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 但年內銅價低點已現

2021-01-18 和訊期貨

供需平衡:

據ICSG,2019年全球精煉銅產量2392.9萬噸,消費量2432.6萬噸。ICSG在今年三月發布報告預測2020年銅礦產量增速在2%,低於五年平均4%,主要集中在中國、智利、剛果(金)和秘魯。2020年精煉銅產量2421.3萬噸,增速1.2%,低於五年平均3%。由於需求降幅大於供給,今年以來,銅略顯過剩。根據最新數據,WBMS統計全球3月銅累計過剩18.80萬噸,ICSG統計全球2月銅過剩13.1萬噸。

需求預測:

3月以來銅價的這一波反彈主要源於兩個因素,一是貨幣市場流動性增強,二是市場普遍預期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經濟在緩慢復甦。美聯儲明確表示將維持零利率到2022年,俄羅斯、印尼等還有降息空間的國家也還在降息周期當中。當前市場流動性足夠寬裕,波動率逐漸下滑,美元指數走弱,新興市場貨幣風險下降。下半年經濟復甦仍然面臨諸多的不確定性,預計今年後半年各國寬鬆計劃延續,銅價底部有支撐。

3月以來,為降低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各國央行和政府祭出多項政策,利率被降至歷史最低,央行加大資產購買計劃;同時各國推出增加貸款,保障工人薪資水平等財政計劃抗擊疫情帶來的壓力。歐元區財政措施規模最大,德國、義大利等國財政支持超GDP的30%;美國除了2.9萬億美元的計劃之外,還提出了1萬億美元的基建投資,以及6000億美元的主街貸款。在如此大規模的貨幣及財政刺激之下,就業和房地產市場進一步走弱的概率不大。這兩個部門的穩定奠定了今年經濟觸底的基礎。

後市展望:

當前全球處於降息周期,各國為維持流動性,擴大量化寬鬆規模。二季度各國疫情管控導致經濟大幅走弱,但在解除封鎖之後逐漸復甦。後期走勢主要取決於疫情何時好轉以及經濟修復是否符合預期。若疫情惡化,經濟復甦進程放緩,後期銅價或緩慢下跌。但基於當前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銅價底部支撐較強,大概率不會跌破今年低點。反之,若疫情出現好轉,經濟修復加快,則銅價可迎來一波強勁上漲。

一、行情回顧

2020年1月,銅價原本運行在歐洲弱復甦和美國相對強勁的預期之中,滬銅在49000元/噸和50000元/噸之間震蕩。但1月中旬,新冠肺炎開始在中國蔓延,並有愈演愈烈之勢,出於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銅價開始回調。從1月下旬開始,中國大部分地區實行「封城」措施,以犧牲經濟的方式來對抗疫情,銅價大跌。3月份,新冠疫情開始蔓延到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恐慌情緒升溫,帶動流動性緊張,銅價再次暴跌。

3月16日,美聯儲將聯邦基準利率降到0,並推出7000億購債計劃,3月23日,美聯儲表示將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不設額度上限,市場流動性危機緩和,銅價在4400美元/噸的阻力位開始回調。4月之後中國逐步重啟經濟,經濟數據反彈,引發了市場對各國解封之後的樂觀預期,雖然公布的經濟數據仍較差,但信心不斷增強,銅價延續上行。截止到6月15日,滬銅收於46280元/噸,較年初跌5.84%;倫銅LME3收於5739美元/噸,較年初跌6.97%;COMEX連續銅收於2.5850美元/磅,較年初跌7.63%。

圖1 LME銅和滬銅走勢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2 滬銅主力合約成交量及持倉量(手)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3 LME投資基金多空頭持倉數量(手)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4 COMEX非商業多空頭持倉數量(張)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二、需求降幅大過供給,上半年全球精銅供應過剩

(一)2020年銅產量增速走低

根據海外主要礦企公布的數據,前12大銅企一季度產量260.4萬噸,同比增1%。從一季度的數據看,智利的礦山產量增長較明顯,拉動企業整體生產擴張。其中,智利國家銅業一季度產量36.1萬噸,同比增6%;南方銅業產量24.2萬噸,同比增6%;第一量子產量19.5萬噸,同比57%。而自由港、嘉能可、英美資源等產量均出現下滑。

圖5 全球主要銅企一季度銅礦產量(萬噸)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據ICSG,2019年全球精煉銅產量2392.9萬噸,消費量2432.6萬噸。ICSG在今年三月發布報告預測2020年銅礦產量增速在2%,低於五年平均4%,主要集中在中國、智利、剛果(金)和秘魯。2020年精煉銅產量2421.3萬噸,增速1.2%,低於五年平均3%。其中中國貢獻65%的電解銅增量,智利電解銅產量將出現15%的降幅。

由於需求降幅大於供給,今年以來,銅略顯過剩。根據最新數據,WBMS統計全球3月銅累計過剩18.80萬噸,ICSG統計全球2月銅過剩13.1萬噸。

圖6 WBMS:供需平衡:銅:累計值(萬噸)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7 ICSG:精銅過剩/缺口(千噸)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二)國內精銅和廢銅現貨均偏緊

截止6月15日,秘魯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3.7萬例,累計死亡病例5903例;智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4.2萬例,累計死亡病例2283例,每日新增仍在高位。自3月南美封港以來,國內到港船隻減少,國內煉廠有精礦庫存維持,4月生產受影響較小。但市場預期5月原料緊缺。5月之後,秘魯和智利礦山開始逐漸復產,而疫情還在加速擴散,復工較預期緩慢。且智利在6月宣布將3月中旬以來實行的全國災難狀態延長90天,銅礦生產勢必受到影響,加上一到一個半月的船期,三季度銅礦供應預計偏緊。我國銅精礦進口60%左右來自秘魯和智利,因南美礦山開工和運輸影響,銅礦加工費在3月中旬以來持續下滑,目前僅處於51.5美元/噸的水平。預計要到四季度,加工費才會反彈。

廢銅方面,美日歐在3月進入經濟封鎖之後,廢銅流通受阻,且東南亞廢銅加工停滯、封港等均導致廢銅進口的減少。今年上半年廢銅和銅精礦國內進口量並不大。具體來看,截止5月,國內銅精礦累計進口2817萬噸,累計同比2.2%,增速較去年大幅下降;截止4月,國內廢銅累計進口29.2萬噸,累計同比降42.4%。銅供應預計要在4季度才逐漸寬鬆。

2月,國內疫情管控,現貨交易受阻,需求斷崖式下跌,銅貼水不斷擴大。三月經濟逐漸重啟之後,需求恢復,且銅價低位,下遊補庫增加,銅價升水不斷走高。直到6月,銅價恢復至接近年前水平,但下遊需求修復弱於預期,市場出現畏高情緒,升水走低。下半年隨著疫情改善,其對現貨交易影響將減弱。

圖8 中國銅冶煉廠粗煉費(美元/幹噸)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9 進口數量:銅礦石及精礦:累計同比(%)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10 進口數量:廢銅:累計同比(%)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11 平均價:銅升貼水:上海物貿(600822,股吧)(元/噸)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三、經濟觸底,年內銅價低位已現

3月以來銅價的這一波反彈主要源於兩個因素,一是貨幣市場流動性增強,二是市場普遍預期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經濟在緩慢復甦。

(一)流動性將延續寬鬆

3月多國股指觸發向下熔斷之後,美聯儲緊急宣布將聯邦基準利率降至零,並開啟量化寬鬆計劃。美聯儲本次量化寬鬆,除了常規操作之外重新啟用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創造的CPFF、PDCF和MMLF。並計劃通過二級市場企業信貸工具(SMCCF)直接購買企業債券以防止金融市場在疫情的壓力下崩塌。韓國、英國等跟隨美聯儲降息,歐洲、日本等地區降無可降,推出各項資產購買計劃,各國央行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在不足三個月的時間,美聯儲資產快速增長50%;歐央行資產增長15%;日本央行資產增長10%。德國、歐元區和日本國債收益率穩定在負值區間,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0.7%左右震蕩,美股反彈至年初水平,流動性擔憂大幅緩解。

今年全球經濟出現萎縮已是市場共識,如果出現第二波疫情,萎縮或會加深。美聯儲明確表示將維持零利率到2022年,俄羅斯、印尼等還有降息空間的國家也還在降息周期當中。當前市場流動性足夠寬裕,波動率逐漸下滑,美元指數走弱,新興市場貨幣風險下降。下半年經濟復甦仍然面臨諸多的不確定性,預計今年後半年各國寬鬆計劃延續,銅價底部有支撐。

圖12 美國:所有聯儲銀行:總資產(百萬美元)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13 歐洲央行資產(百萬歐元)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14 日本央行資產(千日元)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15 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指數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二)經濟前景仍有不確定性

經濟預期方面,中國經濟在3月解封後迅速反彈提升了其他國家對經濟重啟的信心。

2月國內經濟活動從嚴管控,數據出現斷崖式下跌,2月製造業PMI35.70,服務業PMI30.1,大幅低於榮枯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24.5%,創歷史新低;2月社消總額當月同比-20.5%,一季度GDP同比-6.8%,均是有記錄以來首次錄得負值。

3月,國內提出要逐漸復工復產,各行業經濟活動開始恢復,經濟數據快速修復。3月製造業PMI52,服務業PMI51.8,生產和消費預期大幅走高。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16.1%,社消總額同比-15.8%,雖仍處於負值區間,但已經出現觸底回升的跡象。

海外各國公布的三四月份經濟數據走低,美國4月工業生產總值當月同比-16.25%,歐元區工業生產指數當月同比-28%,跌幅均超過08年金融危機水平。消費方面,美國4月個人消費支出當月同比-16.9%,歐元區零售銷售指數當月同比-19.6%,均大幅跌超往年歷史低位。5月多國重啟經濟,生產和消費部分恢復,市場預期經濟將逐漸回暖,各項先行指數回升。除日本外,5月美歐等國製造業PMI均出現反彈,而服務業PMI因消費受限,反彈力度較小,仍處於絕對低位。

今年各國均因新冠病毒調低經濟預期,3月份流動性枯竭引發市場對金融危機的擔憂。雖然經濟活動受阻導致投資和消費大幅下滑,但從房地產和勞動力市場來看,經濟較有韌性,並沒有崩盤的風險。歐洲、日本在二季度失業率均有上升,然而幅度較小,對經濟壓力有限。截止到4月,歐元區、英國、德國、日本、美國失業率分別錄得7.3%、5.8%、5.8%、2.8%和14.7%。美國雖然4月失業數據飆升,5月在各項刺激政策之下已經有所緩和。二季度房地產營建和銷售均因疫情管制受到影響,但各國房價保持堅挺,英國National Wide房價指數維持在歷史高位,並無大幅波動;美國NAHB住房指數在4月驟降之後迅速反彈,6月錄得58,高於50,房地產前景預期樂觀。3月以來,為降低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各國央行和政府祭出多項政策,利率被降至歷史最低,央行加大資產購買計劃;同時各國推出增加貸款,保障工人薪資水平等財政計劃抗擊疫情帶來的壓力。歐元區財政措施規模最大,德國、義大利等國財政支持超GDP的30%;美國除了2.9萬億美元的計劃之外,還提出了1萬億美元的基建投資,以及6000億美元的主街貸款。在如此大規模的貨幣及財政刺激之下,就業和房地產市場進一步走弱的概率不大。這兩個部門的穩定奠定了今年經濟觸底的基礎。

圖16 國內官方PMI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17 歐美工業產出同比(%)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18 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同比(%)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19 歐元區零售銷售指數當月同比(%)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20 各國製造業PMI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21 美國:失業率(季調)(%)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22 英國:National Wide:平均房價指數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圖23 美國NAHB住房市場指數

數據來源:Wind、國都期貨研究所

截止到6月15日,全球累計新冠肺炎811.5萬例,累計死亡病例44萬例。當日新增規模超10萬,且並無放緩跡象。各國經濟重啟之後,初步被控制住的疫情再次擴散,每日新增病例呈上升趨勢。若疫情沒有好轉跡象,經濟活動價將持續受限,復甦或弱於預期。各國新冠肺炎疫苗項目加緊研發,最早或在年底投放市場。若疫情提前結束,銅價將再次迎來一波強勁上漲。

四、後市展望

當前全球處於降息周期,各國為維持流動性,擴大量化寬鬆規模。二季度各國疫情管控導致經濟大幅走弱,但在解除封鎖之後逐漸復甦。後期走勢主要取決於疫情何時好轉以及經濟修復是否符合預期。若疫情惡化,經濟復甦進程放緩,後期銅價或緩慢下跌。但基於當前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銅價底部支撐較強,大概率不會跌破今年低點。反之,若疫情出現好轉,經濟修復加快,則銅價可迎來一波強勁上漲。

(責任編輯:陳狀 )

相關焦點

  • ...LME銅價在上周一度升破8000美元關口,相比年內3月份時的低點...
    大華銀行:LME銅價2021年料再漲10%至8800美元/噸;① LME銅價在上周一度升破8000美元關口,相比年內3月份時的低點幾乎翻倍,而業內機構大華銀行的分析師指出,在進入2021年後,受到全球需求強勁復甦而供給卻難以跟進的狀況,銅價仍有進一步的續漲空間;② 該機構指出,一方面,全球各國在基礎設施,尤其是通信領域的強化投資前景,料使得銅材的需求在2021年繼續水漲船高
  • 銅價連續飆升,透露出了什麼重要信號?
    該消息傳出後,銅價再次飆升。紐約商品期貨交易12月份交割的銅期貨合約強勢上漲至每磅超過3.3美元,逼近了過去6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價飆升至每噸超過7200美元,達到了近兩年多來以來的最高水平。 到目前為止,銅價本月仍處於上漲中,為連續第八個月上漲,創近十年來最長連漲記錄。
  • 配置價值凸顯 2021年銅價漲勢能否延續?
    展望2021年,預計銅價整體仍處漲勢,核心驅動邏輯在於:海外主要國家宏觀流動性環境依舊寬鬆,整體利多有色金屬;全球經濟復甦節奏雖有差異、但基調向上,將從實體需求端形成持續、明確的提振。而從運行節奏看,預計精銅供需增速差在二季度最大,即銅價高點或在此階段。
  • 鮑威爾重申美國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日電(記者許緣 高攀)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12月1日表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但改善步伐有所放緩,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鮑威爾當天出席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美國經濟活動從第二季度的低迷中持續復甦,但近月經濟改善步伐有所放緩,旅遊和酒店等行業持續疲軟,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鮑威爾說,隨著更多人重返工作崗位,3月和4月損失的工作崗位已恢復一半以上。但整體而言,勞動力市場改善步伐放緩,仍有數百萬美國人失業,低收入人群、女性、非洲裔和拉丁裔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
  • 銅價或回歸基本面定價的跌勢
    經濟衰退、債務違約和疫情波浪式發展等風險因素尚未被包含在當前市場定價中,隨著海外疫情給國內銅的需求帶來的二次衝擊不斷顯現,未來銅價很大可能回到40000元/噸下方。 4月份,全球風險資產出現普漲式反彈,作為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強周期品種,銅反彈幅度也略超我們的預期。
  • 全球經濟復甦預期下 建議多銅空金策略
    回顧歷史銅金比的高低位,04年至06年全球經濟飛速發展,中國的銅需求激增,致使銅金比到達歷史高位,伴隨08年經濟危機時金價的暴漲再次跌落。近期銅金比已處在歷史地位,現階段經濟開始復甦,為銅金比回升奠定邏輯基礎。
  • 【重磅分析】2021年銅價走勢展望: 銅價還能漲多少?
    原標題:【重磅分析】2021年銅價走勢展望: 銅價還能漲多少?   2021年銅基本面展望:人民幣和銅價呈現高相關性   銅在2020年出現了V型反轉,從平衡表的角度看,2020年全球銅庫存呈現累積特徵,支撐銅價的驅動因素,並不是傳統的供需,而很大程度來自於金融屬性的擴張支撐。
  • 全球經濟在不確定性中艱難跋涉
    對於全球經濟而言,雖然充滿波折的2019年即將結束,但更大挑戰卻已經在2020年等待。至少有三重不確定性將繼續籠罩在全球經濟上方,全球經濟能否在明年「撥開雲霧見青天」猶未可知。首先,最顯而易見的第一重不確定性當屬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而這重不確定性大概率將延續至明年,繼續對全球貿易產生衝擊。
  • 基本金屬:銅價升向六年高點,因需求前景向好;① 周二銅價攀升,接近...
    基本金屬:銅價升向六年高點,因需求前景向好;① 周二銅價攀升,接近六年多來的最高價,因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過渡期正式啟動提升刺激政策希望,並且邁向低碳能源也令需求前景更為明亮;銅金屬對於全球許多綠色政策至關重要,包括拜登的2萬億美元氣候計劃;② 美國總務管理局(GSA)周一確認喬·拜登是11月3日總統選舉的明顯贏家,這減少了美國的政治不確定性,並增加了對進一步刺激措施的預期
  • 銅價期貨價格走勢 銅價因供應擔憂而上漲
    周二銅價上漲,因美聯儲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後,主要礦業國家遏制冠狀病毒的措施加劇了供應擔憂,提振了市場人氣。  美聯儲將支持購買企業債券,為企業提供直接貸款,並「很快」推出一項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的計劃,而德國和澳大利亞也為本國經濟提供了支持。
  • 銅價一波拉漲驚呆市場 SMM供需乾貨洞悉2021年銅價走勢
    原標題:【SMM年會】銅價一波拉漲驚呆市場 SMM供需乾貨洞悉2021年銅價走勢   近期在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疫苗消息進展向好不斷傳出、美元持續貶值、中國經濟數據持續回升等因素的提振下
  • 有色金屬行業:利好疊加 銅價將延續上漲走勢
    投資策略及重點推薦:  銅:國內宏觀經濟數據超出預期,供給緊平衡,市場情緒樂觀。倫銅收於7261美元/噸,周內大漲4%;周初國內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其中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等數據表現超出預期,市場多頭情緒頓時引爆,國內的復甦持續且強勁,利好順周期大宗商品;礦端目前依舊等待國內煉廠與海外礦山的長單談判,現貨成交零星,TC維持在低位水平,仍處於緊平衡;當前預期復甦的趨勢較為確定,只是疫苗普及前的樂觀情緒在短期也較為充分地兌現,後續關注的邏輯或回到刺激政策方面,包括美國的刺激政策出臺以及歐洲年底刺激計劃的具體內容
  • 歐洲經濟在不確定性中謀求穩定增長
    工業低產出、貨幣低通脹、低利率,再加上宏觀環境高度不確定性,歐洲經濟度過了艱難的2019年,雖然歐盟地區生產總值(GDP)有望連續第7年保持正增長,但預計僅略高於1%的實際增長率,可能創下2014年以來最低水平。「前路充滿挑戰。」
  • 銅價中期大概率回落
    我們認為,銅礦和廢銅供應緊張,支撐短期銅價,但消費向下的大邏輯尚未發生改變,銅價中期大概率回落。 供應端擾動支撐短期價格 原料供應緊張向冶煉廠傳導的預期較強。原料供應的擾動主要分為銅精礦供應和廢銅供應的擾動,當前銅礦供應端的擾動有增強的趨勢。
  • 為什麼要高度關注經濟政策不確定性?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初稿完成於2018年,那時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文章發表的當下,江山依舊,而風月不再,世界面臨新冠肺炎和貿易衝突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研究不確定性的本文以一種不確定性的概率碰上了更大的不確定性。但是,我們研究不確定性的目的,是希望世界減少不確定性,早日回歸「和平與發展」。
  • 多重利多因素共振 銅價階段性「爆炸」行情可期
    2020年銅價走勢跌宕起伏。一季度在疫情衝擊下,市場恐慌,銅價一度跌至4400美元/噸以下,擊穿大部分礦企現金成本。二季度主要銅礦產地智利、秘魯等南美國家疫情開始加速惡化,市場對銅礦供應的擔憂加劇,加工費TC持續下滑,隨著部分大礦企宣布礦山生產、運輸等經營受阻,銅價加速上漲。
  • 2020新議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全球化轉型與國際合作治理
    2020年的全球經濟始於不確定性。由於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全球大流行的影響,世界經濟和全球價值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並影響著未來的全球化進程。  一、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加大  「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描述近年來全球經濟形勢的關鍵詞。當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既有前期已存不確定性的累積和延續,也有因疫情全球大流行引發不確定性的驟升和加劇。
  • 廣州期貨:8月銅價或呈先抑後揚走勢
    ICSG數據顯示,2019年銅礦產量為2046萬噸,2020年銅礦產量預計下降4%至1965萬噸。銅礦供應緊缺將成為今年的常態,這也將對銅價形成明顯的底部支撐。3.整體經濟仍處復甦中,國內銅消費邊際轉弱,國外接力從宏觀層面看,3月以來伴隨各國猛烈的貨幣及財政刺激下,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景氣度回升明顯。
  • 求是:保護主義陰影難消已成世界經濟面臨主要風險
    2019年世界經濟大幅失速或陷入衰退的風險整體可控,有望延續弱復甦態勢,但增長速度趨於放緩,主要經濟體走勢進一步分化,總體上仍處於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經超過10年,以往的重大風險已基本釋放,但新的風險又在形成,短期內將世界經濟拖入衰退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卻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給各國的宏觀政策提出新挑戰。
  • 七類廢銅進口政策調整對銅價影響有限
    同時自去年以來,非州銅產量大增,生產的粗銅和陽極銅基本上銷往中國,預計產量增加30萬噸左右/年,對原料提供了新的渠道。  5)展望下半年,罷工問題明顯緩解,銅精礦產量恢復增長,廢銅供應不會大幅回落;地產銷售的持續下滑最遲會在4季度對中國經濟造成拖累,進而影響銅消費。我們預計銅價會衝高回落,波動區間在5500美金/噸-6500美元/噸,對應人民幣45000元/噸-520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