、B(商業模式)、O(運營服務)、M(市場行銷),只有回歸醫療本質,學術界和產業界融合共生,共同描繪學術產業地圖,才是破局之道。
關於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
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 Asia-Pacific Society of Precision Anti-Aging Medicine ( APPAM)是基於抗老化醫學(Anti-aging Medicine)並以此為主要研究方向,由多位數十年專注於老化醫學以及精準醫療的臨床抗老化醫師/醫學院主任醫師級教授,聯合發起的醫學學會組織。學會以推動亞太預防、再生與抗老化醫學交流與臨床合作為宗旨,通過舉辦學術會議,開展醫師培訓和交流,推動亞太區抗老化行業的發展,促進全球抗老化保健科研成果的轉化。
作為一個產經學的國際醫學組織平臺,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將致力於共同改變臺灣精準老化醫學服務的運作結構,建立新的精準老化醫學生態圈,為專家和行業領導者搭建分享學術成果和經驗交流的國際化平臺,加速精準醫療的行業發展。
未來,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學會將開展兩岸更多精準抗衰交流學術活動,《新醫100人》將是兩岸交流的獨家媒體連接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