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誰將主導世界經濟?外媒預測中、印、美列前三甲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30年後,誰將成為主導世界的主要經濟體?英國廣播公司(BBC)26日發文分析預測了2050年世界前10大經濟體,中國、印度、美國將位居前三名,其後依次是印尼、巴西、俄羅斯、墨西哥、日本、德國、英國。

 

文章說,肺炎疫情、美中貿易戰、英國脫歐等議題也許主導了現今一時的經濟走勢,但根據預測,在這些挑戰之後,未來數十年世界經濟仍然會繼續成長。事實上,2050年全球市場預估將是現在的兩倍,即使人口只增加26%。


伴隨成長而來的是不可避免的變化,很難去預測未來究竟會怎樣,但是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都同意一個觀點:今日的新興國家將成為明日的經濟強權。

 

文章援引普華永道的《2050年的世界》報告說,30年之後,世界前七大經濟體中將有六個是現在的新興國家,美國排名將從第二滑落第三,日本排名將從第四退至第八。即使是相對較小的經濟體,例如越南,菲律賓和奈及利亞,都會出現極大的跳躍。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文章認為,按照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GDP (PPP)),中國已經排名世界第一。過去10多年中國經濟已經有巨大成長,但經濟學家表示那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在中國工作生活的外國人最能感受到中國經歷的巨大變化。《一分鐘學中文》(1-Minute Chinese)作者羅文·科爾(Rowan Kohll)說:「15年前我剛來中國的時候,整個地方都還是農田和沼澤。這在中國很普遍,整個國家都在改變。」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文章還重點分析了其他幾個新興國家的發展趨勢。

 

印度:未來30年經濟將大幅成長,平均每年5%。到了2050年,印度預計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將佔全球的15%。但印度在進步的同時也面臨許多問題,基礎建設速度跟不上,交通越來越擁塞,汙染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像新德裡這樣的城市中心。此外,也不是每個人都享受得到這些進步,女性的地位也跟不上整體社會的進步。

 

巴西:到2050年,巴西預計將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超越日本、德國和俄羅斯。憑藉著豐富的天然資源,巴西過去數十年來經濟快速成長,但是政府腐敗問題和通貨膨脹形成隱憂。2016年經濟衰退對巴西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最近巴西經濟出現一些重新成長的跡象。巴西人弗拉皮爾(SilvanaFrappier)認為,雖然巴西仍然面臨經濟挑戰,但未來前景一定看好。巴西是世界礦業大國,也是農業和製造業大國,服務業和旅遊業也快速成長。

 

墨西哥:2050年,墨西哥預計將從目前的排名第11躍升四個位置,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在製造業和強勁出口帶動下,墨西哥近年來的經濟有大幅成長,但一些現行的狀況影響墨西哥經濟前景。墨西哥的醫療和交通成本比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更加便宜。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基礎建設和道路狀況也許並非完美,但是墨西哥政府剛宣布未來四年將在基礎建設上投資440億美元經費。

 

奈及利亞:作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到2050年,奈及利亞的經濟預計將更上一層,以4.2%的年增長率從現在的第22名上升到第14名。雖然政府時有貪汙腐敗問題,但人民卻具有創新前進精神。根據全球創新企業監查資料,超過30%的奈及利亞人自行創業或擁有和管理新企業,這比例在全世界排名靠前。奈及利亞人對國家的未來普遍抱持著希望,但對政府貪汙腐敗和外國投資感到憂慮和謹慎懷疑。


相關焦點

  • 中美印三角關係的未來 誰將佔主導地位?
    中美印三角關係的未來,誰將佔主導地位?鳳凰衛視6月20日《世紀大講堂》,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新一屆印度政府外交活動十分活躍,其中與中美兩大國的外交活動尤其引人注目。美國對印度態度大副調整背後有何意圖?中美印三角關係的未來,誰將佔主導地位?《世紀大講堂》系列節目,「龍象共舞」為您解讀《中美印三邊關係的演變和發展前景》。
  • 科學家預測,2050年或遇極端氣候,難道30年後將走向終結?
    氣候變化下的未來可能會看起來非常模糊和多變,對此氣候學家們給出了地球在2050年時的前景預測。自1990年代初以來,海平面每年上升約3/32英寸,過去三十年中,地球表面的溫度比1850年以來的任何十年都要高。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是近百年以來全球氣溫上升的「主導因素」。儘管我們經常談論未來氣候預測的不確定性,但有些事情我們是可以肯定的,也就是地球將會持續變暖。
  • 聯合國預測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20億,中國數據卻很突出
    聯合國大膽預測:到了2050年的時候,全球人口將增加20億,但是中國的數據卻很突出。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的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世界人口的不斷增加,也出現了資源不夠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經濟不發達國家的人口過度增長,已經嚴重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給人類生活帶來許多問題。
  • 柳葉刀: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 2050年中國GDP超美國
    《柳葉刀》發文稱:210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88億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英國《柳葉刀》雜誌發表文章稱,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88億,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而且,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會塑造新的全球力量格局。
  • 2050年的世界居然長這樣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英國智庫亞當斯密研究所發布了一份未來報告,向我們預測並描繪了2050年的世界的輪廓。除了衣食無憂之外,亞當斯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還預測:到2050年的時候,每個人都將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和更強健的體魄,癌症、老年痴呆都將被徹底治癒,而實驗室將成批生產出我們所需要的組織器官。亞當斯密研究所的主席梅森·皮裡博士更是大膽地向我們預測了渡渡鳥和恐龍的復活。
  • 2100年的世界人口可能比聯合國的預測低20億
    巴黎(法新社)-周三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預測,到2100年,地球將有88億人的家園,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20億人。該研究預計,新的全球力量結盟將由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形成。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柳葉刀》雜誌上報導說,到本世紀末,除非有大量移民湧入,否則195個國家中的183個國家將降至維持人口水平所需的替代門檻以下。
  • 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2050年全球核能發展趨勢
    原標題: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2050年全球核電發展趨勢 9月10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原子能機構)發布了新版《至2050年能源、電力和核電預測》報告,詳細分析了到2050年全球和區域核電發展趨勢。 2018年,世界總發電量增長了3.9%,核能發電量增長了2.4%。在各種發電來源中,儘管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顯著增長,但燃煤發電仍然佔主導地位。天然氣約佔總發電量的23%。水電和可再生能源的貢獻率繼續大幅上升,2018年達到25.8%,而核能的份額仍保持在10.2%左右。天然氣發電(31%)超過燃煤發電(26%),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佔25%,核電佔25%。
  • 外媒:中國決心2050年建成經貿強國 將繼續開放國內市場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決心到2050年成為經濟貿易強國,並為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設置了最後期限。據拉美社12月27日報導,著眼於未來的目標,中國政府設置了具體期限,甚至希望能夠提前完成目標,以促使中國躋身世界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頂端。
  • 德國統計局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1億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在第20個「世界人口日」來臨之際,世界人口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德國聯邦統計局10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球人口總數約為68億,到2012年,全世界人口將超過70億,而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總數將達到91億。
  • 美專家作出一個預測,2035年中美位置發生變化,美媒直呼難以置信
    他們在文章中對世界各國的未來經濟發展做出了推測,到了2033年時,印度的經濟體量將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而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也將會獲得長足的進步。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的經濟發展,他們在推測中表示,到了2035年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將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他們關於中國的這段數據預測著實令人驚訝,但也得到了不少專家的認同。
  • 21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 世界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
    203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增至85億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7日發布一份報告說,203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增至85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或將達到110億。
  • 世界人口2050年將達97億 2019年世界人口排名前10國家
    至誠網(www.zhicheng.com)6月21日訊  目前,世界上的人口數量是77億,不過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7日發布一份報告顯示,2030年世界人口將增至85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或將達到110億。
  • 2050年中國將會有多少人?聯合國給出合理預測,網友:難以置信
    聯合國大膽預測:中國或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人口老齡化意味著國家青年勞動力不足,然而需要社會贍養的老人數量卻越來越大,將會給國家造成一定壓力,然而隨著中國的進步,中國也將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此前,聯合國公布了一組數據,並根據數據給出了大膽預測:中國或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
  • 2050年世界還剩多少人?聯合國作出大膽預測,中國數字出人意料
    據聯合國預測,在未來的30年裡,各個發達國家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人口負增長,中國的人口總數很有可能會在2030年時達到14.42億的峰值,到了2050年,中國的人口非常有可能銳減至11億人左右。
  • 外媒: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9億 中國或減少3400萬人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人口資料社的最新預測顯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9億,與現在74億的人口數量相比增加33%。據拉美社8月29日報導,人口資料社負責人傑弗裡·喬丹表示,儘管全球生育率下降,但預計人口增長還將持續,且程度足夠強勁,到2053年全球人口將增長至100億。
  • 世界50%珊瑚已消失 2050年或將是珊瑚礁「末日」
    世界50%珊瑚已消失 2050年或將是珊瑚礁「末日」 2015-05-07 15:09:19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等機構5月6日發布的《重振海洋經濟》報告,全球海洋的價值超過24萬億美元,但如今由於人類過度地依賴化石能源,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海洋面臨的首要威脅,這使得全球海洋經濟正在下滑。
  • 聯合國最新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到97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7日報導,聯合國秘書處經濟與社會事務部(UNDESA)在名為《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重點》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儘管世界人口正邁向老齡化,且增長速度放緩,但預計仍將從目前的77億增加到2030年的85億、2050年的97億,到本世紀末可能達到近110億的峰值。
  • 研究稱80年後全球人口或比聯合國預測少20億,中國人口將是7.3億
    據法新社15日報導,周三公布的一項重大研究顯示,到2100年,地球將有88億人居住,比聯合國目前的預測少了20億人。該研究預測,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將塑造新的全球格局。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報告預測,到本世紀末,除非移民大量湧入,195個國家中有183個國家的人口將低於維持人口水平所需的替代門檻。其中包括日本、西班牙、義大利、泰國、葡萄牙、韓國和波蘭在內的20多個國家人數減少將至少一半。
  • 2017世界人口排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排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十個城市及2050年世界人口排名
    第三名:上海    2015年上海人口總數達到了2374萬,作為直轄市之一的上海是中國的鐵路與航空樞紐,擁有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尤其是浦東開放政策之後,高速發展的經濟吸引大量外來人口湧入。    第四名:巴西聖保羅    位於巴西東南部的聖保羅,是巴西乃至南半球最大的都市,在2015年的數據統計中,其人口規模已經達到2107萬。
  • 預測:至2050年,南非人口總數的近80%將居住在城市附近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據南非政府報告顯示,至2050年,南非人口總數的近80%將居住在城市附近。 南非合作社治理與傳統事務部副部長安德裡斯·內爾(Andries Nel)表示,南非正以迅猛的速度進城市化進程。內爾介紹,據聯合國統計,南非居住在城市地區的人口將在2030年佔總人口的71.3%,2050年將佔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