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今天給大家簡單的說一下元謀人

2021-01-18 波波說野史秘聞

元謀人:

元謀人學者們給命名的叫元謀直立人,或者叫元謀猿人,隨便叫都行總之是最早發現的人類相似的人類,是在咋中國發現的直立人的化石。這一大發現是中華民族的成就,因為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發現已知的最早的人類,距今大約170萬多年,他們有各種技能比如會打制石器,他們知道利用天然火,採集日用品和打獵狩獵。我國1965年發現的雲南元謀上那蚌村附近,一共計左右門牙齒兩顆。到後來還發現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跡的動物肢骨等等。這一發現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最早期的古人類,據說學者們有著爭議,或是他們認為約60萬年~50萬年前的。很可能大概生活在亞熱帶草原的森林環境中。後來也發現不少。人類具體和他們有沒有直接血緣關係,有待考證。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是否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人的思想是開放的動物的思維是為食開發的。

雲南元謀人復原頭像:(圖片來源網絡)

元謀人是咋來的:元謀自立人,發現地點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為「元謀直立人」,英文稱:Homoerectusyuanmouensis,稱為

「元謀人」。「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為「駿馬」。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甲乙丙丁到底從哪裡來的?
    為中華文化發聲,我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一字可含萬物,一物可有千言。一個字可以囊括中華文化的根那就是:道。我們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有著道與術的區別。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一脈延續到今天的文明。像大家很熟悉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波斯、古希臘、古瑪雅、古阿茲特克,世界上所有的這些文明,要麼中斷了,要麼滅絕了。像古埃及、古印度、古波斯、古希臘這幾個文明,它連人種都換過了,只有中華文明及其傳統文化一直走到今天。
  • 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一期 遠古時代
    老菸斗希望藉此節目,穿越五千年的悠悠華夏,沿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歷史脈絡,聆聽歷史的聲音,真實的再現一部慷慨激昂的歷史長歌,走進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還原一個個精彩的瞬間,感受那些塵封的故事和故事背後的人情百味。
  • 大明風華油管翻譯怎麼回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大明風華油管翻譯怎麼回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時間:2020-01-04 13:34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明風華油管翻譯怎麼回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近期,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大明風華》正在湖南衛視熱播,在油管上也挺火的,因為油管上多為外國觀眾,因此《大明風華》就需要漢譯英了
  • 雲南遊客景區撿到陶片,引出神秘遠古墓葬群,價值不輸元謀人遺址
    導讀: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創史人」欄目,今天筆者將繼續帶領大家,感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見證中國歷史悠悠千載。雲南遊客景區撿到陶片,引出神秘遠古墓葬群,價值不輸元謀人遺址中國有句老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用在雲南某個山洞裡,可謂是恰如其分,因為本來僅僅只是一個普通旅遊景點的山洞,卻意外成為了雲南第二個元謀人遺址,雲南的遠古歷史遠比人們想像的要早得多。
  • 中國人類用火最早的遺蹟,元謀人?NO它在山西鮮為人知
    我們都知道中華上下歷史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處處有文化發源地、名勝古蹟、遺址…處於黃河流域的山西也不例外處處是文化發源地。有它的大院文化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渠家大院…有晉商文化、汾河文化、關隘文化…還有不可缺少的人類文明發源地西侯度遺址、陶寺遺址、丁村遺址。
  • 良渚遺址考古:向世界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即日起,新華社在「新華調查」欄目中連續推出一組報導,通過對良渚文化、三星堆遺址等考古重大發現的最新報導,充分展示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充分展示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突出貢獻;充分展示考古重大發現對增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積極意義,實證中華文明所深具的文化軟實力。今天播發第一篇《良渚遺址考古:向世界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 這才是最早的古人類,據說比元謀人還要早30多萬年!
    現在的社會是真發達,很多人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一件一件發掘出來,這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嚇一跳,沒學問真可怕,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在歷史上地球上出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可以說不論是古人的最早存在還是考古人員的發現,都要比元謀人要早,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這個比元謀人還早的人類吧,這個人類就是巫山人
  • 讓中華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新華社記者(廖翊)「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篇和結語如是宣示。  血脈,生命的傳承;家園,精神的寄託。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強大基因與永恆歸屬。
  • 比「元謀人」還古老的人類已發現,如果證實,可以推翻人類發展史
    都說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實在五千年之前,人類的發展史比「五千年」要長的多,這個過程可以用漫長來形容。解放前,山頂洞人和北京人遺址已經被發現,證明在距今約70萬年前的人類存在。1964年,陝西發現藍田人,中國的古人類以及向前推到了距今115萬年前。
  • 10部優秀紀錄片,帶你領略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漢字五千年這是一部講述漢字形成的紀錄片,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塊字,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漢字代表中國文化向世界展現,其博大精深程度無不令世人讚嘆。該紀錄片用講故事的方式,藉助32個富有代表性的漢字,將隱藏在文字背後的人以及歷史充分展示出來,生動描繪了一幅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卷。舌尖上的中國☆豆瓣評分:9.32012年 | 中國共7集 | 單集片長:50min |
  •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中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使我國的漢字功底造詣非常高,所以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漢字的文化博大精深。曾經有一副對聯因為都是多音字組成,因此讀錯的人很多,而成了千古的經典名句。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聊幾個易讀錯的漢子,希望大家會喜歡。關於地名,我們時常會遇到生僻字,遇到生僻字我們一時讀不對還情有可原,還有一種情況,看著很眼熟,就是讀不對的字也很讓人頭疼。安徽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那裡人傑地靈。
  • 《習近平用典》序言:從中華文化中汲取力量
    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向世界發出了傳承和創新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聲音」,引起了廣泛共鳴。
  • 屬相俗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古人為何這麼說?你認同嗎
    你認同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有許多歷史文化就此留下來,一直被世人傳承到了現在,像中國一些手工物品製作的手藝手法、民間的不同節日的一些風俗習慣、民間的俗語和諺語等等。這些都組合成為了我們現如今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使得我們中華文化十分燦爛輝煌。
  • 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僑界傳真)
    隨著一張張圖片回放,玉龍沙湖的紅山文化足跡、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遺址、遼闊草原的熱情奔放等畫面一一在營員們腦海中浮現。今年暑期,已有20年歷史的「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再度在海外華裔青少年中掀起尋根熱潮,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裔青少年回到祖(籍)國,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中國發展的日新月異。
  • 中華上下五千年,最難回答的是十個問題!個個讓你長見識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事情我們現在習以為常,卻不知其來源究竟如何。今天小編跟大家來探討一下最難回答的十大問題。一、為何衣服上的紐扣還分「男女」。二、為什麼我們說上廁所,下廚房,而不是上廚房下廁所呢?
  • 中華文化來自西方?用基因來揭露這場長達百年的騙局
    我國自稱五千年文明,炎黃子孫,雖然有大量的傳說和史冊記載,但長期以來苦於沒有實物佐證,所以備受質疑。在上個世紀初,歐美大肆鼓吹中華文化西來說,認為中國的文化是四五千年以前從西方傳來的,包括彩陶和冶金等技術。這種奇怪的言論竟然在世界學術界大行其道,就連咱自己都信以為真。
  • 「2019年中華傳統文化與超心理學及其功能展示會」
    2011年10月23-24日和2016年11月19-21日兩次在昆明召開「中國傳統文化與超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是中國超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裡程碑。兩次出版的會議文集都在國內外引起重大反響,在國際刊物上都進行了報導。      面對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現實,我們預定2019年8月4-7日在昆明召開「中華傳統文化與超心理學及其功能展示會」。
  • 人民日報力薦:中華五千年文學常識200題(附答案),列印練習!
    人民日報力薦:中華五千年文學常識200題(附答案),列印練習!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國家,所以現在流傳下來的各種文學常識都是我國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小學可以說是學習文學常識的最佳時期。小學階段可以說是孩子們的學習生涯中,比較輕鬆的階段。說它輕鬆是因為孩子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少且知識點也比較少,孩子的空閒時間比較多且孩子的精力比較旺盛。所以小編才說小學是學習文學常識的最佳時期!
  • 2020「國風好遊戲」遊戲文化評選大賽名單出爐,百款優秀文化遊戲入圍
    傳統藝術類提名:傳統藝術,透露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古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在這次提名的傳統藝術類獎項中,戲曲遊戲《陽春藝曲》、《小小霸主》,詩畫遊戲《畫境長恨歌》,茶類遊戲《茗心錄》,美食遊戲《食物語》,以及附有中華傳統文化美學的《江南百景圖》、《浮生妖繪卷》成功入圍,角逐獨具中華傳統的藝術獎項。
  • 良渚古城申遺成功,是時候去杭州感受「中華第一城」的人文秀美
    我們一直都說「中華上下五千年」,卻也一直備受國外學者的質疑,但就在昨天下午,(2019年7月6日),從亞塞拜然傳來了一則天大喜訊,經過第43屆世界遺址大會的認證,5300-4500年前主體分布於江浙滬及周邊區域的「良渚文化」,終於為中華文明正名,位於杭州餘杭,歷經五千年歲月的「良渚古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