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美國正面臨著內憂外患,尤其是美國國內問題異常嚴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使得美國累計確診人數達到了1300多萬人;還有近期的美國大選,使得美國進入新舊政府交替階段,美國政壇也因此動蕩不安;此外還有因為種族問題而引發的"黑命貴"運動也沒有停歇。這樣的美國現在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有一組關於中國的數據被公布出來,使得美媒直呼難以置信。
兩位美國著名專家的未來經濟預測
日前,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範魯瓦耶和奧爾利克在"彭博商業周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在文章中對世界各國的未來經濟發展做出了推測,到了2033年時,印度的經濟體量將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而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也將會獲得長足的進步。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的經濟發展,他們在推測中表示,到了2035年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將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他們關於中國的這段數據預測著實令人驚訝,但也得到了不少專家的認同。
從他們的預測中可以看出,到了2050年時,全球經濟格局將會發生重大轉變,全球主要經濟體發生重大轉移,全面被亞洲新興市場所佔領,整體經濟重心從西方開始轉向東方。此外,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政治方面也會發生相應的轉變。
2050年的全球經濟趨勢
據了解,專家們為了作出更加準確的預測,用全球39個主要經濟體過去的經濟發展數據做出了一套算法,最後用這套算法對這些國家2050年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根據預測結果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遇到的經濟穩定期將會馬上結束,隨後世界經濟發展重心將會由發達經濟體轉向新興市場。這樣的轉變將會改變此前數十年以來形成的經濟模式。
在當今世界各國中,亞洲人口佔據了全球的一半以上,同時,到了2050年時,亞洲的經濟貢獻也將佔據全球的一半以上。其中尤其是中印兩國的發展,將會使得新興市場的GDP份額佔據越來越多,在2000年時間,他們所佔據的份額已經達到了1/5,到了2050年時,這一數據將會變成3/5。
中國經濟發展被看好,美國則令人大失所望
如今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十分看好,尤其是今年以來,歐洲國家在疫情的衝擊之下經濟恢復緩慢,而中國因為對於疫情防控得當,經濟發展恢復較快,也給了中國趕超的機會。
在他們的推測中,對於美國的經濟發展預測讓不少美媒大呼失望。此前世界各國已經在積極致力於去美元化,加密數字貨幣正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新潮流。再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美國在經濟方面的發展也出現了巨大問題,要想解決美國如今面臨的各種問題,並保持美國以往的發展趨勢,對美國即將上任的下一任總統拜登來說,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還需穩步前行
不過,這也僅是外國專家的一些預測而已,在國際社會的每一步發展都充滿了不確定性,要想真正讓中國經濟發展獲得重大突破,還需要我國民眾的共同努力,在穩步發展中順利前行。此外我們也必須明白,科技發展是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巨大動力,而我國在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短板,那就需要在這方面奮力前行。只要能夠穩步發展下去,將來這些專家的預測或許真的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