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 CRISPR 剪切冠狀病毒基因組;通用「熊貓血」問世

2020-11-26 騰訊網

科學家用 CRISPR 剪切冠狀病毒基因組

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 CRISPR- cas13 的策略——PAC-MAN(Prophylactic Antiviral CRISPR in huMAN cells,人類細胞中的預防性抗病毒 CRISPR),用於有效降解人肺上皮細胞中的 SARS-CoV-2 序列和活的甲型流感病毒(IAV)基因組,從而實現有效的病毒抑制。

通用「熊貓血」問世

浙江大學研究團隊通過細胞膜錨定分子在紅細胞表面構建三維凝膠網絡,實現了「通用熊貓血」的人工構建和安全輸血,首次成功地將工程化 RhD 陽性 RBC 成功地輸給 RhD 陰性受體(小鼠及兔)而無免疫原性。

科學家終於「找到」了銀河系邊界

英國科學家模擬了銀河系及其附近大型星系的暗物質暈,模型顯示,位於銀河系邊緣的小星系的視向速度會顯著下降。隨後的望遠鏡觀測發現,在距離銀河系中心約 95 萬光年外出現了類似的速度下降的情況,從而推測這可能是銀河系的邊緣,即銀河系的直徑約為 190 萬光年。

世界最薄二維半導體材料

臺積電聯手臺灣交通大學成功研製出一種全球最薄、厚度只有 0.7 納米的基於氮化硼的超薄二維半導體絕緣材料,半導體製造企業可望借這種材料進一步開發出 2 納米甚至 1 納米製程的晶片。

受章魚啟發的軟體機器人

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通過借鑑傳統機器人技術的特性,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軟體機器人,可任意改變形狀,設計靈感源於章魚。機器人由柔軟織物材質的管道和滾筒模塊組合而成,管道裡充滿空氣。使用者只需操控配套的小型發動機,就可讓機器人改變形狀。

人類基因多樣性的最全面分析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對世界各地 929 個人類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分析,提供了迄今為止人類基因多樣性的最全面的分析,揭示出了大量以前未被描述的人類遺傳變異,對人類的進化史提供了新見解,表明了人類的祖先在世界各地多樣化、遷移和混合的複雜過程。

新型量子中繼器發布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布新型量子中繼器,用一個可以捕獲、存儲和糾纏量子信息比特的原型量子節點來校正信號丟失。這項研究填補了通向實用量子網際網路的缺失環節,也是長距離量子網絡發展的重要一步。

機器學習鑑別早期肺癌患者

史丹福大學優化了一種現有的評估循環腫瘤 DNA(ctDNA)的測序方法,將其結合改進後的一種機器學習方法。這一方法利用人工智慧與優化的測序方法,可以檢測血樣中的腫瘤源性DNA(即液體活檢),未來將有助於增加高危人群的篩查率。

科學家繪製出全球首張完整的人類細胞圖譜

浙大研究團隊通過對 50 多萬個單細胞的 RNA 測序,繪製出全球首張完整的人體單細胞基因表達及細胞類型圖譜。該圖譜跨越了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人體 8 大系統,有望幫助我們理解這些細胞的功能以及影響細胞活動的因素。

亞納秒信息寫入速度的超快原型存儲器

中國科大李曉光團隊基於鐵電隧道結量子隧穿效應,實現了具有亞納秒阻變的超快存儲器原型,可用於構建存算一體人工神經網絡。該原型存儲器信息寫入速度快至 600ps,即使在極端高溫(225℃)環境下仍能進行信息寫入,可實現高溫緊急情況備用。該存儲器還由於鐵電隧穿層中疇的可連續翻轉特性能實現電阻的連續調節,而且這一憶阻特性可用於構建超快的人工突觸器件。

管軼團隊:馬來亞穿山甲攜帶新冠相關病毒,但不足以證明是中間宿主

在最新一項發表於《自然》的研究中,管軼研究團隊從走私到中國的少數穿山甲中,檢測到與新冠病毒具有較近親緣關係的冠狀病毒。他們分別來自3批的9隻穿山甲中,檢測到了SARS-CoV-2的近緣冠狀病毒。這些病毒與新冠病毒的序列相似性約為85%~92%,不足以說明穿山甲是直接當前新冠病毒暴發的中間宿主。但研究結果也表明,穿山甲是除蝙蝠外冠狀病毒的第二個哺乳動物宿主,並將進一步研究穿山甲對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出現的影響。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焦點

  • 浙大團隊研製出「通用熊貓血」
    浙江大學團隊通過細胞膜錨定分子在紅細胞表面構建三維凝膠網絡,實現了「通用熊貓血」的人工構建和安全輸血。
  • 「通用熊貓血」,是如何做到的?
    通過五年的研究,該研究團隊成功給紅細胞穿上了一件特殊的"外套",使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一致的情況下也能進行輸血,實現了"通用熊貓血"的人工構建和安全輸血。 如果此項技術能夠成功在臨床應用,那麼特殊血型血液儲備不足的現狀將成為歷史,身懷稀有"熊貓血"的患者也不會再因為一血難求而身陷危機。
  • 微納機器人、「通用熊貓血」、化溼敗毒顆粒、隕石坑,這些科技熱詞...
    微納機器人、「通用熊貓血」、化溼敗毒顆粒、隕石坑,這些科技熱詞你了解幾個?科學家在小鼠研究模型上首獲成功糖尿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由於胰島β細胞功能失常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許多患者需要終生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能否利用自身的成體幹細胞,在體外造一個「人工胰島」?科學家在小鼠研究模型上首次獲得了成功。
  • 人造「通用熊貓血」前景可觀?仍需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驗證
    RhD陰性血被稱為「熊貓血」,因在人群中罕見,血源短缺而成為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大難題。「熊貓血」患者在進行緊急手術或大量失血時,因血庫無相應血源而導致性命不保的報導屢見不鮮。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浙江大學團隊展開了相關研究,並在近日成功研製出「通用熊貓血」。那麼,人類的血型是由什麼決定?「通用熊貓血」何時能夠應用於臨床?
  • Molecular Cell:青年華裔科學家盧冠達另闢蹊徑,利用CRISPR進行基因組篩選
    為此盧冠達博士研究組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近期他們利用改進的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開發出一種篩選針對特定疾病基因的新方法。這一研究成果在線公布在Molecular Cell雜誌上。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由Cas9的DNA切割酶和識別基因組特定序列的嚮導RNA鏈組成。科學家們可以利用這一過程,在活的動物基因組中進行靶向突變,刪除或插入新的基因。
  • Nat.Biotechnol|能靶向冠狀病毒RNA的新型CRISPR工具問世
    圖片來源:紐約基因組中心基於CRISPR的遺傳篩選已幫助科學家鑑定了鐮狀細胞貧血,癌症免疫療法,肺癌轉移以及許多其他疾病的關鍵基因。但是,這些基因篩選的範圍有限:它們只能編輯或靶向DNA。對於人類基因組的許多區域,靶向DNA可能無效,而其他生物(例如冠狀病毒或流感之類的RNA病毒)也無法通過現有的DNA靶向CRISPR篩選完全靶向。
  • ...利用新型CRISPR/Cas13靶向冠狀病毒SARS-CoV-2等RNA病毒
    2020年3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基於CRISPR的遺傳篩選已幫助科學家們鑑定出在鐮狀細胞性貧血、癌症免疫療法、肺癌轉移和許多其他疾病中起關鍵作用的基因。但是,這些基因篩選的範圍是有限的:它們只能編輯或靶向DNA。
  • 科學家以光為媒介用CRISPR手術刀精準切割DNA 觀察到超高速DNA修復
    近年來,強大的CRISPR工具使科學家能夠很容易地改變或「編輯」DNA序列和改變基因功能,以加快基因相關條件的研究步伐。 CRISPR根據細菌中天然存在的基因編輯系統改造而成,它使用稱為RNA的遺傳物質的小序列作為一種指導,被編碼為與細胞內特定的基因組DNA序列匹配並結合。 CRISPR分子還包含一種稱為Cas9的酶,該酶可作為手術刀切除DNA序列。
  • 熊貓血是什麼血型 熊貓血為什麼叫熊貓血
    一般來說,人們的血液主要分為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以及RH陰性血。基本上,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都是這幾個血型,在電視劇《杉杉來了》裡薛杉杉也是因為熊貓血而被大公司錄用的。那麼,熊貓血為什麼叫熊貓血?到底是什麼血型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什麼是熊貓血 熊貓血可以獻血嗎
    「熊貓血」也可自由獻血了  因為珍貴,歷來「熊貓血」都採用隨叫隨到的獻血方式,但是遇到緊急的搶救,由於檢驗血液需要時間,有時會耽誤搶救。為此,廣西血液中心引進了「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技術,可使「熊貓血」保存期長達10年之久,從而有效解決「熊貓血」血型患者的急救輸血問題。
  • 熊貓血是什麼血型?
    熊貓血  熊貓血又叫RH陰性血,是指RH陰型血,非常稀有的血型,因為極其罕見,被稱為「熊貓血」。Rh陰性血是Rh陰性血型的俗稱,人類紅細胞血型由多達二十多種的血型系統組成,ABO和Rh血型是與人類輸血關係最為密切的兩個血型系統。
  • 你知道什麼是熊貓血嗎 熊貓血是哪種血型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熊貓血」這個詞,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血型是A型、B型、O型或者AB型,那這個熊貓血是什麼血型呢?人為什麼會有「熊貓血」呢?  什麼是熊貓血?  熊貓血又叫RH陰性血,是指RH陰型血,非常稀有的血型,因為極其罕見,被稱為「熊貓血」。Rh陰性血是Rh陰性血型的俗稱,人類紅細胞血型由多達二十多種的血型系統組成,ABO和Rh血型是與人類輸血關係最為密切的兩個血型系統。
  • 什麼是熊貓血?熊貓血能生二胎嗎?
    大家好,我是一位熊貓血媽媽,目前懷二胎19個周。先說說什麼是熊貓血吧,熊貓血也叫做RH陰性血型,在我們國家,99%的人都是 Rh陽性血, Rh 陰性血的人大約只佔了 1%,因為比較稀有,所以Rh 陰性血也被形象地稱為熊貓血。
  • 為什麼會有熊貓血 熊貓血是怎麼形成的
    為什麼會有熊貓血,熊貓血是怎麼形成的,有些人並不了解為何會有熊貓血的存在,下面通過舉例子來說明。  兄弟姐妹們一共5人,抽血檢查結果:其中兩位為A型血,另外兩位為AB型血,只有最小的妹妹是RH陰性B型血。  熊貓血是怎麼形成的?
  • 這個CRISPR新系統無需剪切黏貼就能植入新DNA序列
    當細菌遇到一種叫做噬菌體的掠食性病毒時,它們就會利用像Cas9這樣的酶來剪切病毒的DNA片段並將其儲存在自己體內。這有點像是一張「通緝令」海報,它能讓細菌很容易地識別出並對抗病毒--如果它們再次相遇的話。在過去幾年裡,科學家們發現了如何利用這種技術在其他生物體的細胞中進行DNA剪切粘貼編輯。
  • 什麼是熊貓血?熊貓血有什麼特徵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熊貓血」這個詞,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血型是A型、B型、O型或者AB型,那這個「熊貓血」是什麼血型呢?熊貓血的特徵有哪些?  所謂的「熊貓血」它是指人體一種血型——Rh陰性血,這種血型的存在在我國比例很小,因為它的這種稀有性故被稱為「熊貓血」。其實在我們人體的血液中,除了我們熟悉的ABO血型系統還有很多血型系統,其中就有Rh血型系統。
  • 用CRISPR技術殺死新冠病毒?《細胞》刊登斯坦福亓磊團隊最新研究
    這裡用到的酶是Cas13d,當嚮導RNA鎖定到新冠病毒基因組的特定片段,這把基因魔剪就開始切碎病毒RNA。因此,PAC-MAN可以同時起到兩種作用,「一是減少人體細胞內病毒基因組的濃度,二是阻止病毒蛋白的生產。」亓磊教授說。 把冠狀病毒一網打盡? 研究作者在論文中表示,目前看來新冠病毒主要影響呼吸道,因此他們以人的肺上皮細胞進行實驗,初步檢驗了PAC-MAN的可行性。
  • 從植物單細胞基因組到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
    原創 Cell Press CellPress細胞科學 收錄於話題#細胞出版社Trends綜述30個作為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的權威綜述月刊,Trends系列旨在為科學家們提供具有權威性且易於理解的科研趨勢。
  • 不是熊貓血!
    起源:(資料來源於網絡) 被稱為「熊貓血」Rh陰性血,根據文化考古、人種分布、生理進化和分子鐘學說推測,可能是遠古時代「大西洲」人的血型,他們和廣大克羅馬農人的進化路線不一樣,是直接從北非進入到西歐的尼安德特人,迅速佔領了大西洲,並且突飛猛進地建立了第一個史前文明,也許由於一萬多年前冰河期結束時的一場大洪水,把他們的文明徹底毀滅了
  • ...急需「熊貓血」追蹤:10人已「擼袖」獻血!「熊貓血」為啥不能...
    男子受重傷急需「熊貓血」追蹤:10人已「擼袖」獻血!「熊貓血」為啥不能提前儲備?「熊貓血」為什麼不提前儲備?急需「熊貓血」一事引起了市民的關注,不少市民表示:「『熊貓血』這麼稀有,為什麼不提前儲備呢?」對此, 內蒙古血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因稀有血型人群比較少,且血液的普通保存期為30天,平常儲備怕會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