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徽首本區級科幻畫教材出爐
安徽首本由轄區自主編寫的區級教材《青少年科幻畫》正式發布,記者今天上午獲悉,該教材將從今年秋季開始,在其「誕生地」合肥蜀山區中小學、幼兒園進行推廣,並納入課堂教學中:駕駛著植物能源環保車遨遊水陸空,帶著能拍照而且GPS定位的智能手錶就不怕迷路了,要想和小動物們說話可以帶著動物語言轉化盒……書中的奇思妙想將帶領小朋友們開啟科幻之旅。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區級科幻畫教材為全省首本。
教材編寫歷時兩年多
記者了解到,這本區級科幻畫教材編寫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用時超過兩年,值得一提的是,其內容也都是由孩子們自己創作並在歷次全國、省、市科幻畫大賽中的參賽作品。
將平時運動產生的能量用儀器收集起來轉化為電能;製作一種360智能型人體殺毒軟體,對人體病毒進行查殺,可以預防早期的人類疾病……這本科幻畫教材告訴你怎樣製作這樣的超出常人想像的儀器。「教材作品精選了全區中小學生在全國省市科幻畫大賽中的作品。」蜀山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編寫過程花了兩年多的時間。
打開剛剛出爐的全省首本科幻畫教材,記者發現,光滑的銅版紙張上印滿妙趣橫生的科幻畫,整本教材有120多頁,收錄著上百張科幻畫。「我們在編制首本科幻畫教材時,對孩子們平時的科學繪畫作品進行提煉,將零散的創意整合成一本書,並給予孩子們一定的引導,達到普及科學的目的。」該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問題入手,啟發想像
教材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創意指導」,下篇為「作品賞析」,在每一個篇幅裡就本節內容給予了相關的實踐活動建議,讓學習形式多元化,讓學習空間社會化,讓學習思想人文化。
其中「創意指導」分16個篇章,在每個篇幅裡都就某個領域和某個問題的歷史、現狀、未來的方向做了初探,並就解決這些問題做了一些策略上的提示,同時融入了相關的紀錄片與影視資源介紹,師生可以利用這些索引進行拓展閱讀。
比如在第一章宇宙探索中不僅對宇宙的概念和未來發展進行了科學知識普及,還對未來宇宙的狀況進行了探索,圖文並茂。
「作品賞析」不僅收錄了上百篇孩子們對美好未來的展望和表現的科幻畫,還有輔導教師就學生作品從創意和表現兩個方面進行評價,讓學生們領會作品創作內涵、意義以及構圖的特色。
「這本科幻畫在選取素材的時候,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從問題著手,比如癱瘓在床的人如果給他們穿上一種特別的衣服,能否讓他們減輕痛苦還能行走;情景再現機將人腦的回憶儲存起來,不致遺忘等等,從現實世界中種種不如意開始,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去破解這些難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
自編特色教材熱風起
據了解,首本科幻畫教材將在今年秋天與學生見面,該區各校將結合實際,將其納入課堂教學中。
自編教材更能結合實際,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慾望。該本科幻畫教材均是對前沿科學問題進行探討,比如綠色生態社區、多功能綠色環保節能屋、時空穿梭機、海底智能低碳生態城市、智能路燈等等。為了能更好地使用首本科幻畫教材,掌握新教材的教學方法,該教材推廣學校的老師將被統一組織起來進行培訓。
目前,合肥不少學校都有自己編寫的校本教材,如華府駿苑小學的生存體驗,稻香村小學的傳統經典誦讀等,但都僅限於各自學校使用。「編寫區本教材是一次新的嘗試,它既是教材建設的自身發展需要,也是對學校課程的充實、豐富。」採訪中,蜀山區教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編寫這本貼近學生學習實際的區本教材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豐厚精神食糧,也是學生美術課程學習的一個補充,旨在開闢途徑,培養學生美育的情感,拓展美術文化知識,同時為學生自小打下創新精神與美術創作的底色,發揮美術學科對學生美育的滋養、薰陶功能。
據悉,目前第二本區級校園科技動手做教材的編寫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力爭與學生早日見面。(李京鵬 蔡竹平 劉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