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擠進"安理會,加拿大又黃了

2021-01-11 澎湃新聞

昨天(17日),印度、墨西哥、愛爾蘭和挪威在聯合國大會的投票中,當選安理會新任非常任理事國。不過,同樣想「擠進」安理會的加拿大,又黃了……

印度在去年獲得了包括中國、巴基斯坦在內亞太國家的支持,在此次選舉中沒有對手。印度媒體稱,印度已經打起了小算盤,打算借任期謀求一個常任理事國席位。

綜合路透社、聯合國網站6月18日報導,周三,192個成員國的外交官佩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在指定時間進入聯合國大會會場,分批進行了不記名投票。

安理會有15個成員國,其中包括5個常任理事國,即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另外10個非常任理事國通過每年的選舉產生。

為保證地區代表制,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已經按區域劃分。不過,即便候選國家在所屬地區沒有競爭對手,他們仍然需獲得聯合國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成員的支持,才能當選。《聯合國憲章》規定,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選舉按照相對公平的地域分配原則,具體分配方法為:非洲國家,3席;亞洲國家,2席;東歐國家,1席;拉丁美洲國家,2席;西歐和其他國家,2席。

周三的投票中,加拿大在「西歐和其他國家集團」席位競爭中,輸給了愛爾蘭和挪威。有三個國家爭奪分配給非洲和亞太的兩個席位,但只有印度得到足夠選票當選,吉布地和肯亞將在周四舉行第二輪投票進行角逐。墨西哥沒有對手,順利當選。

新成員將於明年1月1日上任,任期兩年。

另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報導,印度贏得了184票。作為此次選舉中唯一的亞太國家,它的當選幾乎是肯定的。去年6月,包括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內的55個亞太成員國,一致支持新德裡參選。

這也將是印度自1950年以來,第8次擔任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而《印度斯坦時報》稱,印度希望藉此機會,進一步推動其成為「改革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計劃。

近年來,印度已經多次要求成為常任理事國,長期同巴西、德國和日本一起呼籲對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革。不過,常任理事國成員組成的任何改變,都需要至少三分之二聯合國大會成員的批准。任何國家想成為具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也必須得到現任「五常」的一致首肯。

加拿大想"擠進"安理會,又黃了…

繼2010年之後,加拿大試圖競選獲得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席位的努力再次宣告失敗。

對此結果,彭博社形容這是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上臺執政以來,在國際舞臺「最重大的挫敗之一」。而「POLITICO新聞網」則分析認為,比起特魯多曾經的「豪言壯語」,加拿大在這次投票中輸給對手,其中似乎有著必然的原因。

「POLITICO新聞網」報導截圖

此次投票,加拿大同挪威、愛爾蘭角逐「西歐和其他國家」的兩個席位,192個成員國可以在每個地域選區中投出2票。

17日,192個成員國的外交官佩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在指定時間進入聯合國大會會場,分批進行了不記名投票。最終,挪威獲得130票,愛爾蘭獲得128票,加拿大獲得108票。

當天投票現場,各成員國外交官佩戴口罩投票 圖自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推特

據美媒「POLITICO新聞網」17日報導,在第一輪投票中就敗給了國家規模相對較小於自己的挪威和愛爾蘭,這對於加拿大來說有些尷尬。彭博社就表示,加拿大在經過長期的外交努力之後仍然失敗,這是該國總理特魯多迄今為止在國際舞臺上「最重大的挫敗之一」。

儘管加拿大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也是G7和G20的成員國,在國際社會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近年來在爭取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席位的過程中,顯得頗為不順。

自1945年聯合國成立以來,加拿大曾6次擔任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最近的一次是在1999年至2000年。除了此次以外,加拿大最近一次爭取該席位是在2010年,當時是來自保守黨的前任總理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執政,加拿大在投票中敗給了葡萄牙和德國。

2015年,特魯多率領自由黨贏得大選並上臺執政後,他就立刻許下承諾,將努力讓加拿大「重返世界舞臺」。當時他說:「許多加拿大人都擔心,過去10年裡我們喪失了太多話語權,現在我代表3500萬加拿大人說一句,我們回來了!」

「我們回來了」,這一句豪言壯語代表著特魯多希望帶領加拿大贏得來自全世界的目光,這其中當然就包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理事國。為此,特魯多政府這幾年也做了許多準備和努力。

「POLITICO新聞網」稱,挪威和愛爾蘭分別於2005年、2007年就宣布將參加今年的選舉,而加拿大直到2016年才正式宣布,似乎為時已晚。比如,《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就透露,加拿大宣布參選前,印度已經同挪威和愛爾蘭商定好「換票」,將會在不同的地域選區中彼此互投。

為了這場在聯合國安理會的競選,加拿大斥資約170萬美元,還僱用了13名全職的競選工作人員。為了吸引國際社會的目光,加拿大著名女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還特別在紐約舉辦了音樂會幫忙造勢。

然而,加拿大的對手們實力也同樣強勁。挪威在競選上用了約280萬美元的預算,而愛爾蘭雖然競選預算只有約100萬美元,但他們為各國的外交官們購買了U2樂隊和《大河之舞》(Riverdance)的演出門票作為禮物饋贈。

事實上,特魯多此前似乎已經預料到了投票的結果。他在投票前曾發表講話,試圖淡化這場投票的重要性。「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本身並不是目的,它只是為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無論結果如何,加拿大都將繼續在國際舞臺上為各國發聲。」

特魯多還把一部分對他的指責「甩鍋」給了前任總理哈珀,他稱正是因為哈珀政府所推行的外交政策,才使得如今加拿大在國際上處於「尷尬的境地」。

「POLITICO新聞網」在分析加拿大此次失利的原因時認為,雖然特魯多所領導的加拿大政府一直主張強化多邊主義,在氣候問題和維和問題上也有發聲,但其實內容和挪威以及愛爾蘭並沒有什麼太大區別。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如果按照人均來計算,挪威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援助國」,只有500萬人口的挪威,今年早些時候承諾將向全球抗疫行動提供1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這幾乎是捐贈了1%的國民總收入,而加拿大在這一方面的比例只有約0.3%;另外,相比愛爾蘭派出474名維和人員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加拿大僅僅只派出了35人。

面對依舊無法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的這一事實,特魯多表示,加拿大將繼續在世界舞臺上捍衛多邊主義。他說:「加拿大足夠大,可以有所作為,雖然我們也知道有些事無法獨自完成,但我們會努力在國際事務中制定自己的目標和原則。」

來源:觀察者網 童黎、熊超然

了解《環球時報》的三觀

原標題:《印度"擠進"安理會,加拿大又黃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印度等5國開始擔任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新華社聯合國1月4日電(記者尚緒謙)印度、愛爾蘭、肯亞、墨西哥和挪威5國國旗安放儀式4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廳外舉行,標誌著5國開始履行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職責。4日是安理會2021年度第一個工作日。哈薩克斯坦常駐聯合國代表伊利亞索夫當天主持國旗安放儀式。
  • 安理會舉行新秘書長人選意向性投票
    安理會舉行新秘書長人選意向性投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5日 20:08 來源: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聯合國安理會
  • 安理會改革提上日程,印日等國要求入常:不同意就取消一票否決權
    今年聯合國大會召開期間,印度、日本、德國、巴西、南非以及土耳其等多個國家爭相發出了提請聯大會議改革安理會的請求,上述國家幾乎一致認為把全球70多億人的命運交到五個國家手中是不公平的,安理會需要增加更多常任理事國席位以推動聯合國一直所倡導的公平。
  • 印度抗議加拿大總理「幹涉內政」
    新華社新德裡12月4日電(記者胡曉明)印度外交部4日召見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並對其發出外交照會,抗議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印農民問題發表評論,認為此舉「是不可接受的幹涉內政」。照會說,「如果(加拿大)繼續採取這樣的行動,印度和加拿大之間的關係將受到嚴重的破壞性影響」。特魯多日前在加拿大舉行的一個錫克教徒集會上說,他對印度農民舉行集會抗議農業法案「表示擔憂」,加拿大將「捍衛他們和平抗議的權利」。
  • 土耳其:重組安理會,聯合國總部搬離紐約
    近日,聯合國的75周年峰會在紐約順利舉行,此次議會中,多國均為聯合國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其中不少國家都建議改革聯合國安理會,然而實際上卻是為了自己能夠「入常」。 為了能夠「入常」,印度總理莫迪在會議上表示,聯合國如今距離當初所定下的發展目標還相差甚遠,急需注入新的活力。
  • 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了200多年,為何印度不恨反而卻對英國感恩?
    而且英國的科技水平還是非常發達的,印度雖然發展很快,但是還是發展中國家,和英國比差距是非常大的,印度掌握實權的上層,需要學習應該技術。可以說,沒有英國,就沒有現代印度。其次,英國人統一了印度。印度次大陸從來沒有出現過統一的國家,歷史上最厲害的阿育王也沒有統一印度南部。
  • 中國代表呼籲擴大非洲國家在安理會的代表性
    新華社聯合國2月22日電(記者倪紅梅 顧震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22日說,安理會改革應重點擴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在安理會的代表性,並使更多中、小國家有更多機會進入安理會,參與安理會決策。  聯大當天舉行安理會改革問題政府間談判第二次會議。
  • 中國重返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這個頭銜是幹嘛的?
    2020年3月2日起,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消息聽起來確實很振奮人心,不過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這個頭銜在中國大陸,目前還是個新鮮的詞彙。之所以新鮮是因為和聯合國安理會的任命制度機制有關係,而且上一次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已經是在2018年11月。這裡和大家好好說道說道。
  • 印度野心徹底暴露,已有4常點頭同意?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 前言:日前,印度總理莫迪對外宣稱印度對聯合國安理會事務作出了巨大貢獻,想要申請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印度犧牲極大,所以欲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據外媒報導,印度一直都想加入常任理事國,趁此利用這次機會,印度徹底暴露野心。
  • 歷史真相:印度為什麼要年復一年謀求「入常」,有哪些國家支持?
    印度執意要加入「五常」,其公開的理由和其他謀求「入常」的世界大國一樣,就是號稱目前安理會的組織構成狀況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無法反應日益變化的全球現實。然而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無非是為了能夠在聯合國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從而能夠更加方便地為本國謀取最大利益。
  • 印度外交部召見加拿大駐印高級專員,抗議加總理「幹涉內政」
    印度外交部召見加拿大駐印高級專員,抗議加總理「幹涉內政」 新華社新德裡12月4日消息,印度外交部4日召見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並對其發出外交照會,抗議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印農民問題發表評論,認為此舉「
  • 安理會要求剛果(金)儘快發布大選時間表
    聯合國安理會11日要求剛果(金)當局根據今年年初達成的政治協議精神,儘快發布大選時間表,避免政局動蕩。 安理會當天就剛果(金)局勢舉行公開會和閉門磋商。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法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德拉特在磋商結束後對記者說,安理會成員國對剛果(金)的政治、安全和人道主義局勢感到擔憂,要求當局全面履行協議,儘快發布大選時間表。他說,安理會傾向於對聯合國剛果(金)穩定特派團進行徹底評估,以保障維和部隊保護平民以及支援剛果(金)選舉的能力。 聯合國秘書長剛果(金)問題特別代表馬曼·西迪庫在公開會上介紹了剛果(金)局勢。
  • 聯合國安理會宣布取消對象牙海岸所有制裁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據法國《費加羅報》4月28日報導,聯合國安理會於當地時間4月28日通過2項決議,宣布取消12年來對象牙海岸所有的國際制裁,並證實將於2017年6月底結束在該國的維和任務。聯合國安理會全體一致通過的第一項決議指出,禁運和制裁將立即取消。
  • 2020.8.16 周日 農曆六月二十七 印度封殺中國油輪
    點上方藍字查看最新疫情動態彭博社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印度國有石油公司已禁止僱用中國籍油輪運輸原油和石油產品
  • 全球最佳大學排行:臺大首度擠進百名內,北京清華大學擠進前20
    臺灣大學從去年的120名擠進前100名,排名第97。從排行榜於2011年採用現行計算方式以來,臺大最高排名是2011年的115名,今年首度擠進前100名。臺北醫藥大學排名301至350名間,新竹清華大學也進入前400名,排在351至400名間。
  • 印度抗議加拿大總理「幹涉內政」:印加關係將受到嚴重破壞性影響
    《聯合早報》12月5日消息,印度外交部4日召見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並對其發出外交照會,抗議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印農民問題發表評論,認為此舉「是不可接受的幹涉內政」。印度官員外交照會說:「如果(加拿大)繼續採取這樣的行動,印度和加拿大之間的關係將受到嚴重的破壞性影響」。
  • 巴鐵以牙還牙,爭議地區設立新省,印度卻來挑中國的事
    在印度眼中,克什米爾地區,不管你是印控克什米爾還是巴控克什米爾那都是印度的領土,你巴基斯坦把這「佔」了不說,還要直接建省?這不就是直接挑釁印度嗎?於是在巴基斯坦宣布這一消息後,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很快就表示了強烈的反對,「新德裡堅決反對巴基斯坦企圖給其非法、以及強行佔領下的印度部分領土帶來實質性的變化。」反對是反對了,但是有用嗎?沒用!
  • 日本當選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意欲何為?且看專家怎麼說
    這五個國家將接替今年年底屆滿的立陶宛、奈及利亞、約旦、查德和智利,擔任2016至2017年度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從2016年1月1日開始,為期兩年。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原則,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採取行動的聯合國機構。聯合國安理會設有美國、中國等5個常任理事國,擁有對提案的一票否決權。安理會另設10個非常任理事國,由世界各地區提名國家投票產生,任期為2年。非常任理事國每年有5個國家進行改選。需要注意的是,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的表決原則不同。
  • 在世界9個主要國家中,地緣位置最好的是美國,還是印度?
    公認的世界大國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準世界大國是德國、日本,而印度、巴西則是有實力成長為準世界大國的地區大國。在這9個世界主要國家當中,地緣戰略優勢最好的是美國,其次是巴西,再次是印度,而最差的卻是中俄兩國,相對而言,我國比俄羅斯還更差一些。
  • 安理會強烈譴責索馬利亞首都遭恐怖襲擊事件
    人民網聯合國2月26日電(記者 殷淼)聯合國安理會26日發表媒體聲明,強烈譴責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2月23日遭遇兩起恐怖襲擊的事件,向遇難者家屬和索馬利亞人民和政府表示深切的哀悼,同時還對索馬利亞安全部隊和非索特派團做出的反應表示了讚揚,呼籲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