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決心到2050年成為經濟貿易強國,並為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設置了最後期限。
據拉美社12月27日報導,著眼於未來的目標,中國政府設置了具體期限,甚至希望能夠提前完成目標,以促使中國躋身世界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頂端。
中國政府宣布,經貿強國目標的實現將分三步走:2020年前,進一步鞏固經貿大國地位;2035年前,基本建成經貿強國;2050年前,全面建成經貿強國。
報導稱,制定上述計劃的依據是,最近5年來中國的國內需求、對外貿易和投資持續穩步增長,這一成績讓中國走在諸多世界強國之前。此外,這些因素也促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今年頭三個季度實現了6.9%的增長,高於今年6.5%的增長目標。
中國政府指出,上述計劃的另一項基礎是,中國商品貿易的繁榮發展為全球經濟貿易復甦作出了貢獻。中國製造的產品為全世界人民帶來裨益,而中國的進口也為貿易夥伴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助力。
報導稱,雖然尚不清楚中國將如何朝著實現夢想繼續前進,但是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要竭盡全力實現中國夢。
專家認為,中國政府最近公布的一系列舉措是預示著中國未來將朝著哪個方向邁進的信號。中國希望繼續鞏固目前的地位,以便更上一層樓。
專家舉例稱,中國將從明年1月1日起取消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這一舉措將降低成本、促進內需,從而提振經濟發展。
為了促進「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國還將從明年1月1日起對原產於26個國家或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一帶一路」倡議被很多專家視為一個世紀計劃,涉及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不同地區之間的關係重組和互相聯繫。
報導稱,另一個跡象就是,中國決定放寬外國投資在國內市場的投資限制,並促進位造業、金融業和服務業對外國企業的開放。
中方日前宣布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上述措施實施三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這將對企業的穩定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報導稱,這些舉措都表明中國希望提升開放水平,加強互利合作,並在保護外資利益的前提下為其提供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