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首次發現珍稀劇毒蛇——白頭蝰蛇

2021-01-13 騰訊網

漢中首次發現珍稀劇毒蛇——白頭蝰蛇

據了解

白頭蝰蛇是世界爬蟲界公認

最令人頭疼的毒蛇之一

是我國現存27種毒蛇中最致命的一種

世界罕見

1998年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列為極危種

2004年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

列為易危動物

它屬於蝰科中的原始類群

只有單屬獨種

在研究管牙類毒蛇的起源與演化上

佔有重要的位置

它以極少的數量分布於

我國中西部海拔1300米林區

棲息於巖石洞穴

來源:漢中視聽

編輯:雲鋒 審核:宋瑞禮

識別圖片,愛心助農

相關焦點

  • 蛇頭白色,劇毒,世界罕見!陝西漢中米倉山發現古老珍稀白頭蝰蛇
    近日在漢中西鄉的陝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蛇類中古老且珍稀的物種白頭蝰蛇活體日前,西鄉縣大河鎮河西村村民偶然發現一條奇怪的大蛇立即向陝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報告經過工作人員實地查看論證該蛇為白頭蝰毒蛇,全長約30釐米背部呈黑褐色並有朱紅色橫斑
  • 米倉山發現一條約30釐米白頭蝰蛇,是一種古老珍稀毒蛇,至今未能人工養殖
    近日在陝西漢中西鄉縣的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一條長約30釐米奇特蛇類,蛇頭白色呈箭頭三角形,經確認是一條白頭蝰蛇,是保護區首次發現白頭蝰蛇活體。    據介紹:白頭蝰蛇的外形比較獨特,全長約30釐米,背部呈黑褐色並有朱紅色橫斑,而蛇的頭部非常明顯,頭部是白色,且形狀呈箭頭三角形,是大多數毒蛇的一種特徵。這是一條古老珍稀且又劇毒白頭蝰蛇,當被發現時,白頭蝰蛇爬行迅速,一直在逃離,最終確認這條毒蛇周身完好活動自如,隨後被放歸發現地。
  • 白頭蝰蛇堪稱世界最毒蛇 「一碰斃命」數秒間血液凝固
    ,昨日首次在湖北宜昌境內大老嶺自然保護區現身。白頭蝰蛇,顧名思義,它的頭為白色,但讓它出名的不是顏色,而是他 的威力,這種有著三角形頭型的蛇,被專家稱為「一碰斃命」,為目前世界上尚存的罕見最毒蛇種。昨日,大老嶺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舉報:有人前不久在大老嶺海拔1680米的高山上發現一條罕見蛇,經相關動物學家鑑定:這條蛇名叫白頭蝰,屬於巨毒蛇類,目前屬於世界上瀕臨物種,在宜昌境內首次發現。
  • 瑞金:救助一條國家易危物種動物—白頭緬蝰蛇
    瑞金:救助一條國家易危物種動物—白頭緬蝰蛇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葉青報導:4月10日上午,瑞金市森林公安局在九堡鎮救助並放生一隻國家瀕危物種動物白頭緬蝰蛇。  當天上午10時許,該局民警接九堡鎮一群眾報案稱,他們在九堡鎮山塘村玩耍時發現路邊有一條小蛇,這條小蛇跟其他蛇不一樣,有很明顯的區別。其體型小,頭部是白色的,身體背部黑褐色,還帶有一條條的紅色橫斑,發現後,他們認為這種蛇是國家稀有保護動物,於是將其捕捉放在一空的礦泉水瓶子裡,在瓶身上鑽了很多小孔,防止小蛇窒息死亡。  隨後,林業局野保部門前往九堡鎮。
  • 西鄉首次發現致命毒蛇活體!以劇毒和絕食而聞名
    最近在漢中西鄉的陝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了下面這個傢伙▼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面環山,由於近期氣候炎熱,白頭蝰蛇可能在尋找納涼之地時「誤闖入」人們活動的區域,目前,該蛇已被放歸自然。
  • 陝西一地首次發現致命毒蛇活體!以劇毒和絕食而聞名
    最近在漢中西鄉的陝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了下面這個傢伙▼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
  • 白頭蝰蛇現身十堰 系我國境內27種毒蛇之一
    【白頭蝰蛇現身】昨日,十堰市茅箭區農村發現一條瀕危白頭蝰蛇,一口將一條大狗咬死。昨日,十堰市茅箭區賽武當附近,農民張某帶著自己的虎斑紋狗到野外看護莊稼,狗狗跑在前面,突然怪叫起來,張某跑過去一看,發現一條兩尺多長的蛇纏在狗的左後腳上,咬著狗的腿不放。張某趕緊撿起一根樹棍將蛇挑開。
  • 惠東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攝像愛好者拍攝) 白頭䴉鸛,又名彩鸛,全球已面臨瀕危珍稀鳥類,日前,有攝像愛好者在我縣黃埠白沙村拍攝到這一珍稀鳥類,讓人非常驚喜。
  • 鼎湖山發現廣東最珍稀四種毒蛇之一越南烙鐵頭蛇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潘粵華 通訊員/歐陽學軍 範宗驥)昨日,記者從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工作人員近日在保護區核心區開展動物監測過程中,發現一條近40釐米長的毒蛇越南烙鐵頭蛇,它是廣東省最珍稀的四種毒蛇之一。經確認,此為鼎湖山自然保護區爬行類分布新記錄。
  • 天台路邊驚現瀕危劇毒白頭蝰!毒性堪比五步蛇
    @水南就是水南 :大晚上看到這樣的蛇,魂都要嚇沒了。☞ 延伸閱讀喜馬拉雅白頭蝰,即廣義白頭蝰,劇毒但並不是無藥可救的,是中國27種毒蛇之一,毒性是神經毒,在人體內會引致痛苦、腫脹、高血壓、反胃、腹痛、睏倦、四肢麻痺等。吃鼠,對農業有益,國家三有動物名錄動物。
  • 博旅晚安圖合輯 | 神秘蛇的專場
    綠瘦蛇是一種樹棲蛇類,長相酷似滕條,不過它因為翠綠色的體色經常被當成劇毒的竹葉青。星期二的晚安圖是付若金老師在廣東拍攝的卡氏白頭蝰。
  • 鱷魚襲擊蝰蛇,只要咬住蛇頭,毒蛇再毒都奈何不了鱷魚!
    在動物世界,弱肉強食是基本法則,而在爬行動物中,也經常是大的爬行動物吞食小的爬行動物,特別是鱷魚與蛇之爭,不是大鱷魚吞食小蛇,就是大蛇吞食小鱷魚,在鱷魚眼裡,蛇只有大小之分,沒有毒不毒的。這次就拍攝(拍攝時間不詳)到一鱷魚襲擊捕食一條劇毒蛇——蝰蛇!
  • 蟒蛇、蚺蛇、蝰蛇、蝮蛇,都是蛇怎麼差別那麼大?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蟒蛇、蚺蛇、蝮蛇、蝰蛇,好像都是蛇,但他們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紅尾蚺、彩虹蚺、翡翠樹蚺不叫XX蟒?那咱們先來看下照片。
  • 扒一扒世界上最毒的蛇
    本種在紐幾內亞南部也曾有發現紀錄,但據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個新品種。向人攻擊之前,頭和頸部膨脹成扁平狀(眼鏡蛇 的方式)。虎蛇為常見種類,澳大利亞南方地區的沼澤地數量極多。體呈多種顏色,一般有褐色和黃色條紋。平均體長1.2公尺(4尺)。體長約 1.3~1.6米。蛇身厚實,頭部寬大, 身體呈淺暗橘黃色或茶色,並伴有黃綠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環,生於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島半乾旱區域。虎蛇攻擊性強,含劇毒液,是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種棲。同時也是傳奇遊戲中的一種怪物。
  • 這些蛇,澳大利亞當地人都沒法制住!
    澳洲尖頭擬蝰有著「北方死神」的稱號該種與蝰科種類很相似,如軀體粗壯、頭很寬,它也是夜行性、採用於蝰蛇一樣的靜等型捕食方式等,看起來很象蝰蛇,但是澳洲沒有蝰蛇。該種的尾短而細,鱗片具弱稜。眶前鱗突起,瞳孔縱置。體色變化較大,有灰、紅、棕、黑等色彩變化,尾尖呈黃色或白色,有引誘獵物的作用。
  • 俄羅斯新型蜈蚣:擁有750條腿 與蝰蛇搏鬥同歸於盡
    原標題:俄羅斯新型蜈蚣:擁有750條腿 與蝰蛇搏鬥同歸於盡 目前,科學家已發現的蜈蚣共有7842種,其中包括5種多足蜈蚣。大部分以地表的植物殘渣為食,其餘的則喜食新鮮植物。該種蜈蚣由阿爾泰生物保護區科學研究員米洛斯拉夫·薩赫涅維奇首次發現,並命名為Sibiriulusbaigazanensis。這種蜈蚣身長几毫米到20釐米不等,其顯著特點是多足。
  • 喜馬拉雅白頭蛇世界最毒?太攀蛇表示不服!
    【科技訊】6月13日消息,喜馬拉雅白頭蛇世界最毒?太攀蛇表示不服!喜馬拉雅白頭蛇是有名的毒物,毒性是一般毒蛇的10倍以上,凡是被它的毒沾染,瞬間斃命,被成為世界上最毒的蛇。而太攀蛇也是動物界十大致命動物之一,本以為自己是最強的,卻被喜馬拉雅白頭蛇比下去了,喜馬拉雅白頭蛇和太攀蛇到底誰更強呢?
  • 世界上最古怪的蛇,眼睛上面長了一對角,劇毒無比經常致人死亡
    這種蛇就是——睫角棕櫚蝮,一種體長只有六七十釐米的中小型蝰蛇科物種。黑斑睫角棕櫚蝮睫角棕櫚蝮這種蛇,作為一名中國人看到的機會不多。因為這種蛇是一種土生土長的中美洲蛇類,而且是劇毒極端危險,很少會有國家引入。生物學家研究發現,睫角棕櫚蝮的蛇毒具有血液毒素和肌肉毒素兩種成分。
  • 安慶嶽西妙道山發現罕見珊瑚蛇 屬眼鏡蛇科有劇毒
    8月30日傍晚,嶽西縣妙道山林場職工董旗等三人在妙道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附近散步時發現一條奇異蛇類,並將其拍成照片發在微信朋友圈,引起大家好奇。後經專家鑑定為中華珊瑚蛇。推薦閱讀》》蕪湖女婿照顧癱瘓嶽母三年 按摩推拿端大小便對她關懷備至這條蛇約一尺長,有成年人小拇指粗細,蛇腹黃白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