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來自西方?用基因來揭露這場長達百年的騙局

2020-12-07 上官良

中國人從哪裡來?這是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我國自稱五千年文明,炎黃子孫,雖然有大量的傳說和史冊記載,但長期以來苦於沒有實物佐證,所以備受質疑。在上個世紀初,歐美大肆鼓吹中華文化西來說,認為中國的文化是四五千年以前從西方傳來的,包括彩陶和冶金等技術。這種奇怪的言論竟然在世界學術界大行其道,就連咱自己都信以為真。

巴比倫kongzhonghuay

袁世凱在中華民國新國歌中寫道:華胄從來崑崙巔。西方以此為藉口,大肆鼓吹中華文化包括中國人種都來自西方。早在十九世紀西方學者拉克伯就直接在自己的著作《中國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中提出:中國的黃帝來自於巴比倫,說公元前2282年巴比倫國王率領巴克族翻越中東帕米爾高原,經過崑崙山,沿著黃河建立了華夏文明。

拉克伯指出中國的天文曆法、科技發明和語言文字和古巴比倫有相似之處。這種說法一時間竟然被部分國人接受並傳播,晚清學者宋恕就在著作中解釋易經》中難懂的八卦很像巴比倫的語言,看來拉克伯所言不虛。

xiexingwenz

日本敏銳地察覺了這一論點,急於脫亞入歐的日本快速在媒體界學術界發表大量中華文化西來說的文章,引起了海內外的震動。這些文章很快被我國所了解,很多中國學者紛紛轉載,不過很多人拿不出反駁的證據,礙於情面,只好在最後批註一句:僅供參考,證據不足。

日本討論歐亞文ming

當時苦於政局動蕩,國內考古界發展滯後,一幫知識分子鼓吹全盤西化,所以中華文化西來說很快就擁有了一批粉絲,劉師培就是其中的狂熱者,他把黃帝炎帝倉頡神農都起了個西方名字,並主張編入教科書。章太炎也引經據典,大談中國神話與巴比倫的密切聯繫。

caitao

安特生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了距今六千年的彩陶文化,認為其有西亞風格且年代較晚,宣稱拿到了中華文化西來說的有力證據。但是五四運動之後,中國的獨立自由思想興盛,很多人對這種異端學說產生了懷疑,梁啓超曾經就是中華文學西來說的贊同者,但是他是個行動派,他在河南的考古過程中發現了五萬年前的原始文明,1922年他公開表示漢族在公元前23世紀從西亞遷來的說法缺乏依據。隨後大量的學者加入梁啓超的陣營,開始通過考古來駁斥西來說。

liangqic

最近十年,國內的考古研究水平越來越高,並且開始利用各種新技術,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中國人從哪裡來這一問題了。

距今200萬年到30萬年到元謀人和周口店人,最早發現這二者的化石時,國內學者非常興奮,但經過基因研究發現這類人和現代智人完全不同,他們屬於直立人種,和我們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

renz

距今30萬年到2萬年的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這兩類人很相似,中國人的DNA中殘留著不到4%的他們的基因,中國人稍大的腦容量和某些遺傳病就與他們有關,他們的基因還使得藏族人能耐受高寒環境。丹人和尼人以西伯利亞為界,分別生活在亞歐大陸的東西兩側。尤其是丹人的足跡遍布了整個東亞和東南亞。我國的甘肅和遼寧都出土過丹人的牙齒骨骼化石。

niandete

距今3萬年的 c系人,他們曾廣泛分布於整個亞洲和大洋洲,其中c1分支主要分布在印度、東南亞、南亞、大洋洲,是棕種人的祖先;c2分支主要分布在北亞、蒙古、東歐、北美。在中日韓也有分布。中國的c2中c2b分支主要分布在長城外,比如滿、蒙、鄂倫春族,c2c則廣為分布。中國漢族有10%的c2基因,也稱為c-m217,日本琉球等地區則有不少c1。

jiyinfenbu

距今1萬年的n系和o系人,這是黃種人的祖先。他們早在5萬年前就產生了,原住民是蘇美爾、伊朗和巴基斯坦,創造了早期雅利安文明。一部分人沿著喜馬拉雅山進入東南亞,並取代棕種人,經過兩萬年的發展和擴張,n系和o系先後來到了長江流域,並且o系擊敗了先到的n系人,建立了一個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新石器文明。

河姆渡wenhua

從1萬年到6000年,黃河中上遊是仰韶文化,黃河下遊是大汶口文化,長江中下遊是良渚文化。其中仰韶文化以彩陶文化為主,當時的北方存在大量的彩陶文化,河南的o系,長城沿線的n系,長城以外的c系。其中河南地區的o系和大汶口率先在5000年前過渡到龍山文化,而良渚文化也進入鼎盛。可以這麼說,良渚影響了大汶口,而仰韶和大汶口又吸收了其他文化的影響。最終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分別演化為兩種類型的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特色heitao

5000年到4000年之間,華夏大地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劇變,經過考證那段時期華夏大地上的部落消亡了70%,活下來的部落就成為了華夏的祖先,通過現代分子學研究,超過60%的中國人是4800年前後的兩個超級祖先的後代,我們姑且附會為炎黃二帝。此後良渚文明走向衰亡,大汶口也開始式微,以中原為核心崛起了廟底溝-陶寺-二里頭-夏-商文化。

yanhuang

通過對o系的研究發現,良渚文化主體為o1b,o1b在東北地區和華東地區分布較多。龍山文化為o1a,在我國南北漢人中均佔據70%以上的基因片段,而且在很多東亞民族中都有分布,5000年未變,毫無疑問我們大部分是中原龍山文化的後代。o2則是苗蠻百越和泰國的基礎基因,不過東北亞也有少量分布。

南北漢族是yijia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人主要是本土的o系人,其中o1係為漢族,o2是少數民族;在周圍還分布著大量o系人和c系人d系人甚至q系人的混血人種,比如藏蒙滿,西北地區還有少量的n系人。

通過人類分子學,可以明顯得出:華夏文明是中國本土o系人創造的本土原生文明,c系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夏周是o系,商可能是c系,劉邦和朱元璋家族是o系,趙匡胤家族竟然是q系,也就是突厥系,只不過q系已經被稀釋的聊勝於無了。可以說華夏向來是以文化論身份,而非血統,正所謂入華則華。

相關焦點

  • 試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
    任何一種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都離不開本民族的根文化,因此,在試圖解答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何能根植於中國時,本文謹以中華傳統文化根源為切入點,通過分析馬克思理論核心的物質本元、辯證法以及三大規律入手,解析馬克思主義能夠實現中國化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望其能夠成為解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參考元素之一。
  • 從長江黃河「雙聯體」看中華民族文化基因
    劉長林從哲學角度探討了文化基因對社會文化進化的影響,劉植惠從文化傳承角度來討論文化基因的意義,徐傑舜通過文化基因研究人類文化結構中存在的本性因素,孔憲鐸和王登峰從生物性的角度來研究人的文化基因。還有一些學者著眼於文化基因與新時代文化自信、國家認同價值的生成邏輯、中國道路選擇、中國共產黨生生不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企業創新等關係的應用研究。
  • 李後強:長江和黃河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基因 為中華文化自信提供了...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幾乎都起源於大江大河,中華文明本質上是江河文明。」1月5日,四川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後強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展望未來文化產業發展,溯源中華民族文化基因是關鍵,他同時表示,「中華文明連續五千年不斷代,根本原因是形成了穩定的文化基因。」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華本位文化的重建與認同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對近代文化史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正本清源的功夫,真正沉澱成型,發自內心地認可回顧近代中國文化史,不乏一些簡單、粗暴地將中華文明塗上「愚昧」「落後」「腐朽」標籤的案例,有學者甚至從思想上、制度上、物質上反覆撻伐,給整個社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致百年之後的今天,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問題再次凸顯。
  • 中華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世界格局巨變與中華文化擔當  這幾年出現了久盼才來的文化熱、「國學熱」,各族人民的「懷舊」和渴望,人文、社會、哲學等專業學者的燈下伏案,黨和政府的不斷支持、提倡,是正在興起這一熱潮彼此呼應、相互支撐的三大支柱。
  • 為什麼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甲乙丙丁到底從哪裡來的?
    為中華文化發聲,我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一字可含萬物,一物可有千言。一個字可以囊括中華文化的根那就是:道。我們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有著道與術的區別。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一脈延續到今天的文明。像大家很熟悉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波斯、古希臘、古瑪雅、古阿茲特克,世界上所有的這些文明,要麼中斷了,要麼滅絕了。像古埃及、古印度、古波斯、古希臘這幾個文明,它連人種都換過了,只有中華文明及其傳統文化一直走到今天。
  • 華為的「鴻蒙」到底是什麼:來自傳統文化的「基因庫」——神話
    真相就在中華創世神話中。12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學神話學研究院暨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中華創世神話」第二屆新成果發布暨專家論壇在上海交大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的40餘位專家出席發布會。
  • 讓中華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新華社記者(廖翊)「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篇和結語如是宣示。  血脈,生命的傳承;家園,精神的寄託。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強大基因與永恆歸屬。
  • 河森堡《中華好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百年興衰"
    近日,知名講解員河森堡做客浙江衛視《中華好故事》節目。與「局座」張召忠、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蒙曼等人,以「分享故事」的形式像觀眾娓娓道來中華歷史,講述百年中國的滄桑巨變。   舞臺上的河森堡儀容整潔帥氣,侃侃而談。作為講述嘉賓,河森堡引用了光緒初年山西地區的一段災荒歷史——「丁戊奇荒」這一血淋淋的歷史性案例,闡述了自己對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的獨特見解。
  • 什麼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2017年1月25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意見》要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不斷補充、拓展、完善,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什麼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呢?
  • 這才是中國:中華大道,與馬列主義、異質的西方合不合?
    他們如一條藤上結出大小不同瓜,根本與總體上都合於一整套中華之道中。通常,左看一個山頭、右看一個山頭的,那是因為我們沒站到遙感衛星那樣的位置上去看。在外太空回望這大大小小的山頭,其實全是中華同一塊大地上、配置在不同位置的一個個罷了。我這十幾年就在系統發掘和梳理這一整套的中華之道。面對西方和世界,我們非常需要這一整套自己的中華之道立場、視域、理路和話語。
  • 量子科學熱潮背後隱藏的大騙局
    他背後隱藏的潛力是巨大的,隨著這幾年量子科學更加受人關注,大家都在懷疑量子科學這麼火,狂熱背後會不會是騙局?   20世紀20年代,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概念,即一切物質粒子均具備波粒二象性。
  • 與中國文化不謀而合的西方文化,聖經裡有的他們都曾說過!
    從表面看,中國在地球的的東方,而《聖經》多被認為是西方的神話,兩者應該沒有太多的共同性,可深入的探討的一下,相傳來自希伯萊人的《聖經.舊約》在許多地方都與中國古代的典籍有這驚人的相似性,如:聖經說: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在空虛混沌中創造了天地萬物; 老子說:從無中生有,及天地之始,萬物之母。
  • 創造焦點 | 皮爾當人騙局——再次被戳穿
    據科學雜誌報導,有確信無疑的證據表明:查爾斯·道森(Charles Dawson)——1912年在英國蘇塞克斯發現皮爾當人頭骨——主導了這場騙局
  • 深喉揭露"復大基因檢測"內幕 是科學還是騙局
    復大基因檢測到底是科學,還是騙局,謎團正在被一點點解開。 早報記者 趙靜 圖  早報記者 周文天  上海復大健康基因檢測產品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大公司」)遭遇外界質疑,卻一直沒有正面回應。
  • 中華文化與水的哲學
    文化一詞很難定義,不同的學術大家總有不同的理解,而我所知道的最短定義來自於餘秋雨先生,「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我想,最初對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理解總有一個基礎或者說是思維原點吧。而這個原點是什麼呢?
  • 從中華文化(醫學)角度談翼裝飛行
    是指運動員穿戴著擁有雙翼的飛行服裝和降落傘設備,運動員從飛機、熱氣球、懸崖絕壁、高樓大廈等高處一躍而下,飛行者運用肢體動作來掌控滑翔方向,用身體進行無動力空中飛行的運動,在到達安全極限的高度,運動員將打開降落傘平穩著落。無動力翼裝飛行進入理想飛行狀態後,飛行時速通常可達到200公裡/小時左右,翼裝飛行的滑降比約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時前進約三米。
  • 從中華文化(醫學)看翼裝飛行
    是指運動員穿戴著擁有雙翼的飛行服裝和降落傘設備,運動員從飛機、熱氣球、懸崖絕壁、高樓大廈等高處一躍而下,飛行者運用肢體動作來掌控滑翔方向,用身體進行無動力空中飛行的運動,在到達安全極限的高度,運動員將打開降落傘平穩著落。無動力翼裝飛行進入理想飛行狀態後,飛行時速通常可達到200公裡/小時左右,翼裝飛行的滑降比約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時前進約三米。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紅色是血與火的顏色,象徵著光明與熱情,是中華文化獨特鮮明的標識,是中國特色文化的魅力所在。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紅色文化熱」方興未艾。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有什麼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廣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信念、倫理道德、人生價值,以及傳承、記載黨領導人民追求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一歷史過程的文化形態(本文論述的是廣義紅色文化)。
  • 香港:百年浸潤城市多元氣質 中國傳統文化是根
    香港:百年浸潤城市多元氣質 中國傳統文化是根 原標題:   新華社記者李豫川  1841年,香港開埠,西方人大量湧入,漸成華洋共處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