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0月16日電(張同彤)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聯合國大會15日對安理會中2015年年底任期即將結束的5個非常任理事國進行了改選,亞太地區唯一的候選國日本成功當選。這是日本繼2009年~2010年之後第11次當選,超過了10次當選的巴西,成為聯合國歷史上當選次數最多的國家。
除日本之外,埃及、塞內加爾、烏拉圭和烏克蘭四國也順利當選。這五個國家將接替今年年底屆滿的立陶宛、奈及利亞、約旦、查德和智利,擔任2016至2017年度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從2016年1月1日開始,為期兩年。
什麼是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的6大主要機構之一。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原則,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採取行動的聯合國機構。聯合國安理會設有美國、中國等5個常任理事國,擁有對提案的一票否決權。安理會另設10個非常任理事國,由世界各地區提名國家投票產生,任期為2年。非常任理事國每年有5個國家進行改選。
需要注意的是,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的表決原則不同。聯合國大會的表決是按照簡單多數原則,即一半的會員國同意,議案即可通過。聯合國大會的決議具有政治影響力,但被認為缺乏法律約束力。與聯合國大會不同,安理會的任何議案都需要在安理會的15票中得到9票,並且五大常任理事國沒有一國投反對票,此議案才可通過。但是,安理會的決議具有強制性,有關國家必須接受並履行。否則,安理會可以通過經濟制裁,武器禁運等措施進行制裁,或直接派出維和部隊。
日本將會在聯合國做什麼?
據日本《產經新聞》和共同社報導,日本當選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後,有意著手參加處理以下問題。
1.直接參與有關烏克蘭局勢和敘利亞內戰等問題的磋商和決議表決。
2.追究朝人權問題:日本和歐盟會繼續向聯合國大會提交對朝人權決議案,並與相關國家進行幕後協商,敦促安理會採取向國際刑事法庭提交這一問題等措施。
3.參與聯合國秘書長後繼人甄選:現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於2016年底結束任期。日本計劃參與下屆聯合國秘書長的甄選程序。潘基文9月來北京參加中國舉辦的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曾經引起日本的強烈不滿。安理會擁有向聯合國大會建議最終候選人的權利,日本正在力爭在安理會內的發言權。
4.敦促安理會改革:日本一直抱有「入常」夙願,並力促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有外交消息人士認為,此次是實現聯合國改革「最後的機會」,日本的聯合國外交將迎來關鍵時期,然而入常的夙願卻依然看不到具體前景。日本新聞網稱,日本此次當選為為常任理事國,是為日本最終能夠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做最大的外交鋪墊。
專家怎麼說?
1.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遠:日本這種很功利的做法動機就不純,讓人懷疑日本擔任非常任理事國的目的是什麼,這暴露了日本的歷史態度與其可能擔當的角色(非常任理事國)存在差異,日本首先要有正確的態度,客觀公正地反省那段歷史,才能發揮作為非常任理事國的價值。
2.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日本對聯合國非常重視,從長遠來講,其目標不僅限於非常任理事國。日本一直對「入常」有積極強烈的政治意願,但近年這個圖謀不會得逞。近年來,日本一些右翼勢力代表人物在政府佔據決策位置,在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罪行問題的態度上有所倒退。所以問題不在於日本是否能成為常任理事國,而是日本在聯合國能發揮怎樣的作用。現在日本國內圍繞著其發展方向有具體的討論,日本國內的鬥爭還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