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長安街沿線建成19座屋頂花園 彌補綠地不足

2021-01-15 騰訊網

國家博物館(微博)屋頂綠化。本報記者 戴冰攝

首發大廈屋頂花園。本報記者 戴冰攝

有效彌補城區綠地不足 生態效益高於景觀改善

長安街沿線建成19座屋頂花園

從空中俯瞰,長安街全無鋼筋混凝土叢林的感覺。昨天,記者從北京屋頂綠化協會獲悉,東起四惠通惠家園,西至石景山中鐵建大廈,長安街沿線建築的屋頂已建成大大小小19座空中花園,總面積達123840平方米,空中綠化帶雛形初現。

傍晚時分,通惠家園的居民照例在小區中心花園遛彎兒,4.7萬平方米的綠地蝴蝶翻飛、歸鳥成群,讓他們幾乎忘記腳下人潮湧動、列車奔馳的四惠地鐵站。小區東端地勢最高的一片花園,就位於蜂巢設計工作室上方,孩子們在雪松、柏樹、紫藤架之間追逐的同時,透過天窗還能看到下面有工作人員在樓內穿行。

再往西眺望,華貿中心和國家博物館的屋頂為京城奉獻了兩片大綠地,總面積分別為3.2萬平方米和2.15萬平方米。不同於通惠家園綠地的園林設計,這兩處屋頂綠化屬於簡式草坪,不供人觀賞遊玩,只有工作人員定期上到樓頂進行養護。考慮到地處天安門中心區域的特殊地理位置,國家博物館屋頂花園整體圖案設計方正平直,顯得莊重肅穆,但屋頂周圍和天窗四周種植八寶景天,形成高低錯落的層次空間。

長安街沿線其他規模較小的屋頂綠化,分布在北京電視臺、京倫飯店、國貿中心、王府井百貨、新東安商場、交通部、市政協、公安部、中組部、復興醫院、海洋局、石景山區政府等地,多為簡式草坪,也不乏溫馨精緻的花園,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發揮出巨大的生態功能。

從1983年第一座空中花園在長城飯店建成至今,本市屋頂綠化面積已拓展至120萬平方米,其中享受市財政專項補助建設的屋頂綠化試點工程總計79.4萬平方米。補貼項目中,草坪為主的簡式屋頂綠化219處,共計61.4萬平方米;花園式和簡花園式綠化59處,共計18萬平方米。

與最初摸索階段相比,長安街沿線屋頂花園的景觀已經極大豐富。在王府世紀停車樓,總面積2500平方米的空中園林讓所有參觀者驚嘆:噴泉、雲杉、瀑布、華山松、小型溫室、球體灌木……地面園林的主要元素都被搬到了樓頂,儼然一座小型植物園。

經過多年綠化美化,北京城區可開闢的綠地已經非常有限,大面積增綠面臨巨大的拆遷成本。「一望無際的禿屋頂,佔到北京城市面積近60%,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將有效彌補城區綠地不足。如果俯視、平視、仰視都是綠色美景,都市人的壓抑感將極大緩解。」北京屋頂綠化協會會長譚天鷹表示。

根據北京「十二五」時期園林綠化發展規劃,五年內將完成屋頂綠化、垂直綠化100萬平方米,而且每認建一平方米屋頂綠化可折算3株義務植樹任務。

釋疑

屋頂花園深藏樓頂給誰看?

在市中心發揮巨大生態功能

長安街沿線屋頂綠化規模可觀,絕大多數市民卻並不知曉。

「我天天打天安門過,從來沒聽說有什麼屋頂大花園。」在東長安街上班的小戴細細打量國家博物館和公安部的樓頂,沒發現花園的蛛絲馬跡。「這樣藏著掖著,普通人飽眼福都沒機會,幹嗎花大錢在樓頂種花草?」他認為,還是地面綠化景觀實在、養眼,還能增加市民休閒空間。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屋頂綠化具備花園休憩功能的並不多,且多數由機關、單位、學校擁有,供內部人士使用,面向普通市民開放的屋頂花園只有紅橋市場、通惠家園等少數幾處。

如此不親民,為何還要大力推廣?

「屋頂綠化更重公益性,景觀價值、使用功能與生態效益、環保價值相比,次要得多。」譚天鷹表示,尤其那種不能進人的簡式草坪,完全是在為北京環境生態做貢獻。

去過首都機場T3航站樓停車場的人應該深有體會,雖然車進車出流量極大,但樓內在盛夏時節也感覺不到熱浪翻滾。「跟北京西站停車樓比,溫度至少能低5攝氏度。」經常迎來送往的榮先生感嘆。為T3停車樓披上隔熱毯的,就是屋頂大面積草坪。

屋頂綠色植被可吸收70%至85%的太陽輻射熱,抑制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無可爭議。通常,夏天黑色瀝青屋面溫度能高達83攝氏度,表面光滑的混凝土屋面溫度可達48攝氏度,而有植物栽培的屋面溫度僅為30攝氏度。

在北京,平頂樓房的頂層夏天酷熱難耐,如果種植草坪,室內溫度可下降4至6攝氏度,頂樓將成為宜居樓層。世界環境保護組織稱,城市建築的屋頂綠化、立體綠化達到70%以上水平,暑天氣溫將下降5攝氏度,冬季氣溫則可上升2攝氏度,熱島效應自動解除。

多數人想像不到的是,屋頂綠化截留雨水還能減輕城市排水系統的壓力。北京城市空間大面積硬化處理後,每逢大雨降臨,難以滲漏地下的雨水湧向排水管網,經常因排水不暢導致立交橋下嚴重積水。

數據顯示,花園式屋頂綠化可截留雨水64.6%,簡式屋頂綠化可截留雨水21.5%。如果屋頂綠化大面積推廣,投資擴建排水系統的高昂代價會降低很多,這在歐美發達城市已經得到印證。因此,德國多年來都將屋頂綠化補貼納入雨洪管理體系,超過70%的排水費徵收與宅院硬化有關。

另外,在PM2.5備受關注之際,屋頂綠化抑制二次揚塵的功效也不容輕視。據市園林研究所專家測定,花園式屋頂綠化平均滯塵率為31.13%,簡式屋頂綠化平均滯塵率也達到21.53%。

探訪

屋頂綠化未必更費水

耐寒抗旱品種成主打

站在國博樓頂嫩綠柔美的草坪上,紫禁城的金碧輝煌盡收眼底。但2萬多平方米的空曠屋頂感覺不到暑熱逼人,三七、八寶、佛甲草、德國景天織就的「綠毯」已經吸走絕大部分陽光輻射。

草坪上,微噴系統豎起一排排細水管,雨霧般潤物細無聲的澆灌,比普通噴灌耗水量要小得多。草坪兩側高約40釐米的屋頂天窗,四周也被景天裹上了厚密的草墊子。「景天極耐旱,相比地面普通草坪,節水至少20%。」七彩園林國博工程項目負責人關發臣介紹,景天草坪還成功經受了低溫大風的考驗,不用裹上防寒罩就能安然過冬。

首發大廈總面積5600平方米的屋頂花園則是近年來新建成的大型複式花園。油松、紫薇、石榴、丁香、海棠、鳶尾、月季、牽牛花等數十種植被將花園裝點得色彩繽紛、錯落有致。除了沒有高大喬木,花園內的亭臺樓閣移步換景,與地面園林並無差異。

「這些都是精心篩選的抗旱品種,也是大眾化、耐寒品種,很適應北方屋頂的生存條件。」首發綠化公司工程部部長關超介紹。記者注意到,花園內沒有普通草坪的蹤跡,同樣以最耐旱的景天類植物為絕對主力,三七景天、八寶景天、佛甲草、垂盆草、太陽花、萱草在驕陽下生機勃勃。

負責澆水養護的園丁王師傅告訴記者,這座屋頂花園並不費水,灌木隔天澆一次,景天草坪兩三天才澆一次。此前,他參與過世博園主題館屋頂綠化工程,頗有養護心得:「水量控制要精確,多了保綠素會流失,少了又澆不透。」

不過,相對於簡式草坪,複式屋頂花園的耗水量肯定會更高。因此,必須配套實施高效節水的滴灌、微灌甚至痕灌系統。

雖然只有10釐米至50釐米厚的覆土,這座屋頂花園施工標準非常嚴格。在普通防水層上方,加鋪了防植物根系穿刺的特殊防水層;再往上鋪設具有一定孔隙和承載能力的塑料蓄排水板,便於及時排除多餘水分;排蓄水層上再鋪聚酯無紡布作過濾層,防止土壤堵塞蓄排水板空隙;最後一層才是按比例調配的輕質種植土。為嚴防屋頂滲漏,花園施工前還進行過48小時蓄水試驗。

焦點

高成本難養護不再成瓶頸

施工安全有待把關

高成本、難養護曾是制約北京屋頂綠化推廣的難題。

據測算,簡式草坪每平方米造價約200元至300元,複式屋頂花園則造價不菲,一般在每平方米500元至1500元。以總面積2000平方米的屋頂花園為例,造價動輒超過百萬元,自然很少有開發商願意掏腰包。

與地面園林相比,屋頂花園更需要精心養護,須防止植物生長過於茂盛而導致根系刺穿防水層,澆水防蟲害方面對養護工人的專業程度要求也很高。另外,冬季防凍和防火成為屋頂花園的較大負擔。以首發屋頂花園為例, 喬灌木植被過冬必須裹上雙層防寒圍擋,節日期間遇燃放煙花還要為圍擋噴水並派專人值守。

記者了解到,早些年,北京好不容易建成的多處屋頂綠化,甚至出現第一年景色宜人、第二年成片枯萎、第三年棄之不管的怪圈。

為提升屋頂綠化積極性,北京從2007年開始推行財政補貼政策,花園式屋頂綠化每平方米補貼100元至150元,簡式草坪每平方米補貼50元至100元,每年還會有相應養護補貼。

「以國博屋頂草坪來說,政府補貼能覆蓋一半建設成本,後期養護成本則基本上能全覆蓋。」關發臣認為,資金和養護已經不是瓶頸,屋頂綠化推廣較慢還是多數人環保意識欠缺,自己欣賞不到就懶得去做。

根據去年發布的市政府29號文,今後建築層數少於12層、高度低於40米的非坡屋頂新建、改建公共建築,竣工時間不超過20年、屋頂坡度小於15度的既有公共建築,都應當實施屋頂綠化。

「北京屋頂綠化的春天到了!」譚天鷹對一系列屋頂綠化的強制與鼓勵措施欣喜不已。令他擔憂的是,隨著屋頂綠化大面積推進,建設施工的安全把關面臨極大挑戰。

不同於普通園林,在屋頂上實施綠化有較高的專業門檻。除掌握防根穿技術外,還必須充分了解建築結構與安全,尤其要具備樓頂荷載測量、加固改造、防水處理等專業技能。但時至今日,屋頂綠化施工單位只能拿到園林部門認可的資質,還沒有爭取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培訓並進行質量把關。

為此,北京屋頂綠化協會已兩度致函市住建委,申請由建設部門舉辦屋頂綠化從業人員培訓並核發安全生產培訓合格證,但遲遲沒有進展。

他山之石

德國:

一年造就800萬平方米綠屋頂

從上世紀50年代起,德國就開始推行屋頂綠化,走「立法—號召—獎罰結合」的路徑。德國法律規定,建築佔多大面積的綠地,就要找一塊同等面積的裸地綠化來補償,否則將被罰款,於是裸露的屋頂綠化作為「替代面積」發展起來。

迄今,德國近三分之一的平屋頂已經綠化,150個城市相繼出臺屋頂綠化促進方案,每平方米提供10至20歐元的補貼,政府同時對屋頂綠化的單位和個人減少建築排水費的徵收。數據顯示,僅2010年一年時間,德國就完成屋頂綠化800萬平方米。而德國最新出臺的《自然保護法》強制規定,新建建築必須進行屋頂綠化。

日本:

商業中心屋頂有菜園稻田

日本東京在2010年5月修訂的城市綠地保護法中,明確提出了 「屋頂綠化設施配備計劃」,規定新建建築物佔地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屋頂必須有20%為綠色植物覆蓋,否則要予以罰款。日本將屋頂綠化計入建築綠化總面積以及貼補體積率,給予贊助金、低率融資等優惠政策。

地處東京繁華商業區的六木本山莊,屋頂花園種植彩葉樹體現四季景象,專門開闢的小菜園和一塊稻田,讓都市人體會郊野田園樂趣。

韓國:

大樹也能上屋頂

韓國為屋頂綠化專門發布了總統令,對進行屋頂綠化的房屋給予50%的補貼。

在首爾市區,很多屋頂花園較多選用了喬灌木,大樹較多,樓頂探出的濃蔭令人羨慕。這些屋頂花園在建築承重允許的地方設種植槽培育喬木和常綠樹,地面仰視效果絕佳。

相關焦點

  • 長安街沿線將新栽2萬株金色針葉樹
    京華時報訊(記者王碩)今年,長安街沿線將新栽植2萬株金色針葉樹,同時,復興門橋1.8萬平方米綠地也將啟動景觀提升,增植金色、紅色、紫色等彩葉樹種。昨天,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2萬株「金色」針葉樹預計8月份將栽種完成。
  • 全國最大屋頂花園建築群——深圳灣科技生態園
    在這期間,全國最大屋頂花園建築群——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建成,成為這座城市又一典範之作。謹以此文,紀念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 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坐落於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南區,東臨大沙河,毗鄰深圳灣,處於鹹淡水交匯的生境,位於深圳水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用地20.3公頃,其中建築覆蓋率約50%,是國家級低碳生態示範園區,實現綠色建築全覆蓋。
  • 河南:將出臺屋頂綠化標準 80種花草可落戶空中花園
    3月12日,《河南省屋頂綠化技術規範》通過專家審定,即將頒布實施。該部技術規範的實施,將有助於為城市戴上「綠帽」。這也是我國繼北京、上海和深圳之後出臺的第四個地方屋頂綠化標準。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環境研究所負責人沈阿林、河南省屋頂與立體綠化協會秘書長王洋解讀說,在河南,屋頂立體綠化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之時,出臺這樣一個高標準的技術規範,必定能夠保證我省屋頂綠化向健康、快速方向發展。在普通市民看來,屋頂綠化很簡單,就是在自家小區綠地上挖幾桶黃土,提到屋頂、涼臺上,種些花草、蔬菜不就行了。王洋提醒說,要建一個理想、合格、安全的空中花園,並沒有那麼簡單。
  • 立體綠化 |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門診樓屋頂花園
    二層屋頂現狀(2) 詳細設計:在建築牆體與女兒牆周邊預留通道,寬度為1m;預留通道後,屋面通風管恰巧被包圍在綠地中;西側屋頂花園入口區域鋪裝局部放大清掃屋頂表面→驗收基層(蓄水試驗和防水找平層質量檢查) →鋪設防水層→鋪設隔根層→鋪設保溼毯→鋪設排(蓄)水層→鋪設過濾層→鋪設噴灌系統→綠地種植池池壁施工→鋪設人工輕量種植基質層→植物固定支撐處理→種植植物→鋪設綠地表面覆蓋層。
  • 朝陽區「十三五」時期繪就綠色生態版圖,公園綠地覆蓋率92.8%
    記者了解到,過去的4年時間裡,廣渠路沿線的七個鄉新增了多片大尺度的森林和溼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留白增綠」,大部分空間是由疏解騰退而來。通過騰退增綠、見縫插綠等方法,通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新景觀廊道悄然成型。近年來,共新建和改造王四營村公園、蕭太后河公園、窯窪湖公園等多片生態「綠肺」,新增綠化總面積達175.6萬平方米。
  • 北京園林綠地彩葉植物提升 觀葉喬木達220多萬珠
    中國園林網11月21日消息: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多年來,為豐富北京城市景觀,增加園林綠地色彩,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自80年代末北京成功引種紅葉碧桃、金葉女貞、紅葉小檗、紫葉李、紫葉矮櫻等彩葉植物以來,北京園林綠地彩葉植物的種類、數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 微型花園 | 北京老城區社區空間小微更新
    微型花園,也稱微型綠地、口袋公園、社區花園等,是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是城市園林綠地服務公眾的重要形式,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綠化景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也是提升社區治理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各地相繼完成了一大批精品項目,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
  • 【花園設計】屋頂花園的綠化知識詳解,詳細到什麼程度你自己看看吧!
    在建築中穿插綠意,這一做法自古有之,但和德國不同的是日本在對建築第五立面景觀進行開敞型設計的同事,更多的注重綠地的整建,首先想到的是對城市公園的整建,但是,城市中最需要綠化的地方是市中心一帶,而在市中心的地面部分營造綠色地帶已經達到極限。人們將目光轉向屋頂綠化。
  • 北京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年底將提高到83%
    2008年以前,這裡還是一片平房,為迎接北京奧運會,拆遷後改建成簡易綠地。在羅軍的記憶裡,此後這片地一度荒草叢生,「經過也不會多看兩眼,更不會來玩」。這座城市森林公園於2018年3月開工建設,7月底正式開園。以前常去奧森的羅軍,現在想去公園不用跑那麼遠了。
  • 2018年北京16區發生的大事你知道多少 生活大變樣了!
    6、北京東部首條半馬賽道明年建成  朝陽北路沿線六大綠地公園將連片成環,打造多層次便捷的生態跑道體系,其中5.2公裡賽道已經完工並投入使用,預計將於明年上半年建成北京東部首個專業半程馬拉松賽道。  (4)全面推進廣渠路、長安街延長線、京秦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拆除住宅56萬平方米、非宅58萬平方米,同步高標準實施綠化。  (5)到2020年,區域內商品交易市場、倉儲物流基地疏解比例不低於70%,五環路內大型再生資源回收場站全部退出。
  • 北京長安街W酒店呈現「耀動帝都」首映禮
    W酒店全球品牌總監Sarah Doyle表示說: 「我們今晚很興奮地以W酒店品牌獨有的全球首映禮向大家展現新開業的北京長安街W酒店。今晚不僅融合了全球頂尖的豐富音樂形式,和先鋒潮流的跨界合作演出,同時以W酒店核心燃情點——時尚、音樂和設計元素完美結合呈現中西完美融合,聚焦帝都北京獨一無二的全新看點。 北京長安街 W 酒店位於長安街,與故宮、天安門廣場等古蹟和現代建築臨街而立。
  • 花百萬元造的屋頂「空中花園」被指違建遭到拆除
    北京人張春貴也沒想到,他鬧著玩玩也能全國出名,還成了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最後壓軸的主角。  在杭買房的楊女士也嚮往退休後,能像張貴春那樣大隱於市,過上順應自然、返樸歸真的生活。  不過,夫妻二人耗時近一年時間在濱江錢塘春曉精心打造的屋頂空中花園卻沒有那麼幸運,遭到強拆,損失上百萬元不說,精神上備受打擊。
  • 鄭開大道沿線開發繪出藍圖 規劃區域165平方公裡,分為白沙、官渡...
    昨日,鄭開大道沿線地區總體規劃會召開,規劃了鄭開大道沿線的產業布局以及公共運輸布置等。201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11.56平方公裡,人口規模達到10萬人左右。202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29.29平方公裡,人口達到33萬人。  官渡組團空間結構為「帶形延伸,片區呼應」。沿鄭開大道東西延伸,用地格局呈現帶形拓展形態,並由綠地自然分割成東、中、西三大片區。該組團為循環經濟與創新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科技研發、現代製造、創新科技、現代商貿、居住社區等。
  • 各國紛紛立法保障頂上風景 美國綠化屋頂可減稅
    綠色屋頂在加拿大大中城市裡並不罕見。當然,屋頂被開發成綠地或花園的通常是較大型的建築,如學校、養老院、寫字樓、公寓等,一來這些建築屋頂面積較大,比較適合開發,二來綠色屋頂適宜在平屋頂開發,而大多數別墅或城市屋(連體別墅)都設計成尖頂或坡頂。
  • 呼和浩特人均公園綠地19.7平方米!
    3900多公頃,人均公園綠地19.7平方米。如今的青城,水綠山青草木豐茂,林林總總的公園遊園將整座城市點綴得生機勃勃,市民盡享詩意生活。人民公園為人民。為了這份初心,我市不斷加大公園建設力度,提升公園文化品位,拓展綠色空間。結合首府城市文化及地域特徵,相繼建成植物園、春度廉政文化公園、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等一大批公園、遊園。
  • 3.7億奪北京銷冠 華潤西山墅強勢迎「金九」
    華潤西山墅西山墅850萬元/套起4.07分長安街西沿線 長安街西沿線
  • 沒有了南城,北京就不是北京
    北京36座150m+超高樓,只有1座在南城,但南城的心思就不在高度上。攝影VCG南城,就是北京的底色。在這個容易焦慮的龐大帝都,好在有南城,能讓人喘氣痛快、內心踏實,家住南城!說起都覺得親切。一條長安街、一根中軸線一橫一豎,把北京切成田字格長安街以南,都叫南城。▼▲2010年宣武區和崇文區分別劃歸西城區和東城區,「宣武永存,崇文不死」化為北京人的一縷鄉愁。
  • 景觀微綠地_2020年景觀微綠地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 瀏覽數:1130 關鍵詞: 花園景觀設計 景觀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