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類廢銅進口政策調整對銅價影響有限

2020-12-06 和訊期貨

  事件背景

  昨日各微信群開始流傳「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分會己接到通知:明年底廢五金包括廢電線、廢電機馬達,散裝廢五金(廢七類)將禁止進口」的新聞,晚間倫銅暴漲近4%。今天一早我們率先發表 「廢7類進口禁止確認,引爆銅價大漲」的簡短評論文章,並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出,指出此事件是導致銅價暴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文章隨即大量傳播,可見市場對此問題的關注。我們詳細梳理了各項數據,廢銅產業政策,並電話調研了多位從事廢銅進口和加工拆解的一線人士,力圖對此次事件做一個全面、客觀的分析。

  主要觀點

  1) 結合前期數次實地調研、今天電話調研,以及數據推算,我們認為此次政策影響的廢銅進口量級在33萬金屬噸左右,實際影響量級低於市場猜測。

  2) 我們認為下半年廢銅進口不會出現大幅回落,一方面因其經濟性主動縮減進口意願不存在,且7類批文的削減並非一刀切而是逐步的過程,另一方面反而會因政策收緊,預計海外7類廢銅扣減(電解銅與廢銅價差)會上漲,進口利潤增加,將促進短期進口。

  3) 政策的長期影響將會促使國內拆解產能轉移至東南亞等國,待產能補充後,中國廢銅進口將再次增加。近年來已經有一些企業去東南亞新建拆解廠,政策出臺會促進產能加速投放。長期看不會對市場造成明顯影響。

  4) 結合當下平衡來看,上半年全球顯性庫存自年初增加1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6萬噸,市場依舊處於小幅過剩的狀態。此外,我們發現中國上半年累計電解銅淨進口比去年同期減少50萬噸,遠高於海外顯性庫存的增加,剔除境外精銅產量的減少及消費的變化,至少有10-15萬噸可能成為隱形庫存,因此實際過剩量比我們看到的更加明顯。即便境外拆解產能投放不及我們預期,短期也並不會導致銅供應出現緊缺。同時自去年以來,非州銅產量大增,生產的粗銅和陽極銅基本上銷往中國,預計產量增加30萬噸左右/年,對原料提供了新的渠道。

  5)展望下半年,罷工問題明顯緩解,銅精礦產量恢復增長,廢銅供應不會大幅回落;地產銷售的持續下滑最遲會在4季度對中國經濟造成拖累,進而影響銅消費。我們預計銅價會衝高回落,波動區間在5500美金/噸-6500美元/噸,對應人民幣45000元/噸-52000元/噸。今年銅價走勢既非市場早期預計的前高后低,也非V型,而是倒N型。

  6)更長期看,考慮銅精礦高速增長已過,環保以及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將提升成本,境外經濟普遍回暖,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的韌性在增強,我們認為銅價重心將緩慢上移。

  1廢銅分類及事件解讀

  1.1環保部廢銅分類

  目前國內廢雜銅還沒有制定較為完善的分類標準,基本上參照國外分類標準,但環保總局也於1996年制定了比較粗略的分類。《國家限制進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廢物目錄》中,將廢雜銅主要分為:紫雜銅、黃雜銅、廢電線、電纜和廢電機。其中紫雜銅、黃雜銅在該目錄中統稱為第六類固體廢物,多數可被直接利用。而廢電線、電纜和廢電機則統稱為第七類固體廢物,需要經過人工拆解、分類以後才可以使用。

  


資料來源:國家限制進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廢物目錄,金瑞期貨

  1.2政策解讀

  1.2.1政策傳聞及演變

  7月25日市場據傳,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分會己接到通知,2018年底廢七類將禁止進口。經過昨日我們與再生分會溝通,消息得到證實。

  其實廢七類進口將取消的消息自今年4月份就開始在市場流傳,但當時還不確定截止日期是2018年底還是2020年底。目前截止時間已經確定為2018年底,雖然工信部或發改委還未有公文明示,但整體確定度較高。

  1.2.2政策背後的意義

  此次廢棄物進口的環保整頓並不是銅行業特有的現象,7月18日中國環保部向WTO提交文件,要求緊急調整進口固體廢物清單,擬於2017年底前,禁止進口4類24種固體廢物,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高汙染固體廢物。

  中國環保部在送交WTO的文件中指出,「發現大量的高汙染垃圾與危險性廢物,混合在可回收的固體垃圾中,這嚴重汙染了中國的環境。為保護中國的環境和人民群眾的健康,我們要緊急調整進口固體廢物清單,禁止高汙染固體廢物的進口。」

  我們認為這次大規模的調整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雖然廢棄物進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相關原料的不足,但也汙染環境,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另一方面,這次調整既有利於加強國內固體廢物的回收利用和管理,也有利於國內發展循環經濟。

  1.3影響量級評估

  


資料來源:Wind,金瑞期貨

  2016年我國廢銅進口334.8萬實物噸。從2012年開始廢銅進口量逐年下滑,但隨著去年四季度銅價大幅上漲,廢銅進口出現明顯回暖。

  1.3.1市場觀點

  我國進口的廢銅主要分為兩類(六類、七類),由於沒有海關按照六類、七類進行劃分的進口分項數據,因此無法準確判斷廢七類的進口佔比。目前市場上對此也存在比較大的分歧。有清遠廢銅進口商估計廢七類進口全國佔比6-7成,也有冶煉廠表示六類和七類各佔50%,如果全面禁止七類進口,一年影響的銅量約為65萬金屬噸。上海有色網估算七類佔比為60%-70%,直接影響進口量約為75-90萬金屬噸。安泰科則認為影響總量可能在30萬金屬噸。

  1.3.2我們的觀點

  我們認為七類進口金屬噸佔比為21%上下,金屬噸為33萬噸上下,量級低於市場預期,計算方法如下:

  我們根據進口廢銅平均品位(推算)、6、7類平均品位(調研)去反推6、7類進口佔比。6類品位選取90%,7類品位選取15%。

  根據2016年數據計算


資料來源:Wind,金瑞期貨

  按照同樣的方法計算今年上半年的廢銅進口,廢銅進口金屬噸為83.4萬噸,廢銅進口品位為45%,七類進口佔比為0.6,六類進口佔比為0.4,七類進口金屬噸為16.668萬噸,七類進口金屬噸佔比為20%。

  2.供應影響路徑及對平衡的影響

  2.1供應影響路徑

  廢七類進口禁令出臺後,帶來的首要問題就是中國不再進口的量能否轉移到國外拆解?我們認為境外拆解產能一定會上升,理由主要有

  (1)目前已經存在國內廢銅拆解產能往東南亞轉移的趨勢。

  


資料來源:Wind,金瑞期貨

  從上半年的分項進口數據來看,來自菲律賓和泰國的廢銅進口顯著增長,僅半年進口量就已經超過了16年全年,這與近年部分中國企業在東南亞新建拆解廠的信息一致。而且這是在中國廢銅進口禁令還未出臺之前,境外市場就存在的增量,在政策出臺之後,擴張速度肯定會快於以往。

  (2)據調研了解,在境外新建拆解廠的成本及周期有相對優勢:因為整個投產周期並不長,快的只需3-5個月,投入成本並不大,主要是廠房、設備和人工。

  (3)中國不再進口廢七類後,境外廢銅供應增加價格承壓回落,利潤的上升也有利於新增拆解產能投產。即使中國無法利用,這部分廢銅也可能在其他地區進入到供應環節。

  雖然東南亞廢銅拆解產能會快速增長,但市場上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聲音。個別企業認為事件影響大,東南亞拆解產能本身就偏少,擔憂相關國家政策壁壘會對外來國家設廠形成抑制。

  因此總體來看,國內出去新建拆解廠仍存在不確定性,當地政治及環保政策是導致國內廢銅進口商較為猶豫的主要原因。因此後期也需要跟蹤東南亞當地拆解產能投產情況,及時修正對廢銅的影響程度。

  2.2結合當前供需情況來看對平衡的影響

  


資料來源:Wind,金瑞期貨

  上半年全球顯性庫存自年初增加1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6萬噸,市場依舊處於小幅過剩的狀態。此外,我們發現中國上半年累計電解銅淨進口比去年同期減少50萬噸,遠高於海外顯性庫存的增加,剔除境外精銅產量的減少及消費的變化,至少有10-15萬噸可能成為隱形庫存,因此實際過剩量比我們看到的更加明顯,即便境外拆解產能投放不及我們預期,短期也並不會導致銅供應出現緊缺。同時自去年以來,非州銅產量大增,生產的粗銅和陽極銅基本上銷往中國,預計產量增加30萬噸左右/年,對原料提供了新的渠道。

  境外顯性庫存變化=境外產量-境外消費-出口中國+中國出口+境外隱性庫存變化


資料來源:Wind,金瑞期貨

  3、價格展望

  展望下半年,罷工問題明顯緩解,銅精礦產量恢復增長,廢銅供應不會大幅回落。地產銷售的持續下滑最遲會在4季度對中國經濟造成拖累,進而影響銅消費。我們預計銅價會衝高回落,波動區間在5500美金/噸-6500美元/噸,對應人民幣45000元/噸-52000元/噸。今年銅價走勢既非市場早期預計的前高后低,也非V型,而是倒N型。更長期看,考慮銅精礦高速增長已過,環保以及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將提升成本,境外經濟普遍回暖,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的韌性在增強,我們認為銅價重心將緩慢上移。

  分析師聲明

  負責撰寫本研究報告的研究分析師,在此申明,報告所採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於作者的職業理解,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觀點,力求獨立、客觀和公正。作者薪酬的任何部分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建議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聯繫。

  

(責任編輯:吳曉琳 HF106)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焦點

  • 【有色長文】深度揭密一個你不知道的「廢銅」世界!政策、分類...
    廢銅政策時間軸2017年,中國進口廢銅中52%左右來自於「七類」廢銅。2018作為禁止進口「七類」廢銅的前夜,2018年進口廢銅總實物量減少36.7%。然而在「七類」廢銅進口縮減的背後,「六類」廢銅增加,進口廢銅金屬量並未有明顯縮減。據SMM統計,2018年廢銅進口金屬量僅減少3萬噸左右。2017年廢銅進 口 平均銅品位在37%,2018年為52%左右。2019年將正式禁止「七類」廢銅進口,預計將廢銅進口金屬量將進一步減少。
  • 全球廢銅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那麼從美國進口廢銅的快速減少是否會對我國廢銅供應造成較大影響?根據數據,中國從美國進口廢銅量佔總進口量比例從2016年至2018年逐年下降1%,從16%降至14%。也就是說,中國進口廢銅的結構逐步在調整,僅從國別口徑來看,進口廢銅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 銅價一波拉漲驚呆市場 SMM供需乾貨洞悉2021年銅價走勢
    廢銅:   全球化疫情和中國固廢進口政策調整,1-9月中國進口廢銅減近50萬噸金屬量。   2020年底再生(黃)銅將取代廢銅,實現廢銅零進口,政策的放開利於廢銅進口量恢復。   2017-2020年間重大廢銅政策梳理:   2017年7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要逐步有序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固體廢物。
  • 廢銅回收價格2021年1月6日廢銅回收價格調整信息
    今日銅價高位強勢,截止日內收盤滬銅主力2102合約收至59030(+940,+1.62%)。昨日受美元指數大跌及原油上探50關口影響,倫銅突破8000美元刷新高,滬銅跟漲,日內漲千元。消息面,Las Bambas宣布,秘魯第二大礦場已經因為抗議問題開始限制產量,國外供應端延續前期偏緊,銅價中長期維持高位震蕩。料夜間延續高位整理,主力參考區間:5.88-5.96萬。操作上建議觀望為主,可適當出貨保持資金流通性。
  • 【SMM重磅】廢銅轉資源類標準為何?—基於「六類」廢銅種類分析...
    SMM3月29日訊:一.政策回顧:自2019年1月1日起,「七類」廢銅已全面禁止進口,目前進口廢銅僅包含「六類」廢銅,即各類銅廢碎料。據十位海關數據統計,2019年1-2月,進口廢銅實物量累計同比減少約27%,但進口廢銅金屬量累計同比增長約11%。
  • ...廢銅最強科普:「廢七類」和「廢六類」究竟如何劃分?__上海有色網
    SMM 3月14日訊: 進口廢銅分類:進口固體廢物類海關編碼共分為十類,分別對應不同的固廢種類,包括廢紙、廢塑料、廢五金等,其中「七類」(7404000010)和「六類」(7404000090)中含有銅金屬廢料,因此我們通常將進口廢銅分為「七類」和「六類」兩種。
  • 銅價中期大概率回落
    我們認為,銅礦和廢銅供應緊張,支撐短期銅價,但消費向下的大邏輯尚未發生改變,銅價中期大概率回落。 供應端擾動支撐短期價格 原料供應緊張向冶煉廠傳導的預期較強。原料供應的擾動主要分為銅精礦供應和廢銅供應的擾動,當前銅礦供應端的擾動有增強的趨勢。
  • 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 但年內銅價低點已現
    若疫情惡化,經濟復甦進程放緩,後期銅價或緩慢下跌。但基於當前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銅價底部支撐較強,大概率不會跌破今年低點。反之,若疫情出現好轉,經濟修復加快,則銅價可迎來一波強勁上漲。一、行情回顧2020年1月,銅價原本運行在歐洲弱復甦和美國相對強勁的預期之中,滬銅在49000元/噸和50000元/噸之間震蕩。
  • 「必備」新固廢法今生效 做廢銅生意 這些常識必須收藏!
    自2013年中國海關實施綠色壁壘行動以來,中國廢銅進口量呈逐年下降趨勢。2016年底銅價大幅上漲,由於廢銅成本低於精煉銅,下遊消費持續改善,廢銅需求隨之增加,2017年廢銅供應反彈。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銅廢碎料進口量為75113噸,環比增加9.26%,同比減少41.1%;今年1-7月銅廢碎料累計進口505731噸,同比減少47%。隨著新批文的陸續發放,雖季度環比繼續減少,但短期仍能給予許多中小加工企業重新補充;疊加海外疫情對廢銅供應鏈的影響逐漸緩和,7月廢銅進口量環比有所增加,不過進口量仍偏少,遠不及去年同期水平。
  • 2020年中國廢銅市場回顧及展望
    2020年在疫情影響廢銅市場陷入較大波動,回顧在上半年在進口政策及用廢企業產能擴張等因素影響下帶來市場變化,促進進口/國產廢銅供應進一步分化,而後續在進口政策打開及疫情後經濟陸續的過程中,廢銅市場或將產生新格局。
  • 廣州期貨:8月銅價或呈先抑後揚走勢
    本月兩國關係再起波瀾,成為宏觀情緒調整的較大隱患,後期的發展態勢仍值得關注。產業面,本月末安託法加斯塔旗下Zaldivar和Centinela兩座礦山的勞工談判經政府調解後順利解決,避免罷工發生。截至7月31日,SMM銅精礦指數(月)報價50.24美元/噸,環比下調1.47美元/噸。目前的加工費水平保持低位水平,銅精礦供應偏緊的格局暫未得到明顯改善。
  • 廢銅價格2020年11月23日至27日本周廢銅回收價格調整信息
    國內滬銅顯性庫存降至近年低位,進口擴張下銅需求仍有較好表現,而另一方面國外新冠疫苗研發提速,全球各經濟組織對明年經濟復甦皆抱有信心,銅市場信心提振價格進一步兌現中長期偏漲預期。短期來看在國內滬銅庫存延續下降情況下,消費端或有延期實現預期,料下周滬銅仍有偏強可能,建議關注5.6萬附近突破支撐轉化情況,進一步向上試探。
  • 【廢銅市場回顧】廢銅市場繼續陷於冰點 刺激精銅消費
    本周貿易戰再次升級,銅價一度跌破48000元/噸關口,精廢價差隨之一度縮至100元/噸左右。使得近期由於環保趨嚴本來就受限的廢銅供給更是雪上加霜,廢銅持貨商甚少出貨,惜售情緒濃厚,廢銅市場繼續陷於冰點。而盤面價格的大幅下跌,也使得廢銅杆和電銅杆幾無價差,甚至廢銅杆價格高於電銅杆,廢銅杆需求減弱,刺激電銅杆消費。部分廢銅杆企業亦轉而採購電解銅或是非標銅來替代生產,繼續促進部分電銅消費。
  • 新紀元期貨有色金屬周報:多重利好提振 銅價延續上行走勢
    另外美歐存在大規模刺激政策的預期仍等待兌現,宏觀形勢利多明顯。  二、加工費繼續下滑  三、下遊消費情況  房地產: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3484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比1-8月份提高1.0個百分點。  不同於螺紋鋼水泥,銅鋁等有色金屬主要用於房屋建設後半段,房屋竣工面積更具有參考意義。
  • 銅市牛市可能面臨廢銅供應充足的潛在壓力
    隨著銅價大漲,滿載廢棄電線、銅管和汽車零件的卡車開始出現在RMS公司的營業點。RMS公司買入廢金屬然後轉手倒賣,因為廢銅可以作為精煉銅的廉價替代品。銅金屬在從汽車到電子產品行業有著廣泛應用。RMS公司總裁蓋裡·利藤豪斯表示,他經常接到小經銷商的電話,如垃圾場和電子垃圾中心,詢問如果他們今天把廢金屬送過來,是否能大賺一筆。  銅市繁榮部分受益於中國對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
  • 仲愷廢銅廢錫回收廠家談垃圾分類國外經驗
    二:仲愷廢銅廢錫回收-鎮隆二手電纜回收廠家講述建築垃圾的基本信息    現場檢查報告和說明材料可作為確定或調整機構管理類別和取消備案的依據!針對歐盟提出的塑料訂單削減麥當勞漢堡王賽百味和宜家等快餐連鎖巨頭紛紛做出調整和承諾但他們的努力有所不同,這四家沒有解釋取消預訂的原因但不難猜測要麼是它們對的嚴格檢查沒有信心要麼是先前談判的價格無法支付新的費用、  三:仲愷廢銅廢錫回收-沙田亞克力回收什麼是塑料廢料回收    年和年聚丙烯表觀消費量增速明顯放緩;第三十三條經裝運前檢驗機構進行裝運前檢驗的進口原料在口岸到貨檢驗中發現與貨物合格證不符或者不符合環保項目要求的裝運前檢驗機構應當在收到通知後日內向報告相關批次原料的裝運前檢驗情況並提供記錄檢驗過程的圖像和書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