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說大腦中海馬體也參與情緒調節

2021-01-13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加拿大一項新研究說,大腦中負責學習和記憶的海馬體也參與情緒調節,這個發現可能為治療上癮、焦慮和抑鬱等精神障礙提供新思路。

長久以來,研究人員主要關注海馬體在記憶和認知中所起的作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學術刊物《當代生物學》上發表的報告說,海馬體中名為CA1和CA3的兩塊區域也參與情緒調節。

研究人員用小鼠進行了實驗,它們被置於「接近-迴避型」衝突場景中。這是心理學上用來測試情緒調節機制的一個方法,用人類生活經驗打比方就是:一個人正想走進他最喜歡的餐館吃飯,突然看見他很討厭的一個人在裡面,這時候是進去還是走開呢?

本次研究發現,在暫時抑制小鼠海馬體中CA1區域的活性後,小鼠會傾向於選擇迴避行為;而抑制CA3區域的活性,小鼠會更傾向於選擇接近行為。

由於上癮可能與接近行為的調節機制相關,而焦慮和抑鬱則可能與迴避行為的調節機制相關,研究人員認為,相關發現可能為治療上癮、焦慮和抑鬱等一系列精神障礙提供新思路。(完)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健康腸道菌群對於大腦健康很重要,調節大腦功能與情緒
    過去很多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大腦一些疾病存在可能的關聯,比如老年痴呆症,並且發現主要通過腦腸軸來實現調控,因為腸道擁有人體第二多的神經細胞。最近,巴斯德研究所、CNRS和Inserm的一個科學家聯盟發現,慢性壓力引起的腸道菌群變化可以導致類似抑鬱的行為,特別是通過導致血液和大腦中的脂質代謝物(內源性大麻素)減少而引起的。
  • 研究新發現!刺激大腦海馬體的不同部位可以增強或控制記憶
    現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拉米雷斯和一組合作者向我們展示了,如果你知道應該刺激海馬體的哪個區域,那麼記憶是多麼的柔韌——有一天,這將為那些被特別令人不安的記憶困擾的人提供個性化的治療。
  • 最新研究:海馬體在人類時空思維方式中的作用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與情景記憶相關的時空映射植根於大腦的特定區域:海馬體。海馬體,英語:Hippocampus,是人腦中的重要部分。海馬體成對出現,分別位於左右腦半球。它是組成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位於大腦皮質下方,擔當著關於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海馬體名字來源於這個部位的彎曲形狀貌似海馬。
  • 大腦中顳葉和海馬體的作用是什麼?
    人類的大腦中,與記憶有關的部分是顳葉,海馬體和間腦。
  • 【Science】MIT研究長期記憶神經迴路,海馬體和新皮層記憶同時產生
    當我們拜訪一個朋友或去海灘時,大腦會在一個叫做海馬體的部分存儲短期的記憶。一段名為海馬腦部的經驗的短暫記憶。這些記憶之後會被「鞏固」——即轉移到大腦的另一部分進行長期存儲。一項最新的針對基於這一過程的神經迴路的MIT 研究首次揭示出,記憶是在海馬體和大腦皮層中的長期儲存區同時形成的。
  • 大腦免疫系統如何影響你的情緒和記憶
    有一個簡單的聯繫:這些大腦問題的特徵是神經元損傷和死亡。小膠質細胞參與神經元的修復,並保持它們的活力。考慮到這一點,小神經膠質細胞和我們的想法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清晰。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是大腦線路的反映。這種連接的核心是受小膠質細胞影響的神經元。因此,擁有健康的小神經膠質對於健康的認知是至關重要的。但這些細胞的問題是:它們經常喜怒無常。
  • 大腦的終極秘密:海馬體對人體的重要性
    大家好,我叫琦君,今天我們聊聊神奇的大腦!我們都知道大腦的不同部分有著不同的功能,比如聽、說、讀、寫在大腦的分布就各不區域,那我們經常說的記憶力是由哪部分掌管的呢,這個掌管我們人類記憶力的東西就叫海馬體。
  • 海馬體怎麼樣學習?大腦靠「回放」做決策
    近日發表在《科學》上的一篇報告提醒了海馬體是如何學習,並將某些閱歷銜接到記憶中的。研討人員發現,在特定的行為後,海馬領會不時反覆這種行為,直到其被內化。他們還報告了海馬體如何追蹤人們大腦的決策中心來記住過去的選擇。  以往研討標明,齧齒動物的海馬領會在睡眠或休息期間回放過去的閱歷。
  • 閱讀分享|光線參與調節海馬體功能和空間記憶
    那麼,光線是如何影響大腦從而影響認知表現的呢?美國密西根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昏暗光線不僅影響了認知表現,還對海馬體功能可塑性(hippocampal structural plasticity)造成危害。
  • 精油為什麼能影響情緒,用科學解釋給你聽!
    為什麼說情緒影響健康?又為什麼說精油會影響情緒?這些疑問可能一直縈繞在你的腦海。很多芳療書籍中會涉及到精油與大腦邊緣系統相關話題,但大多是浮光掠影,這篇算是比較系統介紹邊緣系統及精油作用的為數不多的文章之一,介紹給大家。
  • 大腦記憶或許來自於海馬體的腦電波振蕩,科學家發現一種奇特波動
    宇宙是人類科學研究中最複雜的一類,那麼有沒有比研究宇宙更複雜的科學項目呢?答案是肯定的,大腦的科學研究就遠遠比宇宙研究更加複雜,因為科學家至今都無法解讀很多大腦的秘密,而相對於宇宙科學來說,科學家起碼能夠揭示很多宇宙基礎物理現象。
  • 大腦簡史(3)-大腦的結構
    前兩篇文章,筆者和大家簡短的介紹了一下大腦歷史上的大事件和研究大腦的常用手段,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大腦的結構,也就是說
  • 從最根本上講述抑鬱症成因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
    大家都知道情緒天生就是波動的,人在一生中情緒都會經歷起起伏伏,但有時情緒的變化帶來的影響可能是長久有害的,它會損害人們正常工作的能力,或者是保持重要關係的能力。很多身患抑鬱症的人們同時也患有焦慮症,神經成像研究表明當患有抑鬱症時很多調節情緒的大腦神經網絡失調,位於大腦深處的杏仁核會處理大腦接到高度顯著的刺激,例如受到獎勵或是潛在威脅等,當人們抑鬱時杏仁核過度活躍對負面事件反應過度,杏仁核進而連接大腦的其它區域,這些區域訓練人們對情感刺激的生理和行為反應,這些區域包括內側前額葉皮質、腦內阿肯柏氏核、海馬體和腦島,海馬體和額葉皮質主要負責記憶的生成
  • 聚焦神經元重要研究 解讀大腦奧秘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4月20日的Science期刊上。正如這些研究人員所指出的那樣,哺乳動物新皮質是自然界中最複雜的組裝物之一---它是大腦皮質的一部分,並且在認知和處理來自感官的信息中起著重要作用。新皮質的發育同樣也是比較複雜的,這是因為它在神經元層中發育。
  • 海馬體在學習過程中的新作用,不僅僅只是輔助記憶
    父母如何知道將一天中的時間與孩子的興奮程度聯繫起來,以確定就寢時間是否成功?就像鈴響時巴甫洛夫的狗流涎一樣,人們通過在周圍環境和發生的事情之間建立聯繫,學會識別有毒植物或防止幼兒疲憊的淚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人類大腦活動的模式,發現海馬體(這對記憶至關重要的大腦區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聯想方面的作用是未知的。
  • 腦科學日報:致命性腦癌中最致命的細胞;STAT3有助調節情緒
    閱讀連結:3,Mol Psych:研究揭示STAT3有助於調節情緒來源:細胞在《Molecular Psychiatry》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由神經生理學和神經藥理學部的Daniela Pollak領導的MedUni Vienna研究人員表明,STAT3作為一種控制情緒反應的分子,在傳遞5-羥色胺相關信號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
  • 首次發現人類大腦海馬體在短時間尺度上對時間信息敏感
    對記憶編碼的方式涉及到許多信息,科學家們已經研究了其中大部分是如何工作的。但是有一個維度仍未得到解決:時間。 最近,一項來自多倫多大學的新研究是理解長期記憶形成時大腦如何編碼時間的重要一步。該研究由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UTSC)心理學系的一組研究人員完成,是第一個發現人類海馬體在短時間尺度上對時間信息敏感的研究。
  • 大腦情緒控制系統——邊緣系統
    邊緣系統在情緒反應中起重要作用,同時也在學習、記憶、行為中起關鍵作用。邊緣系統命名來源大腦邊緣系統最早是由美國神經學家Paul D. MacLean提出並命名的。邊緣系統也叫古哺乳動物腦,是Paul提出的三重腦模型的「一重腦」。另外「兩重腦」分別是爬行動物腦、新哺乳動物腦(或叫新皮層)。
  • Nature:大腦中控制社交記憶的區域同時引發攻擊性行為
    2018年12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哥倫比亞科學家已經確定了一個可以幫助機體做出什麼時候攻擊入侵者以及何時接受入侵者的決定的大腦區域。這個大腦區域稱CA2,是海馬體的一部分。海馬體是一個更大的腦結構,此前相關研究表明海馬體對於機體感受其它人,地方,事物和事件的記憶至關重要。
  • 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變笨、記憶下降如何恢復?
    抑鬱症患者大腦結構形態學的顯著變化出現在海馬體、杏仁核、前額葉皮層等區域,大腦皮層的表面積和厚度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且皮下各結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和膨脹,這些結構都與情緒調節以及記憶等功能相關。 1.海馬體 海馬體是邊緣系統中的一個重要腦區,在情感記憶的儲存、固化以及學習等認知功能中發揮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