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結構 | 基於消費需求結構模型的城鎮居民消費傾向與消費彈性評析

2020-11-30 199IT

199IT數據中心微信帳戶:i199IT

消費是衡量一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本文基於擴展線性支出系統模型(ELES),收集了我國2000-2012年城鎮居民家庭消費各指標的原始數據,運用Eviews軟體,建立消費函數,計算並分析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傾向與消費彈性,基於研究結論,提出提高消費水平、刺激改善消費的意見和建議。本文利用擴展線性支出模型對我國城鎮居民2000-2012年的消費結構的數據進行系統分析,將邊際消費傾向量化,精確計算出了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八項基本消費支出的消費傾向程度、需求彈性和價格彈性,分析城鎮居民消費規律,並得出結論。

一、文獻回顧

關於城鎮居民消費的問題,國內外學者近年來都做了很多研究。19世紀,通過對歐洲居民的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恩格爾發現居民消耗在食品消費方面的比例逐漸減小,提出了「恩格爾係數」。在此基礎之上,學者們對於消費結構的研究大都專注於需求函數模型,英國經濟學家斯通(R. Stone,1954)提出的線性支出系統需求函數,該函數將居民消費分為基本需求和額外需求兩部分,第一部分基本需求不隨著消費者收入變化。而擴展性支出系統需求函數模型是經濟學家路遲(C. Liuch,1973)提出的,該模型假定某一時期人們對各種商品或者服務的需求量取決於他們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且這些需求分為兩部分,其中基本需求與收入水平無關。喬成(Cheng Hsia,1996)以及瑟維斯特(Matyas & Sevestre,1992)和馬提亞斯和提出了運用面板數據方法分析影響消費結構的變量。

沈曉棟、趙衛亞(2005)通過建立非參數回歸模型及線性回歸模型研究了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費支出之間的關係,並且分析得出了居民的消費結構的特徵。孫敬水、馬儷(2009)對我國大陸31個省市2005年的城鎮居民消費與收入進行了空間自回歸模型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蔡莉、馬遠(2013)對新疆農業能源消費及消費彈性進行了定量分析,得出解決消費結構不合理應採取的措施和建議。本文重點研究近年來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及消費彈性,旨在分析居民生活質量變化和社會經濟狀況改善情況。

二、消費需求結構數學模型ELES的建立

擴展的線性支出系統模型(ELES)繼承了凱恩斯的經濟學思想,將消費分為了基本消費和額外消費兩部分。

Ci表示消費者在第i類商品上支出的總金額;Pi、Xi分別表示第i類商品的價格以及消費者對該類商品的基本需求量;PiXi為消費支出即在第i類商品上的支出額;βi表示第i類商品的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就是消費者在用於基本消費需求支出之外超出的部分來用於追加於第i類商品或服務需求的比例,這個比例應該滿足:0<βi<1,∑βi<1;Y表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βi(Y-∑PiXi)為剩餘收入分配,(1-∑βi)表示邊際儲蓄及投資傾向。

將式(1)中的括號展開,並設:

則式(2)可以變形為:

Ci=αi+βiY (3)

根據式(3)可以用Eviews運用OLS法進行參數估計,估計出各個參數的值。對式(3)兩邊分別求和得到式(4)、(5):

把式(5)代入式(2)可得各項基本支出為:

此外,需求的收入彈性就是由於居民收入進行了變化,從而消費需求量也會跟著變化,這個消費需求量變化的比率就是需求的收入彈性即為:

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即為一類商品價格的變動對另一類商品需求的影響,即為:

需求的自價格彈性為一類商品的價格變動對該類商品需求量的影響,即為:

三、模型計算

(一)模型的估計及結果

本文採用Eviews用OLS法對我國城鎮居民2000-2012年各類消費支出的數據進行參數估計:分別以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因變量、八項指標為自變量進行最小二乘參數估計,得出八個指標及t檢驗值、可決係數R2和F統計量等指標,並根據公司計算出的αi、βi及PiXi等值,如表1所示。從而得出模型方程,例如食品:

 

項目αiβiβi的t檢驗值R2FPiXi
食品513.5310.22870.1170.9984916.3691144.659
衣著16.1550.07481.4800.9986639.053222.105
家庭設備95.0790.0427.8240.84861.213212.052
醫療保健124.4110.04018.2460.968332.898233.900
交通通訊-298.8400.1107.5810.83957.4785.789
娛樂文化教育服務260.4500.0708.1350.85766.174454.758
居住230.1480.05610.2770.906105.607385.373
雜項商品消費與服務46.7120.02413.5620.938183.916113.237
合計987.6460.6442771.873

表1 ELES模型的係數計算結果

種類食品衣著家庭設備醫療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居住雜項
收入彈性0.9261.0010.9290.9121.1000.8470.9270.897

表2 需求的收入彈性

P1Q1 = 513.531 + 0.22769( Y – 2771.87281),其餘各類的ELES模型以此類推。

(二)參數檢驗

從回歸估計的結果來看,在α=0.05的顯著性水平下,進行T檢驗與F檢驗,例如以食品為例,自由度為n-2=11的臨界值t0.025(11)=2.2010,

所以應拒絕原假設H0:β=0,這表明食品消費對居民可支配收入確有顯著影響,由此可推出其他項目支出也有顯著影響。

各類商品或服務的消費性支出項目的R2可決係數值,該統計量越接近於1,模型的擬合優度就越高。

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F-檢驗),旨在對模型中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係在總體上是否顯著做出判斷。如果F統計量較大,說明結果很顯著。

由Eviews輸出結果可知,可決係數均高於0.83,結果可以表明居住、衣著、食品等消費性支出項目受可支配收入影響顯著;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F統計量都很大,方程的擬合度高。βi滿足0<βi<1,∑βi<1的要求,說明各個估計參數都是具有經濟意義的。綜上所述,居民對於各類消費性支出預期較好。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消費傾向分析

由ELES模型可知,βi表示第i類商品的邊際消費傾向,表示在消費達到基本需求量的基礎上,各類消費性支出隨著收入增加所增加的量,可以從表1的計算結果表明,直至2012年總邊際消費傾向為0.64369,它表示我國城鎮居民將新增加的收入中的64.369%用於基本生活消費,可以看出城鎮居民的消費欲望強,邊際消費傾向較高。

八大類消費支出可以具體分為幾類:

  • 第一類為基本生存和社交,即交通和食品這兩個;食品這一類的支出邊際消費傾向最高,表明新增收入中有22.769%用於增加食品消費,反映了我國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佔收入的比重還較大,交通通訊的邊際消費傾向在第二位,說明社會進入了信息化快捷化的社會,城鎮居民消費的熱點已經逐漸變為了交通工具和通訊設備等產品。
  • 第二類可為生活質量指標:娛樂、文化及教育、衣著方面和居住方面這三類,這三類的估計結果說明城鎮居民的消費生活的方式近幾年正逐漸向文化性精神性消費方式改變,城鎮居民普遍較重視文化素質培養及子女的教育。
  • 第三類為剩餘的幾類,其消費比例較低,說明醫療保健等產業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有待進一步開發。同時也表明中檔家庭設備等需求已經趨於飽和,居民的消費更加的合理化。

(二)消費需求彈性分析

通過公式求出2012年各類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結果如表2所示。

  • 一是衣著、交通通信的收入彈性均超過1,說明彈性非常大,也就是說收入變化對這兩類消費影響最大。
  • 二是食品、家庭、醫療保健的彈性均小於1,這類消費缺乏一定的彈性,醫療保健在人們生活中已是一種必不可缺的消費支出。根據前些年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食品這類消費的彈性變得越來越大,可以推論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消費方式不僅僅是單一的溫飽,而是趨於小康水平的享受性消費方式。
  • 三是教育文化娛樂服務這一類消費支出的收入彈性0.847為最小,相對缺乏彈性,我國城鎮居民更加重視教育文化支出,體現了「文化強國戰略」在實施過程中的成效。

從需求價格彈性而言,各項消費支出的相互價格彈性的絕對值都比較小,說明城鎮居民對消費品的消費支出受其他類型消費品影響較小。交通通信的自價格彈性比較大,可以推論得出如果交通通信的價格增長幅度較大,則居民在這方面的支出下降程度會超過物品價格的增長幅度。

五、結論

  • 首先,從本文的原始數據的選擇角度考慮,需要指出的是,人們的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後就是可支配收入,所以人們的最終消費支出狀況和可支配收入有著密切的聯繫。根據模型結果可知,食品消費支出仍是我國城鎮居民消費支出中重要的一部分,導致消費結構升級放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指出到2020年要比2010年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因此一方面應該努力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應做到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長,增加收入水平既可以縮小貧富差距,也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居民消費生活水平。
  • 其次,從我國城鎮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分析,總邊際消費傾向為0.64369可知,人們不是把所有的收入用於消費,還有一部分作為儲蓄。但是並不能就此推論得到是因為收入增加才導致儲蓄行為。因為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係數為0.36及以上,這種儲蓄有可能是對未來的負面的預期所導致的避險性質的儲蓄。
  • 再次,根據ELES模型分析可以得出,我國城鎮居民在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方面的支出很大,當今社會人們對於教育文化素質的投入很重視。長期以來,教育被國民看作消費性的公益事業,政府理所當然要對其投資,但我國長期以來對教育經費投資比例偏低,對教育體制進行深化改革,加大教育投資力度,解決教育資源不平衡等問題有利於緩解區域教育水平差距及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 最後,根據2012年需求彈性分析可以得出食品、醫療保健的彈性較低,說明人們對於衣、食、住及醫療等需求依然處於必需品的地位,必須加以鞏固,採取有效措施,建立合理的社會保障和醫療體制保障,完善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工傷事故保險制度,使居民在改革中能避免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提高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增加消費需求和投資,使居民對未來社會發展有樂觀的消費心理,從而達到刺激經濟增長的作用。

作者:王曉輝,西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

摘自:《商業時代》

相關焦點

  • 2015.06:我國城鄉收入差距與居民消費需求研究(叢雅靜)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將富人的收入分給窮人,就會提高社會整體的平均消費傾向,從而提高社會整體的居民消費需求,這被認為是收入再分配可以刺激居民消費的理論基礎[9]。       建立計量模型的目的:一是分析全國範圍內的城鎮居民消費和城鎮居民收入之間的關係;二是明確全國範圍內農村居民消費與農村居民收入的關係;三是在上面兩個函數的基礎上,分析城鄉收入差距變動對居民消費需求的影響。
  • 城鄉收入差距日益擴大 四川消費需求啟動艱難
    2、居民的消費傾向偏淡,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速回落   由於受傳統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的影響,四川居民的消費傾向一直偏低,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近幾年呈逐年回落的態勢,城鎮居民每人全年消費性支出1990-2004年年均增長率為13.68%,農村居民同期每人全年消費性支出為 10.31%,
  • 2020年中國乳製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居民消費需求...
    居民食品消費對乳製品需求將會越來越大乳製品作為以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製品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且乳製品少糖少鹽,降低了「三高」風險。隨著健康中國的推行,居民的健康意識將逐漸提升,居民食品消費對乳製品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 消費是拉動經濟的第一動力,「推促新型消費」提升消費與供給的適配性
    「新型消費」是指基於網際網路的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網絡化、數位化和智能化。消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消費對經濟增長發揮著穩定器的作用。受疫情衝擊,今年我國消費受到抑制和凍結,實際有效需求出現下滑,但部分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
  • 2018年10月成人自考消費經濟學考試真題
    2.下列內容中,屬於宏觀消費問題的是()  A.消費需求與總需求  B.儲蓄決策  C.投資決策  D.消費信貸  3.需求價格彈性係數大於1,這種情況稱為  C.邊際儲蓄傾向  D.平均消費傾向  17.居民消費水平的增長速度明顯低於國民收入和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的消費模式是()  A.同步型消費模式  B.異步型消費模式
  • 中信證券明明:「報復性」存款會轉化為消費嗎?
    目前對收入不確定性的預期加大了居民的儲蓄傾向,從近年來城鎮居民的儲蓄傾向(1-消費性支出/可支配收入)來看,居民更傾向於增加儲蓄。當前貨幣總量的高增與流動性分配不均同時存在。從往年經驗看,企業部門的存款往往會在1、2月通過付薪渠道更多的轉移至居民部門,而這部分居民存款也會在3月經過消費回流企業。今年M2增速的上行與流動性分配不均的情形同時出現。
  • 雙重擠出效應下消費何去何從?
    為了更好的證明收入效應和擠出效應確實存在,我們通過簡單的實證模型對債務的財富效應和擠出效應進行拆分。模型回歸結果顯示,借貸行為的「財富效應」與「擠出效應」同時存在,而隨著槓桿率的不斷升高,「擠出效應」的效果愈發明顯。論購房:雙重擠出效應下消費該何去何從?從消費的內部結構看,房地產對社零消費的收入效應有所弱化,替代效應或佔據主導地位。
  • [聚焦新消費]三大特點說明新消費新在哪裡
    旅遊消費持續增長、電影票房連連攀升、信息消費格外火爆,消費結構的升級和變化十分明顯。   在這種變化下審視新消費的出現與發展,可以看到新消費的出現與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密不可分。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的貢獻率是63.4%。消費需求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引擎。
  • 全國2020年10月自考消費經濟學00183真題
    1.消費者行為A.包括兩個層次B.包括三個層次C.就是消費者的儲蓄行為D.就是消費者的商品購買行為2.宏觀消費問題不包括A.消費需求B.消費結構C.消費與經濟增長D.消費信貸3.當消費者收入增加時,某種商品的消費下降,則這種商品通常是
  • 一個新消費時代正在浮現
    一、釋放改革 信號,消費升級大勢所趨去年底需求側改革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雙循環新格局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構建完備的內需體系,這離不開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需求側改革核心在於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一個重要的信號,就是下大力氣提高居民收入,疏通民眾消費不起、消費意願低的最大瓶頸。
  • 倪永培:白酒消費結構向紡錘形型改變
    迎駕貢酒董事長倪永培認為,就白酒行業整體而言,居民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費升級的影響、消費政策影響和白酒檔次和社會地域消費文化等因素都會影響行業需求。他認為,受國家政策引導、理性消費理念以及消費升級等因素影響,白酒消費結構將由目前的高檔、低檔白酒產品佔比較高的「啞鈴型」結構向中檔產品佔比較高的「紡錘形」合理結構轉變,中檔白酒產品將成為未來消費的主力品種。
  • 北大光華研究團隊:疫情下消費重啟,數字消費券堪當重任
    研究充分發揮數字消費券特有的數據優勢,利用定量模型對比領券人群和未能領到券人群的消費行為,剔除了年齡、性別和消費習慣可能產生的影響,並充分評估了各界所擔心的「消費提前」的情況。建議面額設計應充分考慮用戶多元化需求,既滿足用戶「必需型」消費場景,也能滿足用戶「享受型」消費場景。建議通過數位化發放流程和風控機制,確保消費券不被「套現」,有效進入實體經濟,尤其是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零售行業。建議數字消費券的發放和消費應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平臺的觸達能力,尤其要注重對低消費人群的「精準滴灌」。
  • 廣西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係分析
    近年來廣西耗電較大的鋁工業新增生產能力較多,第一產業、第三產業的電力消費增長也較快,同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也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企業用能結構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電力消費的較快增長。但受能源利用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結構與能源消費結構不對稱性等因素的影響,各年的能源消費增長、用電量增長與GDP增長並不是同步的,能源消費彈性係數和電力消費彈性係數年度之間波動較大,也沒有規律,兩者之間不存在正相關關係。
  • 小鎮青年消費研究報告
    、體驗消費、女性經濟、透支消費、攀比消費等多重特點  2019年淘寶、天貓77%的品類消費成交額增速顯示,三至六線城市已超一二線城市  京東《2019中國人口遷移和城鎮化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四五線城市的消費總額增速領跑其他線級城市,其消費質量和消費結構不斷完善,下沉市場消費潛力較大
  • 消費:「大循環」滲透消費小細節
    如何挖掘北京等特大型城市的消費潛能,發現消費新場景、新趨勢,實現消費創新是國內大循環在消費領域的核心問題之一。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角度,解讀國內大循環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大背景下,對京津冀地區消費變革的非凡意義。
  • 2018年消費經濟學自學考試試題
    B.都是研究消費者行為C.都是屬於微觀經濟學D.都是屬於宏觀經濟學4.消費者收入變化對消費者預算約束線的影響是( )A.使預算約束線發生旋轉B.使預算約束線發生平移C.使預算約束線斜率改變D.使預算約束線保持不變5.需求的收入彈性是指( )A.需求對收入變化的反應程度
  • 2012年4月成人自考消費經濟學考試真題
    ()A.奢侈品B.低檔商品C.正常商品D.高檔商品4.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是()A.向右下方傾斜的B.向右上方傾斜的C.平行於橫軸的D.平行於縱軸的5.價格的微小變化引起需求量無窮大的變化被稱為()A.彈性充足B.缺乏彈性
  • 中國石油消費中期展望
    對中長期的石油消費進行總體判斷是一個必要的工作。根據第一財經研究院模型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石油消費將從2011年的1.08萬噸億美元,下降到0.94萬噸億美元。工業石油消費佔石油消費的比例從45.9%下降到43.2%。而工業部門作為能源消費的大戶,穩定地佔據了70%的終端總能源消費。  在1996~2010年間,石油消費在工業部門的總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在15%以下,而具體到行業,石化、化學、石油和天然氣開採、非金屬礦採選和建築業是消費石油的主要行業。這些行業代表了80%的工業石油消費。
  • 從恩格爾係數看上海家庭消費結構變革
    如果說家庭消費支出總額是塊蛋糕,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旅遊、交通、通信、教育……佔的份額越來越大,而「吃」佔的份額在減小。記者今天從上海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獲悉,2011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5.5%。居民消費已經從基本生存型消費逐漸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過渡,消費結構已發生歷史性變革。
  • 延安市汽車消費市場調研報告
    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乏力,房價以及建材價格的上漲,使得居民用於購買住房、裝修等支出無形被增加,對汽車這種大件消耗品消費欲望受到擠壓。城鎮居民大概平均每戶都會擁有一輛車,房貸以及子女教育支出的壓力,會讓普通工薪階層減少汽車新車購買量。(二)汽車市場亟需轉型升級以適應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