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謀人」的搬家之路|三峽集團出品

2021-01-19 微元謀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為「飛馳的駿馬」。元謀人,因發現地點在雲南省元謀縣而定名為「元謀直立人」。元謀縣因此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

烏東德水電站工程建設的東風,元謀縣姜驛鄉黑者村135戶村民離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喜滋滋地搬進新居——元謀甘塘安置點。 


元謀縣姜驛鄉黑者村全景

本文作者:彭業華 李傑鑫 昝昭


「嗚......」長長的汽笛聲打破了金沙江畔小山村清晨的平靜。隨著汽笛的長鳴,輪船在元謀縣姜驛鄉黑者村村民看慣了喝慣了的金沙江水中駛向遠方。5月9日上午8點,黑者村最後三戶村民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小山村,乘輪船前往龍街渡碼頭。乘著烏東德水電站工程建設的東風,他們作為烏東德水電站的移民,高興地遷往新居——元謀甘塘安置點。


「黑者」傈僳語「江水轉彎的地方」


黑者村是元謀縣最東部邊緣金沙江河畔姜驛鄉太平村委會的一個村小組,有著三百多年歷史。全村135戶,526人,皆屬傈僳族。村子交通閉塞,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黑者村地理條件差,交通不便,村民外出前往姜驛鄉,步行需要五到六個小時。金沙江開通水上交通後,村民以乘船為主,前往江邊鄉購買生活用品。到元謀縣城都需要先坐船到江邊鄉,再乘車到元謀,需要七八個小時。


從5月8日下午開始,黑者村最後要搬遷的這三家人就忙碌著,他們把所有的東西打包歸類,一趟又一趟地扛到江邊的沙灘上。


56歲的楊愛科一家有6口人也在忙著搬家。他和妻子李美秀在黑者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用老楊的話說,他們家在黑者村祖祖輩輩五代人都是以種植玉米、土豆、玫瑰茄為生,一年大概有五六千元的收入。老楊的大兒子在元謀縣城打工,有一個11歲的兒子和5歲的女兒。老楊的女兒也在縣城打工,有兩個女兒。


村民們把行李從船上搬到汽車上


老楊一家在元謀縣城附近甘塘移民安置點分到三套房子,大兒子120平方米,自己90平方米,女兒90平方米。老楊說,從去年底開始,他們村的人就陸陸續續往新家搬遷,他們幾戶是由於新房子沒有裝修好,所以搬遷得比較晚。


輪船駛向龍街渡,距離黑者村越來越遠。4個多小時後,到達元謀縣江邊鄉龍街渡碼頭。經過兩個小時的忙碌,村民們將行李轉運到汽車上。當天下午3點,裝車完畢。下午五點,車輛到達元謀縣甘塘依彰村新居,先前搬來的村民們紛紛熱情地前來幫忙。


一時間,小孩子的歡笑聲、大人們的問候聲、狗叫聲,合著廚房裡飄來的炒菜香味,飄蕩在甘塘移民安置點依彰村。


村民們歡迎新搬遷的鄰居


在甘塘移民安置點,記者見到從黑者村搬來兩個月左右的移民戶李世平。他說,2016年,他們一家人在縣城租房子住,一是為父母治病,二是為孩子上學。甘塘安置點房子建好後,全家搬進了新家。以前黑者村的小孩上學都要去姜驛鄉的貢茶小學,從黑者村到貢茶小學大人需要步行4個小時,小孩則需要步行5個小時,小孩子上學都是住校,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搬到甘塘移民新家後,他非常高興,因為女兒李鳳豔可以轉到甘塘小學讀四年級了,甘塘小學離家很近,女兒每天都能回家,學校的教育條件和教育環境都比以前好多少倍了。孩子們可以安心在學校學習、吃飯。對於他們一家來說,孩子也是他們的希望。


黑者村整村搬遷入住的元謀縣移民安置點


黑者村移民戶李建玉,家裡五口人。2012年,他三歲半的孩子病重,因為黑者村距離縣城醫院太遠,搶救不及時而失去了那個孩子。從那以後,李建玉和妻子決定搬離黑者村,於2013年選擇外出打工。2018年,黑者村開始移民搬遷,夫妻二人從外地趕回來,在移民安置點迅速建好了新房,並於2019年1月搬進新居。2月17日,他的小兒子李亞降生了,一家人過上了和和美美的新生活。


現在,搬進甘塘移民安置點的黑者村民,在不斷建設美化著自己的新家園。他們盼望著、期待著、適應著一天一個變化的新生活。


黑者村整村搬遷入住的元謀縣移民安置點


「黑者村移民搬遷到元謀甘塘安置點後,將實行移民每人1畝耕地的長效補償機制,確保移民群眾搬進來後有房住、有事做,生產有發展,經濟有收入。」甘塘移民安置點指揮部指揮長楊發華介紹,甘塘安置點建成後將主要以傈僳族村寨為主,打造集果蔬種植、旅遊養生、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產業小鎮,最終實現讓移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目標。

責任編輯:唐東軍

視覺編輯:熊鑫

責任校對:陳昆

值班總編:王東紅

來源:中國三峽集團官網


相關焦點

  • 現代版「元謀人」的搬家之路
    「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為「飛馳的駿馬」。元謀人,因發現地點在雲南省元謀縣而定名為「元謀直立人」。
  • 巫山人比元謀人大30多萬歲 最早人類生活在三峽
    中法專家認為,中國最早的人類生活在三峽     雲南元謀人距今170萬年,被公認為是我國境內最早出現的人類,然而目前專家卻對此提出疑問。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領的中法考古隊,日前在重慶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現場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古老石器,該結果顯示,「巫山人」距今200多萬年,比元謀人還早30多萬年。
  • 「巫山人」比「元謀人」大30萬歲
    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帶領的中法考古隊,日前在重慶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現場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古老石器,該結果顯示,「巫山人」距今200多萬年,比元謀人還早30多萬年。
  • 元謀人是華夏祖先?重慶發現204萬年古牙齒化石,華夏祖先又變了
    在許多人的心中,可能還是認為是元謀人吧,那么元謀人確實定是華夏祖先嗎?其實在曾經的一段時間中,元謀人確實是公認為我們華夏的祖先,但是隨著考古的不斷發展,其實華夏祖先又變了。元謀人其實是在1965年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經過檢測,發現這顆元謀人牙齒化石距今得有170萬左右,為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元謀人就是我們華夏民族真正的祖先,可以說當時這結論一處,絕對是轟動了整個國內外學術界。
  • 比「元謀人」還古老的人類已發現,如果證實,可以推翻人類發展史
    解放前,山頂洞人和北京人遺址已經被發現,證明在距今約70萬年前的人類存在。1964年,陝西發現藍田人,中國的古人類以及向前推到了距今115萬年前。1965年,「元謀人」的發現,證明中國在17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生存。從時間上看,170萬年和「5000年文明」相比,就像太陽的光輝照到了螢火蟲的身上。
  • 元謀人從哪裡來?人類是從哪裡開始的?
    1973 年,中國 地質博物館胡承志先生發表文章,將新 發現的元謀人牙齒化石定名為直立人元 謀新亞種,認為元謀人牙齒化石與北京 猿人的不同,代表一年輕的雄性個體。 後來,北京自然博物館周國興先生主持 進一步研究,總結了如下特徵 :齒冠粗 壯,輪廓呈三角扇形,向切緣兩端擴展。
  • 元謀人的出現與氣候有關係嗎? 揭秘元謀人的神秘面紗!
    1965年,考古學家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發現了元謀人的牙齒化石,隨後發現元謀人有使用火的痕跡,還發現一些粗陋的石器。
  • 陝西藍田人,你沒雲南元謀人早
    不管是藍田人,還是元謀人,都是後人起的名字。把發現他們的地方作為名字,方便分類與分析,並沒有什麼詩意。想來考古溯源本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只是一些人熱愛,才有了溫度,也就不再深究。從元謀離開,自己腦海裡都是久遠故土帶來的震撼,帶著這樣一種強烈的感受來到了藍田縣。藍田縣,在西安市東南,距離市區不到三十公裡。我是先到的西安,幾年前和幾個朋友來過這座城市,在古城牆合影,去看了兵馬俑。這一趟我主要去看猿人故居,也就跳過西安,直奔藍田去了。
  • 元謀法院@所有元謀人:接聽「12340」,您就是家鄉「代言人」
    元謀法院@所有元謀人:接聽「12340」,您就是家鄉「代言人」 2020-06-05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元謀人真的是中國人的老祖宗嗎?
    北京人:大家覺得我的新頭像怎麼樣?我這用了可是最新版歷史教科書上的。山頂洞人:不咋樣?還是沒有我帥。元謀人:長了帥有什麼?有我出現了時間長嗎?我可是中國人的老祖宗。巫山人:你他媽,還要不要臉,明明我還是中國人的老祖宗好吧?元謀人(發了一張照片):傻吊,你自己看,老子可是在歷史教科書第一頁,歷史書上哪一頁有你的名字?
  • 元謀人、建始人、巫山人等中國古人類化石能推翻人類非洲起源說嗎
    按照我國當前歷史教材的標準說法,元謀人是中國境內發現的最古老原始人類,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前的雲南境內,和年代更晚的藍田人、北京人等共同構成了中國境內的直立人發展序列,表明我國也是人類起源地之一,然後這些直立人經過長達數十年的漫長發展,獨立進化成中國智人,是現在華夏民族的直系祖先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國人祖先起源於長江三峽  在此之前,史學界普遍認為人類單一起源於東非大裂谷,而後遷徙到世界各地,而我們中國人的祖先「東亞型人」則是幾十萬年前才來到中國的。而以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黃萬波為首的科研人員歷時20多年所做的一項研究則推翻了這一著名論斷。
  • 元謀人的發祥地,即將邁入高鐵時代!
    元謀人的發祥地,即將邁入高鐵時代! 建設中的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 永(仁)廣(通)鐵路元謀西站進行採訪 ↓↓↓戳視頻,直擊現場↓↓↓ 「元謀是個得天獨厚的熱壩。
  • 元謀人世界公園,你去過嗎?
    秋冬泡溫泉,小楚給大家推薦元謀人世界公園!元謀素有「天然溫室」之稱,年平均氣溫21.9度,當北方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之時,元謀依然綠草如茵、鮮花盛開。動車線路:元謀西站下車,步行10多分鐘即可到達元謀人世界公園景區。
  • 為什麼很多人固執的認為元謀人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其實不光是很多普通人,一些學者一樣抱著這種想法,元謀人北京人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裡作為開篇出現,當然給大家了這種印象。    先說元謀人,在雲南元謀一帶發現了古人類的牙齒化石,測定年代為170萬前。這樣媒體上的定性,也會讓很多讀者認為元謀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可以從基因的層次上對古人類進行研究。
  • 金沙江故事|人文烏東德:元謀人遺址與龍街渡口
    元謀縣城水庫蓄水:元謀人遺址無虞元謀人的故鄉猿人進化逾鴻溝,直立行走求自由。一百七十萬年事,中國最早問元謀。元謀人遺址位於元謀縣大那烏村北約500米山麓。1965年,元謀人發現地大那烏村元謀人牙齒化石其後經多次發掘,出土了雲南馬、劍齒虎、劍齒象等早更新世化石,打制石器及炭屑。元謀人的發現,證明雲南高原是人類早期活動的地區之一。1982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元謀人遺址保護乏力科考停滯 固定經費幾乎為零
    這裡不是牧場,這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謀人遺址。  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老城鄉挨小村委會大那烏村民小組和上那蚌村民小組境內的元謀人遺址在1965年被發現,保護面積約768.15畝。然而48年過去了,如今固定的保護經費幾乎為零,科考發掘也已停滯近30年。  目前,一項針對元謀人遺址保護的中長期規劃正在編制。元謀人遺址能盼來渴望已久的春天嗎?
  • 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今天給大家簡單的說一下元謀人
    元謀人:元謀人學者們給命名的叫元謀直立人,或者叫元謀猿人,隨便叫都行總之是最早發現的人類相似的人類,是在咋中國發現的直立人的化石。這一大發現是中華民族的成就,因為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發現已知的最早的人類,距今大約170萬多年,他們有各種技能比如會打制石器,他們知道利用天然火,採集日用品和打獵狩獵。我國1965年發現的雲南元謀上那蚌村附近,一共計左右門牙齒兩顆。到後來還發現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跡的動物肢骨等等。這一發現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最早期的古人類,據說學者們有著爭議,或是他們認為約60萬年~50萬年前的。
  • 三峽水庫還能存多少水?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三峽集團相關...
    當然,人們還有更多的擔心,目前三峽水庫的水位已經達到160米左右,防汛關鍵期「七下八上」(7月下旬及8月上旬)還有集中降水,長江上遊還可能迎來多輪降雨,到時三峽的庫容能承受得住嗎?總臺央廣記者18日專訪了三峽集團長江電力三峽梯調中心主任助理鮑正風:對於三峽水庫來說,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動態調度能否應對上遊的水情變化?
  • 星匯天姬影視集團出品 《營救汪星人》定檔大年初一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吳綺玥)6月27日,由星匯天姬影視集團出品的萌寵動作喜劇合家歡電影《營救汪星人》舉辦了定檔發布會,該片將於2018年大年初一登陸全國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