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航空網站《空軍識別》(airrecognition)2020年7月13日報導,俄羅斯正繼續推進研製被稱為PAK DP的米格-41,這將是一種新型的遠程截擊機,延續蘇俄空軍專用截擊機悠久裝備史。
雖然現代先進戰鬥機的超視距空戰能力已經大幅提升,但對於國土遼闊的俄羅斯來說,專用截擊機仍能發揮重要作用,如米格-31「獵狐犬」截擊機可通過多機編隊戰術,使用數據鏈共享信息來有效彌補俄羅斯在北極和遠東偏遠地區地面防空網絡的缺失。
與各方面性能都必須均衡的戰鬥機相比,截擊機在設計上可以非常極端以滿足國土防空任務對飛機航程、載彈量和速度的獨特需求。如蘇聯時期問世的圖-128巨型截擊機、能飛到三馬赫的米格-25P「狐蝠」,以及可以在機腹半埋掛載四枚「不死鳥斯基」R-33遠程空空飛彈的米格-31。
蘇聯製造了500多架米格-31截擊機來取代米格-25,目前仍有200多架在俄羅斯空天軍服役。雖然米格-31正在接受米格-31BM升級,但該機仍將在本世紀30年代逐漸到壽,為延續蘇俄截擊機傳統,米格-31後繼機的研製也在近年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
該項目就是「未來遠程截擊機」(PAK DP),被俄羅斯人視為五代半或第六代戰鬥機,由著名的米格公司研製,公司編號米格-41。由於俄羅斯對該機的嚴格保密,目前尚無概念圖或詳細數據傳出,只知道米格-41的基本設計很可能源自米格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的「多用途截擊機」(MDP)。
MDP被設計為米格-31的後繼機,內部代號米格-701,工程代號「產品701」。該機採用無尾雙三角翼氣動布局,兩臺發動機被置於後機身上方的短艙內,短艙上置單垂尾。米格-701是一架尺寸相對較大的截擊機,長30-31米,翼展19米,最大起飛重量70噸,預計最大速度為2500公裡/小時,並能在17000米高度以2100公裡/小時的速度做超音速巡航,超音速航程7000公裡,亞音速航程11000 公裡,裝備KS-172超遠程空空飛彈。由於蘇聯的解體,造價高昂的米格-701最終沒有了下文。米格公司在1993年又推出了其超音速客機改型米格-701P,結果無人問津。
鑑於米格-701在氣動布局和系統上已經具有深入研究,並且該機的外形設計也有一定的隱身能力,因此被俄羅斯內外航空人士普遍認為該機很可能就是米格-41的設計基礎,以此來縮短研製時間,降低研製成本。
當然即便可能基於現成方案,米格-41在設計上仍會出現重大改動,具有三大奇葩之處。
俄羅斯著名試飛員科沃丘爾此前曾表示,米格-41將是一種能達到4.3馬赫(約5270公裡/小時)的截擊機。也就是說該機將繼承米格-25/31的高速傳統,並進一步發揚光大邁入超高音速領域。米格-41需要如此高速性能的原因當然是為了攔截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截擊機速度的增大不僅能大幅提高攔截彈初始動能,增大武器射程或末端機動性,也能讓米格-41在迎頭攔截失敗後還能獲得尾追截擊機會。
為了實現這種高速,米格-41需要配備單獨的渦扇發動機和超音速衝壓發動機,在3馬赫以下時使用渦扇,以上時使用衝壓推進。或者將兩者合二為一成為渦輪基聯合衝壓發動機,結構和重量上更為緊湊。因此米格-41的動力裝置必將與米格-701
截然不同,該機的渦輪發動機很可能會以蘇-57正在研發中的「產品30」為基礎。
除了飛得快之外,米格-41還將飛得高。米格公司執行長早在2017年就公開表示,米格-31後繼機將能在「太空邊緣」飛行,該機將配備反導雷射器,除了攔截飛彈外還能直接威脅敵方低軌道衛星和空天飛機。他還表示該機無人版本的研發也在考慮之中。
為了完成其核心截擊任務,米格-41將裝備研發中的「多用途遠程攔截飛彈系統」(MPKR DP),這也是一種頗為奇葩的超遠程空空飛彈。俄《消息報》今年5月首次報導了MPKR DP的研製進展,稱該彈正處於早期研究階段,除裝備米格-41外也將成為米格-31的未來武器。
MPKR DP主要被設計用於攔截高超音速武器,除了有數百公裡的極限射程外,為了提高攔截成功率,該彈將採用多枚子飛彈作為戰鬥部。也就是說MPKR DP是一種二級設計的超遠程空空飛彈,後半部分為火箭發動機及其燃料,前半部分是數枚空空飛彈。在實戰中,米格-41發現來襲高超音速武器後,將迎頭髮射MPKR DP攔截彈。飛彈在火箭發動機推進下加速到5馬赫以上的速度,接近到足夠距離後子飛彈被釋放,依靠自身引導頭鎖定目標,以「蜂群」戰術來提高攔截成功率。目前MPKR DP的可行子彈藥之一是為蘇-57研製的K-77M中距彈。除了攔截高超音速武器外,米格-41也能憑藉自身的超高音速能力和MPKR DP對數百公裡之外的地方高價值目標形成威脅,如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等。
總而言之,米格-41將是蘇俄截擊機高空高速遠程作戰思想的延續,血統非常純正。作者:阿姆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