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強國背景下中國水運發展戰略思考

2021-01-13 中國港口網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未來 30年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分兩步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 明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任務,提出「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以及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製造強國等重要部署。未來,我國經濟發展將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新時代對我國水運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時代要求水運進一步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提升國際影響力,支撐現代化強國建設,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進一步完善全球航運服務網絡布局,有效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進一步加快高質量發展,助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服務供給,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和培育新動能,更好貫徹落實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完善陸向集疏運網絡,促進綜合交通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加快綠色安全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當前,我國水運發展站在了新起點。我國主要沿海港口硬體設施全球領先,設施的大型化、專業化、現代化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設施規模、裝卸效率和技術水平已進入世界前列,可停靠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幹散貨、原油、貨櫃船和郵輪等。我國水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進一步凸顯,有力支撐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在對外貿易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運大國,具備了由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的物質基礎。

站在新起點上,我國水運發展進入新階段。主要呈現以下三大方面的變化:一是發展使命的提升,我國水運發展由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向主動引領經濟發展、充當發展先行 官、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 需要轉變。二是發展方式和動力的轉換,我國水運發展由基 礎設施和規模總量的高速度增長向重視生態環保安全、重視技術引領、重視服務升級、重視制度創新、重視國際影響力提升,實現高質量發展轉變。三是發展空間的進一步拓展, 我國水運發展由立足服務國內發展為主向全球拓展助推現代供應鏈建設轉變。

未來我國水路交通發展將承擔新的使命。一是著力提升服務質量,不斷優化水運服務供給,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高全程物流鏈整體效率,助推製造業強國建設、貿易強國建設等。二是著力完善全球網絡,優化布局海外港口支點,加快陸海聯運物流網絡完善,推動現代供應鏈建設,支撐我國產業全球化布局和國際產能合作,為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更好促進支點所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三是著力提升國際影響力,建設 中國特色國際航運中心,唱響中國海運聲音、貢獻中國海運 智慧、推出中國海運方案、弘揚中國海運文化,助推世界命運共同體建設,成為交通強國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關鍵依託。四是著力滿足人民新需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轉變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模式,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打造平安水運,發展郵輪遊艇經濟,提升生活消費品運輸服務能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新需要。

新使命下,水路交通發展戰略的新內涵是,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領先。一是人民滿意。注重綠色環保和平安發展,推動港口城市協調,以郵輪遊艇發展、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等帶動城市競爭力提升,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進一步發揮水運低碳環保比較優勢,強化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主骨架作用,推動綠色、平安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生活新需要。二是保障有力。發揮好自身運輸服務保障功能,不斷優化服務供給,切實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全程物流鏈效率,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裝備保障、運輸服務支撐、綠色安全可持續發展等。三是世界領先。為國家經濟、安全、便捷、高效發展提供強大、高效的戰略支撐和先行引領,發揮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充當經濟發展先行官,為我國經貿發展提供供應鏈物流服務,積極參與相關規則、標準制定,更好為世界水運事業發展作貢獻,支撐我國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的提升。

圍繞新內涵,水路交通強國主要體現在,基礎保障力強,戰略支撐力強,國際影響力強,發展包容性強。一是基礎保障力強。運輸高效、全程可控、保障重點物資運輸、保障海洋權益和國家安全。二是戰略支撐力強。完善全球航運服務網絡布局,降低全程物流成本,打造安全可控現代化運輸船隊,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貿易強國、製造業強國、海洋強國等國家戰略實施。三是國際影響力強。集聚現代航運服務要素,提升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在國際海運規則、標準制定中作出更大貢獻,加大重大引領性技術創新,為世界水運業發展積極貢獻中國水運智慧和解決方案。四是發展包容性強。處理好與環境保護、安全發展等關係,實現綠色安全發展,進一步凸顯水運比較優勢;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建設,強化水運先導性作用,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未來,水路交通發展戰略新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 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水路交通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以全球服務網絡、國際航運中心、黃金水道建設等為重點戰略目標,聚焦設施裝備、服務功能、可持續發展和國際影響力四大戰略領域,重點推進以長江為重點的內河黃金水道建設、以鐵水聯運為重點的集疏運體系完善、以制度創新為主要突破口的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以「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全球航運服務網絡構建、以國際規則公約標準規範等為主要標誌的國際影響力提升等戰略任務,有效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和交通強國、製造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等建設,使水運成為我國經貿發展、國家安全、大國外交戰略實施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支撐,進一步凸顯水運在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中先行官的角色定位,有力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實現。

水路交通發展戰略新目標分為三個階段。2020年前既要 為決勝全面小康做好服務,為建設交通強國建設做好先行,又要為水路交通強國繪好藍圖、打好基礎、開啟新徵程。2020年後我國水運強國戰略主要分兩個階段目標進行設定, 考慮先行性分別對目標年提前五年。

2030年目標。建成水運強國,我國水運發展水平總體進入世界前列。其中,全球航運服務網絡、中國特色國際航運中心、全流域黃金水道全面建成。全面建成與我國經貿地位相適應的高效海陸雙向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在傳統貿易國家 航運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的同時,以服務「一帶一路」沿線 國家為重點的全球航運服務網絡布局基本完成,水運在「一 帶一路」建設中的保障性、支撐性、引領性作用凸顯,水運 包容性發展理念不斷得到彰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 中國特色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部分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 水平邁入世界前列,著眼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 的航運資源配置能力顯著提升,並形成引領性。成為全球海 運治理體系的重要推動著,世界海運發展的中國解決方案不 斷得到認同,對世界水運業發展的貢獻度提升,有效支撐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2045年目標。水運強國總體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中,在全球航運服務網絡、中國特色國際航運中心、全流域黃金 水道建設等方面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大幅提升。完善的全 球航運物流服務網絡布局全面建成。中國特色國際航運中心全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現代航運服務業多項細分領域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成為全球海運治理體系的重要貢獻者,中國水運發展理念得到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認同,水運解決方案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採納。水運成為我國經貿發展、國家安全和大國外交戰略實施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關鍵支撐,進一步凸顯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先行官的角色定位,有力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實現。

水路交通發展新的戰略任務是:主要聚焦在設施裝備調整優化、服務功能拓展轉型、綠色智慧創新發展、國際影響全面提升等四大領域。考慮到戰略實施的重點方向和可能突破點,認為黃金水道、集疏運體系、航運中心、航運網絡、影響力提升等方面作為未來30年我國水運發展的重點戰略任務。

一是內河黃金水道打造。即補齊短板,以長江等高等級航道為重點,建設通江達海、幹支銜接的高標準航道網絡,推進船型標準化、清潔化和港口集約化、現代化,實現水陸有機銜接,打造全流域黃金水道。

二是集疏運體系構建。即以港口貨櫃鐵水聯運為重點的集疏運體系完善,重在強化銜接,形成發展合力,提高服務效率,支撐全程物流鏈整體效率提升。

三是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即以制度創新為突破點,打造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中國特色國際航運中心,有所為有所不為,以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增市場為主攻方向,中遠期形成全球競爭力和引領力。

四是全球航運服務網絡構建。即布局港口支點,完善航運網絡,強化增值服務,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近中期重點完善以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的全球航運服務網絡體系。

五是水運治理能力提升。即開放合作、貢獻智慧、共同發展,積極參與、主導國際海運規則、標準、規範制定,發出中國海運聲音,貢獻中國海運智慧,使得全球海運體系的中國因素凸顯,為世界海運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體現大國擔當。

相關焦點

  • 順應國家戰略需要 促進造船航運發展——論交通強國、海洋強國...
    船舶檢驗行業作為交通強國建設海事篇的重要一環,長期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的發展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國際前列」海事建設目標,以改革、創新、開放為動力,推動船舶檢驗行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著力服務人民、服務大局、著力建設人民滿意船檢,著力打造權責清晰、規範高效、監管有力、服務優質的船舶檢驗高質量發展體系,促進水上交通的本質安全,為交通強國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 重慶英才大會交通強國戰略高端人才發展論壇在重慶交通大學舉行
    智匯交大」重慶交通大學交通強國戰略高端人才發展論壇在學校雙福校區舉行。據了解,重慶英才大會由中共重慶市委、市政府主辦,是集思想交流、項目合作、人才對接於一體的國際化合作平臺和國際性招才引智盛會,致力為重慶高質量發展聚智匯力、聚勢賦能。作為專場活動之一,重慶交通大學交通強國戰略高端人才發展論壇以「交通強國·智匯交大」為主題,為交通相關領域的高端人才搭建學術交流與合作發展平臺,共話交通,共謀發展。
  • 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現狀及「雙循環」戰略下行業投資機會分析(圖)
    國內大循環離不開區域協調發展,加強綜合交通網絡建設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因此,雙循環戰略背景下,我國城市群及區域間互聯軌道交通建設仍有較大空間。一、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現狀分析(一)國家政策支持軌道交通行業發展軌道交通作為一種交通運輸方式,因其快速高效、低碳環保、安全穩定、運力強大等優點得到了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為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 「十四五」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百度Apollo全面落實智能交通戰略部署
    (「『十四五』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機遇與推進建議」專家研討會)在當今社會,伴隨著人工智慧行業的飛速發展,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進入全新階段,同時也為交通強國的建設帶來了新的戰略機遇(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王曉明)在研討會上,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科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王曉明表示,在建設交通強國的新戰略機遇下,我國智能交通發展具備四大優勢
  • 當代世界: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若干思考
    俄羅斯提出了《俄聯邦海洋學說》,公布了俄在「北極」和「南極」的政策,以及《俄聯邦海洋工作發展戰略》等。日本發布了《海洋白皮書》、《21 世紀海洋政策建議書》、《海洋政策大綱》和《海洋基本法》等。由於各國海洋戰略的調整,新世紀世界海洋出現了新的競爭形勢。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將「建設海洋強國」寫入黨的十八大文件,這是中國所採取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表明中國要參與海洋開發和競爭的積極願望和姿態。
  • 中國水運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水運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年,我國航運業發展相對平穩,水路客運量、貨運量規模均比**年有所提高;佔全國客貨運量比重近年來呈小幅下降態勢,反映出水運相對於公路、鐵路、民航等其他交通運輸方式而言,發展速度相對緩慢。
  • 胡鞍鋼:強國時代的強國「戰略集」
    在五中全會《公報》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一共出現了11個「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科技強國、交通強國、貿易強國、海洋強國,最終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些「強國」目標,引人注目,在「強起來」的新時代,如何理解和把握?
  • 重慶交通大學理事、校友相聚一堂 共商服務交通強國戰略機遇與發展
    ,專家代表相聚重慶,共同參加該校舉辦的「交通強國 智創未來 重慶交通大學理事會、校友會、基金會2019年度會議暨學校發展論壇」,共同見證理事會理事長、高級顧問及理事單位的聘任儀式,產學研合作籤約和研究院的揭牌儀式;以捐贈教育基金或交流互鑑的方式助力學校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助推該校立足行業優勢特色,深化創新驅動發展
  • 全民健身背景下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思考
    全民健身背景下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思考 發布時間:2017-05-22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梁慧傑 字體: 大 中 小
  • 王樹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推動人類文明融合、發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高等教育需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發揮智慧,為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為背景,分析高等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判新時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和變革路徑,闡述西安交通大學在這一過程中的發展理念與探索實踐,以期對中國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借鑑。
  • 交通強國路線圖劃定:涉大型民用飛機與重載列車等
    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 新華社圖 「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 我國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但由於部分核心技術欠缺、服務組織能力效率不夠高等因素,目前還不能說是交通強國。 9月19日,《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對外發布,明確提出到2020年,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通建設任務和「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各項任務,為交通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 江西奮力跑出交通強省建設「加速度」 打造世紀水運工程八大千億...
    劉奇指出,加快推進交通強省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運輸工作重要論述的重大舉措,是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的戰略定位,搶抓機遇加快推進交通強省建設,打造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讓人民群眾享有更便捷的交通運輸,獲得更有溫度、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運輸服務
  • 破除「SCI至上」背景下一流科技期刊發展的若干思考
    破除「SCI至上」背景下 一流科技期刊發展的若干思考本文通過分析該文件印發的背景、給科技期刊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提出科技期刊在破除論文「SCI至上」的背景下應注重擴大學術影響力,塑造良好的學術聲譽;回歸期刊出版本質,服務科學研究;開放辦刊,與國際接軌,建設一流科技期刊。
  • 戰略研究丨面向2035的新材料強國戰略
    近期,中國工程院幹勇院士科研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撰文,系統分析了國內外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趨勢以及存在的問題,梳理了國內外新材料產業政策,圍繞未來新材料發展戰略需求,提出了新材料強國戰略總體發展思路、強國特徵和發展目標。
  • 江西奮力跑出交通強省建設「加速度」打造世紀水運工程八大千億...
    1月6日,江西省委、省政府繼印發《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後,召開全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進一步明確總目標、任務書、路線圖和時間表,提出九大建設任務,著力打造一批能夠在全國領先、具有標誌性和引領性的重大工程項目,著重打造世紀水運工程、八大千億工程、萬億交通產業,高水平建設交通強省。
  • 抗疫背景下講好科學家故事的再思考
    由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主辦的「第二屆科學文化論壇:抗疫與科學文化建設」,特邀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任福君教授,就抗疫背景下如何講好科學家故事做報告。
  • 「雙循環」發展戰略下,中國支線航空的破局之路怎麼走?
    2020年11月18-19日,民航資源網主辦的2020民航趨勢論壇在鄭州舉辦,本次論壇以「育新機·開新局 疫情常態下中國民航的突圍之道與競爭力打造」為主題,邀請國內外民航業相關人士,共同探討疫情對航空業的中長期影響,思考行業格局戰略調整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航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 「網際網路+」高效物流 新科技促進物流新模式發展
    聚焦交通強國建設 共話物流新業態 2019全國商用車車聯網創新發展大會在京舉行(中國網直播訊) 10月31日,2019全國商用車車聯網創新發展大會暨本屆大會由中國交通報社、北京中交興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聚焦交通強國建設大背景下,貨運物流發展的新理念新路徑,交流推廣貨運物流業降本增效的新技術新模式。
  • 院士說丨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交通強國使通航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11月9日下午,首屆國際綠色航空科技(重慶)論壇正式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做了首場主題報告。在他看來,《交通強國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發布,使通航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而綠色環保通航是世界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 「5G+」戰略助推智慧地鐵建設發展——中國移動石家莊市軌道交通...
    「5G+」戰略助推智慧地鐵建設發展——中國移動石家莊市軌道交通發展論壇 2020-12-03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