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駐韓國記者 張玲):韓國國防部在30號正式公布了《國防白皮書》,在白皮書中韓方詳細披露了朝鮮軍隊的人員和武器裝備,並再度使用「朝鮮政權和軍隊是敵人」這類的表述。有關韓國《國防白皮書》的詳細情況,我們下面連線國際在線駐韓國記者張玲。
主持人:張玲,請先我們介紹一下白皮書的主要內容。
記者:好的。韓國《國防白皮書》是從1967年開始首次發布,今年是第19次發布。今年《國防白皮書》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詳細披露了朝鮮目前的軍力情況。白皮書說,朝鮮主要非對稱戰力的特殊戰部隊規模超過了20萬人,這比兩年前增加了兩萬人。韓方稱,朝鮮特殊戰兵力的任務是利用地下坑道等方式滲透到韓國的大後方,對目標物實施爆炸、暗殺和擾亂韓國國內秩序。白皮書還說,朝鮮當前的兵力為102萬陸軍、11萬空軍和6萬海軍,合計119萬。在裝備方面,共有4100輛戰車。此外還有8500門野炮、5100門火箭炮等。海軍方面擁有420艘戰鬥艦艇。空軍方面擁有820多架戰鬥機、30多架偵察機。朝鮮軍還擁有300多架直升機和770萬預備兵力。除此之外,朝鮮通過核設施的廢燃料棒共獲取40公斤的鈽元素,並擁2500至5000噸化學武器。白皮書還說,朝鮮的大部分戰爭物資都被儲存在地下坑道裡,至少可供使用2~3個月。主持人。
主持人:除了詳盡披露朝鮮方面的軍力情況,白皮書還有哪些內容?
記者:白皮書的另一個主要內容就是,韓國把朝鮮政權和軍隊稱為「敵人」,稱朝鮮給韓國的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國防白皮書》中明確寫著:「朝鮮不斷開發並增強大規模常規軍事力量及核武器、飛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正通過天安艦攻擊和延坪島炮擊等連續的武力挑釁嚴重威脅韓國的國家安全。」
1995年,韓國首次在《國防白皮書》中對朝鮮使用「主要敵人」一詞。2004年,時任總統盧武鉉推行「陽光政策」,將「主要敵人」改為「直接軍事威脅」、「現實的朝鮮軍事威脅」等表述。人們注意到這次韓國《國防白皮書》,沒有使用「主敵」,也就是「主要敵人」一詞來稱呼朝鮮,國防部官員此前曾表示,這主要是為避免可能會帶來的爭議,還考慮到國防白皮書是對外公布的政府文件。不過,韓國國防部官員今天表示,雖然沒有使用「主要敵人」這一稱呼,但並不意味著韓國對朝鮮的立場是有所軟化的。主持人。
主持人:那麼,目前韓國國內輿論和朝鮮方面對這一國防白皮書都有哪些反應?
記者:韓國媒體主要是引用《國防白皮書》的內容來分析來自朝鮮的軍事威脅和評價韓國軍方的應對態勢。也有韓國有輿論指出,把朝鮮政權和軍隊稱為敵人,意味著韓朝間的關係至少倒退了十年。 韓國《朝鮮日報》29號的社論比較好戰,社論說,無論國防白皮書的表述發生什麼變化,朝鮮政權的本質都沒有改變。社論還說,重要的是付諸於行動,而不是光說。要讓朝鮮認識到韓國國防白皮書不是一紙空文,而是蘊含著韓國的意志。
在朝鮮方面,前兩天白皮書的部分內容被媒體披露後,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屬下的對韓宣傳媒體「我們民族」29號駁斥說,韓國把朝鮮政權和朝鮮軍隊稱作是韓國的「敵人」,「這是韓國對同一民族的朝鮮公然進行的宣戰煽動,是發起北侵戰爭挑釁的前奏」。「這意味了韓國再次把朝鮮看做主要敵人,是在公然向朝鮮宣戰」。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感謝張玲的報導。
(國際在線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