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的B面|納入消費視角,計算社會老齡化程度

2021-01-09 澎湃新聞

人口老齡化在當今社會已然成為一個重要議題。發達國家最先面臨人口結構老齡化的問題,對此,日本在今年2月通過法案,鼓勵企業將最高退休年齡由當前的65歲提高至70歲;英國也在今年將領取養老金的標準年齡提高至66歲,以應對社會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與之相比,中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目前仍在延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標準:男性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歲。然而,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也不容小覷,有學者認為,未來五年中國社會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為了適應社會人口老齡化的挑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劃目標。

如何判斷一個社會的人口是否開始出現老齡化趨勢?國際社會認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的人口達到8%-10%時即開始步入老齡化,這一數字即為老齡人口撫養比,是當前公認的老齡化程度衡量標準之一。

今年10月,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韓雪輝和來自復旦大學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的程遠就撫養比的計算方式發表論文,提出將家庭結構與家庭消費情況納入對撫養比的計算,以更精確地測量中國社會的老齡化程度。

以下內容節選自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程遠的採訪。

澎湃新聞:關注中國撫養比的理由是什麼?

程遠:人口老齡化會帶來各種各樣的負面後果。測量一個社會老齡化程度一個較常用的指標就是撫養比,撫養比的分子是社會中需要撫養的人,也就是老人和小孩,分母是社會能提供撫養的人,也就是我們社會中的勞動力。當分子越來越大、分母越來越小,撫養比越來越大,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就越高。

這個指標的設計是將老年人看作退出生產活動的社會成員,從勞動力變成社會的「負擔」,他們的生活需要社會中的勞動力來維持。撫養比指標能樸素地反映,當社會中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社會的「負擔」就會越來越重。

澎湃新聞: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計算撫養比的方式,加入了哪些新的考量?

程遠:傳統的老年人口撫養比計算方法比較直觀,但並不精準。比如說分母部分,傳統的計算方式將所有適齡勞動力都計算在內,但有些勞動力是在失業狀態,或者不具備勞動能力,或者沒有意願工作。分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同的老年人、生活方式不同的老年人,產生的撫養成本都是不同的。從這個角度就能看出,傳統的撫養比計算方法比較粗糙。

我們的研究對「撫養」進行了相對細緻的區分。撫養比指標將老年人看作成本,那麼成本的產生主要是通過消費來表達,我們把撫養比分子的計算從老齡人數替代為老齡人口的消費。撫養比分母的勞動力是被視為提供撫養的主體,提供撫養可以用收入來衡量,所以我們將撫養比分母的計算從勞動力的人數替代為勞動力的收入。

我們的研究通過估計收入模型和消費模型,測算不同家庭結構,老年人產生的消費和勞動力創造的財富。例如,一個由兩個老人、一對夫婦組成的家庭,與一位老人、一對夫婦和一個未成年人組成的家庭,兩種家庭的消費情況肯定是不同的。

我們的研究發現,經過消費和收入調整的撫養比大約滯後於未經調整的撫養比15年。這一判斷對養老產業的規劃、投資會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澎湃新聞:研究中使用的是2011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其中沒有養老金數據,這對研究結論有影響嗎?2011年距今年已有近10年,數據的解釋力會不會受影響?

程遠:我們設計的模型,分母是勞動力的收入,養老金收入是不被計算在模型中的,對模型沒有影響。

至於數據的年份,很多人可能認為數據越新越好,但其實並非如此。如果我們關心的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對象,例如,人們對當前生活的滿意度、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等等,這種研究的數據肯定需要更新。如果拿一個人十年前的體檢數據評價他現在是否健康,肯定是不合理的。

但如果我們的研究對象是一個穩定的內容,例如,年齡、出生地,以及我們在這次研究中關注的收入與消費的關係,最新的數據和十年前的數據相比,應該不會有劇烈的變動。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肯定是使用跟蹤的數據、最新的數據。

澎湃新聞:研究在分析不同年齡段消費習慣時提到,老年群體的醫療消費突出,而其中56-65歲的老年群體醫療需求最高,為什麼?

程遠:社會流傳一種說法,一般來說,一個社會90%的醫療費用是被10%的人花掉的,而一個人一生的醫療消費是在生命最後10%的時間裡花掉的。對老年人來說,他們的消費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醫療需求造成的。

我們的研究認為,對老年人來說,排除他在生命即將結束的那段時間的醫療花銷,醫療支出與年齡的關係呈倒U型,並不是隨年齡增高,醫療費用線性增長,相對年輕的老年人醫療支出反而更高。因為我們沒有進一步調查,所以只能依靠結論來推測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

一種可能是,老年人的醫療費用大多數用於慢性疾病,這類疾病出現症狀的時候一般在55-65歲之間。老年人的醫療費用包括診斷費用與治療費用,慢性病前期這兩筆支出都是需要的。如果慢性病被確診,情況穩定,診斷的費用會減少,另外一個因素是,從長期看,藥品的價格是下降的,慢性病後期的醫療支出會下降。

澎湃新聞:文中也涉及了關於適當降低養老金替代率的政策建議,這一建議背後的理由是什麼?

程遠:一般來說,退休後,人們的消費會明顯減少,養老金的替代率正是按照這個規律來設計的。根據我們的測算,退休後的消費大約只是退休前的一半。我們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養老金的替代率,目的是維持一個可持續的養老金系統。

短期看,更高的養老金替代率意味退休老人能拿到更高的養老金,是一種更受歡迎的政策安排。從長期看,這會犧牲養老金系統的可持續。高替代率的養老金對應地需要更高的社會保障賦稅,意味企業和勞動力更高的負擔,從長遠來看,不利於經濟增長。

社會福利制度的設置絕對不是福利越多越好。社會保障水平需要建立在科學測算的基礎上。

澎湃新聞:您在文末建議通過社會政策鼓勵老年人與子女同住的原因是什麼?

程遠:人口老齡化是無可逆轉的。但有很多辦法可以減低撫養比,比如說,鼓勵老年人與子女同住。同住可以分擔、共擔生活的成本,這是一個很樸素的道理,而且對環境保護有積極的意義。同住還可以減少一些需要第三方承接功能的支出,例如,老年人在家中可以幫子女照料孩子,節省家庭的育兒開銷。

但是,如果社會政策不參與其中,可能很難鼓勵這種多代人同住的家庭安排。比如說,因為複雜的原因,中國的城市居住空間小,適合多代同住的房子非常少,這會造成多代同住困難;我們國家的養老金系統目前還不是全國統籌的,一些移居到大城市的年輕人,他們父母的養老金無法負擔在大城市的生活,這也會增加多代同住的困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警惕消費社會的異化消費
    【關鍵詞】消費社會 符號 異化 【中圖分類號】F43/47 【文獻標識碼】A一般而言,消費社會是指社會生產相對過剩、商品買賣在經濟活動起主要作用的社會,消費成為刺激、拉動、維持生產的主要因素。與生產社會中人們對商品主要關注物理屬性和實用價值不同,在消費社會裡,人們追求的是商品附加值,也即商品的符號價值和文化價值。
  • 消費文化視角下的Vlog走紅研究
    摘要 本研究應用了消費文化視角。 在視頻觀看和消費日益重要的當代社會,隨著技術條件的進步和文化土壤的培育,Vlog也許代表著一種新的視頻發展走向,對其進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 1.2 研究介紹 近年來,國內學者針對新興的Vlog的研究成果較少且大多浮於表面。
  • 技術、社會、心理互動形塑「新型消費社會」
    這一背景為我們從「直播帶貨」切入,並基於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及進化社會心理學等多學科視角來探討移動互聯時代的「新型消費社會」構建提供了十分難得的契機。  電商銷售打造新消費模式  所謂「消費社會」即是法國社會學家鮑德裡亞(Jean Baudrillard)基於對資本主義社會歷史發展的考察所區分的兩種社會形態中的一種,另一種是「生產社會」。
  • 消費結構 | 基於消費需求結構模型的城鎮居民消費傾向與消費彈性評析
    ,本文基於擴展線性支出系統模型(ELES),收集了我國2000-2012年城鎮居民家庭消費各指標的原始數據,運用Eviews軟體,建立消費函數,計算並分析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傾向與消費彈性,基於研究結論,提出提高消費水平、刺激改善消費的意見和建議。
  • 2018年消費經濟學自學考試試題
    B.收入對需求變化的反應程度C.需求和收入的相關程度D.需求和收入的相容性6.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表明,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 )A.該商品的效用總量趨於遞減B.該商品的平均效用趨於遞減C.該商品的效用增量趨於遞減D.該商品的總效用趨於遞減7.一種價格變動使消費者沿著一條既定的無差異曲線移動到新一點時所引起的消費變動是
  • 消費的B面|「自我企業家」視域下的知識付費
    2020年3-6月,池靜旻先後與20位受訪者進行了深入訪談,這些受訪者均為「90後」,學歷在本科以上,畢業後工作時間在5年之內,期望通過他們了解知識付費消費對於青年人的社會文化意涵。其研究成果已於近期發表在《中國青年研究》。
  • 物質主義泥潭中的消費社會
    但不可否認,整個社會對時間的休閒價值,是越來越看輕的。與此相對,人們越來越看重物質的佔有,越來越不惜犧牲休閒時間,加班加點,圖的就是賺更多的錢,實現更高的物質生活水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中國社會正在重蹈西方消費社會所經歷過的物質主義軌跡。有鑑於此,了解一下西方社會的物質主義路徑及其後果,當是有意義的。為此目的,本文介紹兩本著作。
  • 南寧市各縣的社會消費總額,橫縣消費多過賓陽?
    快來看一下南寧五個縣的消費情況吧!看看在本縣一年內產生的消費品零售總額一共有多少,再對比一下總人口,你就能分析判斷出,到底本縣有多少人跑出去消費了,還有全縣的平均消費水平到底高不高橫縣,戶籍人口:127.45萬,常住人口91萬2017年的社消總額達到104.02億,2018年的數據沒有找到,2019年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估計2月中旬才統計出來
  • 2017.06:適應中國老齡化現狀的產業結構調整研究(聶高輝等)
    供給角度通過建立動態面板數據模型實證分析得到結論,東部地區老齡化對消費有促進作用,中、西部有抑制作用。需求角度運用面板數據聯立方程模型研究發現,東部地區老齡化對勞動力城鄉結構變化有推動作用,中、西部有阻礙作用。最後比較分析東、中、西部地區老齡化對消費與勞動力城鄉結構效應的影響程度,並給出政策建議。
  • 統計局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編制方法是否科學答問
    經過對CPI統計調查方案、計算方法的數次改革,目前,我國CPI的調查方法、計算公式、權數的獲取等均已比較成熟,CPI編制在世界各國中處於前列。我國CPI的編制方法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組織和一些國家的同行專家進行過廣泛的討論與交流,並按照IMF數據公布通用系統的要求公布在IMF網站上。
  • 《健康老齡化藍皮書》發布 五個維度看重慶健康老齡化發展
    與以往採取直觀的感性認知或以某一方面為指標衡量城市養老整體水平不同,《藍皮書》構建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健康老齡化指數評估體系。該體系從「健康醫療」「人居環境」「交通出行」「社會公平與社會參與」和「經濟金融」五大維度,並採取公開權威數據,對這38個大中城市健康老齡化發展水平進行系統分析。
  • 消費社會背景下電視劇植入性廣告現象的溯源與反思
    關鍵詞:消費社會;視覺文化;符號消費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就文化層面而言,消費被賦予了其他的意義。「對於消費的闡述都基於消費社會的大環境,我們可以從許多方面深刻地感受到消費社會的來臨,旺盛的消費需求和不斷提高的消費水準,新的消費觀念和模式的興起,閒暇和假日經濟的出現等,這些都標誌著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社會形態,那就是消費社會。」
  • 消費社會中文化審美的異化與重塑
    【摘要】在消費社會中能否改變「眼球經濟」,有賴於網際網路平臺和每位參與其中者的反思性與自覺。審美的差異是消費社會階層化的必然產物,重建美好生活就是要重回具有精神價值的生活。
  • 深耕消費七大細分板塊 富國消費精選30今日發行
    掀起了一波小高潮,而新出爐的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也顯示,目前內需消費強勢復甦。擬任基金經理王園園表示,消費行業中長期向好邏輯未改,消費升級與消費創新將不斷孕育屬於消費板塊新的投資機遇。在大消費領域,市場中已經跑出了許多回報優秀的消費主題基金,領跑者更是展現了卓越的超額收益能力。其中,富國「大消費女神」王園園,有著8年證券從業經歷和3年基金管理經驗,自從業以來一直在大消費領域深耕,歷經數輪行業周期,在大消費領域有著深厚的研究積澱。
  • 梁建章於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老齡化社會的「阻擋效應」
    經驗告訴我們,老齡化國家中的企業更容易具有老齡化的員工結構,即,企業內部高級、重要的崗位往往被資歷高的老齡員工佔據。隨著人口增速的放緩,老齡化程度將越發嚴重,年輕勞動者的比例越少。這一效應建立了社會人口結構對於個體創業行為的影響途徑,是一個全新的、人口經濟研究視角。值得一提的是,創刊於1892年的《政治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PE)是經濟學五大頂級學術刊物之一,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期刊,也是經濟學領域的國際核心期刊。
  • 信也科技發布《2019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 中國狹義消費...
    隨著國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年輕一代消費觀念的變化,中國的消費信貸市場亦不斷增長。近日,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平臺信也科技(NYSE:FINV)結合數據與自身的專業視野發布了《2019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超前消費的前世今生
    但簡單粗暴的批判未必能夠讓年輕人真正意識到超前消費的好處與弊端,與其一味地將超前消費斥為「洪水猛獸」,不如讓我們以一種更客觀的視角、更理性的態度來了解和分析當前盛行的超前消費現象。這個誕生於20年前的故事曾經名噪一時,它能夠廣為流傳也正是因為一定程度上真實反映了中西方消費觀念的差異。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美國人似乎向來就是奉行提前享受、消費至上等消費觀念的;但其實,在以前美國社會還受到新教倫理規範的時候,負債、享樂等行為甚至被視為是邪惡的,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節儉、禁慾在美國消費文化中是居於核心地位的。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消費經濟學真題及答案解析
    ,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衰退的程度,這被稱為消費的A.示範作用B.掣輪作用C.不可逆性D.可逆性16.國民收入的增加量與投資最初的增加量之比,被稱為A.投資乘數B.邊際消費傾向C.邊際儲蓄傾向D.國際貿易乘數17.已知邊際消費傾向為80%,則投資乘數為
  • 社會體制藍皮書:建議國民生命健康相關指標納入政府考核評估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社會體制藍皮書:中國社會體制改革報告(2020)》今天發布。藍皮書稱,當前的中國公共衛生治理面臨人口老齡化、人員頻繁流動等挑戰,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短板和不足。對此,藍皮書建議,推動公共衛生建設和國民生命健康相關指標納入各級政府考核和評估,同時加快制定《公共衛生法》《生物安全法》。
  • 消費主義時代,童年的「異化」與出路
    作者明確指出,在前消費社會,童年作為審美文化符號,其意義不僅在於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同時也是以一種特殊方式承載了現代文明精神,被寄寓了獨特的審美烏託邦內涵。在消費文化語境下,童年逐漸從一個審美文化符號轉變成為消費社會的重要資本符號,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童年文化雜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