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釋放改革 信號,消費升級大勢所趨
去年底需求側改革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雙循環新格局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構建完備的內需體系,這離不開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需求側改革核心在於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一個重要的信號,就是下大力氣提高居民收入,疏通民眾消費不起、消費意願低的最大瓶頸。據清華大學李稻葵教授分析,到2035年,我國人均收入和中等收入群體都有望比現在翻一番,這意味著中等收入群體將達到8億人。這將會對消費升級、經濟增長形成巨大推動作用。新一輪消費升級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二、消費升級背後:社會和心理的嬗變
消費升級,通常是指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的水平、質量提升,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消費層次從低層次向高層次轉變。改革開放至今40多年,中國社會大概經歷了四次消費升級。每一次消費升級都有明顯的特徵。
第1次消費升級是在1978-1992年這一階段的中國處於短缺經濟階段。
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的恩格爾係數是57.5%,農村居民則是67.7%,而同期日本居民的恩格爾係數不到30%。改革開放前,吃飽飯是老百姓最大的生活需求。到了第1次消費升級階段,糧食消費佔比開始下降、輕工產品消費上升。這一轉變對我國輕工、紡織產品的生產產生了強烈的拉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種叫「的確良」的面料非常流行,的確良布料做的衣服佔據當時服裝市場的半壁江山。在當時擁有一件的確良做的衣服,走路都拉風。
第2次消費升級是在1992-1998年
這一階段發展最快的行業是飲料、服裝、家電和零售業,滿足了人們吃、穿、用的需求。在這一階段的前期,「老三件」(自行車、手錶、收音機)和「新三件」(冰箱、彩電、洗衣機)分別是溫飽和小康時期的標誌性消費品。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一階段後期的消費特點是:家用電器消費快速增加,耐用消費品向高檔化方向發展,大屏幕高清晰度彩電、大容量冰箱、空調、微波爐、影碟機、攝像機成為城鎮居民的消費熱點。這種消費特徵反映在社會層面就是,對於很多80後來說,童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大群小朋友窩在一起看電視追動畫片、看錄像帶電影。不過這一階段,一些消費品出現了過剩。產品一上市就脫銷的格局被打破,供給方必須在基礎功能之外挖掘更多的屬性和附加值,才能將產品賣出去。於是「品牌」開始成為消費者的一大訴求。
第3次消費升級是在1998-2014年
這一階段的核心是城市化帶來的需求。隨著中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城市。買一套房、一輛車成為整個社會最重要的消費需求。「以城裡人、大城市的方式生活」成為消費者的核心訴求。這一輪消費升級啟動了中國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發展。
正在發生的第4次消費升級
2014年後,新一輪消費結構升級轉型正驅動著相關產業的增長。在這場消費升級中,增長最快的是教育、娛樂、文化、交通、通信、醫療保健、住宅、旅遊等方面的消費。而近兩年,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消費呈爆炸式增長。縱觀4次消費升級趨勢,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次消費升級的主要內容,其側重點雖有所不同,但無不反映當時相應行業的發展方向與趨勢。在表象上,消費升級通常體現為新的消費現象。比如,商品的客單價變高了,某些商品質量提升了,更多滿足體驗性需求的消費出現了。但我們可以在更深層次看到消費升級的4個特徵:從注重功能到精神追求,從看重品質到審美表達,從基本需要到內心想要,從希望從眾到追求出眾。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需求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消費升級正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一種外在表現。在前兩輪的消費升級中,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基礎性需求基本得到了滿足。而在新的消費升級中,人們的社交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越來越突出。
三、場景化需求漸成風潮
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呈現出個性化、定製化特徵,場景化需求漸漸成為一種消費風潮。尤其是Z時代的年輕消費群體,越來越重視自我需求的被尊重,自我價值的實現。我喜歡+我需求,用吳曉波跨年演講的話說,就是「我主義」消費時代的來臨。很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消費者在不同的場景對產品和服務有差異化的需求。這就要求品牌或廠商為用戶提供沒有邊界的產品與服務,更需要為用戶提供個性化、不斷迭代的整體價值體驗,使用戶充分感受到他的需求被尊重和認真對待。從需求場景出發,整合多項產品和服務,提供一體化、無縫的整體解決方案。除了場景化需求之外,物聯網時代的消費升級,更要求品牌或服務廠商與用戶持續的交互,不斷挖掘用戶新的需求和痛點,推動產品和服務或者基於場景的迭代和創新。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分享了一個案例。中國家電已經佔了全世界產能的90%,這麼充沛的供給,國際高端家電品牌卡薩帝2020年零售增速竟然達到了30%。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個新的意義發動機,這就是場景。場景能夠喚醒並且重新滿足用戶對意義的需求。用戶買到的不只是一件件家電,而是一個個生活場景,是關於生活的意義。因為卡薩帝為用戶提供的是包含智慧護理、健康飲食、舒適住居、娛樂互聯在內的衣食住娛全場景解決方案。以穿著和衣服為例,卡薩帝智慧護理場景為用戶帶來高端衣物護理與穿搭等體驗,衣帽間的智能穿衣鏡提供智能穿搭建議,絲綢、貂皮等高端面料衣物也可以統統交給卡薩帝「空氣洗」護理。在健康飲食場景中,食聯平臺上可以購買各種新鮮食材,用戶可通過智家APP菜譜、聯動廚電啟動智慧烹飪。舒適住居場景中,空調以分區送風滿足微風體驗,熱水器滿足智慧全屋用水需求。娛樂互聯場景中,鑽石影院提供智能影音,洗澡時可以追劇、做飯時能聽歌……在家裡就可以體會大型娛樂場的感受。提供單品家電的商家不計其數,卡薩帝卻能提供高端全場景解決方案。她是怎麼做到的?以「指揮家」高端智慧成套家電為例,由全球25個團隊、7千多人、歷時3年才打造出來,突破了10多項製造極限,擁有35項全球領先的獨創技術和近百項國家專利。正如羅振宇所講述的,長大以後的中國,成年之後的科技體系有多種多樣的點亮方式。他到卡薩帝工廠裡看到了真實的創新場景。一個個基層工人和工程師就是技術創新的擁有者。而這只是卡薩帝十幾年來,為滿足用戶需求持續投入,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到場景創新的一個縮影。
四、智慧場景:實現更好的自我
消費升級的本質是人們對更高的生活質量、更好的生活方式以及自我實現的追求。面對消費端不斷升級的需求,供給端需要更多引領者帶動生活方式升級,從高端的生活到生活得高端。在相對傳統、競爭白熱化的家電行業,卡薩帝正是這樣的引領者。以高端家電為例,卡薩帝一直都處於領先地位。據中怡康50周數據顯示,卡薩帝已實現對價格萬元以上的高端冰箱、高端洗衣機、價格1.5萬元以上家用空調市場的絕對引領,市場份額分別為33.2%、73.4%、27.68%。卡薩帝並沒有滿足於實現高端第一,它正向著全行業引領邁進。卡薩帝冰箱整體份額12.9%,僅次於海爾居第二,洗衣機佔比13.2%居第四,冰吧佔比66.3%、酒櫃佔比66.2%均為第一,熱水器佔比9.9%居第三。這離不開高端用戶對卡薩帝的信賴。在冰箱行業整體承壓背景下,卡薩帝冰箱零售增幅延續兩位數增長,在去年11月更達到25%、28%。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用戶被卡薩帝轉型生態品牌,構建的智慧場景體驗吸引。正因如此,卡薩帝在高端家電界的成功,引起了一些同行們的模仿與競爭,但它一直穩佔行業引領者地位。商業競爭的至高境界,不是做大自己、幹掉對手,而是讓用戶成為競爭和產業升級的最大贏家。作為行業引領者,更要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場景創新,來推動和引領產業良性發展,更好地滿足用戶未來不斷升級迭代的消費需求。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間裡,消費升級的一大趨勢是基於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智慧生活」。而卡薩帝的全套智慧家電解決方案剛好契合了消費升級趨勢,並將帶動整個行業進入一個全新時代。新一輪消費升級中,用戶將在智慧場景裡,真正實現自我的喜好和需求,實現自我的價值,實現美好生活,找到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