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5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意見》要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不斷補充、拓展、完善,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什麼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呢?
基因(DNA),是生命體攜帶和傳遞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基因支持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和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信息,生物體的生、長、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它也是決定生命健康的內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雙重屬性:物質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屬性)。參照生命體基因的定義,「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理應是長期存在於中華民族文化之中,對中華民族文化發展起著傳承功能的要素。在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長期存在並對其發展起到傳承作用的要素只有兩個,陰陽和五行。
一、陰陽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先賢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繫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這個概念。陰陽,是我國先賢對一切事物本質屬性與關係的基本表達:天下萬物,分為陰陽。天下,陰陽而已。陰陽是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一種簡樸而博大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表達。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周易學術思維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間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周易文化的基礎概念之一。
陰陽有四對關係:陰陽互體,陰陽化育,陰陽對立,陰陽同根。傳統觀念認為,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關係。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
陰陽觀的提出,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她伴隨著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影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昨天,也必將繼續影響中華傳統文化的明天。
二、五行
五行——水、火、木、金、土,是中國古代哲學家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
五行學說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是我國古代的取象比類學說,五行不是指五種物質,也不只是指五類物質、五種元素,而是將萬事萬物按照潤下、炎上、曲直、從革、稼穡的性質歸屬到水火木金土五個項目中,其基本意義包涵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金,代表收斂;木,代表伸展;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土,代表中和。
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它強調整體,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與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風四元素學說有區別,要全面,更合理。五行學說是集哲學、佔卜、算命、曆法、中醫學、社會學等諸多學說於一身的理論。
1、在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
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係。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剋,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克制、相互消耗的關係。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五行源自天文
五行源自五星(古稱五緯)之說,是天上五顆行星的別名。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運行,以二十八宿舍為區劃,古人用以紀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根據五星出沒的天象而繪製的河圖,即為五行的來源。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正當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熱,火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見於東方,正當春氣當令,草木萌芽生長,木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見於西方,古代以金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殺伐之氣當令,萬物老成凋謝,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見於中天,表示長夏溼土之氣當令,木火金水皆以此為中點,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時氣候變化,皆從地面上觀測出來的,土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3、五行與地理
按照五行學說,南方屬於火,東方屬於木,北方屬於水,西方屬於金,中衛屬土,協助金木水火的平衡。
4、五行與季節
幹支歷是以天幹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一種曆法,是中國所特有的陽曆。它以立春為歲首,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沒有閏月。幹支歷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所以幹支歷的月份按五行來說:寅、卯、辰月屬木,主宰春季;巳、午、未月屬火,主宰夏季;申、酉、戌月屬金,主宰秋季;亥、子、丑月屬水,主宰冬季;辰、未、戌、醜單個而言都屬土,主宰四季最後一個月。
5、五行與中醫
自古以來,我國先賢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盡力適應內部自然規律以養生,努力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無比豐富的經驗和成果。五臟中心屬火,肺屬金,肝屬木,脾屬土,腎屬水。
另外,還有五行與五音、五感、五官、五色、五味等等的關係。
三、陰陽和五行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最基本元素
從陰陽與五行的本質來看,陰陽是五行不同的組合狀態;五行是陰陽交互運動的不同階段。如果把太極圖陰陽S曲線比作波浪運動,那麼五行是陰陽波浪運動的不同波段。太極圖恰好說明陰陽和五行的關係(如下圖)。五行與狀態的對應關係為:
木→陰消陽長狀態
火→太陽極限狀態
土→陰陽平衡狀態
金→陽消陰長狀態
水→太陰極限狀態
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系統論,統稱的「陰陽五行學說」。萬物既可區分為陰陽,又能區分為五行,但陰陽不能區分為五行,五行也不能區分為陰陽。陰陽和五行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最基本元素,在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演變過程中,有且只有陰陽五行如同生命體的「基因」,長期存在並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起到傳承作用。因此,陰陽五行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