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4.4% 中國經濟將增長1.9%
IMF預計,2020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4.4%,比6月的預估上調了0.8個百分點。在此前的6月WEO中,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5.2%(根據新的統計方式),比4月預測的-3%進一步下調,這是IMF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的最悲觀預測。雖然此次調升預期,但在眾多經濟體中,中國依舊是IMF認為今年唯一能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新華財經|經合組織預測印度2020年經濟增速將萎縮9.9%
新華社孟買12月2日電(記者張亞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印度2020年經濟增速將萎縮9.9%。這比其在9月份預測的印度2020年經濟增長為-10.2%有所上調。
-
【宏觀研究】全球宏觀態勢每周觀察(2020.1.13~2020.1.19)
歐 洲 德國2019年GDP增速創六年新低 英國零售數據意外萎縮,推升英銀降息預期 新興市場及其他國家 俄羅斯聯邦政府集體辭職 阿根廷2019年通脹率升至53.8%,創28年新高 國家主權評級動態
-
馬拉度納和阿根廷經濟:榮耀和深淵
1960~1974年:貧困沒有掩蓋足球天賦1914年之前的43年裡,阿根廷是全球的增長之星。當時阿根廷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年均GDP增速高達6%,增速冠絕全球,那是阿根廷人最榮耀的43年。1914年~1929年,阿根廷經濟遭受重創,每況愈下。
-
【中騰信-宏觀】中金:信貸低於預期不意味萎縮
億元,同比少增3145億元;當月社會融資規模為2731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460億元。對此,中金債券表示,貨幣信貸數據明顯差於預期,但尚未完全破壞經濟復甦動能,貨幣政策中短期內仍將維持中性偏松。 1、信貸較差,意味著將來有更多政策刺激其反彈 7月份貸款增量只有3852億,大幅低於市場預期。我們在本周周報中分析過,7月份信貸增長低於預期與4月份有所類似,即存款在季度末大幅衝高后,季度初大幅回落,貸存比仍對部分銀行的信貸投放構成約束。
-
印度經濟增速驟降至6.1% 莫迪咽「廢鈔令」苦果
,創兩年多以來最低增速(2014年四季度為6%),遠不及市場預期的7.0%,對遠在歐洲尋求經濟合作的印度總理莫迪而言無疑是個壞消息。廢鈔令實施伊始,全國僅剩下15%的貨幣繼續流通,銀行換鈔隊伍大排長龍,而以現金交易為主體的經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根據今年3月印度聯邦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去年四季度印度GDP年化增速為7%,同比下滑0.4%,遠好於市場預期的6.4%,一度打消了市場的擔憂,莫迪也在隨後的地方選舉中大獲全勝。
-
2020年宏觀經濟展望: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資產
一、需求衝擊、內生動力和政策託底的角力 1、工業增加值數據表明經濟下行壓力主要來自外需和消費 2019年3季度工業生產滑落至歷史底部。工業增加值當季同比增速為5.0%,較2季度回落0.6個百分點,比2009年1季度低0.5個百分點,當季同比創歷史新低。前3季度累計增速為5.6%,這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
...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2%,比6月初預計的1%上調1個百分點。報告...
世行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①世界銀行28日發布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形勢報告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2%,比6月初預計的1%上調1個百分點。報告預測,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今年將增長0.9%,這將是1967年以來的最低增速;該地區除中國外的其他經濟體今年將萎縮3.5%;②世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馬圖當天在一場媒體電話會上表示,疫情還將導致今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500萬人重新陷入貧困境地。馬圖表示,儘管該地區許多國家成功控制了疫情,但要實現復甦與增長仍需努力;③世行報告還顯示,東亞和太平洋地區2021年的經濟前景將好於今年。
-
債市的莫比烏斯環:當下數據重要,還是未來預期重要?
發布時間:2020年4月14日摘要:3月出口數據超預期,市場反應相對平淡。周二上午10時海關總署公布的出口數據整體超預期:不僅3月當月同比跌幅較1-2月顯著收窄,相對於下跌雙位數的市場預測也明顯好於預期。
-
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國內經濟增速可達4.1%
疫情衝擊逐漸消退,國內經濟回暖在途。9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預計2020年三季度經濟增速為5.2%,全年經濟增速為4.1%。調研發現,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趨於改善,就業形勢漸趨緩和,但通脹壓力仍有所上升。
-
【宏觀研究】多重不確定下的2020年全球信用風險展望(下)
從印度來看,2019年,居民對非銀行業金融部門穩健性的擔憂以及國內信貸增速下滑使國內需求大幅放緩,外加不利的國際經貿環境,印度的經濟增長動能有所減弱,全年經濟增速預期僅為4.8%。但隨著全球環境的逐步改善,以及政府實施的多輪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印度經濟有望在2020年出現回暖。雖然尚難達到幾年前的高位,但預計會出現溫和復甦,2020年實際GDP增速有望小幅回升至5.8%。
-
宏觀經濟月度形勢分析
(三)多省實施國六標準,消費增速回升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4%,低於2018年全年消費增速8.98%。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8%,較5月提高1.2個百分點。從消費品類看,多省實施國六標準,部分地區進行國五清庫,拉動6月汽車消費同比增長17.2%,較5月大幅上升15.1個百分點,是6月消費增速大幅回升的重要原因。(四)全球經濟整體疲弱,進出口增速均明顯下滑受到全球經濟整體疲弱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我國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下半年將繼續承壓。
-
外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
由於中國經濟復甦,包括野村證券和中金公司在內的多家中外券商預測,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將達到9%。然而,中國社會科學院警告說,消費疲軟、失業和中小企業恢復緩慢,可能是對增長造成障礙。中國社科院在其《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中稱,「儘管今年中國出口仍保持彈性,但可能面臨全球經濟前景不佳和國際貿易萎縮帶來的問題。
-
...區域研究」各地經濟修復加速,多數省份增速轉正——2020年區域...
分區域看,僅5個省份的前三季度GDP增速為負,受疫情衝擊最小的西部地經濟持續恢復,除內蒙古外的其他省份實現經濟正增長;東部地區增速分化明顯,江蘇、福建、浙江增速靠前,廣東、北京、天津增速較低,但較上半年提升明顯;中部地區復甦進程加快,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湖北GDP降幅收窄顯著,GDP總量衝進前十。
-
【年終大戲、重磅來襲】2020年宏觀經濟金融回顧與2021年展望
對於疫情不用過多討論,不過2020年全球經濟因疫情受到的衝擊還會延續到2021年,只不過相較於2020年,2021年的承受力會更強、修複方向更明確。因此這裡並不把疫情單獨作為一點進行分析。 1、Biden時代下的中美迎來新一輪博弈期 和2019-2020年最為不同的是,美國將正式迎來Biden時代。
-
【重磅來襲】2020年宏觀經濟金融回顧與2021年展望
而如果我們預測的2-3%(前三季度名義GDP累計同比增速已經達到1.39%),意味著2020年全年經濟總量和人均GDP將分別達到101-102萬億元左右和1.09萬億美元。 (2)第二個時間節點是2025年,即2025年要達到現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
-
2018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不破不立
展望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回落趨勢不會改變,但下行速度將有所放緩,製造業投資在投資新動能的推動下將延續小幅回升的趨勢,地產投資對下半年經濟影響較小,下調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預期至5.0%左右,但消費的積極因素增加;預計下半年工業生產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望達到6.7%,預計3、4季度GDP實際增速均為6.7%,全年經濟增速不低於6.7%,中國經濟仍處於長周期的底部。
-
商務部發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前5個月外貿進出口增速有所...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與外國人做好跨境生意?跨境電商貿易上升期如何做好跨境電商?跨境新藍海又有哪些?
-
經合組織預測今年巴西經濟將萎縮6%
中新社聖保羅12月1日電 (記者 莫成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經合組織將巴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今年9月的負6.5%上調至負6%。據經合組織預測,2021年巴西經濟將增長2.6%,2022年將增長2.2%。
-
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 但年內銅價低點已現
供需平衡:據ICSG,2019年全球精煉銅產量2392.9萬噸,消費量2432.6萬噸。ICSG在今年三月發布報告預測2020年銅礦產量增速在2%,低於五年平均4%,主要集中在中國、智利、剛果(金)和秘魯。2020年精煉銅產量2421.3萬噸,增速1.2%,低於五年平均3%。由於需求降幅大於供給,今年以來,銅略顯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