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倉山發現一條約30釐米白頭蝰蛇,是一種古老珍稀毒蛇,至今未能人工養殖

2021-02-24 六維自然

    在毒蛇中,全世界大約有3000多種毒蛇,而在中國的毒蛇大約有40餘種,這些毒蛇大多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廣大省份。近日在陝西漢中西鄉縣的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一條長約30釐米奇特蛇類,蛇頭白色呈箭頭三角形,經確認是一條白頭蝰蛇,是保護區首次發現白頭蝰蛇活體

    據介紹:白頭蝰蛇的外形比較獨特,全長約30釐米,背部呈黑褐色並有朱紅色橫斑,而蛇的頭部非常明顯,頭部是白色,且形狀呈箭頭三角形,是大多數毒蛇的一種特徵。這是一條古老珍稀且又劇毒白頭蝰蛇,當被發現時,白頭蝰蛇爬行迅速,一直在逃離,最終確認這條毒蛇周身完好活動自如,隨後被放歸發現地。

    白頭蝰蛇屬於蝰科白頭蝰屬的爬行動物,棲息地為分布在緬甸、越南,在國內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海拔100米至1600米的丘陵山區,這種蛇是一種混合毒素的前管牙類毒蛇,若被白頭蝰蛇咬中,會導致血液凝固,產生局部疼痛、肌肉腫脹、吞咽困難等等,在中國眾多劇毒蛇中毒性較中等的毒蛇。

     白頭蝰蛇是一種古老的蛇類,白頭蝰為蝰科中的原始類群,只有單屬獨種,種群數量本身較少,對科學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研究白頭蝰蛇的生物秘密,對於研究管牙類毒蛇的起源與演化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白頭蝰蛇是一種珍稀野生的蛇類,在人工養殖下,越來越多的動物成功被養殖,但白頭蝰蛇的養殖很令人頭痛,多次將捕捉野生白頭蝰蛇進行人工養殖,但都是失敗,至今未能人工養殖,至於白頭蝰蛇不能養殖的原因,推測為一是棲息環境,白頭蝰在低海拔高溫反應導致內臟器官損傷而絕食,二就是白頭蝰蛇對食物非常挑剔,只吃鼩鼱,抗拒被餵食的其它嚙齒類動物,白頭蝰蛇比較難飼養。

     白頭蝰蛇是一種古老珍稀毒蛇,加上其種群數量較難發現,數量稀少,應予積極保護,白頭蝰蛇在陝西境內也有分布,但活體比較少見,而且在陝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發現尚屬首次,所以經現場檢查,該蛇為成年健康個體白頭蝰蛇,隨後將其放歸大自然。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喜歡大自然奧秘者!

相關焦點

  • 陝西漢中米倉山發現古老珍稀白頭蝰蛇
    近日在漢中西鄉的陝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蛇類中古老且珍稀的物種白頭蝰蛇活體日前,西鄉縣大河鎮河西村村民偶然發現一條奇怪的大蛇立即向陝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報告經過工作人員實地查看論證該蛇為白頭蝰毒蛇,全長約30釐米背部呈黑褐色並有朱紅色橫斑蛇頭白色呈箭頭三角形周身完好,活動自如隨後將其放歸發現地
  • 漢中首次發現珍稀劇毒蛇——白頭蝰蛇
    漢中首次發現珍稀劇毒蛇——白頭蝰蛇
  • 白頭蝰蛇堪稱世界最毒蛇 「一碰斃命」數秒間血液凝固
    白頭蝰蛇堪稱世界最毒蛇 「一碰斃命」數秒間血液凝固 字號:小大 2013-08-30 16:29 世界瀕危物種的最毒蛇類白頭蝰蛇
  • 白頭蝰蛇現身十堰 系我國境內27種毒蛇之一
    【白頭蝰蛇現身】昨日,十堰市茅箭區農村發現一條瀕危白頭蝰蛇,一口將一條大狗咬死。昨日,十堰市茅箭區賽武當附近,農民張某帶著自己的虎斑紋狗到野外看護莊稼,狗狗跑在前面,突然怪叫起來,張某跑過去一看,發現一條兩尺多長的蛇纏在狗的左後腳上,咬著狗的腿不放。張某趕緊撿起一根樹棍將蛇挑開。
  • 瑞金:救助一條國家易危物種動物—白頭緬蝰蛇
    瑞金:救助一條國家易危物種動物—白頭緬蝰蛇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葉青報導:4月10日上午,瑞金市森林公安局在九堡鎮救助並放生一隻國家瀕危物種動物白頭緬蝰蛇。  當天上午10時許,該局民警接九堡鎮一群眾報案稱,他們在九堡鎮山塘村玩耍時發現路邊有一條小蛇,這條小蛇跟其他蛇不一樣,有很明顯的區別。其體型小,頭部是白色的,身體背部黑褐色,還帶有一條條的紅色橫斑,發現後,他們認為這種蛇是國家稀有保護動物,於是將其捕捉放在一空的礦泉水瓶子裡,在瓶身上鑽了很多小孔,防止小蛇窒息死亡。  隨後,林業局野保部門前往九堡鎮。
  • 西鄉首次發現致命毒蛇活體!以劇毒和絕食而聞名
    最近在漢中西鄉的陝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了下面這個傢伙▼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面環山,由於近期氣候炎熱,白頭蝰蛇可能在尋找納涼之地時「誤闖入」人們活動的區域,目前,該蛇已被放歸自然。
  • 惠東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攝像愛好者拍攝) 白頭䴉鸛,又名彩鸛,全球已面臨瀕危珍稀鳥類,日前,有攝像愛好者在我縣黃埠白沙村拍攝到這一珍稀鳥類,讓人非常驚喜。
  • 陝西一地首次發現致命毒蛇活體!以劇毒和絕食而聞名
    最近在漢中西鄉的陝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了下面這個傢伙▼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
  • 世界最毒蛇白頭蝰現身羅子山頂
    近日,筆者驅車到羅子山頂拍日出,凌晨5時許在羅子山廟裡發現世界上十分罕見的、極瀕危物種白頭蝰蛇。
  • 中國27種毒蛇簡介
    銀環蛇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000—1,800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藍黑色,具30—50個白色或乳黃色窄橫紋;腹面汙白色。頭背黑褐,幼體枕背具淺色倒「V」形斑。背脊較高,橫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較尖。頭橢圓形,與頸區分較不明顯,關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片,無頰鱗,背正中一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尾下鱗單行。
  • 中國發現第一毒蛇---白頭蝰
    夫妻散步發現中國第一毒蛇,毒性極強無藥可救分分鐘致命,讓人驚出一身冷汗。據報導,白頭蝰是一種世界上十分罕見的毒蛇,屬珍稀瀕危物種。        據了解,汪先生和妻子吃過晚飯在村道上散步,在距離一處倉庫旁的公路上,看到一條緩慢遊走的小蛇。靠近一看,這條蛇身約長40釐米,手指般粗細,全身黑色,間有橘黃色條紋,且條紋間錯開,三角形的頭呈白色。
  • 鱷魚襲擊蝰蛇,只要咬住蛇頭,毒蛇再毒都奈何不了鱷魚!
    這次就拍攝(拍攝時間不詳)到一鱷魚襲擊捕食一條劇毒蛇——蝰蛇!也許是這條蝰蛇來河邊準備喝水,卻遇到鱷魚的襲擊。鱷魚總是潛伏在河邊水裡,等待和襲擊來河邊喝水的陸地動物,鱷魚和蝰蛇都是冷血的爬行動物,自然不會手下留情。鱷魚捕食蛇類非常有經驗,用鱷魚大嘴巴咬住咬住蝰蛇的頭部,不斷擺甩蝰蛇,預防被蝰蛇纏住。
  • 浙江驚現天下第一毒蛇 至今無藥可解毒
    11月16日晚,寧波市民汪先生在錦屏街道黃夾岙村發現一條白頭蝰。白頭蝰是一種世界上十分罕見的毒蛇,屬珍稀瀕危物種。這也是繼2014年6月7日晚,首次在大堰鎮常照村後山自然村發現白頭蝰後,再一次在奉化被發現。據錢報網報導,當晚,汪先生和妻子吃過晚飯在村道上散步,在距離一處倉庫旁的公路上,看到一條緩慢遊走的小蛇。
  • 俄羅斯新型蜈蚣:擁有750條腿 與蝰蛇搏鬥同歸於盡
    另外,現存最大的蜈蚣是拉帕戈斯巨人蜈蚣,一般體長30-40cm,最大44-70cm 。據外媒報導,俄羅斯阿爾泰地區阿爾泰生物保護區發現一種新型蜈蚣。此種蜈蚣的代表性特徵就是多足,甚至可擁有多達750條腿。
  • 南方竹林裡的這種蟲子,如今一斤可達60元,還未能人工養殖
    抓到竹象蟲後將它的腳去掉一小節,用小竹籤穿起來,然後讓它飛,把它當成小風扇吹,玩累了就把它烤熟了吃,這也是我們童年一種獨特的回憶了。竹象蟲其實就是竹蟲的成蟲,是一道特色美食,不僅有意想不到的食用價值,也有著較高的藥用價值。
  • 鼎湖山發現廣東最珍稀四種毒蛇之一越南烙鐵頭蛇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潘粵華 通訊員/歐陽學軍 範宗驥)昨日,記者從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工作人員近日在保護區核心區開展動物監測過程中,發現一條近40釐米長的毒蛇越南烙鐵頭蛇,它是廣東省最珍稀的四種毒蛇之一。經確認,此為鼎湖山自然保護區爬行類分布新記錄。
  • 貴州發現13隻稀世野鳥白頭䴉鸛(圖)
    貴州發現13隻稀世野鳥白頭䴉鸛(圖) 2008年06月10日08:31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近日,科學工作者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
  • 印度住宅發現有兩個頭的致命毒蛇
    8月10日,據外媒報導,近日在印度發現了一條長了兩個蛇頭的拉塞爾蝰蛇(Vipera russelli),十分罕見。 報導稱,這條致命毒蛇是在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處住宅外被發現的。隨後,這條罕見的毒蛇被送到了專業的處理機構。
  • 珍稀動物「娃娃魚」人工養殖技術要點
    娃娃魚學名「大鯢」,屬大型兩棲類珍稀動物,主要生活在山區海拔200    近年來,隨著娃娃魚人工繁育技術的攻克,使娃娃魚人工養殖成為可能。同時,為支持娃娃魚人工繁育與養殖,國家法律規定,只要養殖場到有關部門依法辦證,經過人工繁育養殖的二代娃娃魚可以進入市場流通。地處鄂西北山區的竹山縣柳林鄉、官渡鎮,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目前娃娃魚人工繁殖與養殖技術已日漸成熟,部分農戶通過人工養殖娃娃魚,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
  • 這種珍稀動物全身帶刺,野生的已瀕臨滅絕,人工養殖前景十分可觀
    但如果是熟悉養殖的人,應該知道是有那麼一種與眾不同、匪夷所思的「豬」,它帶刺,它長得像老鼠,它跟普通的豬區別很大,它就是國家保護物種豪豬。隨著野生豪豬日益枯竭,面臨絕跡,人工養殖豪豬出現了。說到這,想必大家很是關心人工養殖豪豬的前景吧!下面一起來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